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解析】河南省南阳市五校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9 19:30:13
文档

【解析】河南省南阳市五校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

【解析】河南省南阳市五校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其中第Ⅰ卷1~7面,第Ⅱ卷7~8面;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机读卡和答题卷规定的位置上;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卷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3、选择题答案使用2B铅笔填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非选择题答案,使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和机读卡交上,试题卷自己保存。第Ⅰ卷(选
推荐度:
导读【解析】河南省南阳市五校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其中第Ⅰ卷1~7面,第Ⅱ卷7~8面;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机读卡和答题卷规定的位置上;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卷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3、选择题答案使用2B铅笔填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非选择题答案,使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和机读卡交上,试题卷自己保存。第Ⅰ卷(选
【解析】河南省南阳市五校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其中第Ⅰ卷1~7面,第Ⅱ卷7~8面;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机读卡和答题卷规定的位置上;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卷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3、选择题答案使用2B铅笔填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非选择题答案,使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和机读卡交上,试题卷自己保存。

第Ⅰ卷  (选择题 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下图为“我国东部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山峰与桥梁A的相对高度最有可能是    (    )

    A.450米       B.650米          C.750米          D.850米

2.对该地区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乙村易受泥石流的影响            B.地势由北南东三面向西部倾斜

C.B地夏季降水量大于C地          D.河流的流向为自东北向西南

【答案】

1.B

2.A

【解析】

试题解析:

从陆地吹向海洋的风,称为离岸风,反之称为迎岸风。右图为“世界部分地区离岸风和迎岸风分布示意图”,图中箭头表示风向。读图回答3~4题。

3.风向①~⑤中,形成原因与其它四个明显不同的是    (    )

    A.①           B.②        C.④           D.⑤

4.有关风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海域的洋流流向,受②风向影响显著

B.乙海域受③风向影响,冷海水上泛而有利于渔场形成

    C.丙地在④风向盛行的季节,草原茂盛

D.丁地全年受⑤风向的控制,光热充足

    电视剧《闯关东》中的场景:“主人公朱开山为了避免所种的庄稼遭受霜冻危害,在深秋的夜晚带领全家人及长工们在田间地头点燃了柴草……”结合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5~6题。

5.关于图中a、b、c所代表的内容叙述正确的是    (    )

    A.a代表大气的直接热                   B.a、b、c所代表的辐射波长的大小关系是a<b<c

    C.b代表的辐射主要被大气中的臭氧吸收     D.c代表的辐射与天气状况无关

6.朱开山一家燃烧柴草防御霜冻的做法,有利于    (    )

A.增强a辐射   B.增强b辐射      C.增强c辐射     D.改变b的辐射方向

下图是“某年4月份的某日天气系统的垂直剖面图”,其中甲(110°E,40°N)、乙

(120°E,30°N)是近地面的两地点,读图完成7~8题。

7.下图中能正确表示控制甲、乙两地的天气系统是    (    )

8.甲、乙两地在此天气系统影响下,天气状况最可能是    (    )    

A.甲地炎热干燥;乙地晴朗少云,气温日较差小

    B.甲地晴朗少云,气温较低;乙地多狂风暴雨

    C.甲地此时多西南风;乙地此时多东北风

D.甲地沙尘漫天,大气能见度差;乙地阴雨连绵

    下图为2012年11月20日亚洲部分地区等压线(hpa)图,据图回答9~10题。

9.图中甲、乙两地天气状况比较,正确的是    (    )

    A.甲、乙地风向均为西北风          B.乙地风力大于甲地

    C.甲地气温较低,气压较高          D.甲地晴朗,乙地阴雨

10.未24小时内    (    )

    A.北京将迎雨雪天气              B.广东省受西北风影响

C.朝鲜半岛风力逐渐减弱            D.日本列岛风力将加强

10.根据图中等压线分析,北京受高压控制,同时未24小时强度增强,晴朗天气为主,排除A;根据风向的判断原理,广东省受东北风影响,排除B;图中朝鲜受高压控制,且不断增强,故风力不断增强,排除C;日本列岛受低压控制,同时在加强,使得与控制北京的高压中心气压梯度不断增大,风力增强,选D。

考点:本题考查常见的天气系统

下图甲为我国西南某区域地质剖面图,图乙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11~13题。

11.甲、乙、丙、丁处,地质构造相同的是    (    )

    A.甲与乙       B.甲与丙         C.乙与丙          D.丙与丁

12.丙处岩石的成因与图乙地壳物质循环图中数字代表的岩石相符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13.随着气候变暖,自丁至丙地自然带呈现的变化最有可能是    (    )

    A.垂直带谱更加复杂                B.垂直带谱变得简单

C.同一自然带分布高度增加          D.同一自然带分布高度降低

 

13.垂直带谱的复杂程度取决于所在的纬度和海拔,海拔越高,带谱越复杂,如珠峰的南北坡的比较;纬度越低,带谱越复杂,如非洲乞力马扎罗,排除A、B;全球气温变暖,热量增多,使得更高海拔的地方满足某自然带生长的水热条件,故同一自然带分布的海拔升高,排除D。

考点:本题考查地质构造

下图中n和n+4为两个不同纬度,读图完成14~15题。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等温线的温度①<②              B.受乙系统影响甲地吹偏东风

    C.河口处右岸堆积作用明显          D.甲地受洋流影响,降温减湿

15.有关该河流水文特征和开发利用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A处河流的含沙量比B处大        B.B处因流速慢常形成冲积扇

C.A处在开发中易产生水污染问题    D.B处以下河段适宜发展航运和灌溉

15.含沙量大小和植被有关,图中A处植被覆盖率大于B处,排除A;冲积扇分布在河流的出山口(山前),排除B,A处位于河流的头,主要环境问题是植被的破坏,水土的流失等生态破坏,而不是环境的污染,排除C;B处在河流的中下游,地形平坦,水量大,河道宽广,河流开放方向为航运等,选D。

考点:本题考查大气运动、水文特征

读中美洲及附近地区示意图,完成16~17题。

16.甲、乙两地相隔不远,但降水差异较大,其主要原因是        (    )

    A.甲处于信风背风坡,降水少;乙处于迎风坡,降水多

    B.甲处于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区,降水多;乙处于信风带,降水少

    C.甲沿岸有寒流经过,降水少;乙处有暖流影响,降水多

    D.甲处于西风迎风坡,降水多;乙处于背风坡,降水少

17.中美洲是世界上香蕉的主要产地,导致其香蕉产量大的主要社会经济条件是   (    )

    A.农业技术水平高                  B.以香蕉为主要食物

C.高温多雨的气候                  D.邻近美国,市场需求量大

18.下图中虚线或字母表示地形部位。下列选项中,地形部位名称排序与图序相符的是(    )

    A.①山谷②山脊③鞍部④山顶        B.①山谷②山谷③山顶④鞍部

C.①山谷②山脊③山顶④鞍部        D.①山脊②山脊③山顶④鞍部

    生物质能是以生物为载体,将大阳能以化学能形式储存的一种能量,它直接或间接地于植物的光合作用。读我国三个省区生物质能资状况表,回答19~21题。

19.浙江和江苏的薪柴总量相差很大,但生物质能满足状况相差较小,主要原因是   (    )

    A.浙江的水热条件更好              B.浙江丘陵多,江苏平原多

    C.省区面积差异较大                D.江苏人口远少于浙江

20.的生物质能资远不能满足需求,其最主要原因是   (    )

    A.人口迁入多,矿物能少          B.海拔较高,雪山面积小

    C.交通落后,运输不便              D.气候干旱,植被稀疏

21.下列对生物质能开发利用的措施中,合理的是    (    )

    ①发展沼气,解决农村燃料

    ②生产燃料乙醇,减轻对石油的依赖

    ③大面积种植薪炭林,解决我国能不足状况

    ④提倡燃烧秸秆,以防止蔬菜遭受冻害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答案】

19.B

20.D

21.A

    下图是某典型的生态城市市区在21世纪初的十年间总人口和自然增长率的情况图,据此回答22~23题。

22.2009年至今,该市市区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但是总人口却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

    ①出生率下降,少年儿童人口增多     ②经济发展致使人口机械增长较多

    ③死亡率上升,人口平均寿命缩短     ④高校扩招,学生数增多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23.该市市区人口的迅速增加,将直接导致    (    )

    A.城市交通压力增大                B.城市绿地面积减少

C.城市环境质量恶化                D.市民生活水平下降

【答案】

22.B

23.A

【解析】

试题解析:

22.考查人口变化。①前后矛盾,出生率下降,少儿比也要下降,排除;③也矛盾,随着经济发展,我国人口的寿命在增长,排除;由于经济的发展,吸引大量外人口进入,机械人口增长率增长;同时高校的扩招,高校学生增加。故选B。

23.考察人口增加的影响,人口过快增长,劳动力过剩;就业困难;失业人口增加,衣食住行、教育、医疗、卫生、交通等各方面社会开支扩大,压力增加,故选A。

考点:本题考查人口的数量变化、 人口结构和人口问题

    读我国部分省(市、区)第五次(2000年)、第六次(2010年)人口普查相关数据,回答24~25题。

24.表中a、b、c、d四省区排列可能是        (    )

    A.浙江上海江西                B.浙江江西上海

    C.江西上海浙江                D.上海江西浙江

25.关于北京人口数据说法正确的是    (    )

    A.两次人口普查数据变化,养老行业受影响最大

    B.人口增长率高,主要是人口出生率高

    C.15~岁人口比例上升,主要是受经济发展的影响

D.65岁以上人口比例上升,主要是人口迁移的结果

    于2013年3月1日施行的“奶粉限购令”,使国内奶业标准低再次成为两全的热议话题。读“我国某年良种奶牛的主要分布统计表”(单位:万头)。据此完成26~27题。

我国某年良种奶牛的主要分布统计表(单位:万头)

26.影响我国良种奶牛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

    A.饲料和市场   B.饲料和劳动力   C.交通和市场      D.劳动力和技术

27.对于我国奶业标准低的原因或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

    A.有利于刺激我国乳畜业的健康发展  B.运输效率低导致牛奶变质

C.奶业发展技术水平较低            D.市场需求量大,标准高不能满足需求

    自20世纪60年代,甲国开始在临近乙国边境的地区设立边境工业区,吸引乙国的企业此投资建厂,并从乙国进口原料和零部件,加工、组装成品后再销往乙国。目前,这些边境工业区已发展成规模不等的工业中心(见下图)。据此完成28~30题。

28.据图文资料推断,与乙国相比,甲国   (    )

A.劳动力价格较低                  B.技术水平较高    

C.消费市场较广                    D.资金较雄厚

29.影响甲国边境工业区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是    (    )

    A.廉价劳动力   B.研发能力       C.交通运输        D.环境质量

30.甲国边境工业区的发展,提高了    (    )

    A.乙国的劳动生产率                B.甲国的环境质量

C.乙国的就业率                    D.甲国的城镇化水平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40分)

二、综合题(共40分)

31.(12分)下图分别表示北美洲局部地区1月、7月平均气温和局地风向的分布状况,读

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①气流冬季比夏季位置偏南的原因。(4分)

   (2)北美南北温差较大的是___________季,试分析该季节北美洲南北温差较大的原因。(8分)

【答案】

(1)夏季风带随太阳直射点南移而向南移动(或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夏威夷高压的强弱和

32.(14分)下图为陕西省主要苹果基地分布图。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陕西高原南部过去以种粮为主,产量低。20世  90  年代成功引种优质苹果。目前该地区苹果产量、浓缩果汁出口量位居全国前列。然而在果业发展中,大量施用化肥、农药影响果品品质,果渣露天堆放污染环境,农村薪材缺乏等问题突出。

   (1)指出该地区过去种粮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4分)

   (2)简述该地区种植苹果的优势自然条件及其效益。(6分)

   (3)针对果业发展中的问题,试从循环经济的角度设计解决方案。(提示:可用示意图表达)(4分)

【答案】

(1)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土地退化,土地生产力下降,水资短缺,生态环境恶化。

(2)条件:塬面宽阔,土层深厚,质地疏松;海拔较高,性季风气候显著,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降水适中。效益:有利于恢复植被,保持水土,改善生态环境;有利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果品加工业的发展,增加农业附加值;有利于增加农民就业,提高农民收入,实现脱贫致富。

(3)方案一(文字表述方式):果树下种草,草和果渣等做饲料发展畜牧业,解决果渣污染问题;果渣、粪便等放入沼气池发酵可解决农民日常所需的能问题;沼渣、沼液肥果园,解决过量施用化肥问题

方案二:

33.(14分)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长三角地区略图

    材料二  正式批准实施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明确了长江三角洲地区发展的战略定位,即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门户、全球重要的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中心、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到2015年,长三角地区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到2020年,力争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

        2013年9月27日,上海自由贸易区挂牌成立,为打造中国经济的“升级版”找到了一个很好的突破口。

(1)分析上海在商业贸易发展方面的优势区位条件;(6分)

(2)下图为浙江省某地多年平均降水量(mm)月分配表,简析该地6月、7月、8月这三个月降水量差异的主要原因。(6分)

(3)近年,中国石化工业呈现出由内陆地区向临港城市布局的演化态势(包括海港和沿江港口),地处杭州湾畔的金山区有著名的特大型企业——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和上海化学工业区,分析中国石化企业临港布局主要原因。(2分)

陆空立体交通便捷;自身人口众多,周边城市群密布,消费市场广大;上海经济发达,科研

文档

【解析】河南省南阳市五校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

【解析】河南省南阳市五校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其中第Ⅰ卷1~7面,第Ⅱ卷7~8面;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机读卡和答题卷规定的位置上;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卷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3、选择题答案使用2B铅笔填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非选择题答案,使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和机读卡交上,试题卷自己保存。第Ⅰ卷(选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