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部分
一.选择题
13.把每年的5月1日定为国际劳动节是为了纪念( )
A.1831年的法国里昂工人武装
B.1834年法国里昂工人武装
C.1844年德意志西里西亚纺织工人
D.1886年的美国芝加哥工人总罢工
14.下列人物,对国家统一作出了突出贡献的有( )
①克伦威尔 ②拿破仑 ③林肯 ④俾斯麦
A. ①② B. ③④ C.①③ D.②④
15.决定成立联合国的会议是( )
A.华盛顿会议 B.开罗会议 C. 德黑兰会议 D. 雅尔塔会议
16.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实质是( )
A.国家名称的改变 B.社会制度的改变
C.经济的变化 D. 两极格局的结束
二.综合题
17.长征是中国历史上波澜壮阔的诗史,它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材料2:(江西)于都县抓住“长征出发地”这一宝贵的红色财富,把“长征”品牌作为一种优势资源保护开发,让“长征”品牌力促经济发展。他们用“长征”品牌作为一种优势资源保护开发,让“长征”品牌力促经济发展。他们用“长征”品牌来规划城市,规划建设了长征广场、长征第一渡纪念碑园等一系列以“长征”冠名的基础设施;……建立起10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通过发掘历史,推出“红色餐饮系列”、“红军笠”、“草鞋等特色旅游产品,旅游”蛋糕“越做越大。
(1)材料1中的图片记录了长征的经过。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2分)
A.④②①③ B.④②③① C.②④①③ D.②④③①
(2)根据材料1,分析红军长征过程中克服了哪些方面的困难?(4分)
(3)据材料2,说说于都县打出“长征”品牌有何意义?(2分)
18.阅读下列材料
1950年~1991年美国、日本在世界工业生产中的比重(%)
请回答:
(1)1950年~1991年,美国、西欧、日本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比重呈现怎样的变化趋势?这种变化趋势对世界政治格局产生了什么影响?(4分)
(2)1950年~1991年,美国、西欧、日本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比重呈现怎样的变化趋势?这种变化趋势对世界政治格局产生了什么影响?(4分)
19.改革与人类社会的进步相伴而生。在历史课上,老师让同学就“改革在中外历史上的作用”展开讨论。
(1)以下是几位同学讨论的记录,请将其补充完整。(8分)
王辉:改革是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一种形式。19世纪60年代, 和 都是通过这咱形式走上发展资本主义道路的。
李强:我同意王辉的观点。这两个国家的改革方式是一样的。都是 的改革,而且改革结果都带有一定的局限表在 。
刘芳:我认为改革是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自我调节的一种手段。比如,20世纪30年代美国的 。其特征是 ,其意义是 。
张亮:改革也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自强御侮的一种选择。比如中国近代的 。
(2)除以上观点外,改革还有什么作用?请你参与讨论,发表你的看法并举一例加以说明。(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