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填空题
1.今年是2020年,这一年是(________)(填闰年或平年),全年有(________)天。去年的二月份有(________)天。
2.雕塑公园开放时间是早上7:30——下午6:30,公园每天开(______)小时。
3.课桌长约6分米,写成分数是(______)米,写成小数是(______)米。
4.24的15倍是(______);182是7的(______)倍。
5.(________)比5.8多0.6;比8少1.5的数是(________)。
6.在( )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小东的腰围长是60(________) 一块正方形手帕的面积是4(________)
一张单人床的面积约是2(________) 黑板长约4(________)
7.562÷7,商是_____位数,商大约是_____.
8.2平方米=(________)平方分米 3米=(________)厘米
15日=(________)时 600平方厘米=(________)平方分米
9.一个长方形的长是8米,宽是2米,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______)平方米,周长是(______)米。与这个长方形周长相等的正方形边长是(______)米,面积是(______)平方米。
10.根据下图填空。
(1)元元家在学校的(______)面,元元从家出来到学校,应该向(______)方向走,从学校出来后,她向东南方向走去,她能走到(______)。
(2)如果从公园出发,要到商场购物,可以先向西南方向走到(______),再向(______)方向走到商场。
11.下面是三(1)班男、女生1分钟跳绳检测成绩的统计表。
小于110 | 110~139 | 140~169 | 170~199 | |
男生 | 5 | 13 | 16 | 3 |
女生 | 2 | 7 | 15 | 10 |
(2)把全班男生的成绩从低到高排列,李亮在第20个,他应该是在(__________)成绩范围里。
(3)全班跳绳不达标的有(__________)人。
12.测量并计算下图的面积。
我测量的数据是:( )。
它的面积:
二、排序题
13.给下面的数排排队。
1米 0.8米 12分米 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判断题
14.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_____)
15.小明在小丽的西北面,那么小丽在小明的东南面。(______)
16.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的末尾有0,被除数的末尾一定有0。(______)
17.儿童节的前一天是5月30日. (___)
18.边长是4分米的正方形,它的周长和面积都相等。(______)
四、选择题
19.25×80的积的末尾有( )个0。
A.1 .2 .3 .4
20.用24时计时法表示下午3时是( )。
A.15时 .3时 .17时
21.下面表示0.2不正确的是( )。
A. . .
22.小红买了50个苹果,每天吃掉2个,3天后还剩下( )个。
A.50-2 .50-2×3 .(50-2)÷3
23.关于下图中甲、乙两部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面积相等,周长不相等; .甲、乙面积相等,周长相等; .甲、乙周长相等,面积不相等。
五、计算题
24.直接写出得数。
25×30= 284÷2= 2.9+7.1= 421÷6≈
17×20= 560÷8= 10-4.5= 29×61≈
25.列竖式计算,带△的写出验算。
△847÷7= 5.9+8.3= 20-7.5=
24×35= 74×63= △522÷4=
26.脱式计算。
24×(256÷8) 16+54×25
六、解答题
27.《七彩语文》10.8元,《趣味数学》8.9元,小玲带20元钱想买这两本书,钱够吗?
28.在一个长是18米,宽是12米的长方形草坪里栽种观赏树,平均每棵树占地2平方米。草坪里能种多少棵这样的观赏树?
29.城区某小学组织三、四、五、六年级学生参观博物馆,每个年级租5辆车,每辆车限乘48人。这个小学最多可以多少人参加这次参观活动?
30.一列火车上午7时40分从A站出发,下午3时40分到达B站,已知A、B两站相距336千米,这列火车平均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31.(1)用一张长方形纸如图所示,剪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边长为整厘米数),剪出的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大?
(2)剩下的纸还能剪出几个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
参
1.闰年 366 28
【分析】
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一般都是闰年,但年份是100的倍数时,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其他年份是平年。根据闰年的判定方法可知,2020÷4=505,则2020年是闰年,全年有366天。去年是2019年,2019÷4=504……3,则去年是平年,二月份有28天。
【详解】
根据分析可知,2020年是闰年,全年有366天。去年的二月份有28天。
故答案为:闰年;366;28。
【点睛】
平年全年有365天,2月有28天;闰年全年有366天,2月有29天。
2.11
【分析】
先将下午6:30换算成24时计时法,再根据经过时间=结束时间-开始时间解答。
【详解】
下午6:30即为18:30。
18时30分-7时30分=11(小时)
故答案为:11。
【点睛】
熟记经过时间的计算公式,并灵活运用公式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3. 0.6
【解析】
【详解】
略
4.360 26
【分析】
求24的15倍,用24乘15;求182是7的多少倍,用182除以7。
【详解】
24×15=360,则24的15倍是360;
182÷7=26,则182是7的26倍。
故答案为:360;26。
【点睛】
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这个数乘几;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多少倍,用这个数除以另一个数。
5.6.4 6.5
【分析】
求比一个数多多少的数是几用加法计算;求比一个数少多少的数是几用减法计算,据此解答。
【详解】
5.8+0.6=6.4
8-1.5=6.5
故答案为:6.4;6.5。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基本数量:求比一个数多或少几的数是多少计算方法的掌握情况。
6.厘米 平方分米 平方米 米
【分析】
根据生活经验,对长度单位、面积单位和数据的大小认识,可知计量小东的腰围长是用“厘米”做单位;计量一块正方形手帕的面积是用“平方分米”做单位;计量一张单人床的面积约是用“平方米”做单位;计量黑板长约用“米”做单位。
【详解】
据分析得出:
小东的腰围长是60厘米;
一块正方形手帕的面积是4平方分米;
一张单人床的面积约是2平方米;
黑板长约4米。
故答案为: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米。
【点睛】
此题考查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的大小,灵活的选择。
7.两 80
【详解】
562÷7的最高位5比7小,所以它的商是两位数,
562÷7≈80.
答:商是两位数,商大约是80.
故答案为:两,80.
8.200 300 360 6
【分析】
(1)高级单位平方米换算为低级单位平方分米乘进率100;
(2)高级单位米换算为低级单位厘米乘进率100;
(3)把15日换算为时数,用15乘进率24;
(4)低级单位平方厘米换算为高级单位平方分米除以进率100.
【详解】
(1)2平方米=200平方分米
(2)3米=300厘米
(3)15日=360时
(4)600平方厘米=6平方分米
故答案为:(1)200 (2)300 (3)360 (4)6
【点睛】
此题考查名数的换算,把高级单位的名数换算成低级单位的名数,就乘以单位间的进率,把低级单位的名数换算成高级单位的名数,就除以单位间的进率。
9.16 20 5 25
【分析】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周长=(长+宽)×2,正方形的周长=4×边长,则正方形的边长=周长÷4,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
8×2=16(平方米),则长方形的面积是16平方米;
(8+2)×2=10×2=20(米),则长方形的周长是20米;
20÷4=5(米),则与这个长方形周长相等的正方形边长是5米;
5×5=25(平方米),则正方形的面积是25平方米。
故答案为:16;20;5;25。
【点睛】
本题考查正方形、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明确与这个长方形周长相等的正方形边长是5厘米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10.南 北 电影院 学校 西
【分析】
地图一般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原则,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
(1)元元家在学校的(南)面,元元从家出来到学校,应该向(北)方向走,从学校出来后,她向东南方向走去,她能走到(电影院)。
(2)如果从公园出发,要到商场购物,可以先向西南方向走到(学校),再向(西)方向走到商场。
故答案为:南;北;电影院;学校;西。
【点睛】
本题考查方向的辨别。熟记“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原则解决方向问题。
11.32 6 140~169 7
【分析】
(1)将三(1)班男生跳绳成绩在110~139、140~169、170~199三个范围的人数加起来即为三(1)班男生达标人数。分别计算出跳绳成绩优秀的女生和男生人数,两者相减即为女生达到优秀的比男生多的人数。
(2)跳绳成绩小于110的有5人,小于139的有5+13=18人,小于169的有5+13+16=34人,李亮在第20个,18<20<34,则李亮在140~169成绩范围里。
(3)将跳绳成绩小于110的男生和女生人数加起来,即为全班跳绳不达标的人数。
【详解】
(1)13+16+3=29+3=32(人),则三(1)班男生达标的有32人;
16+3=19(人),15+10=25(人),25-19=6(人),则女生达到优秀的比男生多6人;
(2)把全班男生的成绩从低到高排列,李亮在第20个,他应该是在140~169成绩范围里。
(3)5+2=7(人),则全班跳绳不达标的有7人。
故答案为:(1)32;6;(2)140~169;(3)7。
【点睛】
本题考查学生数据收集和整理的能力。通过统计表找到有用信息,进行合理的分析和推理。
12.长为6厘米,宽为5厘米;30平方厘米。
【分析】
量出题目所给长方形长为6厘米,宽为5厘米。根据长方形的面积=长×宽解答。
【详解】
我测量的数据是:长为6厘米,宽为5厘米。
它的面积:6×5=30(平方厘米)
故答案为:长为6厘米,宽为5厘米;30平方厘米。
【点睛】
熟记长方形的面积公式,并灵活运用公式解决问题。
13.12分米 1米 米 0.8米
【分析】
先统一单位,把低级单位12分米化高级单位米,除以进率10;米,它有9个米,则米=0.9米;再根据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进行比较,据此解答。
【详解】
据分析得出:
12分米=1.2米
米=0.9米
12分米>1米>米>0.8米;
故答案为:12分米;1米;米;0.8米。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注意要先统一单位,再进行比较。
14.正确
【详解】
略
15.√
【解析】
【详解】
略
16.×
【分析】
根据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可知,在没有余数的情况下,如果商的末尾有0,被除数的末尾也一定有0;在有余数的除法中,被除数的末尾没有0,商的末尾不一定没有0,比如125÷6=20…5;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
根据分析可知,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的末尾有0,被除数的末尾不一定有0。
故答案为:×
【点睛】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时,哪一位不够除,用0补足。
17.错误
【分析】
5月是大月,共有31天,儿童节是6月1日,6月1日的前一天就是5月的最后一天.
【详解】
儿童节的前一天是5月31日,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18.×
【分析】
根据正方形的周长公式:,面积公式:,因为周长和面积不是同类量,所以不能进行比较。
【详解】
因为周长和面积不是同类量,所以不能进行比较。
因此,边长是4分米的正方形,它的周长和面积都相等。此说法是错误的。
故判断错误。
【点睛】
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的意义,明确:能比较大小的只有同类量,不是同类量就不能进行比较。
19.C
【分析】
将25×80计算出结果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
25×80=2000
末尾有3个0。
故答案为:C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两位数数乘两位数,注意因数末尾有0的算法该怎么计算。
20.A
【分析】
普通计时法转换成24时计时法的方法:中午12时以前的,直接去掉词。中午12点以后的,去掉词,“整时”加上12。
【详解】
用24时计时法表示下午3时是15时。
故答案为:A。
【点睛】
本题考查24时计时法和普通计时法的互化方法,需熟练掌握。
21.B
【分析】
将一个整体平均分成10份,一份表示0.1,两份表示0.2。
【详解】
A.将一条线段平均分成10份,其中2小段表示0.2;
B.将圆平均分成8份,涂色的2份不能表示0.2;
C.大长方形平均分成10个小长方形,涂色的两个小长方形表示0.2;
故答案为:B。
【点睛】
本题考查小数的意义,要熟练掌握。
22.B
【分析】
每天吃掉2个,3天一共吃掉2×3个,则还剩下50-2×3个。
【详解】
根据分析可知,3天后还剩下50-2×3个。
故答案为:B。
【点睛】
理清量与量之间的关系,根据题意列式解答。
23.C
【分析】
读图可知,甲、乙周长均为长方形的长、宽和公共曲线三者之和。甲的面积大于长方形面积的一半,所以甲的面积大于乙的面积。
【详解】
根据分析可知,甲、乙周长相等,面积不相等。
故答案为:C。
【点睛】
解决此题的关键是明白曲线部分是甲、乙的公共边长,从而轻松得解。
24.750;142;10;70
340;70;5.5;1800
【分析】
根据两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及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解答。乘法估算时,将乘法的因数看成最接近它的整百整十数;除法估算时,把除法中的被除数看成最接近除数倍数的数,再进行计算。
【详解】
25×30=750 284÷2=142 2.9+7.1=10 421÷6≈420÷6=70
17×20=340 560÷8=70 10-4.5=5.5 29×61≈30×60=1800
【点睛】
直接写得数时,观察数据特点和运算符号,仔细解答即可。
25.121;14.2;12.5;
840;4662;130……2
【分析】
根据两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及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直接列竖式计算得解。
【详解】
△847÷7=121 验算:121×7=847 5.9+8.3=14.2 20-7.5=12.5
24×35=840 74×63=4662 △522÷4=130……2 验算:130×4+2=522
【点睛】
除法验算时的方法:用商乘除数看是不是等于被除数;有余数时,用商乘除数加上余数看是不是等于被除数;
26.768;1366
【分析】
根据整数加减乘除法的计算方法解答。
【详解】
24×(256÷8)
=24×32
=768
16+54×25
=16+1350
=1366
【点睛】
脱式计算时,注意运算顺序,仔细解答即可。
27.够
【分析】
买这两本书需要10.8+8.9元,再与20元进行比较。
【详解】
10.8+8.9=19.7(元)
19.7<20
答:小玲带20元钱想买这两本书,钱够。
【点睛】
解决这种够不够的问题,先算出需要花费的钱数,再与拥有的钱数进行比较。
28.108棵
【分析】
先算出长方形草坪的面积,再除以每棵树占地面积,求得的商即为草坪里能种观赏树的数量。
【详解】
18×12=216(平方米)
216÷2=108(棵)
答:草坪里能种108棵这样的观赏树。
【点睛】
熟记长方形的面积公式:面积=长×宽,并灵活运用公式解决问题。
29.960人
【分析】
这个小学有三、四、五、六年级参加活动,即有4个年级,每个年级租5辆车,则一共租5×4辆车。每辆车限乘48人,则一共有5×4×48人参加这次参观活动。
【详解】
5×4×48
=20×48
=960(人)
答:这个小学最多可以960人参加这次参观活动。
【点睛】
理清量与量之间的关系,根据题意列式计算即可。
30.42千米
【分析】
用“经过时间=结束时间—开始时间”求出从A站到B站行驶的时间,再用路程除以行驶的时间得火车的平均速度。
【详解】
下午3时40分用24时计时法是15:40
15:40-7:40 =8(时)
336÷8=42(千米)
答:这列火车平均每小时行驶42千米。
【点睛】
解决本题的关键是要先求出行驶的时间,再根据“速度=路程÷时间”进行解答。
31.(1)625平方厘米
(2)50个
【分析】
(1)剪出的最大正方形的边长为25厘米,然后根据“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求出正方形的面积。
(2)用长方形的面积减去正方形的面积得剩下的纸的面积,再除以小正方形的面积得能剪出的小正方形的个数。
【详解】
(1)25×25=625(平方厘米)
答:剪出的正方形的面积是625平方厘米。
(2)(27×25-625)÷1
=675-625
=50(个)
答:剩下的纸还能剪出50个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
【点睛】
本题考查学生对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的掌握和熟练运用,在长方形中剪出最大正方形的边长等于宽的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