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2013届江苏省盐城中学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9 19:29:35
文档

2013届江苏省盐城中学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1.诗句填空。(6分)(1)学而不思则罔。(2)__________,便引诗情到碧霄。(3)最是一年春好处。(4)__________,可以为师矣。(5)《西江月》中“__________,”两句,通过嗅觉和听觉来捕捉夏夜景物特征,给人印象鲜明而深刻。2.课文默写(10分)①__________,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②东风不与周郎便。(杜牧《赤壁》)③__________,冷露无声湿桂花。(王建《十五夜望月》)④但愿人长久。(苏轼《水调歌头》⑤__________,_______
推荐度:
导读1.诗句填空。(6分)(1)学而不思则罔。(2)__________,便引诗情到碧霄。(3)最是一年春好处。(4)__________,可以为师矣。(5)《西江月》中“__________,”两句,通过嗅觉和听觉来捕捉夏夜景物特征,给人印象鲜明而深刻。2.课文默写(10分)①__________,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②东风不与周郎便。(杜牧《赤壁》)③__________,冷露无声湿桂花。(王建《十五夜望月》)④但愿人长久。(苏轼《水调歌头》⑤__________,_______
1.诗句填空。(6分)

(1)学而不思则罔。

(2)__________,便引诗情到碧霄。

(3)最是一年春好处。

(4)__________,可以为师矣。

(5)《西江月》中“__________,”两句,通过嗅觉和听觉来捕捉夏夜景物特征,给人印象鲜明而深刻。

2.课文默写(10分) 

①__________,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②东风不与周郎便。(杜牧《赤壁》)

③__________,冷露无声湿桂花。(王建《十五夜望月》)

④但愿人长久。(苏轼《水调歌头》

⑤__________,__________,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

⑥山下兰芽短浸溪,。(苏轼《浣溪沙》)

⑦海纳百川,有容乃大;__________。(林则徐书两广总督府对联)

3.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8分)

(1)________________,为民者宣之使言。(2)操千曲而知音,___________________。

(3)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鸡犬相闻。

(5)__________________,受上赏。(6) __________________,君子好逑。

(7)《曹刿论战》中曹刿论述利于的时机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6分)

①诧()异②自诩()③无ɡū()

④瑕cī()⑤xī()来攘往⑥罪kuí()祸首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18分)

菊事

丁立梅

①去年冬天,我把一盆开过花的菊,随手丢弃在屋旁,连同装它的瓦盆。

②屋旁有巴掌大的空地,没人理它,它便自作主张地在里面长婆婆纳,长狗尾巴草,长车前子,长蒲公英,还长荠菜。我挑过一回荠菜,满像那回事的,把一份野趣挑进篮子里。后来,这一小撮荠菜,被我切碎了,烙进糯米饼里。饼烙得点点金黄,配了糯米的糯白,配了荠菜的嫩绿,不用吃,光看看,就很享受了。咬一口,鲜透牙。很是感动了一回,有泥土的地方,总会生长着我的故乡。

③现在,这块地里,多出一大丛的菊来。是被我丢弃的那一盆。谁想到呢,它的花萎了,叶萎了,心竟是活的。它搂着这颗心,落地生根,不声不响地,勤勤勉勉地生长。最终,它不单自己活了下来,还子孙满堂的样子,——去冬不过一小瓦盆的花,今秋已繁衍成一大丛了。它让我想到柳暗花明,想到天无绝人之路,想到苦尽甘来,只要心没有死,总有出头之日的。

④风一场,雨一场,秋季翻过,已是冬了,它还没开够,朵朵灿烂。满世界的萧条,唯它,一簇新亮,是李商隐诗里的“融融冶冶黄”,是童年乡下屋檐下的那抹明黄,打老远就看得见。路过的人,有的站着远远瞅。有的看不过瘾,走近了细细瞧。一律的惊叹,好漂亮的花!它倒是沉得住气,面对众人的赞赏,不动声色,不慌不忙地,只管把好颜色往外掏。一瓣金黄,再一瓣,还是金黄。如历尽世事的女子,参透人生无常,倒让自己有了一份坚守,那就是,守住自己,守住心。所以,冷落也好,繁华亦罢,它都能安然相待,不急不躁。

⑤孤寡老人程爹,在小区的小径旁长菊。小径旁的空地,原是狭长的一小块,小区人家装修房子,把一些碎砖碎玻璃倒在里面。路过的人都小心不去碰触,以免被玻璃划伤了。连调皮的小猫,也绕着那块地走。老人清理掉碎砖碎玻璃,在里面长青菜和菊。几棵青菜,几朵菊花。再几棵青菜,几朵菊花。绿配紫,绿配红,绿配白,绿配黄,小块的地,让人看过去,竟有花园般的感觉。

⑥这些天,老人除了吃饭睡觉,几乎都围着他的菊在转。我上班时看见他,下班时还看见他,背着双手,很有成就感地在小径上漫步,来来回回。一旁,他的菊,如同被惯坏的孩子,正满地打着滚,撒泼似的,把些紫的、红的、白的、黄的颜色,泼洒得四处飞溅。哪一朵,都是硕大丰腴的,都上得了美人头。

⑦天冷,菊越发的艳丽,直艳到人的心里去。小区的人,每日里行色匆匆,虽是久住,彼此却毫不关己地陌生着。而今,因为这些菊,一个个舒缓了脚步,脸上僵硬的线条,渐渐柔软起来。话搭话地闲聊几句,说着花真好看之类的。或者不聊,仅仅站着,看一眼菊,相互笑笑,自有一份亲切,入了心头。再遇见,便是老相识了。清寒疏离的日子,因菊,变得脉脉温情。(选自《扬子晚报》)

【小题1】本文围绕着菊写了几件事?请简要概括。(4分)

【小题2】品味语言,回答下面的问题。(7分)

⑴结合语境,谈谈你对句子中加点词的理解。(3分)

因为这些菊,一个个舒缓了脚步,脸上僵硬的线条,渐渐柔软起来。

⑵从修辞角度,赏析第④段画线句的妙处。(4分)

它倒是沉得住气,面对众人的赞赏,不动声色,不慌不忙地,只管把好颜色往外掏。

【小题3】文章第②段写屋旁巴掌大的空地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3分)

【小题4】通读全文,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作者笔下的菊给了你哪些启示。(4分)

2.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6分)

每一个文字就像一朵花,但它只会在你最美的心情里摇yè芬芳。

心情沉重或者轻盈,文字之花就会开得娇艳或者黯淡。你一瞬间的执念,都会改变文字之花开放的氛围和方向。那里是天堂,也或者是地狱。

每一朵花,优雅而生,最后颓废着落入天堂。每朵谢落的花,都如静谧的脸庞,安详而舒展。

每一个人也是在文字下盛开的花。人把心隐藏在文字里,坚强抵御风雨,也寂寞忍受调零。落尽一生一世的繁华,名留青史。也或者只是一迹墨痕。

人在最美的文字里绽放,文字。

【小题1】据拼音写汉字。(1分)摇yè

【小题2】找出文中的一个错别字并改正。(1分)改正 

【小题3】文中画线句有语病,请修改。(2分)

【小题4】根据上下文,仿照“(人)在最美的文字里绽放”这一句式,为横线处续写一个句子。(2分)

1.(12分)

高帝欲废太子,立戚夫人子赵王如意。大臣谏,不从。吕后使吕泽劫留侯画计。留侯曰:“此难以口舌争也。顾上有不能致者,天下有四人。四人者年老矣,皆以上慢侮人故,逃匿山中,义不为汉臣。然上高此四人。诚能不爱金帛,令辩士持太子书,卑辞固请,宜来。来以为客,时时从入朝,令上见之,则一助也。”吕后如其计。

汉十二年,上疾甚,愈欲易太子。叔孙太傅称说引古今,以死争,上详许之。及宴,置酒,太子侍,四人者从,年皆八十余,须眉皓然,衣冠甚伟。上怪而问之,四人前对,各言姓名,曰:东园公、甪里先生、绮里季、夏黄公。上乃大惊曰:“吾求公数岁,公辟逃我,今公何自从吾儿游乎?”四人皆曰:“陛下轻士善骂,臣等义不受辱,故恐而亡匿。窃闻太子为人仁孝,恭敬爱士,天下莫不延颈欲为太子死者,故臣等来耳。”上曰:“烦公幸卒调护太子。”四人为寿已毕,趋去。上目送之,曰:“羽翼已成,难摇动矣。”

《史记·留侯世家》

【小题1】下列句中的“以”与“此难以口舌争也”的 “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以塞忠谏之路也B.属予作文以记之C.皆以美于徐公D.祭以尉首【小题2】下列对本文内容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留候认为请出四位老者为太子效力,就有助于阻止高帝废黜太子。B.叔孙太傅引用古今事例,甚至以死相争来阻止高帝废黜太子,但未能成功。C.因太子不爱钱财,仁厚孝顺,礼贤下士,四位老者才答应出山为其效力。D.高帝认为太子“羽翼已成”,是因为他已感觉到天下人都愿意为太子效命。【小题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①愈欲易太子易:②上详许之详:

③上怪而问之怪: ④吕后如其计如: 

【小题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令辩士持太子书,卑辞固请,宜来。(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今公何自从吾儿游乎?(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21---22题。(4分)

塞上听吹笛

高适

霜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小题1】.这首边塞诗描绘出一幅有声有色的边塞风情画,抒发了诗人一种什么样的感情?(2分)

【小题2】.你认为这首诗的感情基调如何?(2分)

2.寻隐者不遇(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小题1】这首诗的特点是寓问于答,用语简练。请根据诗歌内容,仿照第一问,把省略的问话补写出来,体会贾岛“推敲”词句的功力。(2分)

客人问:你师傅到哪里去了?童子答:师采药去。

客人问:__________________童子答:只在此山中。

客人问:__________________童子答:云深不知处。

【小题2】全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2分)

 

3.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4分)

旅宿

杜牧

旅馆无良伴,凝情①自悄然②。寒灯思旧事,断雁③警愁眠。

远梦归侵晓④,家书到隔年。沧江好烟月,门系钓鱼船。

【注】①凝情:专注深沉的思虑。②悄然:静静地。这里是忧郁的意思。③断雁:失群之雁。此为失群孤雁的鸣叫声。④远梦句:家远梦亦远,梦归之时已到拂晓,言梦里归家时间之短暂。

①诗中触景生情、借景抒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2分)

②结合全诗,分析尾联的表达作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下面的一首词,完成2 1——22 题.(共5分)

江城子 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小题1】.这首词上阙和下阙分别写了什么内容?(2分)

【小题2】.“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的含义是什么?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作用是什么?(3分)

1.以下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题目一:以“那一抹亮色”为题作文。

题目二:读下面材料,然后作文。

路边长着一棵雏菊,一个小女孩每天都来给它浇水。然而有一天,小女孩不来了。雏菊开始担心起来,它将从哪里获得维持生命的水?“总会有办法的”。雏菊鼓励自己说。它闭上眼睛,陷入了深思……它开始努力向下生长它的根。它的根向泥土下越扎越深,终于从深深的泥土下品尝到清凉而甘甜的水。日子一天天过去,雏菊长得越来越茁壮,开出新的花朵。

根据材料寓意,任选一个角度作文,题目自拟。

要求:1、不得抄袭套作。 2、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3、不得出现具体的校名、班级、人名。 4、书写工整且不少于600字。

文档

2013届江苏省盐城中学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1.诗句填空。(6分)(1)学而不思则罔。(2)__________,便引诗情到碧霄。(3)最是一年春好处。(4)__________,可以为师矣。(5)《西江月》中“__________,”两句,通过嗅觉和听觉来捕捉夏夜景物特征,给人印象鲜明而深刻。2.课文默写(10分)①__________,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②东风不与周郎便。(杜牧《赤壁》)③__________,冷露无声湿桂花。(王建《十五夜望月》)④但愿人长久。(苏轼《水调歌头》⑤__________,_______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