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激光原理第四章习题解答分析解析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9 19:44:56
文档

激光原理第四章习题解答分析解析

1静止氖原子的谱线中心波长为632.8纳米,设氖原子分别以0.1C、O.4C、O.8C的速度向着观察者运动,问其表观中心波长分别变为多少?解答:根据公式(激光原理P136)由以上两个式子联立可得:代入不同速度,分别得到表观中心波长为:,,解答完毕(验证过)2设有一台麦克尔逊干涉仪,其光源波长为,试用多普勒原理证明,当可动反射镜移动距离L时,接收屏上的干涉光强周期性的变化次。证明:对于迈氏干涉仪的两个臂对应两个光路,其中一个光路上的镜是不变的,因此在这个光路中不存在多普勒效应,另一个光路的镜是以
推荐度:
导读1静止氖原子的谱线中心波长为632.8纳米,设氖原子分别以0.1C、O.4C、O.8C的速度向着观察者运动,问其表观中心波长分别变为多少?解答:根据公式(激光原理P136)由以上两个式子联立可得:代入不同速度,分别得到表观中心波长为:,,解答完毕(验证过)2设有一台麦克尔逊干涉仪,其光源波长为,试用多普勒原理证明,当可动反射镜移动距离L时,接收屏上的干涉光强周期性的变化次。证明:对于迈氏干涉仪的两个臂对应两个光路,其中一个光路上的镜是不变的,因此在这个光路中不存在多普勒效应,另一个光路的镜是以
1 静止氖原子的谱线中心波长为632.8纳米,设氖原子分别以0.1C、O.4C、O.8C的速度向着观察者运动,问其表观中心波长分别变为多少?

解答:

根据公式(激光原理P136)

由以上两个式子联立可得:

代入不同速度,分别得到表观中心波长为:

,,

解答完毕(验证过)

2 设有一台麦克尔逊干涉仪,其光源波长为,试用多普勒原理证明,当可动反射镜移动距离L时,接收屏上的干涉光强周期性的变化次。

证明:

对于迈氏干涉仪的两个臂对应两个光路,其中一个光路上的镜是不变的,因此在这个光路中不存在多普勒效应,另一个光路的镜是以速度移动,存在多普勒效应。在经过两个光路返回到半透镜后,这两路光分别保持本来频率和多普勒效应后的频率被观察者观察到(从半透境到观察者两个频率都不变),观察者感受的是光强的变化,光强和振幅有关。以上是分析内容,具体解答如下:

无多普勒效应的光场:

产生多普勒效应光场:

在产生多普勒效应的光路中,光从半透经到动镜产生一次多普勒效应,从动镜回到半透镜又产生一次多普勒效应(是在第一次多普勒效应的基础上)

第一次多普勒效应:

第二次多普勒效应:

在观察者处:

观察者感受到的光强:

显然,光强是以频率为频率周期变化的。

因此,在移动的范围内,光强变化的次数为:

证明完毕。(验证过)

3 在激光出现以前,Kr86低气压放电灯是最好的单色光源。如果忽略自然加宽和碰撞加宽,试估计在77K温度下它的605.7纳米谱线的相干长度是多少?并与一个单色性Δλ/λ=10-8的He-Ne激光器比较。

解:根据相干长度的定义可知,。其中分母中的是谱线加宽项。从气体物质的加宽类型看,因为忽略自然和碰撞加宽,所以加宽因素只剩下多普勒加宽的影响。

根据P138页的公式4.3.26可知,多普勒加宽:

因此,相干长度为:

根据题中给出的氦氖激光器单色性及氦氖激光器的波长632.8纳米,可根据下述公式得到氦氖激光器的相干长度:

可见,即使以前最好的单色光源,与现在的激光光源相比,相干长度相差2个数量级。说明激光的相干性很好。

(验证过)

4 估算CO2气体在300K下的多普勒线宽ΔνD,若碰撞线宽系数α=49MHZ/Pa,讨论在什么气压范围内从非均匀加宽过渡到均匀加宽。

解:根据P138页的公式4.3.26可知,多普勒加宽:

因为均匀加宽过渡到非均匀加宽,就是的过程,据此得到:

,得出

结论:气压P为1.08×103Pa时,是非均匀加宽与均匀加宽的过渡阈值,.当气压远远大于1.08×103Pa 的情况下,加宽主要表现为均匀加宽。

(验证过)

5 氦氖激光器有下列三种跃迁,即3S2-2P4的632.8纳米,2S2-2P4的1.1523微米和3S2-3P4的3.39微米的跃迁。求400K时他们的多普勒线宽,并对结果进行分析。

解:根据P138页的公式4.3.26,可分别求出不同跃迁的谱线加宽情况。

3S2-2P4的632.8纳米的多普勒加宽:

2S2-2P4的1.1523微米的多普勒加宽:

3S2-3P4的3.39微米的多普勒加宽:

由以上各个跃迁的多普勒线宽可见,按照结题结果顺序,线宽是顺次减少,由于题中线宽是用频率进行描述,因此频率线宽越大,则单色性越好。

(验证过)

6 考虑二能级工作系统,若E2能级的自发辐射寿命为τS,无辐射跃迁寿命为τnr。假设t=0时激光上能级E2的粒子数密度为n2(0),工作物质的体积为V,发射频率为ν,求:

(1)自发辐射功率随时间的变化规律。(2)E2能级的原子在其衰减过程中发出的自发辐射光子数。(3)自发辐射光子数与初始时刻E2能级上的粒子数之比η2。

解:

(1)根据P11相关内容,考虑到E2的能级寿命不仅仅是自发辐射寿命,还包括无辐射跃迁寿命,因此,E2能级的粒子数变化规律修正为:

,其中的τ与τS、τnr的关系为,为E2能级的寿命。

在时刻t,E2能级由于自发和无辐射跃迁而到达下能级的总粒子数为:

由于自发辐射跃迁而跃迁到激光下能级的粒子数为,因此由于自发辐射而发射的功率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可以写成如下形式:

(2)由上式可知,在t-t+dt时间内,E2能级自发辐射的光子数为:

则在0-∞的时间内,E2能级自发辐射的光子总数为:

(3)自发辐射光子数与初始时刻能级上的粒子数之比为:

此题有待确认

7 根据激光原理4.4节所列红宝石的跃迁几率数据,估算抽运几率等于多少时红宝石对波长694.3纳米的光透是明的(对红宝石,激光上、下能级的统计权重为,且计算中可不考虑光的各种损耗)

解答:已知红宝石的,,,,

分析如下:增益介质对某一频率的光透明,说明介质对外界光场的吸收和增益相等,或者吸收极其微弱,以至于对进入的光场强度不会产生损耗。对于本题中的红宝石激光器,透明的含义应该属于前者。

根据公式:

(激光原理P146-4.4.22)

由上边的第二项和第四项,可以得到:

     --------------------------------------1

又因为小信号下(粒子数翻转刚刚达到阈值),因此,且

由此,方程组的第一个式子可以转变为:,代入1式,得到:

既然对入射光场是透明的,所以上式中激光能级发射和吸收相抵,即激光上能级的粒子数密度变化应该与光场无关,并且小信号时激光上能级的粒子数密度变化率为零,得到

最后得到:

解答完毕。(验证过)

8 略

9 略

10 略

11 短波长(真空紫外、软X射线)谱线的主要加宽是自然加宽。试证明峰值吸收截面为。

证明:根据P144页吸收截面公式4.4.14可知,在两个能级的统计权重f1=f2的条件下,在自然加宽的情况下,中心频率ν0处吸收截面可表示为:

                       - -------------------------------------------------1

上式(P133页公式4.3.9)

又因为,把A21和ΔνN的表达式代入1式,得到:

证毕。(验证过)

12 已知红宝石的密度为3.98g/cm3,其中Cr2O3所占比例为0.05%(质量比),在波长为694.3nm附近的峰值吸收系数为0.4cm-1,试求其峰值吸收截面(T=300K)。

解:

分析:红宝石激光器的Cr3+是工作物质,因此,所求峰值吸收截面就是求Cr3+的吸收截面。

根据题中所给资料可知:

Cr2O3的质量密度为3.98g/cm3×0.05%=1.99×10-3g/cm3,摩尔质量为52×2+16×3=152g/mol

设Cr3+的粒子数密度为n,则n=2×(1.99×10-3 /152)×6.02×1023=1.576×1019/cm3

根据可知,

根据n≈n1+n2,Δn=n1-n2,且,其中,可知E2能级粒子数密度接近于零,可求出Δn=n1=1.756×1019/cm3 ,代入到,可求出:

解答完毕。

13 略

14 在均匀加宽工作物质中,频率为ν1、强度为Iν1的强光增益系数为gH(ν1,Iν1), gH(ν1,Iν1)--- ν1关系曲线称为大信号增益曲线,试求大信号增益曲线的宽度ΔνH。

解:

大信号增益系数表达式为P153-4.5.17:

根据谱线宽度的定义:增益下降到增益最大值的一半时,所对应的频率宽度,叫做大信号增益线宽。

根据大信号增益曲线表达式可知,其中心频率处具有最大增益,即ν1=ν0时。在此条件下,增益最大值为:

根据,可求出当时满足增益线宽条件,因此,线宽位:

解答完毕。

15有频率为ν1、ν2的两强光入射,试求在均匀加宽情况下:

(1)频率为ν的弱光的增益系数。

(2)频率为ν1的强光增益系数表达式。

(设频率为ν1和ν2的光在介质里的平均光强为Iν1、Iν2)

解:在腔内多模振荡条件下,P151-4.5.7应修正为:

根据P150-4.5.5可知,增益系数与反转粒子数成正比,即:

把修正后的反转粒子数表达式代入上式,得到:

因此,所求第一问“频率为ν的弱光的增益系数”为:

第二问“频率为ν1的强光增益系数表达式”为:

解答完毕。

17 激光上下能级的粒子数密度速率方程表达式为P147-4.4.28所示。

(1)试证明在稳态情况下,在具有洛伦兹线型的均匀加宽介质中,反转粒子数表达式具有如下形式:

,其中,,Δn0是小信号反转粒子数密度。

(2)写出中心频率处饱和光强Is的表达式。

(3)证明时,Δn和Is可由P152-4.5.13及P151-4.5.11表示。

解:1 稳态工作时,由激光上、下能级的粒子数密度速率方程 (4.4.28)可得:

    ---------------------------------------------- 1

 ---------------------------------------------2

                  ------------------------------------------------------------------3

其中,

由(3)式和(2)式可得:

整理得:

将(4)代入(1)式:

整理得:

其中,,Δn0是小信号反转粒子数密度。

(2) 

当ν1=ν0时,

(3) 高功率的激光系统中

当时,Δn和Is可由P152-4.5.13及P151-4.5.11表示

22 设有两束频率分别为和,光强为和的强光沿相同方向或者相反方向通过中心频率为的非均匀加宽增益介质,。试分别划出两种情况下反转粒子数按速度分布曲线,并标出烧孔位置。

分析:

非均匀加宽的特点是增益曲线按频率分布,当有外界入射光以一定速度入射时,增益曲线对入射光频率敏感,且产生饱和效应的地方恰好是外界光场频率对应处,而其他地方则不会产生增益饱和现象。当然,产生增益饱和的频率两边一定频谱范围内也会产生饱和现象,但是与外界光场对应的频率出饱和现象最大最明显。

设外界光场以速度入射,作为增益介质,感受到的表观频率为:

,当增益介质的固有频率时,产生激光(发生粒子数反转)

而发生粒子数翻转所对应的速度为:

正方向:

负方向:

一、当都是正方向入射时,两束光对应的速度分别为:

也就是说在反转粒子数按速度分布图上,在速度等于和处形成反转粒子数饱和效应。

根据公式(激光原理p156-4.6.7)

对于,孔的深度为:

对于,孔的深度为:

又因为线型函数以为对称形式,且两个入射光产生烧孔的位置也以为中心对称分布,因此,产生烧孔的两个对称位置处的小信号反转粒子数相等,即,因此,两个烧孔的深度相比,因为,所以两个孔的深度入射光强大的反转粒子数深度大。

即:

两孔深度比:

二、两束光相对进入增益介质

类似上面的分析可得到:

,可见烧孔位置重合,烧一个孔

因为两个光强不同的外场同时作用于某一品率处而产生增益饱和(反转粒子数饱和),因此,次品率处的光强是两个光强的和,因此,烧孔深度为

解答完毕。

文档

激光原理第四章习题解答分析解析

1静止氖原子的谱线中心波长为632.8纳米,设氖原子分别以0.1C、O.4C、O.8C的速度向着观察者运动,问其表观中心波长分别变为多少?解答:根据公式(激光原理P136)由以上两个式子联立可得:代入不同速度,分别得到表观中心波长为:,,解答完毕(验证过)2设有一台麦克尔逊干涉仪,其光源波长为,试用多普勒原理证明,当可动反射镜移动距离L时,接收屏上的干涉光强周期性的变化次。证明:对于迈氏干涉仪的两个臂对应两个光路,其中一个光路上的镜是不变的,因此在这个光路中不存在多普勒效应,另一个光路的镜是以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