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化学反应的速率说课稿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9 19:44:30
文档

化学反应的速率说课稿

《化学反应的速率》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必修2)》第二章第三节《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中的第一课时《化学反应速率》。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学情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设计、设计反思七个方面谈一谈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设计:一、说教材《化学反应速率》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必修2)》第二章第三节《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中的内容。在前面两节中,教材着重探讨化学能向其他形式的能量(如热能和电能)的转
推荐度:
导读《化学反应的速率》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必修2)》第二章第三节《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中的第一课时《化学反应速率》。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学情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设计、设计反思七个方面谈一谈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设计:一、说教材《化学反应速率》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必修2)》第二章第三节《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中的内容。在前面两节中,教材着重探讨化学能向其他形式的能量(如热能和电能)的转
《化学反应的速率》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必修2)》第二章第三节《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中的第一课时《化学反应速率》。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学情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设计、设计反思七个方面谈一谈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设计:

一、说教材

    《化学反应速率》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必修2)》第二章第三节《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中的内容。在前面两节中,教材着重探讨化学能向其他形式的能量(如热能和电能)的转化,并指出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及伴随发生的能量变化是化学反应的两大基本特征。本节内容是对前两节内容的拓展和完善。通过学习使学生对化学反应特征的认识更深入、更全面,在头脑中建立起一个有关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完整而又合理的知识体系。从日常生活中学生熟悉的大量化学现象和化学实验入手,引出反应速率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又通过实验探究,总结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这部分内容是后面学习化学反应限度概念的基础,同时也为《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选修4) 化学反应原理》中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作好铺垫。

二、教学目标

目标内容的选择依据:

(1)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要求学生通过实验认识化学反应的速率,通过实验探究了解温度、催化剂对过氧化氢分解反应速率的影响。

(2)《**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标准与说明(化学)》中要求学生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含义,了解浓度、温度和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3)纵观历年高考,化学反应速率是常考题,经常是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一起出现。

根据本部分内容在全章和整个高中的地位作用以及根据新课标人才培养的素质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和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外界条件。

(2)学习实验研究的方法,能设计完成一些化学实验。

过程与方法

(1)重视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2)通过实验探究分析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外界条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依据实验事实得出结论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 

设置依据:在实际生活生产中,很多方面都涉及到化学反应速率问题,所以把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了解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定为本节课的重点;

重点: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化学反应速率的简单计算;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难点:化学反应速率的简单计算

四、学情分析

本节课授课对象为高一年级学生,他们在初中以及高一上学期的学习中已掌握了一定的化学知识和积累一定的学习经验。在本节课之前他们就已经了解了一些有关化学反应快慢的知识;在能力上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探究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同时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又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实验中去探索。

五、教法学法

本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是: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主地参与知识的获得过程,并给学生充分地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学生初次接触化学反应速率知识,对化学反应速率有神秘感和求知欲。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设计层层实验和问题情境,使学生在自主实验、积极思考和相互讨论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课堂教学目标的三个维度着手,对教材的三个部分(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化学反应速率的简单计算、外界因素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通过探究性实验对学生展开科学方法、创新意识的教育,让学生体验探究自然规律的艰辛与喜悦。

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按照从易到难,从实践到理论再到实践的顺序,首先通过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中化学现象引入课题。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和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在此基础上,通过实验探究和讨论外界因素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最后让学生自己讨论回答教材中的问题以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

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心理特点和教学内容的实际需要,采取启发、讨论、实验探究等教学方法。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学生通过直观生动的实验来学习,才能留下深刻的印象,也最具有说服力。教学时,我注意及时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同时利用这些富于启发性的问题,活跃学生思维,学会或增强分析总结问题的能力。 

因此,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学习方式来学习本节课知识。

六、说教学设计

本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是由浅入深,从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和实验中抽象出有关的概念和原理。形成一个由宏观到微观、由感性到理性、由简单到复杂的科学探究过程。采用“指导发现与问题解决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更能体现上述教学指导思想,其主要过程是:

巧妙引入正题,设置学生探究的“空白点”。通过生生互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发现问题;再通过师生互动,教师点拨,发现规律、解决问题;并引导学生自主归纳、总结,进行创造性的应用,培养了学生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验能力、自学能力,体现新课标理念。

教学环节教学过程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列举出日常生活中或化学实验中的一些化学反应速率有快有慢的实例。了解自然界或生产、生活中的化学反应有快慢之分以日常生活中的实例拉近化学与生活的距离,让学生对本节内容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讨论:物理学上用速度来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那化学上用什么来表示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呢?

1.化学反应速率:用来表示化学反应快慢的物理量。

学生通过概念的对比引出化学反应的速率的概念。运用已熟悉的物理知识引出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学生更容易理解新知识,且加强了化学与其它学科之间的联系。

与物理学上的速度相联系提出在化学上如何定性的观察化学反应速率? 

学生针对问题进行举例、小组讨论与交流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习的方法

(1)冒气泡的快慢

(2)颜色的变化

(3)固体量的变化

(4)温度变化等

收集并总结在日常生活和化学实验过程中观察化学反应快慢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化学反应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小组讨论与交流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习的方法
概括、总结(1)表示方法: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减少或生成物浓度增加量来表示

(2)表达式:v(B)=△c(B)/t

(3)单位:mol/(L?s) 或mol/(L?min)

根据物理学中定量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分析化学反应过程中物质量变化情况,归纳得出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并给出表达式及其单位让学生体会各学科知识间的联系性,并突出本节重点
练习巩固在体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氮气与8mol氢气,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5min后,测得容器内生成的NH3的浓度为1mol/L,求:(1)分别用H2、N2、NH3的浓度变化表示反应速率?(2)以上三者数值是否相等?数值大小有何关系?有何规律?从中你会得出什么结论?

理解化学反应速率时应注意的问题:

(1)化学反应速率是平均速率,而不是瞬时速率。

(2)无论浓度的变化是增加还是减少,一般都取正值,所以化学反应速率一般为正值。

(3)对于一个具体的化学反应,用不同的物质表示其化学反应速率时,其数值可以不相等,但表示的含义是相同的,表示的都是该反应的反应速率。

(4)在同一个化学反应中,各物质所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中相应的计量数之比。

解答习题,巩固化学反应速率的的概念,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通过习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也突破了本节课的第一个难点。
实验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1.温度

2.催化剂

3.浓度

4 固体的表面积

分小组进行课堂探究实验:实验2-5和实验2-6。通过实验及已有的经验相互交流,归纳总结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通过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验能力,让学生感受探究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通过互动交流的学习方式突破了本节课的第二个难点,也使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体。

实际应用教材P49,【思考与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得出化学反应速率不但受到温度、浓度、催化剂的影响,还受到固体表面积、反应物的状态等因素的影响。

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让学生懂得如何控制反应条件,提高那些对人类有利的反应速率,降低那些对人类不利的反应速率。

课堂练习【课堂练习】

1、在2L密闭容器内,某气体反应物在2s内由8mol变为,则用此反应物来表示的该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

A、·(L·s)-1   B、·(L·s)-1

C、·(L·s)-1   D、·(L·s)-1

2、对于反应NO2(气)+SO2(气)==NO(气)+SO3(气)+Q,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使用催化剂不能改变反应速率

B、改变压强对反应速率没有影响

C、升高温度能加快反应速率

D、减小压强会降低反应速率

3、用铁片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时,下列措施不能使氢气生成速率加大的是(    )

A、加热

B、不用稀硫酸,改用98%的浓硫酸

C、滴加少量CuSO4溶液

D、不用铁片,改用铁粉

请个别学生回答,其他同学给予评价、讨论,后经教师点评最终得出正确答案。这一环节是学生巩固学习成果,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环节。

(1)通过练习强化两个知识点,进一步达到学习目,增强学生的解题能力。

(2)通过点评、归纳、纠正错误,揭示解题规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体现了教师是学习活动中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角色。

概括完善体系【课堂小结】

1、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掌握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方法。

2、理解浓度、压强、温度、催化剂、固体表面积、反应物的状态等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学生先自我总结使知识在学生头脑中得到升华,从而突出重点,把握关键、分散解决难点。培养学生的化学严谨性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板书设计:

第三节 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

一、化学反应速率                    二、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1、概念:                           1、内因:参加反应的物质本身的性质

2、表示方法:                        2、外因:(1)温度

3、表达式:v(B)=△c(B)/t                 (2)催化剂

4、单位:mol/(L?s) 或mol/(L?min)               (3)浓度

(4)固体表面积

六、设计反思(含创新点)

    本教学设计以“化学反应速率”为主线,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学习,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学生也能较系统的掌握本节课知识,同时也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实验能力等。

    但本教学设计也存在有不足之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不出问题、缺乏科学研究的方法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将面临如何处理好教学与考试的关系以及知识点强化的时间不够等问题。

文档

化学反应的速率说课稿

《化学反应的速率》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必修2)》第二章第三节《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中的第一课时《化学反应速率》。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学情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设计、设计反思七个方面谈一谈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设计:一、说教材《化学反应速率》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必修2)》第二章第三节《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中的内容。在前面两节中,教材着重探讨化学能向其他形式的能量(如热能和电能)的转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