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驻村扶贫经验介绍
各位领导、同志们,大家好!
自20XX年2月10日派驻到xx市xx县xx乡xx村以来,我始终牢记省派第一“抓党建、促脱贫”的责任和使命,在全面摸排掌握村情的基础上,从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指导村庄经济发展,帮助贫困户精准脱贫致富等方面入手,积极投身到驻村帮包工作中,经过两年的不懈努力,各项工作均取得明显成效。
结合驻村两年来的工作实际,我认为做合格“第一”,必须成为政治上的“明白人”,脱贫攻坚的“引路人”,作风踏实的“有心人”,老百姓的“贴心人”,并在工作中做到勤问、勤跑、勤干,只有这样,才可以实现目标明确不偏航,贴近实际求突破,卯足干劲谋发展,更好地促进农村工作的开展。下面,简单谈几点自身的体会。
一、做合格“第一”,就要成为政治上的“明白人”
作为“第一”,要找准自己的位置,认清形势,搞明白组织选派“第一”的目的和意义,充分认识到在当前全省上下坚决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过程中,“第一”这个职位的重要性、任务的艰巨性、工作的有利性。要完成好组织交给的任务,责任重大、任务艰巨,但也要看到随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不断推进,各类扶贫、产业、金融正大量向农村倾斜,各级对“第一”也给予充分的关心和关注,要有信心当好“第一”。
刚开始驻村时,面对一穷二白的村庄状况,感觉工作简直是千头万绪,难以着手。面对困局,我就采取盯紧靠上的“土办法”,从“三勤”入手:勤问。一是问情。通过深入走访、座谈和调研,做到知农村情,知群众情,知需求情,知发展情。二是问暖。对生活困难党员群众及时给予热情帮助,切实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定期开展走访慰问活动。三是问计。大道至简,农村发展愿景一定是来自群众内心的真实反映。虚心求教,问计于民,可以更好地集中智慧,群策群力,把农村发展和群众意愿统一起来,把群众建设农村的热情调动起来,形成团结一致,上下同心,共同建设和发展农村的热潮。
勤跑。一是勤跑家入户,多和群众交流谈心拉家常,说知心话,啦实在呱,拉近干群距离,贴近干群感情,做群众的知心人。二是勤跑田间地头。实地了解农村土地、水源状况,生产种植结构,掌握群众对科技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类指导和培训。三是勤跑社会资源。“第一”不但要能“蹲得住”,还要能“跑得来”。寻求单位和社会支持,是“第一”非常重要的职责。根据农村面临困难和群众需求,多联系帮扶单位,多寻求社会资源帮助支持,多方位筹措资金,多渠道争取项目,形成推进农村建设和发展的社会合力。
勤干。实干—抓基础。群众看任职干部是否浮夸,关键是看他们能不能真抓实干,埋头苦干。“第一”必须要做到带头实干,从解决群众实际困难的点点滴滴做起,把关系群众生产生活的基础工作夯实做好。真干—抓落实。落实能力是考验”第一”的一个重要方面。“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上级部署的各项工作都要在农村得到有效落实。“第一”要不断提高抓落实的能力,把上级部署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巧干—抓创新。农村的发展离不开创新。“第一”要从农村长远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高度,立足实际上项目,立足发展求创新,制定适宜农村科学发展的长远规划。把“求实-创新-发展”作为农村发展主线,充分调动党员干部群众的积极性,积极投身到农村建设中去。
经过近一个月的深入走访调研,终于将村情摸清吃透。为拓宽党员群众发展经济的思路,我带领村里10余党员干部和群众代表,到XX、威海和XX 等地考察农业种养殖项目,学习借鉴外地的致富经验;在多方征询党员群众意见的基础上,集思广益地制定出董花园村、、、等七项相关规划制度,为帮包工作的有序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做合格“第一”,就要成为脱贫攻坚的“引路人”
要认真履行好岗位职责,当好“领头羊”。脱贫攻坚是驻村“第一”的首要任务,贫困村要脱贫,发展思路是关键,驻村“第一”必须立足村情实际,站在全局的高度思考、研究问题,谋划、指导工作,既要紧紧抓住带有方向性、基础性、长远性的工作不放,又要找准工作的切入口和着力点,聚焦发力,精准施力,一件一件地抓好落实。作为“第一”,要及时转变思想观念,尽快适应新的工作环境并进入角色,沉下心去,搞好调研,摸清村情,理清思路,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相应措施。要结合村情实际,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部门优势和技术优势,协助村上盘活集体经济、培育优势产业、引进资金项目、争取支持、优化发展环境,想方设法帮助其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相关产业,拉动集体收入增长,增加群众收入。针对我所驻的董花园村的实际情况,我采取了以下措施促脱贫:
一是“筑巢引凤”搞商品房租赁。考虑到村里无集体收入的现状,我与村两委一班人集思广益,决定在临近商业街的集体土地上建设商品房,对外租赁搞创收。经过多方协调争取,共筹资万元(其中省胶东调水局投资万元,省扶贫资金60万元),历时6个月,于今年10月底建设上下18间共计1400平方米的沿街门市房,用于对外出租搞经营,可为村里带来36 万元的租金,还可为有劳动力的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 10多个。
二是利用新型能源技术建设光伏发电项目。为达到合理利用能源资源的目的,经过积极筹划规划,在新建门市房的顶部建设40kv光伏发电项目,所需资金30万元全部由省胶东调水局担负,该项目于20XX年12月初完工。建成后,年发电量约5万度,按发电上网电价元/度,国家补贴元/度,使用寿命25年算,头10年含国家补贴收益约5万元/年,10年后收益约3万元/年。
三是组织引导村民成立合作社抱团经营。引导农户成立了“黄河金粒有机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流转黄河滩区内土地416亩,用于种植有机小米、桃树、西瓜、花生、地瓜、豆子、芝麻、疙瘩菜等。项目共筹资万元,其中向省水利厅申请专项资金40万元,共新打深水机井7眼,铺设地下管道2400米,安装变压器1台,架设农业用电缆3200米,使整片农田实现插卡式灌溉;为改善道路条件,由省胶东调水局投资万元,xx县交通局投资万元,新修总长1100米,宽4米的生产路2条,该项目亩均年增收将达2000多元。
四是注重农业生产兴修水利设施。为解决董花园村滩区外的960余亩耕地浇灌困难,向省申请千亿斤粮食项目专项资金万元,新打深水机井20眼,水泵26台,新建井房20座,埋设电缆5600米,埋设低压管道1万米,智能读卡器26个,变压器1台。项目实施后,农业灌溉水源将得到有效保证,年农业增加产值可达25万多元。
三、做合格“第一”,就要成为作风踏实的“有心人”
作风代表形象,驻村“第一”的形象不仅代表自身素质,更体现了派出单位的形象,甚至是和的形象。群众不仅看你怎么说,更看你怎么干,因此驻村不仅要“身驻”更要“心驻”,要切实克服“到农村镀金”的临时观念,“走马观花”的调研观念,“蜻蜓点水”的走读观念,“心挂两头”的浮躁观念,树立起不当客人当主人,不当外人当家人,把群众的事情当成自己的事情,既要立足当前解难题,更要想得长远让群众得实惠。一心一意、专心致志,用心干出群众称道、组织认可的实事、好事,用真情实绩赢得群众信赖。
“村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村子强不强,要看‘领头羊’”,基层党组织建设在新农村建设发展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围绕“抓党建“这一主题,在工作开展中,我以开展活动为契机,很好地将党员群众团结在党支部周围。一是每月20日,定期组织召开党员大会、组织生活会,组织带领村党员学习党章及习总
系列重要讲话。二是多次召开村”两委”和党员代表会议,同委员和老党员进行座谈,深入了解帮包村特困人员的情况,了解到孤儿董圣杰的情况后,积极争取民政扶贫,为其筹款3万余元整修了住房,解决了住房困难。三是召开创业交流座谈会,就党的建设、村庄规划、村集体增收、贫困户精准脱贫致富、妇女搞创业等议题广泛征询意见建议。四是逢“六一”儿童节时,为全村160多名小学生每人赠送一件爱心书包、一只文具袋、雨衣和书籍。五是在“七一”建党节、春节时,开展走访慰问活动,为15户(40余人)特困户党员购买米、面、油等慰问物品,为35名党员购买党建知识书籍,并组织党员召开“群众路线教育活动”、“两学一做”座谈会,重温入党宣誓,加深党性教育。六是开展“好媳妇”、“好婆婆”、“全家福拍照”活动,经过广泛宣传发动,评选“好媳妇”3名,“好婆婆”3名,并为村民免费拍摄全家福照片300余张,带动提升村民的精神文明风貌。七是入冬前为特困户(30余人)送去取暖煤、棉大衣、棉被、花生油和面粉等物资,进一步拉近党群干群关系。
四、做合格“第一”,还要成为广大群众的“贴心人”
要有心系群众的责任意识。事事处处想着群众,大事小事关爱着群众,把群众当成自己的衣食父母,忠实地履行职责,为他们办实事解难题。百姓生产生活中的事看起来无足轻重,但这些不起眼小事,如果得不到及时妥善的处理可能变成大事,甚至酿成件。因此服务群众不能因其善小而不为,而要从大处着眼,小处做起。既要抓好关乎群众长期受益的大事难事,更要抓好群众当前急需解决的事情。要把群众满意作为衡量“第一”工作的主要标准,尊重群众,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了解群众的意愿,倾听他们的呼声,掌握他们的期盼,让在决策中唱主角。充分发挥村“两委”的民主议事作用,把符合民生民情民心,符合农村当前和长远发展,符合党和的事情办到老百姓的心坎上。这样做群众才会把“第一”看成有人情味,有责任心,最可信赖的人,才能把党和的关爱刻在群众的心里。我在具体工作开展中:
一是开展户户通工程。为解决行路难问题,我积极向省胶东调水局争取专项资金万元,再加上xx县的配套资金万元,共修建村庄道路4680米12654平方米,使村民告别了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行路难时代。
二是文化广场建设项目。为丰富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共筹资万元(其中省胶东调水局扶持万元,省20XX年财政“一事一议”资金20万元),建成了总面积达2000余平方米文化广场,使村民群众劳作之余、茶余饭后有了健身休闲的好去处。
三是改善村容村貌。为实施美丽乡村建设,筹资万元(其中省胶东调水局投资万元,20XX年省财政“一事一议”资金20万元),共修建排水沟1760米,粉刷墙壁17807平方米,新建花边墙2100米,该项目于20XX年11月初完工,使村庄展现出新的容貌。
欲问秋果何所累,自有春风雨潇潇。回首近两年的驻村工作,在水利厅、胶东调水局及各部门单位的大力扶持下,在全村党员群众艰苦奋斗、共同努力下,董花园村从20XX年初没有任何集体收入,却有着79户、128人贫困人口(20XX年人均收入仅3402元)的贫困村,到现在村集体收入将达42万元,贫困户人均收入达到6000元全部脱贫的富裕村;超额完成了省水利厅下达的贫困户个人保五千争六千,村集体收入保10万争20万的任务目标。
驻村以来,我把董花园村当做自己的家、自己的第二故乡,全身心地扑在工作上,为村庄各项事业的发展,为贫困户脱贫致富而东奔西走、忘我工作;今年3月6日,因过度劳累,我昏迷休克在第一线,被紧急送到医院,在重症监护室苏醒后,我想的第一件事就是恳求医生让自己早日好起来,哪怕是多用些抗生素,因为我知道还有许多事情等着去做,组织托付的任务还没有完成,群众还没有脱贫致富。有一句话最能代表我的心情:“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因扎根基层、绩效显著,我的事迹被拍摄成专题片,先后在xx县电视台、xx市电视台党建频道播放,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我本人也于20XX年被评为“xx好人”、“xx好人”,先后在xx县精准扶贫工作动员大会上代表省派第一表态发言,事迹材料被选报组织部。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两年来的扶贫工作给我最大的启示:一是必须有派驻单位党组的大力支持;二是必须争取帮扶单位特别是各级组织部门下派办的鼎力协助;三是必须有各级行业部门扶贫和资金的投入;四是必须有帮包村两委成员党员骨干村民代表致富带头人的参与。所有这些成绩的取得,我个人的贡献是微不足道的,如果没有水利厅和胶东调水局这强大后盾,没有各位领导的关心关怀、没有水利厅和调水局的资金支持,决不会取得如此的成绩。以下数据就是最好的证明:截止目前,董花园村共得到各级各部门项目扶持资金万元,其中省胶东调水局拨付约万元,省水利厅拨付40万元,省财政扶贫款60万元,省财政2年“一事一议”资金40万元,省千亿斤粮食项目工程专项资金万元,省文化厅专项资金5万元,xx县交通局专项资金万元,xx县建筑设计院、定额站免除设计费用约10万元。
沧海当前,必当扬帆破浪;任重道远,更需砥砺奋进。下一步,我将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奋进精神,把抓党建促脱贫工作,作为自己的政治信仰、行动指南和工作准则,团结带领董花园村广大党员群众,共同奋斗在致富奔小康的路上。
对于我的驻村工作,请领导和同志们多提出批评意见,帮助我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我将虚心接受,认真吸取,努力改进,并付诸到驻村工作实际中去,全力开创董花园村“抓党建促脱贫工作”发展的新局面。
再次感谢领导和同志们的关心和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