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理位置
判断方法 | 表现特征 | 对气候的影响 | |
纬度位置 | 找重要纬线 | 温度带 | 热量 |
海陆位置 | 海洋与陆地的关系 | 岛、临海、内陆 | 水份 |
1、地形
平原、山地、丘陵、高原、盆地
世界之最 | 中国之最 | |
平原 | 亚马孙平原(最大) | 东北平原(最大) |
山地 | 科迪勒拉山系、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系 | |
高原 | 青藏高原(最高)巴西高原(最大) | |
盆地 | 刚果盆地 | 塔里木盆地(最大) |
2、气候
组成要素:气温、降水
影响因素: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因素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判读及分布:见气候专题
中国温度带图、中国干湿地区图、中国气候类型图:见P6-7第4题
3、河湖
世界第一长河 | 尼罗河 |
世界流量最大、流域最广 | 亚马孙河 |
世界最大的湖泊 | 里海 |
世界最深的湖泊 | 贝加尔湖 |
中国第一大河 | 长江 |
中国最长的内流河 | 塔里木河 |
中国最大的湖泊 | 青海湖 |
中国最大的淡水湖 | 鄱阳湖 |
中国含沙量最大的河流 | 黄河 |
中国汛期最长的河流 | 珠江 |
黄河水系图:见P10第12题
二、人文地理特征
1、经济
地 区 | 经 济 类 型 |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 单一商品经济 |
日本 | “进口—加工—出口型”经济 |
出口导向型经济 | |
转口贸易 | |
珠江三角洲 | 外向型经济 |
美国农业高度现代化:机械化+地区生产专业化(农业带)见P3第5题
中国
土地利用类型 | 分布地区 | 农作物 | ||||
种植业 | 耕地 | 旱地 | 北方地区 | 小麦 | 大豆、花生 | 甜菜 |
水田 | 南方地区 | 水稻 | 油菜 | 甘蔗 | ||
绿洲农业 | 西北地区 | 天山山麓 小麦玉米高梁(主要农作物)棉花甜菜瓜果(特色农产品) | ||||
灌溉农业 | 河套平原、宁夏平原(塞上江南)、河西走廊 油菜 | |||||
河谷农业 | 青藏地区 | (湟水谷地、藏南谷地)青稞小麦(穗大米饱) | ||||
林业 | 林地 | 东北林区 | 最大的天然林 | |||
西南林区 | 天然林 | |||||
东南林区 | 人工林 | |||||
畜牧业 | 草地 | 牧区 | 山地牧场 | 细毛羊 | ||
内蒙古牧区 | 温带草原牧场 | 三河马、三河牛 | ||||
青海牧区 | 高寒牧场 | 牦牛、藏绵羊 | ||||
牧区 | ||||||
渔业 | 舟山渔场(最大)长江中下游地区(淡水鱼业最发达的地区) |
工业分类:
1、重工业、轻工业
2、采掘业、制造业
我国四大工业基地
辽中南:以重工业为主的工业基地
京津唐: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沪宁杭: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珠江三角洲:以轻工业为主的工业基地
第三产业——流通部门和服务部门
交通运输(经济发展的先行官)见P7第5题
以旅游业为支柱产业的地区——西双版纳
2、文化
人种:黄色人种、白色人种、黑色人种
语言:英语(使用范围最广)、汉语(使用人数最多)俄语、阿拉伯语、法语、西班牙语
宗教:教、教、佛教
聚落:乡村、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