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设有空气填充的内直径为5cm的圆形波导,试求:(1) TE11, TMo1和TE01,模式的截止波长;
(2)当工作波长分别为7cm, 6cm和3cm时,波导中可能存在哪些模式?
(3) λ0为7cm时主模的β、Vp、Vg、λp 和波阻抗。
10.空气填充的圆形波导中传输主模,已知工作频率f = 5GHz, λo /λc= 0.9,试求:
(1)该波导的内直径;
(2)β和λp
11.设计一圆波导,工作波长λ=7 cm,只容许TE11波传输。
12.有一空气同轴线的截面尺寸a =10mm, b = 40mm 。
(1)计算TE11, TE01和TM01三种模式的截止波长;
(2)当工作波长λ0=10cm时,求TEM模和TE11模的相速度。
13.有一同轴线内导体的半径a=0.5mm,b=1.75mm,若绝缘材料的介电常数为1。该同轴线的特性阻抗为多少?并计算单模工作的工作频率范围。
第4章 介质光波导传输理论
一、实践活动
实地参观当地的中国电信市话光纤传输机房,询问有关技术人员进一步了解通信传输网对光纤应用状况以及光纤传输特性现状。
二、思考与练习
1.什么是光纤的数值孔径?
2.阶跃型光纤场方程的推导思路是什么?
3.用射线理论描述阶跃型光纤的导光原理是什么?画出示意图
4.写出导波的径向归一化相位常数、径向衰减常数、归一化频率的表达式。并简述其物理意义。
5.判断某种模式能否在光纤中传输的条件是什么?
6.阶跃型光纤的单模传输条件是什么?
7.什么是单模光纤的截止波长?写出表达式。
8.光纤产生的原因及其危害是什么?
9.光纤损耗和色散产生的原因及其危害是什么?为什么说光纤的损耗和色散会系统的光纤传输距离?
10.光纤中都有哪几种色散?解释其含义。
11.已知渐变型光纤纤芯的折射率分布为
求: 光纤的本地数值孔径NA(r)。
12.均匀光纤芯与包层的折射率分别为:nl=1.50,n2=1.45,试计算:
(1)光纤芯与包层的相对折射率差Δ?
(2)光纤的数值孔径NA?
(3)在1km长的光纤上,由子午线的光程差所引起的最大时延差Δτmax ?
(4)若在1km长的光纤上,将Δτmax减小为10ns/km, n2应选什么值.
13. 已知阶跃光纤纤芯的折射率nl=1.465,相对折射率差 Δ= 0.01,纤芯半径a=25μm 试求:
LPOl、LPO2、LP11和LP12模的截止波长各为多少?
14.阶跃光纤,若nl=1.50, λ0=l.3μm,试计算
(1)若Δ= 0.25,为了保证单模传输,其纤芯半径a应取多大?
(2)若取a=5μm ,为保证单模传输,Δ应取多大?
15.阶跃折射率光纤中nl=1.52,n2=1.49
(1)光纤浸在水中(n0=1.33),求光从水中入射到光纤输入端面的最大接收角;
(2)光纤放置在空气中,求数值孔径。
16.一阶跃折射率光纤,纤芯半径a=25μm,折射率nl=1.50,相对折射率差Δ=1%,
长度 L=2km。求:
(1)光纤的数值孔径;
(2)子午光纤的最大时延差;
(3)若将光纤的包层和涂数层去掉,求裸光纤的NA和最大时延差。
第5章 无线通信传输理论
一、实践活动
去当地的中国电信和广播电视台实地参观无线传输系统,了解无线系统有那些设备?了解有哪些业务?比较有线传输系统的区别。
二、思考与复习题
1、简述无线电波的传播方式及其特点。
2、简述无线电波的传播特性。
3、介绍传输媒质对电波传播的影响。
4、解释自由空间和自由空间损耗的概念
5、惠更斯一费涅耳原理的基本思想是什么?解释费涅耳区的概念。
6、 K值是怎样定义的?温带地区K值变化范围为多大?K值的变化意味着什么?
7、大气和地面造成了几种衰落型式?衰落产生的原因以及抗衰落所采用的技术。
8、微波和卫星通信中将采用哪些抗衰落技术?
9、无线(如卫星、移动通信)通信为什么要采用多址技术?常见的多址技术有哪几种?
10、简述码分多址的工作原理。
11.已知发信功率PT =10W,工作频率f = 4. 2GHz,两微波站相距50km, GT =1000倍,GR =38dB , 收、发天线的馈线损耗[Lr]= [Lt] =3dB,
求:在自由空间传播条件下接收机的输入功率电平和输入功率。
12、已知两微波站相距46km,反射点离发端18km,且天线高度恰好满足自由空间的余隙h0,通信频率为6GHz,地面反射因子ρ≥0.7。
求:天线的自由空间的余隙h0和衰落因子[Lk]
13、某微波传输信道,发射天线的增益为32dB,接收天线的的增益为20dB,收发距离为24500 km,载波中心频率为6.904GHz,
求:该信道的基本传输损耗为多少?若发射功率为25w,接收机的接收到的功率为多少?
14.已知在自由空间传输条件下接收机的收信功率P=-35dBm,在传输途中有如图5-7所示的刃形障碍物,且hc= -0.5F1 (F1是第1费涅耳区半径) ,求此时收信功率电平。
第6章 移动通信传输信道的特性
一、实践活动(了解身边的移动通信网络)
1、为了建立对移动通信系统整体、直观的印象,实地参观中国移动的GSM系统、中国
联通的CDMA系统,了解基站有哪些设备?了解有哪些交换设备?了解有哪些业务?
2、去手机生产厂家实地参观,了解手机的生产工艺流程,了解手机的外形、功能、业务辐射及构造原理。
3、特别留心一下学校周边的各种基站及天线,询问有关技术人员和老师,它们都有哪些设备,各自有什么作用。
4、网搜索有关2.5G和3G的发展。请访问:华为网站http : //www. huawei. com. cn、中兴网站http: //www. zte. com. cn, 或以2.5G, 3G为关键词到百度网站上搜索一下,重点关心内容为:国内外有关2.5G, 3G的技术发展与市场;为什么要建设2.5G;2.5G和2G的差别;3G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未来3G标准融合的可能性;中国目前3G的发展。
二、思考与复习题
1、何谓移动通信?
2、移动通信的信道有哪些特点?
3、移动通信的工作方式有哪几种?每种有何特点?
4、GSM移动通信系统由几部分组成?每部分的作用是什么?
5、指出移动通信的传输特点。
6、阐述频分双工(FDD)和时分双工(TDD)的区别和各自特点。
7、叙述典型移动通信系统的主要工作频段。
8、介绍产生阴影效应与多径效应的原因。
9、给出按照多径信道特征参数的信道分类。
10、简述噪声的分类和特性
11、解释邻道干扰、同道干扰、互调干扰、远近效应和符号间干扰。
12、基站天线有效高度为50m,移动台天线高度为2m,由r0=10km和要求的有用信号和干扰信号的比[S/I ]=22 dB,试求同道再用距离D.
13、当一个基站同时接收两个移动台发来的信号,一个移动台离基站为0.1km,另一个离基站为10km ,单位路径损耗相等,试求其近端 — 远端比干扰.
14、已知市区移动台的工作频率为350MHz,其接收机带宽为16kHz,试求接收机输入端的人为噪声功率为多少dBw?
15、某一移动信道,工作频段为450 MHz,基站天线高度为50 m,天线增益为10 dB,移动台天线高度为3m,天线增益为0 dB;在市区工作,传播路径为中等起伏地,通信距离为10km。试求:.
(1)传播路径损耗中值;
(2)若基站发射机送至天线的信号功率为20 W,求移动台天线得到的信号功率中值
16、已知干扰的频率fA=150.2MHz 、fB=150.1MHz、fC =150.0MHz。问当某用户移动台的接收频率为150.3MHz时,能否产生三阶互调干扰?
17、基站天线有效高度为50m,移动台天线高度为2m,由r0=10km和要求的有用信号和干扰信号的比[S/I ]=22 dB,试求同道再用距离D
第7章 微波通信传输信道的特征
一、实践活动
实地参观当地的中国电信长途微波传输机房,询问有关技术人员进一步了解微波中继通信总体设计情况。
二、思考与练习
1、简述微波中继传输应用情况
2、简述余隙的概念以及在工程中的选择条件。
3、简述微波通信常用频率。
4、简述微波常用天线的种类及其特点。
5、数字微波的线路噪声分为哪几种?各包括哪几种?
6、微波天线高度的选取应考虑哪些因素?hc =0. 577.F1
7、.已知微波发信功率4W,工作频率4000MHZ,微波两站相距50km,发射天线的增益为30dB,接收天线的的增益为25dB,收发两端馈线系统损耗[Lr]=2 dB, [Lt]=1 dB,传输路径上障碍物的尖峰好落hc=0,求:实际微波接收机能接收的功率[PR]
8、若两相邻微波站A、B相距48km,反射点距A站18km和24km,求此两种情况下的地面突起高度h1和h2各是多少?若又考虑大气折射时的K值为4/3,再求上述两种情况下的等效地面突起高度he1和he2各是多少m?
9、设微波中继通信采用f=10GHz,站距为50km,路径为光滑球形地面,收发天线最小高度,如图7-12所示。求(1)不计大气折射K=1,保证自由空间余隙h0时,等高收发天线的最小高度;(2)在k=4/3时,收发天线最小高度。
10、已知某数字微波通信系统的技术指标如下:
理论载噪比=20dB,固定恶化=4 dB,在室温下(290K),接收机的噪声系数=2.1,接收机的等效带宽=26.8MHz,试计算出该系统的门限载波信号功率电平值
11、已知一个6GHz的SDH 155Mbit/s系统的传输信道参数如下:
发射机的发射电平等于42dBm,收、发端天线增益各为43dB,单端馈线损耗[Lf]=2.5dB,附加损耗[Lc]=2.5dB,信道的频带宽度为25.833MHz,实际门限载噪比[C/N]=25.1dB,噪声系数=2dB,收发两端之间的距离=60km。试计算出系统的平衰落储备是多少?
第8章 卫星通信传输线路的特征
一、实践活动
调研卫星通信应用市场,了解卫星通信有那些业务?比较与其他通信的区别。
二、思考与习题
1、简要叙述卫星通信的主要优缺点;与光纤通信相比,你认为卫星通信系统适合什么样的应用领域。
2、卫星通信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 它们各自的作用如何? 卫星转发器的主要功能是什
么?
3、卫星通信使用哪些工作频段? 原因是什么? 目前使用较多的卫星通信业务主要有哪些?
4、通信卫星有哪些运行轨道? 影响静止卫星轨道的有哪些因素?
5、有哪几种干扰在卫星通信中必须考虑? 它们的产生原因是什么?
6、在接收机前端滤波器输出端,测试得到的噪声功率为0.03pW,而滤波器等效噪声带宽为
10MHz,试确定等效噪声温度。
7、试解释卫星接收系统G/T值的含义。某地球站使用5m的天线,工作频率为12Hz,天线
噪声温度为100 K,接收机前端噪声温度为120 K,试计算G/T值(天线与接收机之间的馈线
损耗忽略)。
8、C频段(6.1GHz)地球站发射天线增益为54dB,发射机输出功率为l00W。卫星与地球站相
距37500km,卫星与地球站收发馈线损耗均为[Lr]=1 dB、馈线损耗[Lt]=2 dB,[LR]=0.8 dB、
[La]=1.1dB卫星接收天线增益为398倍,转发器噪声温度为500K,卫星接收机带宽为
36MHz。试计算下列数值:求卫星输入噪声功率电平dBW和卫星输入载噪比[C/N]。
9、—个12GHz的下行卫星系统参数如下:卫星输出功率为10W,馈线损耗1dB,天线增益为
35.2dB;卫星到地球站距离d=40000km,大气层附加损耗为0.3dB。接收地球站天线增益为
51.2dB,馈线损耗0.5dB,G/T=26.2(dB/K)。求下行线路的[C/N]D。
10、在IS-IV号卫星通信系统,其卫星有效全向辐射功率[EIRP] S =34.2dBw,接收天线增益
[GRS]=20.7dB。又知道某地球站发射天线增益[GTE]=60.1 dB,发送馈线损耗[LtE]=0.4 dB,
发射机输出功率PTE=3.9kW,地球站接收天线增益[GRE]=60.0dB,接收馈线损耗[LrE]=0.1 dB。
试计算卫星接收机输入端的载波接收功率[CS]和地球站接收机输入端的载波接收功率[CE]。
11、已知条件如图8-17所示,设卫星转发器工作在单载波状态,卫星和地球站的馈线损耗
Lr]=1 dB、馈线损耗[Lt]=2 dB,[LR]=0.2 dB、[La]=1 dB,分别求出卫星线路的上行[C/T]U
和下行[C/T]D的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