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60分钟 分数:100分)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读图,示意某大洲不同海拔陆地面积所占比重示意图,该大洲的主要地形类型是( )
A.高原 B.平原 C.丘陵 D.山地
2、小明从赤道出发,先向正北,再向正西、正南、正东各走200千米,最后到达的地点位于
A.起点 B.起点的正西 C.起点的正东 D.不能确定
3、欧洲西部是近代科学技术发展最早的地区,很多国家根据自身优势发展了具有特色 的产业部门,其中闻名世界的“钟表王国"指的是( )
A.瑞士 B.荷兰 C.挪威 D.丹麦
4、是我国的神圣领土,是祖国不可分割的部分。 读图“地形剖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势特征是四周高、中部低 B.受地形影响,西部降水比东部多
C.平原主要分布在岛的西部 D.隔海峡与广东省相望
5、城市聚落与乡村聚落相比,本质的区别是( )
A.建筑样式 B.生产活动 C.降水多少 D.交通方式
6、东南亚的位置特点是( )
A.三洲五海之地 B.连接东西方的铁路枢纽
C.“十字路口”的位置 D.位于印度洋和大西洋之间
7、被誉为“中华水塔”的三江源头地区中的“三江”指的是( )
A.珠江、长江、黑龙江 B.黄河、长江、黑龙江
C.珠江、长江、澜沧江 D.黄河、长江、澜沧江
8、气候的两大基本要素是( )
A.湿度、风力 B.气温、降水
C.气压、风力 D.风力、降水
9、下列不属于地图三要素的是( )
A.比例尺 B.方向 C.图例 D.云层
10、位于北冰洋和北太平洋、亚洲和北美洲之间的唯一通道是( )
A.乌拉尔河 B.白令海峽 C.土耳其海峡 D.里海
11、读“地形雨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南坡是迎风坡,降水多 B.北坡是迎风坡,降水多
C.迎风坡和背风坡植被没有差异 D.B地比A地气温低,主要原因是降水多
12、下列旅游景点与所在国搭配不正确的是( )
A.柬埔寨的吴哥窟 B.印度的泰姬陵
C.英国的埃菲尔铁塔 D.荷兰的风车
13、读四地气候资料图,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位于亚欧中部,丁地位于赤道附近
B.甲地全年少雨,丙地夏季多雨.丁地冬季多雨
C.甲地和丁地位于热带地区,乙地和丙地位于亚热带地区
D.乙地适宜种植油橄榄、柑橘,丙地雨热同期利于农作物生长
14、下列不属于海陆变迁的原因的是( )
A.地壳的变动 B.海平而的升降 C.地球公转 D.人类活动
15、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以干旱为突出特征的是( )
A.南方地区 B.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16、下列地区与传统民居对应正确的是( )
A.黄土高原——窑洞 B.华北平原——竹楼
C.青藏高原——冰屋 D.云贵高原——蒙古包
17、南美洲面积最大的国家和其最负盛名的球类运动分别是( )
A.阿根廷 足球 B.美国 篮球
C.加拿大 冰球 D.巴西 足球
18、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地区的是( )
A.长江中下游平原 B.东北平原 C.塔里木盆地 D.华北平原
19、下列关于撒哈拉以南非洲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住房、食物、烧柴等需要增加
B.交通、医疗卫生等方面的改善会变得困难
C.会带来大量劳动力,有利于发展经济
D.会破坏耕地、森林、草原,使环境恶化
20、下列城市是国家首都又位于湄公河沿岸的是( )
A.河内、吉隆坡 B.曼谷、金边 C.万象、金边 D.內比都、河内
21、世界各大洲中,既有热带气候,又有温带和寒带气候的是( )
A.亚洲、欧洲 B.亚洲、大洋洲
C.亚洲、北美洲 D.欧洲、南美洲
22、亚洲地势以帕米尔高原为中心,向四面倾斜延伸,其对河流的流向影响为( )
A.自西向东流入海洋 B.自北向南流入海洋
C.自东向西流入海洋 D.呈放射状流入海洋
23、治理黄河水患的根本措施是( )
A.开挖河道 B.加固堤坝 C.中游治沙 D.修建水库
24、东南亚中南半岛上的地形特点( )
A.中部较为低下,四周高 B.地形以山地为主
C.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D.南部较低,北部较高
25、某一区域的图幅大小不同,则( )
A.图幅越大,比例尺越大 B.图幅越大,比例尺越小
C.图幅越小,比例尺越大 D.图幅大小与比例尺大小无关
二、综合题(第1题12分,第2题10分,第3题15分,第4题13分,共50分)
1、读“黄河流域图”,分析回答问题。
(1)图中祁连山是我国_________级阶梯的分界线;图中③支流的名称_________。
(2)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的__________山脉,最后注入乙__________海洋。
(3)图中①和②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被称成为“塞上江南”,其中①__________平原。
(4)与长江相比,黄河更为突出的作用是__________。
(5)黄河有着丰富的水能资源,可能分布在_______(上游、中游、下游)河段,而在初冬和初春季节黄河下游出现_______现象。
(6)黄河下游出现“地上河”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2、读下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所属的半球是______,所属的纬度地带是______。
(2)图中C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所属的半球是________。
(3)图中F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所属的半球是________,所属的纬度地带为________,F点在E点的________方向。
(4)图中A点在C点的________方向,E点在C点的________方向。
3、读东南亚地区略图及气候图,回答问题。
(1)A是________半岛,地表形态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B是______(填国家),该国火山、地震频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3)M处是世界著名的________海峡,该海峡是________洋与________洋的重要海上通道。
(4)B岛属于________气候,图中两幅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中,能够反映该气候类型的是____________。
(5)东南亚各国普遍种植水稻,盛产优质稻米,试分析东南亚种植水稻的有利气候条件。
4、读下图经纬网并完成问题。
(1)写出A、C两地的经度和纬度:A 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
(2)B地位于A地的__________方向。
(3)A、B、C三地位于东西半球分界线的是_______;A、B、C三地所在纬线最短的是________。
C地位于纬度带中的____________(低\\中\\高)纬度。
(4)A地位于________(东或西)半球;C地位于_______ (北或南)半球。
参
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B
2、B
3、A
4、C
5、B
6、C
7、D
8、B
9、D
10、B
11、A
12、C
13、D
14、C
15、C
16、A
17、D
18、D
19、C
20、C
21、C
22、D
23、C
24、C
25、A
二、综合题(第1题12分,第2题10分,第3题15分,第4题13分,共50分)
1、一二 汾河 巴颜喀拉山脉 渤海 河套 灌溉 中上 凌汛 中游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使河流含沙量增大;下游地形平坦,河道变宽,水流变缓,泥沙沉积,河床逐渐抬升,形成地上河。
2、15°W,15°S 东半球、南半球 低纬度 170°E,60°S 西半球、南半球 180°,70°N 西半球、北半球 高纬度 西北 东北 东北
3、(1)中南 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2)印度尼西亚 地处太平洋板块、欧亚板块、印度洋板块三大板块交界地带,地壳不稳定
(3)马六甲 太平 印度
(4)热带雨林 甲
(5)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降水丰富。
4、(1) (140°E,20°N) (180°,40°S)
(2)东南
(3) B C 中
(4)东 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