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职业健康卫生管理目标
职业安全健康是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的标志,保障劳动者在工作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是保持社会稳定和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是企业全部管理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包括为制定、实施、评审和保持职业安全健康方针所需的组织机构、计划、活动、程序、过程和资源。它不仅要与企业的全面管理职能实现有机的结合,而且是一个动态的自我调整和完善的管理系统,涉及企业职业安全健康的一切活动。
为了鼓励企业建立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把安全生产工作纳入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提高企业竞争能力,迎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国内企业面临的国际劳工标准和国际经济一体化的挑战,国家经贸委于2001年颁布了《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指导意见》和《职业健康管理体系审核规范》,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于2001年发布了GB/T28001《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规范》,这些规范及标准的颁布用人单位如何建立与实施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提供了依据。
本工程的职业安全健康卫生管理目标为:
1、建立科学、开放、系统和持续改进的管理体系;
2、职业健康卫生安全管理符合有关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规定;
3、对危害职业健康卫生的危险源进行有效控制;
4、改善安全健康状况,保护工人健康,有效控制危害职业健康的事件发生;
5、职工职业健康培训、知识考核达标;
6、相关资料齐全。
第二节职业健康卫生管理体系
2.1 职业健康卫生管理组织体系的建立职业健康卫生管理组织机构图
项目经理负责组织有关人员对可能发生职业伤害的危险源进行辨识和控制,负责组织制定预防措施;负责提供必要的资源。
总工负责对可能发生职业伤害的危险源进行辨识和控制,制定具体的预防职业伤害的措施。
专业工程师负责劳保用品使用的监督管理工作;参与制定预防措施,负责监督劳保用品的发放与管理。
安全员参与制定预防措施;负责监督检查劳保用品的使用情况。
材料员负责采购、发放合格的劳保用品。
2.2 职业健康卫生管理运行体系的建立职业安全健康卫生管理运行体系图
第三节职业健康卫生管理措施
3.1 危险因素的识别与评价
3.1.1工作流程
3.1.2危害识别
对危害的识别主要包括危害辨别的范围、依据、识别步骤、方法等几个方面。
3.1.2.1危害识别的范围:
①施工工艺与安全技术管理;
②所有进入作业场人员的活动;
③设备设施安装、运行、维护;
④有毒有害原材料储存与使用。
3.1.2.2危害辨识的依据:
识别危险因素时应考虑三种时态、三种状态和六个方面。
三种时态:过去、现在和将来;
三种状态:正常、异常和紧急;六个方面:根据GB/T13816-92《生产过程危险和危害因素分类与代码》的规定,按导致事故和职业危害的直接原因分为六类:物理性危险、危害因素;化学性危险、危害因素;生物危险、危害因素;心理、生理危险、危害因素;行为性危险、危害因素;其他危险、危害因素。
3.1.2.3危险因素识别的方法
对危险因素的识别主要有询问、交流、现场观察、查询有关记录、获取外部信息等几种方法。
3.1.3危险因素评价
危险因素评价是建立在危害辨别基础上的,明确企业优先改进的职业安全健康问题,从而确定重大危险因素并进行控制。
对作业过程中的危险因素评价多采用专家判断法与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相结合,可以直接通过专家判断法评价的直接判断为重大危险因素,否则通过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法)进行评价。
专家判断法是由技术、管理人员根据经验直接对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确定重大危险因素。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方法主要是以发生事故可能性大小、人体暴露于危险的频繁程度及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三个因素指标值之积来评价系统人员伤亡危险的大小。
3.1.4 本工程施工的主要危险因素的识别
焊接、切割等操作工艺防护不到位易导致触电、火灾等危险,是主要的重大危险因素;
机电工程油漆、保温材料及保温用粘胶等的存放防护不到位易导致火灾等危险,是主要的重大危险因素。
3.2 职业伤害的预防
3.2.1根据需要为直接受职业伤害影响的施工人员配置必要的防护用品。防护用品有:安全帽、呼吸护具、眼防护具、防护鞋、防护手套、防护服、防坠落护具等。
3.2.2项目部尽可能采用新工艺、新设备减少职业伤害的影响。
3.2.3工程在施工前,由项目总工或专业工程师对现场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由班组长履行签字手续,加强安全教育,加强劳动保护。
3.2.4安全员在日常检查过程中,监督劳保用品的使用情况。
3.2.5对职业危害影响较大的作业,必要时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尽量减少职业危害所带来的影响(如变换工种等)。
3.2.6尽可能改善各类人员的生活环境(如饮食
卫生、休息场所等),减少病菌传播途径。
3.2.7项目建立医务室,配备相应的医生和专用
医药箱(如右图所示)。
3.2.8防护用品的采购:
防护用品必须为当地安监部门的推荐产品或
合格产品。
项目防护用品由安全员提出防护采购计划,项
目经理批准。防护用品进入施工现场后,由总工组
织施工员、安全员、材料员等进行验收。
3.2.9防护用品的发放:
项目防护用品由材料员负责发放,发放应做好“防护用品发放记录”
对不再从事该项工作的人员,防护用品应及时收回。
3.2.10发生职业伤害后,应制定纠正措施,防止类似事故的再发生。
3.2.11编写职业伤害事故报告,事故报告实行备案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