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口施工方案及交通组织方案
工 程 名 称: ****
施 工 单 位: ****
编 制 人: ****
日 期: ****
目录
第一章 编制依据
1、项目工程招投标文件;
2、项目工程设计施工图纸;
3、国家和交通部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等;
4、施工现场调差及咨询相关单位所获取的资料。
第二章 工程概况
黄岛区***项目一标段位于黄岛区太行山路以西,黄浦江路以南。该项目用地东侧紧邻太行山路,西侧、北侧紧邻黄浦江路,因施工要求需向黄浦江路方向开设一处施工口,北侧开口长约18米,宽约6米大门出入口,共计占用市政绿化、铺装用地约108平方左右。
北侧开口位置现状图:
项目效果图
第三章 施工准备
2.1 定位放线
根据施工图纸,对道路开口位置使用JPS和水准仪进行施工定位放线,放线要求准确。
2.2 现场调查
根据放线结果确定施工范围,统计开口施工范围内有影响的各种建筑物或构筑物的确切位置、结构以及相关公用设计的杆线、管道和附属设施,向市政管线主管单位仔细咨询了解施工区域的地下管线种类、用途、数量、走向、埋设深度等。
2.3 施工部署
施工前做好现场交接工作,做好用电线路、用水管线及其它相关的施工准备。施工过程中为保证道路通畅,行人安全,需采取如下安全保障措施:
1、工程开工即进行封闭施工,封闭采用定型化围挡,封闭围挡延工程所施工外围边线搭设,围挡外安置明显的交通安全标志,进入施工段依次设置前方施工警示牌,提示车辆慢行。施工区域前方设置限速标志。
2、沿固定围挡的上面悬挂安全警示灯,保证施工期间夜间警示照明。
3、北侧开口处围挡总长约30米,高2米。围挡底部使用膨胀螺栓固定,围挡表面根据当地要求或施工要求张贴喷绘及安全标语。
4、在封闭围挡来车方向的前方100米处设置限速牌,醒目警示牌、导向牌及临时护栏,提醒过往车辆、行人注意安全。
5、在节点位置施工时设置醒目的警示提示牌,必要时安排值班人员组织交通,确保交通安全和本工程顺利进行。
6、加大对各施工班组的监督,要求其文明施工,及时清理路面,尽可能的减少因施工给过往车辆带来的影响。
7、发现车辆的故障及堵车情况要及时跟现场负责人和清障车联系。
8、开口示意图
北侧开口示意图:
限速提示牌:
安全提示牌:
第四章 施工计划
1、施工范围内有影响的各种建筑物或构筑物移除7天。
2、搭设施工围挡1天。
3、原有地面拆除1天。
4、工程施工3天。
5、围挡拆除1天。
第五章 施工方法
4.1 绿化移植及人行道破除
根据现场情况及市政单位要求选择合适地点将原绿化带挖除,使用小型机械配合人工开挖并尽量减少对原路面扰动。绿化带开口端设置成外凸半圆,以保证车辆通行安全和美观。将所有的苗木挖掘起来后,用平板车全部运至栽植点,将苗木放到栽植穴中,检查坑的大小、深度、是否与树木的根深和根幅相适应。坑过浅要加深,并在坑底垫10~20㎝的疏松土壤,踩实后栽植,由于树木根系生长时一般都与土壤成一夹角下孔,所以栽植穴底部先做一锥形土堆,然后按预定方向与位置将根系系在土堆上,并使根系沿锥形土堆自然散开,这样就能保证根系舒展,防止窝根。树木放好后可分层回填土壤,填土时应尽量铲土扩穴,如果树小,当土壤回填至根系约二分之一时,可轻轻抖动树木,让土粒“筛”入根间,排除空洞(气袭),使根系与土壤密接。填土时应先填根层的下面或周围,逐渐由下至上,由外至内压实,不要损伤根系。栽植完后浇水,浇水量要足,速度要慢,以减少水对土壤的冲刷,使水慢慢的侵入土中,直至湿润根部的土壤,对因浇水坍落的土壤要及时补填,成活要经常浇水。当绿化苗木移植完毕后,使用小型反铲挖掘机将人行道破除,所产生的建筑垃圾运至业主指定弃土点。
4.2 开口道路施工
开口道路施工的是路面以下所有管线已包封或绿化苗木迁移完毕,经相关所属单位确认的前提下进行。考虑现场实际地形以及线路关系,根据施工图纸放出道路边线及开挖边线,路面标高根据图纸设计施工;土方及建渣全部外运。市政雨污水井标高根据图纸设计标高进行改动,
4.3道路养护
施工时道路施工完毕应及时进行养护。在养护初期,为了防止水泥混凝土被日晒雨淋,路面养护宜采用方便经济的喷洒养护剂或用塑料薄膜养护方式。也可采用覆盖能蓄水的毛毡等洒水养护方式。路面必须有专人保护,禁止人、畜、车辆等破坏路面。在达到设计强度的40%以后,撤除养护覆盖物后方可允许行人,自行车通行。
4.4 绿化带及人行道恢复
待工程施工完毕后,拆除围挡,并将施工现场所产生的垃圾清理干净,根据图纸设计要求及现场实际状况,以保证与原绿化带及人行道顺接自然,保证大门两侧绿化的整体性。
第六章 应急预案
本工程施工期间,建设单位成立安全控制小组,与管线权属单位密切联系,负责提供管线基本情况和技术信息资料,对现场的各类管线进行定位标示,对施工班组人员进行管线保护交底,并落实和实施管线保护的内容,及时检查管线的检测结果,确保管线24小时处于监控状态,保证管线安全。
1、电缆、光缆、通讯线路故障等事故处理
加强教育、使作业人员掌握操作规程,清楚损坏管线后对管线所属单位及操作者本人带来的严重后果。严格开挖验收程序,当探沟开挖一段由当班施工员组织验收,记录清楚开挖区域、作业人员、管线状态,同时由操作者、当班施工员签字确认。
由现场负责、电工、和安装工程师组成管线应急抢修小组,一旦发生电缆、光缆、通讯线路故障等事故,当班施工员应在5分钟内打电话给项目应急小组及管线所属单位,组织人员按照管线所属单位专业工程师的要求进行抢修恢复,将损失减小到最低程度。
管线修复完毕后,项目部组织人员及时对事故原因进行分析,制定整改措施,对作业人员进行教育,同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批评教育。与线缆所属单位协调,配备足够的电缆技相关配件,确保紧急情况时物资能及时供应。
2、给水管线挖断事故处理
如施工现场发生自来水管挖断或涌水事故,现场当班施工员5分钟内电话通知给项目应急小组及管线所属单位,联系自来水公司专业抢修队伍立即赶往施工现场进行抢修恢复,将损失减小到最低程度。抢修组成员应保持通讯畅通,现场配备足够的防水和堵漏应急物资、项目部应急小组启动应急预案,项目部应急小组及时赶往现场进行抢险堵漏,确保紧急情况能减低险情。
3、燃气管线挖断、泄露事故处理
一旦发生燃气管线挖断、泄露等事故,项目部应急小组应启动应急预案,并在5分钟内上报上级领导及燃气单位,迅速隔离事发现场,撤离无关人员及群众。
4、 不明管线处理
本工程根据实际情况地下管线分为两种情况:包封保护、原地深埋。现状路灯电源线因埋设不够,需进行原地深埋。首先向路灯单位咨询查明管线走向和标高。然后人工开挖管线(原则上利用现状电缆、当电缆长度不够使应做切割接驳),经管线单位验收后按照管线单位及设计要求回填土方进行覆盖。
现状通讯管群、给水管、燃气管必须按照行车道下标准进行包封保护、首先向通讯管线单位咨询查明管线走向和标高。然后工人开挖管线顶部及两侧土方使之全部暴露,对管线支撑后再进行人工清除管线下部土方至设计标高,经管线所属单位验收后按照管线设计及设计要求浇筑混凝土进行包封加固或砌筑管槽进行保护。如发现不明管线,应及时向相关主管部门汇报,经研究后参照一般图集构造进行包封加固或迁移改造。
第七章 安全文明施工
贯彻执行《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管理规定》,按《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的规定,实现安全、文明施工现场达到贵阳市相关标准,创建一个安全文明的施工环境。
杜绝重伤、死亡事故,杜绝重大交通和火灾事故。
全体施工人员特别是管理人员都要树立“安全第一”、“安全也是效益”、“安全生产人人有责”、“预防为主”等思想。
在施工过程中,采取多种形式,经常讲、反复讲、天天讲,“使安全为了生产、生产必须安全”成为每个员工的自觉行动。
施工地段前50m处设立施工警示牌,提醒过往行人注意安全。
施工区域在必要时安排专人进行交通管理,对人员、车辆、机械实行统一指挥,相关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必须带好安全帽,穿好反光马甲。
开口施工期间,沿施工区域设置警戒带,必要时并派专人负责提醒过往车辆及行人。
开口施工期间挖出渣土及时清运,不得在现场乱堆乱放,具备回填条件的区域及时回填,避免扬尘,保证施工场地干净整洁。
施工期间,对过往车辆及行人做到文明礼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