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1.1-12.31)
一、论文发表(或论著出版)
组别 | 姓 名 | 题 目 | 刊名或出版社 | 期别、时间 |
语文 | 吴旭辉 | 《<药>的研究性阅读》 | 《新课程研究性学习》 高等教育出版社 | 2005.4 |
吴旭辉 | 《追求立意的深刻高远》 | 《作文新天地》 | 2005.5 | |
程继伍 | 《诗歌鉴赏、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考点复习策略》 | 《教学月刊》 | 2005年第3期 | |
程继伍 | 《作文教学与作文应试》 | 《教学月刊》 | 2005年第5期 | |
程继伍 | 《字斟句酌再思考 以变应变巧应对》 | 全文收入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中学语文教与学复印报刊资料》 | 2005年第2期 | |
程继伍 | 《中学学科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案例专题研究》(专著主编) | 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 | 2005.4 | |
程继伍 | 《中学课题化综合实践活动案例专题研究》(专著编者) | 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 | 2005.4 | |
程继伍 | 七彩作文丛书《高考作文点将台——2005年高考优秀作文选评》 | 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 | 2005.10 | |
程继伍 | 《2005年考场作文经典范例特级教师权威专家精彩点评——高考作文点评120篇》 | 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 | 2005.10 | |
王粹宜 | 《班集体民主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 2005、1 | |
李玉兰 | 一枝一叶一世界 | 中学语文报 | 2005.9.25 | |
李玉兰 | 回归人本 | 《教学月刊》 | 2005.11 | |
李玉兰 | 网络背景下教师形象地审美展望 | 《中国教育学刊》 | 2005.12 | |
林 燕 | 小处着手,大处着眼 ——高中古典诗歌教学例谈 | 《浙江教学研究》 | 2005、2 | |
施永忠 | 《网络背景下的建构主义语文教学》 | 《当代教育创新》 | 2005年第11期 | |
施永忠 | 《网络背景下的中学语文教学设计》 | 《教育信息报》 | 2005.3.26 | |
张国英 | 语言衔接题的设计及解题分析 | 《教育信息报》 | 2005.5 | |
陈子良 | 注重整体阅读,把握原文内容——从今年高考试题看现代文阅读教学 | 《中学语文报》 | 05年9月25日 | |
竺新宇 | 《论语文学习的“习惯”》 | 《教育教学导刊》 | 2005年4月 | |
数学组 | 尚 可 | “教师新形象——理想与智慧的行动研究” | 《高师教育》(浙师大) | 2006.1 |
王小海 | 《在解题中养成调节和反思的习惯》 | 《理科考试研究》 | 2005年9 | |
王小海 | 《在异面直线中的思维训练》 | 《数学教学》华师大 | 2005年11 | |
王小海 | 《元认知在解题中的作用》 | 《数学教学研究》江西师大 | 2005年10 | |
王小海 | 《用数学:中学数学建模的理论和实践》 | 《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四川 | 2005年9 | |
王小海 | 《浅析构造法的应用》 | 《数学学习报》 | 2005年9 | |
王小海 | 《以自我监控为载体培养理性思维》 | 《教学月刊》杭州教育学院 | 2005年8 | |
王小海 | 《在数学教学中给学生以人文关怀》 | 《现代教育科学》 | 2005年10 | |
王 迪 | 从探究y =型函数的值域谈起 | 《数学教学》 | 05年3月 | |
祝水仙 | 数列与函数的融合 | 《数学周报》 | 2005.11.7 | |
外语 | 戴亚华 | 《高中英语语法应用学习指导》一书 | 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 | 2005.3 |
王保全 | 《高中英语形成性评价与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开题报告 | 浙大附中教育研究 | 2005.4 | |
物理 | 周异平 | 伟大的创举伟大的人——纪念爱因斯坦发表相对论100周年逝世50周年 | 《物理教师》 | 2005年第2期 |
生化组 | 汪国新 | 游戏体验可以育德 | 中国教育报 | 2005.5.16 |
顾建辛 | 从宏观上把握理科综合复习的方向性 | 浙江教育信息报、 | 2005/3/30 | |
顾建辛 | 高考化学综合复习方法点拨(上) | 中学生学习报 | 2005/7/23 | |
顾建辛 | 高考化学综合复习方法点拨(下) | 中学生学习报 | 2005/7/30 | |
顾建辛 | 理性审视“3+X”高考模式的改革 | 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 《中小学教育》 | 05年第3期 | |
顾建辛 | 平实中见能力,规范中含创新 | 光明考试《考试》 | 2005/7期 | |
顾建辛 | 走进科学研究的神圣殿堂---高中化学研究性学习讲座(上) | 中学生学习报 | 2005/9/30 | |
顾建辛 | 走进科学研究的神圣殿堂---高中化学研究性学习讲座(下) | 中学生学习报 | 2005/10/7 | |
顾建辛 | 中学化学教学中教学问题设计的艺术 |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 2005/12 | |
王法高 | 谈化学课堂合作学习实施策略 | 化学教育 | 05.3 | |
魏建方 | 中考化学条件开放类试题解析 | 《中学生化学》 | 05.02 | |
魏建方 | 化学考前30天备考体会 | 《高考》 | 05.5-6 | |
魏建方 | 何时该考虑盐的水解 | 《中小学教学研究》 | 05.05 | |
魏建方 | 对新课标下学生实验探究教学的思考与实践 | 《教学仪器与实验》 | 05.07 | |
魏建方 | 探索新课标下的教学模式 | 《中小学实验与装备》 | 05.03 | |
魏建方 | 化学教学中“问”的技艺 | 《中国教育导刊》 | 05.08 | |
魏建方 | 课外实验与课堂教学的互动研究 | 《实验教学与仪器》 | 05.09 | |
魏建方 | “先行组织者”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 《教学仪器与实验》 | 05.10 | |
魏建方 | 构建数学思维 解决化学问题 | 《中小学教学研究》 | 05.10 | |
魏建方 | “先行组织者”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 《化学教学》 | 05.11 | |
魏建方 | 浅议水在化学实验中的作用 | 《实验教学与仪器》 | 05.11 | |
魏建方 | 中考化学条件开放类试题解析 | 《中学教与学》 | 05.12 | |
魏 姝 | 《金属钠的性质和应用教案》 | 《福建教育》 | 2005年第九期 | |
周红军 | 高综合化学学生实验与课题研究 | 浙江教育出版社 | 2005.7 | |
钟留群 | 新课堂教学指导丛书《新课堂·初中生物》(主编:施忆)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2005.1 | |
政史地 | 何 凡 | 《高三教学与高考试题脱节的问题必须着手解决》 | 河南《中学政史地》 | 2005年第7期 |
何 凡 | 《评瑕瑜互见的2005年高考文综试卷》 | 浙江《教学月刊》 | 2005年第7期 | |
何 凡 | 《一张瑕瑜互见的试卷》 | 陕西师大《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 2005年第7期 | |
何 凡 | 《中国近代现代史阶段特征和高考命题取向》 | 河南《试题研究》 | 2005年第30期 | |
何 凡 | 《世界近现代史的阶段性特征和高考命题取向》 | 河南《试题研究》 | 2005年第37期 | |
戴滟滟 | 《高考政治复习策略》 | 《教育信息报》484期招生专刊。 | 2005.6 | |
杜小慧 | 《新课标理念下的地理课堂提问策略》 | 发表于《地理教学》 | 2005第10期 | |
杜小慧 | 《基于多媒体的地理课堂启发式教学模式的研究》 | 发表于《浙大附中体育教育研究》2004年教师优秀论文专辑 | 2005.1 | |
杜小慧 | 《基于多媒体的地理课堂启发式教学模式的研究》 | 发表于《浙大附中教育研究》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论文专辑 | 2005.6 | |
杜小慧 | 《新课标下的地理课堂提问理念与策略》 | 发表于《浙大附中教育研究》2005年教师优秀论文专辑 | 2005.12 | |
吕晓姿 | 快乐是一种习惯 | 《科学24小时》 | 05/01 | |
吕晓姿 | 《心理健康》(学生用书) | 华东师大出版社 | 05/03 | |
吕晓姿 | 《心理健康》(教师用书) | 华东师大出版社 | 05/03 | |
吕晓姿 | 《心理健康读本》(7年级上至9年级上,学生用书共三册) | 浙江教育出版社 | 05/08 | |
吕晓姿 | 《心理健康读本》(教师用书一册) | 浙江教育出版社 | 05/08 | |
体音美 | 李烈明 | 《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专题案例》 | 浙江大学出版社 | 2005.3 |
朱 霖 | 《新课标下如何实施体育教师教学工作评价及其方法的研究》 | 一文发表于《浙大附中体育教育研究》2004年教师优秀论文专辑 | 2005.1 | |
朱 霖 | 《依托网络进行体育理论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 一文发表于《浙大附中教育研究》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论文专辑 | 2005.6 | |
朱 霖 | 《定向运动――识图和路线选择》 | 一文发表于《浙大附中教育研究》2005年教师优秀论文专辑 | 2005.12 | |
何黎明 | 《中小学开展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意义和原则》 | 《教育与教学》 | 05年2期 | |
何黎明 | 《中小学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内容与要求》 | 《体育成人教育学刊》 | 05年2期 | |
何黎明 | 《浅要校园体育文化的定义与分类》 | 《体育科学研究》 | 05年2期 | |
何黎明 | 《如何确立学生在体育课程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 《中国学校体育》 | 05年4期 | |
叶梅莉 | 《定向越野识图和校园模拟定向接力》案例入编《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案例专题研究》 | 浙江大学出版社 | 05年6月 | |
方云琴 | 体育学习困难生的学习效能干预策略 | 现代中小学教育 | 2005年第3期 | |
方云琴 | 新课程理念下的快乐体育教学 |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 | 2005年第2期 | |
方云琴 | 《变化的旋律》、《软排传垫球探究性学习》 | 入选《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案例专题研究》(书名) | 2005.8 | |
马 丹 | 《“欣赏”还是“鉴赏”?——关于高中美术鉴赏课的概念分析》 | 人民美术出版社《实验论坛》 | 2005年第5期 |
组别 | 姓名 | 论文(或课题、课件)名称 | 获奖单位及获奖级别 | 时间 |
语文组 | 吴旭辉 | 语文学科“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课题研究和实践总结报告(16000字) | 教育部课题现代教育技术整合结题验收 | 05年4月 |
程继伍 | 《新潮科技手段和传统语文教学的“碰撞”》 | 电化教育馆论文评比中获一等奖 | 2005.1 | |
程继伍 | 《学科专题型研究性学习与课堂探索型教学》 | 杭州市第二届国家基础课程改革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 | 2005.5 | |
程继伍 | 《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教学模式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执笔人之一) | 电教馆课题组子课题 杭州市第20届教育科研优秀成果一等奖 | 2005.10 | |
张国英 | 让学生都能过把记者瘾 | 浙江省“学科教学渗透思想道德教育”案例评比二等奖 | 2005.12 | |
施永忠 | 《杭州茶馆文化的研究》 | 国际茶文化高级研讨会杭州市优秀奖 | 2005.4 | |
施永忠 | 《网络背景下的写作训练设计》 | “中国中学语文教学论文大赛”论文二等奖 | 2005.9 | |
施永忠 | 《网络背景下的建构主义语文教学》 | 教育科学研究所信息研究中心第三届“百万工程”大赛组委会 | 2005.4 | |
施永忠 | 《班级文化与五行之道》 | 全国学校德育创新与班主任队伍建设论文一等奖 | 2005.7 | |
施永忠 | 《教育生活化实践方案》 | 浙江省优秀教育教学论文二等奖 | 2005.6 | |
施永忠 | 《〈呐喊〉自序》(课件) | 教育科学研究所信息研究中心第三届“百万工程”大赛组委会 | 2005.4 | |
施永忠 | 《米洛斯的维纳斯》(课件) | 教育科学研究所信息研究中心第三届“百万工程”大赛组委会 | 2005.4 | |
数学组 | 尚 可 | “坚持依法治校,促进学校发展” | 杭州市社科联、市法学会《和保社会与法治杭州》论文评比优秀奖,并为十多论坛宣读者之一 | |
尚 可 | 《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教学模式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组组长) | 电教馆课题组子课题 杭州市第20届教育科研优秀成果一等奖 | 2005.10 | |
毛伟民 | “主体参与,探究创新”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探索 | 中国教育学会数学专业委员会二等奖 | 2005.10 | |
王小海 | 《以自我监控为载体培养理性思维》 | 杭州市中小幼教学论文评比一等奖 | 2005.5 | |
王小海 | 《以自我监控为载体培养理性思维》 | 浙江省论文评比二等奖 | 2005.10 | |
符海龙 | 《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实践思考》 | 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二等奖 | 2005.4 | |
王 迪 | 启动思维进程优化思维结构 提高思维能力 | 获第十七届中、小学教学专题论文二等奖 | 2005.5 | |
王 迪 | 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导下设计一堂专题课的教学 | 杭州市数学年会合格论文 | 2005.5 | |
英语 | 王保全 | 《运用形成性评价培养学生阅读课自主学习能力》 | 中国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一等奖 | 2005.11 |
物理组 | 周晓农 | 《高中物理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 | 浙江省教育委员会教研室浙江省教育学会中学物理教学论文二等奖 | 2005.1 |
屠旭滨 | 新课程理念下物理教学如何重过程 | 浙江省教科院三等奖 | 2005.12 | |
屠旭滨 | 高中物理新教材的思考与实践 | 浙江省物理教学论文二等奖 | 2005.1 | |
李 鸣 | 《自由落体》课堂设计 | 浙江省新课程课堂设计评比三等奖 | 2005.12 | |
李 鸣 | 《“瓶颈效应”的研究》 | 全国创新项目评比三等奖 | 2005.12 | |
生化组 | 汪国新 | 乙炔的爆炸 | 05年杭州市化学年会论文三等奖 | 2005.12 |
顾建辛 | 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模式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执笔人之一) | 电教馆课题组子课题 杭州市2005年度基础教育成果一等奖 | 2005.10 | |
王法高 | 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教学模式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组成员) | 电教馆课题组子课题 杭州市2005年度基础教育成果一等奖 | 2005.10 | |
王法高 | 以新课程理念引领课堂教学 | 中国化学会二等奖 | 05.10 | |
王法高 | 小课题式探究性化学课堂教学的实践与研究 | 浙江省教学论文一等奖 | 05.12 | |
王法高 | 点拨在知识生成的关键点上 | 浙江省教学案例一等奖 | 05.12 | |
王法高 | 课题源自于需要 探究着眼于实效 | 浙江省教学案例二等奖 | 05.12 | |
王法高 | 教师答疑应知学生疑在何处 | 杭州市教学案例一等奖 | 05.3 | |
魏建方 | “先行组织者”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 05年杭州市化学年会论文二等奖 | 05.12 | |
周红军 | 溯源法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 杭州市化学会年会论文一等奖 | 2005.12 | |
魏 姝 | 《动静结合的课堂讨论艺术》 | 浙江省教学案例评比三等奖 | 2005.12 | |
魏 姝 | 《论东西方学生课堂参与的差异》 | 浙江省2004年高中化学教学论文评比优胜奖 | 2005.1 | |
高 炜 | 《以探究的方式构建知识网络》 | 市第17届教学论文评比 二等奖 浙江省生物教学论文评比 三等奖 | 2005.5 2005.12 | |
高 炜 | 《探究教学案例——以探究的方式构建知识网络》 | 市生物学科教学案例评比二等奖 浙江省生物教学案例评比 二等奖 | 2005.4 2005.12 | |
钟留群 | 《以探究式教学促进核心概念建构的尝试》 | 浙江省2004年高中生物教学论文评比三等奖 | 2004.12 (05年2月领到证书) | |
范 茁 | 浅谈情感在生物教学中的运用 | 全国教育教学论文二等奖 | 2004.12.28 | |
戴滟滟 | 《思想政治教学的“鱼”、“渔”“网》 | 杭州市第十七届中小学教学专题论文评比一等奖 浙江省2005年高中政治教学论文评比一等奖 | 2005.5 2005.12 | |
顾训培 | 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教学模式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组成员) | 电教馆课题组子课题 杭州市2005年度基础教育成果一等奖 | 2005.10 | |
张小萍 | 指导学生研究性课题《“关于春运火车票价格上涨与经济学关系”的调查研究报告》 | 浙江省中学生课题评比二等奖 | 2005年 | |
陈迎春 | 在现实生活的河流里,引入一股未来生活的水流 | 杭州市第十七届中小学、幼儿园教学专题研究论文评选三等奖 | 2005年5月 | |
陈迎春 | 《家庭消费的内容》 | 杭州市政治教案评比一等奖 | 2005年9月 | |
陈迎春 | 《一课多用复习模式初探》案例 | 杭州市政治案例评比二等奖 | 2005年9月 | |
陈迎春 | 《家庭消费的内容》 | 浙江省2005年高中政治学科教学案例评比二等奖 | 2005年12月 | |
张为群 | 文科班支持性气氛团体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 第十四届全国班集体建设论文一等奖 | 2005年9月 | |
杜小慧 | 《新课标下的地理课堂理念与策略》 | 获杭州市第17届中小学幼儿园教学专题研究论文评选二等奖 中国地理学会第四届“创新杯”全国地理教研论文评选特等奖 浙江省论文评选三等奖 | 2005.5 2005.8 2005、12 | |
杜小慧 | 《基于新课程的地理课堂问题情境设计》 | 《地理教育》并获该杂志举办的论文评比特等奖 | 2005.5 | |
吕晓姿 | 与自我对话(课件) | 获2004年浙江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三优”评比活动课设计方案类一等奖 | 05/09 | |
吕晓姿 | 走过成长路上的沼泽地 | 获2004年浙江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三优”评比辅导方案类三等奖 | 05/09 | |
体音美 | 李烈明 | 《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如何开展有效的合作学习》 | 杭州市第十七届中小幼教学专题论文评选一等奖 浙江省教学论文一等奖 | 2005.5 2005.12 |
李烈明 | 《新时期校务公开的探索与实践》 | 杭州市民主管理研究会第十六次论文评比一等奖 | 2005.5 | |
李烈明 | 《新课程背景下〈体育与健康〉课程如何说课》 | 全国第九届中学生运动会体育科学论文报告会浙江省评选论文二等奖 | 2005.6 | |
李烈明 | 《新课程理念下如何恰当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 中国体育科学学会学校体育分会论文评比三等奖 | 2005.7 | |
邓肖文 | 如何深入开展《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工作 | 中华人们共和国第九届中学生运动会科学论文报告会暨第三届中国学校体育科学大会优秀论文三等奖 | 2005.8 | |
朱 霖 | 《依托网络进行体育理论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 杭州市第17届中小学幼儿园教学专题研究论文评选二等奖 浙江省教学论文三等奖 | 2005.5 2005.12 | |
叶梅莉 | 发挥体育教学功能切实加强学生安全能力的培养 | 浙江省体育科学学会学校体育专业委员会第十届体育科学论文报告会二等奖 杭州市中小学体育专题论文评比一等奖 | 05、1 | |
叶梅莉 | 《定向越野识图和校园模拟定向接力》案例 | 获杭州市05年中小学体育学科教学案例评比二等奖 | 05、9 | |
叶梅莉 | 《新课程背景下高三女生体育课的教学实践于探索》 | 杭州市中小学体育学科论文评比中获三等奖 | 2005年12月 | |
何黎明 | 《三人‘8’字围绕行进间传接球投篮》案例 | 市2005年中小学体育学科教学案例评比活动中荣获三等奖 | 2005.7 | |
何黎明 | 《再论校园体育文化的定义与分类》 | 获浙江省体育科学学会学校体育专业委员会第十届体育科学论文报告会三等奖 | 2005.1 | |
何黎明 | “如何深入开展《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工作 | 获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中学生运动会科学论文报告会暨第三届中国学校体育科学大会优秀论文三等奖 | 2005.8 | |
何黎明 | 《杭州市高中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结果与分析报告》 | 杭州市中小学体育教学专题论文二等奖 | 2005年12月 | |
方云琴 | 《变化的旋律》 | 杭州市中小学体育学科教学案例评比中获三等奖 | 2005年9月 | |
方云琴 | 《体育教学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问题与对策》 | 杭州市中小学体育学科论文评比中获三等奖 | 2005年12月 | |
方云琴 | 《广播体操研究进展与反思》杭州市中小学体育学科教学案例评比中获三等奖 | 浙江省第十届中小学体育学科论文评比中获三等奖 | 2005年1月 | |
马 丹 | 《线描花卉写生——高中美术课教学案例》 | 杭州市中学美术教师教学案例评比三等奖 | 2005.11 | |
组劳电 | 王 鲁 | 《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审美渗透》 | 2005年杭州市教育学会信息技术教育专业委员会论文 二等奖 | 2005.12 |
李晓梅 | 《新课标背景下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初探》 | 杭州市第17届中小幼教学专题研究论文评比三等奖 | 2005.5 | |
李晓梅 | 《浅谈网站设计的艺术》 | 2005年杭州市教育学会信息技术教育专业委员会论文 二等奖 | 2005.12 | |
郑 科 | 能力风暴智能机器人实验教学的研究 | 获浙江省第七届中小学实验教学优秀论文二等奖 | 2005.9 | |
郑 科 | 能力风暴机器人 | 浙江省2005年信息技术教学论文评比三等奖 | 2005.12 |
组别 | 姓名 | 名称 | 出版社 | 时间 |
语文组 | 吴旭辉 | 《高考错误一百讲――语文》现代文阅读部分(五万字) | 杭州出版社 | 05年10月 |
吴旭辉 | 人教版高一《课课练》(上、下) | 百家出版社 | 05年8月 05年12月 | |
程继伍 | 《高中语文教学与测试》 | 苏州大学出版社出版 | 2005年7月 | |
程继伍 | 《2006年浙江省语文高考复习用书》 | 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 | 2005年9月 | |
程继伍 | 语文教辅系列资料《课课练》(学科主编及第三册、高考复习编者) | 百家出版社 | 2005年 | |
程继伍 | 高一语文检测 | 中学语文报 | 2005.11 | |
王粹宜 | 高二语文《课课练》(下) | 百家出版社 | 05年12月 | |
王 婷 | 高二语文《课课练》(上、下) | 百家出版社 | 05年8月 05年12月 | |
樊一君 | 高一语文《课课练》(上、下) | 百家出版社 | 05年8月 05年12月 | |
张国英 | 高二语文《课课练》(上) | 百家出版社 | 05年8月 | |
张国英 | 高三语文《课课练》(高考复习上、下) | 百家出版社 | 05年8月 05年12月 | |
张国英 | 高二语文检测 | 中学语文报 | 2005.11.8 | |
李玉兰 | 高二语文检测 | 中学语文报 | 2005.12.25 | |
李玉兰 | 牵手浙江名师 |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 2005.6 | |
李玉兰 | 全日制语文作业本(高三) | 浙江教育出版社 | 2005.7 | |
李玉兰 | 高一语文《课课练》(上) | 百家出版社 | 2005.8 | |
陈子良 | 2006年浙江高考语文零距离突破(知识梳理测试卷) | 三峡出版社 | 2005.8 | |
陈子良 | 2006年浙江高考语文零距离突破(专项训练测试卷) | 三峡出版社 | 2005.8 | |
陈子良 | 2006年浙江高考语文零距离突破(第二轮专项训练篇) | 三峡出版社 | 2005.12 | |
陈子良 | 高三语文(五六册)课课练 | 百家出版社 | 2005.5 | |
屠晓丹 | 《课课练》高三册 | 百家出版社 | 2005.9 | |
屠晓丹 | 《2006年浙江高考语文零距离突破——知识梳理测试卷》 | 中国三峡出版社 | 2005.8 | |
施永忠 | 浙江高考语文零距离突破-知识 | 中国三峡出版社出版 | 2005.8 | |
施咏忠 | 《浙江高考语文零距离突破-专项训练篇(测试卷)》 | 中国三峡出版社出版 | 2005.11 | |
施咏忠 | 《浙江高考语文零距离突破-专项训练篇》 | 中国三峡出版社出版 | 2005.11 | |
尚 可 | 高中《课课练》丛书主编之一 | 百家出版社 | ||
鲁鹤鸣 | 高中《课课练》丛书主编之一 | 百家出版社 | ||
符海龙 | 《数学课课练》(高一上、高二上、高三上、中) | 百家出版社 | 2005、8 | |
符海龙 | 浙江高考数学理科零距离突破(知识梳理篇)主编 | 中国三峡出版社 | 2005、8 | |
符海龙 | 浙江高考数学理科零距离突破(知识梳理测试卷)主编 | 中国三峡出版社 | 2005、8 | |
符海龙 | 浙江高考数学文科零距离突破(知识梳理篇)主编 | 中国三峡出版社 | 2005、8 | |
符海龙 | 浙江高考数学理科零距离突破(专项训练)主编 | 中国三峡出版社 | 2005、11 | |
符海龙 | 浙江高考数学理科零距离突破(专项训练测试卷)主编 | 中国三峡出版社 | 2005、11 | |
符海龙 | 浙江高考数学文科零距离突破(专项训练)主编 | 中国三峡出版社 | 2005、11 | |
符海龙 | 浙江高考数学文科零距离突破(专项训练测试卷)主编 | 中国三峡出版社 | 2005、11 | |
李刚豪 | 数学课课练(高一上、高二上、高三上、中) | 百家出版社 | 2005、8 | |
李刚豪 | 浙江高考数学理科零距离突破(知识梳理篇) | 中国三峡出版社 | 2005、8 | |
李刚豪 | 浙江高考数学理科零距离突破(知识梳理测试卷) | 中国三峡出版社 | 2005、8 | |
李刚豪 | 浙江高考数学文科零距离突破(知识梳理篇) | 中国三峡出版社 | 2005、8 | |
李刚豪 | 浙江高考数学理科零距离突破(专项训练) | 中国三峡出版社 | 2005、11 | |
李刚豪 | 浙江高考数学理科零距离突破(专项训练测试卷) | 中国三峡出版社 | 2005、11 | |
李刚豪 | 浙江高考数学文科零距离突破(专项训练) | 中国三峡出版社 | 2005、11 | |
李刚豪 | 浙江高考数学文科零距离突破(专项训练测试卷) | 中国三峡出版社 | 2005、11 | |
英语组 | 戴亚华 | 主编《高中英语课课练》 | 百家出版社 | 2005.9 |
林 莉 | 英语人教版高一课课练 | 百家出版社 | 2005.8 | |
林 莉 | 金色教案英语新教材高三年级 | 书海出版社 | 2005.8 | |
林 莉 | 2006年浙江高考英语零距离突破 | 中国三峡出版社 | 2005.11 | |
钟国强 | 英语人教版高一课课练 | 百家出版社 | 2005.8 | |
钟国强 | 2006年浙江高考英语零距离突破 | 中国三峡出版社 | 2005.11 | |
余 彬 | 2006年浙江高考英语零距离突破——专项训练篇(第二轮复习用) | 中国三峡出版社 | 2005年8月第1版 | |
余 彬 | 2006年浙江高考英语零距离突破——专项训练测试卷(第二轮复习用) | 中国三峡出版社 | 2005年8月第1版 | |
袁熙红 | 2006年浙江高考英语零距离突破——专项训练篇 | 中国三峡出版社 | 2005年8月 | |
袁熙红 | 2006年浙江高考英语零距离突破——专项训练测试卷 | 中国三峡出版社 | 2005年8月 | |
李 罡 | 2006年浙江高考英语零距离突破——知识梳理篇(第一轮复习用)1、2 | 中国三峡出版社 | 05年8月 | |
李 罡 | 2006年浙江高考英语零距离突破——知识梳理测试卷(第一轮复习用) | 中国三峡出版社 | 05年8月 | |
李 罡 | 2006年浙江高考英语零距离突破——专项训练篇(第二轮复习用) | 中国三峡出版社 | 05年8月 | |
李 罡 | 2006年浙江高考英语零距离突破——专项训练测试卷(第二轮复习用) | 中国三峡出版社 | 05年8月 | |
卢蓓蕾 | 高中英语语法应用学习指导 | 浙江大学出版社 | 2005.3 | |
卢蓓蕾 | 高三金色教案 | 学英语报社书海出版社 | 2005.8 | |
卢蓓蕾 | 2006浙江高考英语零距离突破知识梳理篇 | 中国三峡出版社 | 2005.8 | |
卢蓓蕾 | 2006浙江高考英语零距离突破专项训练篇(第二轮复习用) | 中国三峡出版社 | 2005.8 | |
卢蓓蕾 | 2006浙江高考英语零距离突破专项训练测试卷(第二轮复习用) | 中国三峡出版社 | 2005.8 | |
卢蓓蕾 | 2006浙江高考英语零距离突破知识梳理测试卷 | 中国三峡出版社 | 2005. 8 | |
卢蓓蕾 | 高中英语词语通(高一下、高二上、下) | 浙江大学出版社 | 2005.6-11 | |
顾秋霞 | 高一英语(上、下)课课练 | 百家出版社 | 2005.8 | |
顾秋霞 | 英语新教材金色教案(高三年级) | 书海出版社 | 2005.9 | |
顾秋霞 | 2006年浙江高考英语零距离突破――知识梳理篇②(第一轮复习用) | 中国三峡出版社 | 2005.8 | |
顾秋霞 | 2006年浙江高考英语零距离突破――专项训练篇(第二轮复习用) | 中国三峡出版社 | 2005.8 | |
顾秋霞 | 2006年浙江高考英语零距离突破――专项训练测试卷(第二轮复习用) | 中国三峡出版社 | 2005.8 | |
张丹旦 | 2006年浙江高考英语零距离突破——专项训练篇 | 中国三峡出版社 | 2005年8月 | |
张慧慧 | 高一英语课课练 | 百家出版社 | 05/08 | |
张慧慧 | 浙江高考英语零距离突破知识梳理篇 | 中国三峡出版社 | 05/11 | |
张慧慧 | 浙江高考英语零距离突破知识梳理测试卷 | 中国三峡出版社 | 05/11 | |
王 静 | 高中英语词语通(高一下高二上) | 浙江大学出版社 | 2005.6 | |
王 静 | (金色教案)英语新教材高三年级 | 书海出版社 | 2005.9 | |
王 静 | 浙江高考英语零距离突破(知识梳理篇)第一轮复习 | 中国三峡出版社 | 2005.8 | |
王 静 | 浙江高考英语零距离突破(知识梳理测试卷) | 中国三峡出版社 | 2005.8 | |
王 静 | 浙江高考英语零距离突破(专项训练篇) | 中国三峡出版社 | 2005.11 | |
王 静 | 浙江高考英语零距离突破(专项训练测试卷) | 中国三峡出版社 | 2005.11 | |
王 静 | 浙江高考英语零距离突破(高三知识梳理篇) | 中国三峡出版社 | 2005.8 | |
王保全 | <高三英语金色教案>编委 | 书海出版社 | 2005.10 | |
王保全 | 2006浙江英语高考零距离突破-知识梳理(上、下)(主编) | 中国三峡出版社 | 2005.8 2005.11 | |
王保全 | 2006浙江英语高考零距离突破-知识梳理同步练习册(主编) | 中国三峡出版社 | 2005.8 | |
王保全 | 2006浙江英语高考零距离突破-能力提升(主编) | 中国三峡出版社 | 2005.11 | |
王保全 | 2006浙江英语高考-能力提升配套练习册(主编) | 中国三峡出版社 | 2005.11 | |
王保全 | 《高二英语课课练》(编委) | 百家出版社 | 2005.8 | |
吕敏姿 | 高中英语词语通(高一下、高二上) | 浙江大学出版社 | 2005.6 2005.11 | |
吕敏姿 | 2006年浙江高考英语零距离突破——知识梳理篇(第一轮复习用)1、2 | 中国三峡出版社 | 05年8月 | |
吕敏姿 | 2006年浙江高考英语零距离突破——知识梳理测试卷(第一轮复习用) | 中国三峡出版社 | 05年8月 | |
吕敏姿 | 2006年浙江高考英语零距离突破——专项训练篇(第二轮复习用) | 中国三峡出版社 | 05年8月 | |
吕敏姿 | 2006年浙江高考英语零距离突破——专项训练测试卷(第二轮复习用) | 中国三峡出版社 | 05年8月 | |
吕敏姿 | 高三金色教案 | 学英语报社书海出版社 | 2005.8 | |
吕敏姿 | 高二英语课课练(上、下) | 百家出版社 | 2005.9 2005.12 | |
物理组 | 惠 平 | 高二课课练(物理)第一学期 | 百家出版社 | 2005.8 |
惠 平 | 高二课课练(物理)第二学期 | 百家出版社 | ||
周晓农 | 《高考复习题典》 | 浙江教育出版社 | 2005年8月 | |
屠旭滨 | 高中物理新课程导引(高三物理) | 吉林人民出版社 | 2005.6 | |
徐海毅 | 高三课课练高考专项训练(物理) | 百家出版社 | 2005.08 | |
生化组 | 顾建辛 | 《高中化学衔接教材》第一、六章 | 浙江教育出版社 | |
王法高 | 课课练(高一上) | 百家出版社 | 05.8 | |
魏建方 | 试题调研(化学)——解读05高考《考试大纲》 | 青少年出版社 | 05.03 | |
周红军 | 高中化学课课练(高二上) | 百家出版社 | 2005.8 | |
魏 姝 | 高中化学课课练(高三) | 百家出版社 | 2005.8 | |
黄路明 | 生物点金 | 浙江科技出版社 | 05,2 | |
黄路明 | 新课标选修教材《生物科学与社会》教学参考用书 | 浙江科技出版社 | 06,1 | |
尹春跃 | 《2006年浙江省高考生物零距离突破—知识梳理篇》 | 中国三峡出版社 | 05年8月 | |
尹春跃 | 《2006年浙江省高考生物零距离突破—知识梳理测试卷》 | 中国三峡出版社 | 05年8月 | |
政史地 | 何 凡 | 主编《2006年浙江高考历史零距离突破知识梳理篇·知识梳理测试卷》81万字 | 中国三峡出版社 | 2005年9月 |
何 凡 | 主编《2006年浙江高考历史零距离突破》第二轮复习用书44万4千字 | 中国三峡出版社 | 2005年11月 | |
顾训培 | 高一地理会考同步训练 | 人民出版社 | 2005.8 | |
张小萍 | 参与《2006年高中思想政治作业本》的编写 | 浙江教育出版社 | 2005年6月 | |
戴滟滟 | 参与编写《特级教师解密高考——政治专题点析》 | 浙江大学出版社 | 2005.6 | |
戴滟滟 | 参与编写《廉洁教育学科统整教师参考用书(高中分册)》 | 浙江教育出版社 | 2005.7 | |
陈迎春 | 《廉洁教育学科统整》教师参考用书参编 | 浙江教育出版社 | 2005年9月 | |
刘晓星 | 《浙大附中校园音乐生活的调查报告》 | 浙大附中教育研究26期 | 2005年1月 | |
刘晓星 | 《探索音乐学习评价的新思路》 | 中小学音乐教育158期 | 2005年5月 |
组别 | 姓名 | 内容:(指对外展示课、研讨课、讲座等) | 地点、对象、人数 | 时间 |
语文组 | 吴旭辉 | 参与杭州市中语会年会论文评比 | 余杭 | 2005年1 |
吴旭辉 | 教育部课题现代教育技术整合结题验收论文答辩 | 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课题结题培训会 | 2005年4 | |
吴旭辉 | 参与杭州市中小学学科专题论文评选 | 市教育局 | 2005年5月 | |
吴旭辉 | 参与杭州市特级教师临安支教 | 临安 | 05年11月 | |
吴旭辉 | 参与杭州市高级职称论文评选 | 杭州市教育局人事处 | 2005年6月 | |
程继伍 | 2005年语文高考应对策略 | 浙江省高考复习研讨会300多名高三语文教师 | 2005.3.5 | |
程继伍 | 谈2005年语数英高考 | 浙江电视台教育台招考热线现场直播 | 2005.5.28 | |
程继伍 | 学生优秀习作鉴赏 | 新加坡淡滨尼初级学院师生30余人 | 2005.6.3 | |
程继伍 | 新课程理念指导下语文课堂教学设计 | 建德三百多名高中语文教师 | 2005.7.27 | |
程继伍 | 从2005年高考作文阅卷 看2006年高考作文复习 | 杭州市高三语文近三百名教师 | 2005.8.29 | |
程继伍 | 谈高中语文怎么学 | 萧山五中高一约800名师生 | 2005.9.24 | |
程继伍 | 2006年语文高考复习应对策略 | 临海市部分高中语文教师 | 2005.9.25 | |
程继伍 | 高三第一学期语文会考高考统筹复习方略 | 宁波北仑区高三语文教师50多人 | 2005.9.27 | |
程继伍 | 高三语文教学内容如何科学化统筹 | 杭州富阳市区高三语文教师50多人 | 2005.11.5 | |
程继伍 | 从期中考作文看考场作文审题与选材 | 舟山地区普陀三中语文教师约20人 | 2005.11.25 | |
程继伍 | 2006年语文高考复习应对提要 | 萧山区部分高中语文教师50多人 | 2005.12.22 | |
程继伍 | 从狭义作文向广义作文的全方位教学转移(杭州市继续教育课程) | 杭州市共300多位语文教师 | 2005年 | |
王粹宜 | 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课《错误》(展示课) | 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课题结题会 | 2005.4.13 | |
樊一君 | 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课《胡同文化》(展示课) | 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课题结题会 | 2005.4.13 | |
王 婷 | 《雨巷》 | 全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优质课大赛一等奖 | 05.11.15 | |
竺新宇 | 《我若为王》说课 | 十四中,市教研室组织 | 2005.4.6 | |
施永忠 | 《米络斯的维纳斯》示范课(录像) | 教科所 | 2005年4月 | |
施咏忠 | 《网络背景下的建构主义语文教学》 | 绍兴第三届“百千万工程”全国经验交流会成员 | 2005年5月 | |
施咏忠 | “中学班主任工作系列”专题讲座 | 杭州“全国学校德育创新与班主任队伍建设”高级研修班成员 | 2005年7月 | |
数学组 | 尚 可 | 《课堂教学的改革与发展》 | 省职教课堂教学比赛和观摩数学课评委及点评并作讲座 | |
尚 可 | 《数学教学改革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 浙大全国数学课堂教学比赛观摩会议讲座 | ||
尚 可 | 《寻找中间道路,推进教学改革》 | 杭师院数学骨干班讲座 | ||
尚 可 | 《学校教学管理的实践研究》 | 省教育学院教育管理校长班讲座 | ||
尚 可 | 《把握平衡、立足情境、推进改革》 | 省数学优质课评比、点评专家并作讲座 | ||
尚 可 | 《教师新形象——理想智慧、激情的行动研究者》 | 浙师大“迎50周年校庆”知名校友论坛讲座 | ||
尚 可 | “立足真实教育情境,创新课堂教学模式” | 浙师大研究生院讲座 | ||
李刚豪 | 数列 | 杭州高级中学 | 2005.12 | |
英语组 | 王 静 | 高三英语unit 8 learning a foreign language | 德国外语教师 | 2005.10.6 |
张慧慧 |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展示课 | 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课题结题会 | 2005.4.13 | |
王保全 | 运用形成性评价培养学生阅读课自主学习能力 | 中国教育学会第13次年会分组讨论交流 | 2005.11 | |
物理组 | 周晓农 | 录像课《平抛运动》获优秀课 |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化教育馆 | 2005.11 |
李 鸣 |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展示课 | 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课题结题会 | 2005.4.13 | |
生化组 | 汪国新 | 普通高中学生党建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 华东师大附中,全国部分重点高中党总支(支部)、校长110人 | 2005.3 |
顾建辛 | 理科综合高考研讨会考纲学习专题讲座 | 杭州市(浙江省教研室) | 2005.3 | |
顾建辛 | 富阳教师进修学校研究性学习专题讲座 | 富阳教师进修学校 | 2005.8 | |
顾建辛 | 课堂教学问题策略 | 杭州师范学院 | 2005.3 | |
王法高 | 教学案例的写作 | 杭州地区高二化学教师 | 05.12 | |
周红军 | 气压原理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 | 本校(全国教师代表) | 2005.10 | |
魏 姝 | 《NO2制取过程中的异常现象分析》 | 杭州地区优质课评比一等奖 全国优质课评比二等奖 | 2005年6月2005年12月 | |
魏 姝 | 《无机物的检验》 | 杭州市区优质课评比一等奖 | 2005年5月 | |
魏 姝 | 第十届杭州市中学化学实验调演一等奖 | 2005.12 | ||
杜爱萍 | 乙炔爆炸 | 杭州市第十届中学化学调演三等奖 | 2005.12 | |
杜爱萍 | 盐类的水解 | 杭高 杭州市青年教师说课比赛二等奖 | ||
杜爱萍 | 青年教师实验操作 | 杭州市化学学科青年教师实验操作比赛一等奖 | ||
高 炜 | 太久教学案例大会发言 | 杭州地区生物大组活动(桐庐) | 2005.5 | |
钟留群 | 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 展示课 | 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课题结题会 | 2005.4 | |
钟留群 | 学校微格录相课 | 浙大附中 | 2005.6 | |
钟留群 | “构建活力课堂”专题讲话:《在探究中建构概念》 | 金华一中,全省(浙江省教研室组织) | 2005.12 | |
政史地 | 何 凡 | 应邀赴郑州作文综复习报告。 | 郑州市区历史老师 | 2005年4月 |
何 凡 | 参加杭州市教育局组织的特级教师赴建德支教活动。 | 建德市历史老师 | 2005年7月 | |
何 凡 | 赴义乌参加省历史教学年会,当选常务理事。 | 2005.12.1 | ||
何 凡 | 赴温岭参加省特级教师年会。 | 2005.12.7 | ||
何 凡 | 在杭州市文科教研组长培训会议上讲话 | 杭州市高中文科教研组长 | 2005.12.10 | |
戴滟滟 |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高考热点专题发言 | 杭嘉湖丽地区2005年政治高考研讨会(丽水) | 2005.3.3 | |
戴滟滟 | 代表政史地组作结题报告与答辩 | 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课题结题培训会(本校) | 2005.4.13 | |
戴滟滟 | 杭州市中学思想政治学科廉洁教育学科统整教师培训讲课 | 杭州大市全体政治教师(学军) | 2005.11.9 | |
吕晓姿 | 热线辅导员的成长 | 拱墅区雅戈尔心理热线电话辅导员培训 | 05.12.16 | |
体音美 | 李烈明 | 新课程理念下体育课堂教学与评价的重新疏理 | 建德支教(建德体育骨干教师80名) | 2000.7 |
邓肖文 |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软件培训讲座 | 杭州市直属学校,全体教师 | 05-6 | |
邓肖文 |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软件培训讲座 | 宁波地区(共11次课),相关教师 | 05.8.19-27 | |
邓肖文 |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软件培训讲座 | 台州地区相关教师 | 05-8-30 | |
邓肖文 |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软件培训讲座 | 杭州地区相关教师 | 05-9-22 | |
邓肖文 |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软件培训讲座 | 衢州地区相关教师 | 05-9-27 | |
邓肖文 |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软件培训讲座 | 温州地区相关教师 | 05-12-21 | |
何黎明 | 定向运动知识讲座 | 桐庐中学,桐庐县全体体育教师 | 2005.6 | |
马 丹 | “第四届全国美术录像课评比”的介绍与分析 | 浙大附中,杭州市直属学校高中美术老师 | 2005.3 | |
劳电 | 李晓梅 | 《声音素材的处理》研讨课 | 计算机教室,全市信息技术教师 | 2005.5 |
徐 伟 | 杭州市高中信息技术学科优质课评比二等奖 | 余杭二高,杭州市全体信息技术教师 | 2005.11.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