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量:90分钟 分值:100分
命题:杨香蓉 审题:刘石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Na — 23 O — 16 H — 1 C — 12 Cl — 35.5
第一部分 选择题(4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关于钠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 钠燃烧时生成氧化钠 B. 钠燃烧时发出黄色的火焰
C. 钠有很强的还原性 D. 钠原子的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
2、下列各组混合物中能用分液漏斗进行分离的是 ( )
A. 酒精和水 B. 碘和四氯化碳 C. 水和四氯化碳 D.汽油和植物油
3、向下列各溶液中滴加稀H2SO4或MgCl2溶液时,均有白色沉淀生成的是 ( )
A. Na2CO3 B. KOH C. Ba(OH) 2 D. BaCl2
4、当光束通过下列分散系时,能产生丁达尔效应的是 ( )
A. NaCl 溶液 B. Fe(OH)3 胶体 C.盐酸 D.水
5、下列各组物质,按化合物、单质、混合物顺序排列的是 ( )
A. 烧碱、液氯、碘酒 B. 熟石灰、白磷、生石灰
C. 干冰、铁、氯化氢 D. 空气、氮气、胆矾
6、在无色透明溶液中,下列各组中的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
A. K+、Fe2+、NO3-、H+ B. Na+、Ca2+、Cl-、NO3-
C. Na+、H+、Cl-、CO32- D. Na+、Cu2+、OH-、SO42-
7、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标准状况下,22.4L H2O含有的分子数为1 NA
B 标准状况下, Cl2含有的原子数为2 NA
C NA个CO2的质量与CO2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同
D 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的MgCl2溶液中,Cl-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mol/L
8、下列物质中, 属于电解质的是 ( )
A. 浓硫酸 B. Al C. 蔗糖 D.HCl
9、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
A. 稀硫酸滴在铁片上:2Fe + 6H+ = 2Fe3+ + 3 H2
B. 氧化镁与稀盐酸混合: MgO + 2H+ = Mg2+ + H2O
C. 铜片插入银溶液中:Cu + Ag+ = Cu2+ + Ag
D. 稀盐酸滴在石灰石上:CaCO3 + 2H+ = Ca2+ + H2CO3
10、常温下,可以用铁或铝制容器盛装冷的浓硫酸,是因为浓硫酸使铁或铝发生了钝化,这表现了浓硫酸的 ( )
A. 吸水性 B. 脱水性 C. 强氧化性 D. 酸性
11、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合金的是 ( )
A. 青铜 B. 黄铜 C. 钢铁 D. 水银
12、下列酸与金属发生反应时,其中S或N元素的化合价不会发生变化的是 ( )
A. 浓H2SO4 B. 稀H2SO4 C. 稀HNO3 D. 浓HNO3
13、下列储存药品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 )
A.浓硫酸保存在橡胶塞试剂瓶中 B.浓保存在无色试剂瓶中
C.金属钠保存在煤油中 D.氢氧化钠溶液保存在玻璃塞试剂瓶中
14、赏心悦目的雕花玻璃是用下列一种物质对玻璃进行刻蚀而制成的,这种物质是 ( )
A. 盐酸 B. 氢氟酸 C. 烧碱 D. 纯碱
15、下列物质不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是 ( )
A. 氯水 B. 次氯酸钠溶液 C.二氧化硫 D. 氯化钙溶液
16、欲除去Cl2中的少量HCl气体,可选用 ( )
A. NaOH溶液 B. 饱和食盐水 C. 浓硫酸 D.石灰水
17、光纤通信是70年代后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通信技术,目前长距离光纤通信系统已投入使用,光纤通信的光学纤维是由下列哪种物质经特殊工艺制成的 ( )
A. 碳 B. 石英 C. 锗 D. 硅
18、在实验室中,对下列事故或药品的处理正确的是 ( )
A. 有大量的氯气泄漏时,用肥皂水浸湿软布蒙面,并迅速离开现场
B. 金属钠着火燃烧时,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C. 少量浓硫酸沾在皮肤上,立即用氢氧化钠溶液冲洗
D. 含硫酸的废液倒入水槽,用水冲入下水道
19、下列金属中,遇到盐酸或强碱溶液都能放出氢气的是 ( )
A.Cu B. Mg C. Fe D. Al
20、下列有关环境污染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燃煤时加入适量石灰石,可减少废气SO2的排放量
B. 空气中臭氧的含量越高,对人体健康越有利
C. PH在5.6-7之间的降水通常称为酸雨
D. 含磷洗涤剂易于被细菌分解,故不会导致水体污染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60分)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3小题,共28分)
21、(10分)洪灾过后,饮用水的杀菌消毒成为抑制大规模传染性疾病爆发的有效方法之一。漂白粉是常用的消毒剂。
(1)工业上将氯气通入石灰乳[Ca(OH)2]制取漂白粉,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
(2)实验室常用软锰矿(主要成分为MnO2)和浓盐酸反应制Cl2,其化学方程式为MnO2+4HCl(浓) MnCl2+Cl2 + 2H2O,其中,氧化产物是 (填化学式),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若生成的Cl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672 ml ,则转移电子 mol 。
(3)检验Cl2已集满的方法: 。
22、(6分)实验室需要配制2.0mol·L-1的NaCl溶液500 ml 。
(1) 本实验所必需的仪器有托盘天平(精确到0.1g)、药匙、烧杯、量筒、玻璃棒、
胶头滴管、 以及等质量的两片滤纸。
(2)某学生在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再加水,会导致结果 (填“偏高”、“偏低”、“无影响”)。
23、(12分)金属钠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产物是 色,将所得产物投入水中,产物和水迅
速发生反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向上所得溶液
中加入FeSO4溶液,看到的现象: ,此过程中
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三、推断题(本题包括1小题,共12分)
24、现有金属单质A、B、C和气体甲、乙、丙及物质D、E、F、G、H,它们之间能发生如下反应(图中有些反应的产物和反应的条件没有全部标出)。
②
黄绿色气体乙 水
①
③ 金属B
金属C ④
黄绿色气体乙
⑥
⑤
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A 、 B 、C
(2)写出下列反应离子方程式:
反应③ ;反应⑤ 。
(3)检验F溶液中阳离子的方法:
四、实验题(本题包括1小题,共12分)
25、喷泉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其产生的原因是存在压强差。制取氨气并完成喷泉实验(图中夹持装置均已略去)。
(1)写出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 。
(2)收集氨气应使用 法。
(3)要得到干燥的氨气可选用下列 做干燥剂。
图1 图2
A.浓硫酸 B.碱石灰 C. NaOH固体 D.P2O5固体
(4)用图1装置进行喷泉实验,烧瓶已装满干燥氨气,引发水上
喷的操作是 。该实验的原理是 。
(5)如果只提供如图2的装置,请举例说明引发喷泉法 。
五、计算题(本题包括1小题,工8分)
26.将0.23 g金属钠投入到100 ml水中,使其充分反应,假设反应后溶液的体积不变。试计算:
(1)反应后所得溶液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
(2)产生标准状况下的气体多少毫升?
岳阳县一中2011年下期高一年级期考
化学答卷
第一部分选择题(40分)
|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 答案 | ||||||||||
| 题号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 答案 |
21.(1)
(2)
(3)
22.(1) (2)
23.(1) ;
。
(2)
24.(1)A B C
(2)反应③ 反应⑤
(3)
25.(1)
(2) (3)
(4) ;
。
(5) 。
26.
第一部分选择题(40分)
|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 答案 | A | C | C | B | A | B | D | D | B | C |
| 题号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 答案 | D | B | C | B | D | B | B | A | D | A |
21(10分).(1) 2Ca(OH)2 + 2Cl2 = CaCl2 + Ca(ClO)2 + 2H2O
(2) Cl2 1︰2 0.06
(3) 将湿润的淀粉KI试纸置于集气瓶口,若变蓝则已集满(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22(6分).(1) 500ml的容量瓶 (2) 偏低
23(12分).(1) 淡黄色 2Na2O2 + 2H2O == 4NaOH + O2
(2) 生成白色沉淀,迅速变灰绿色,最后变红褐色 。
4Fe(OH)2 + O2 +2H2O == 4Fe(OH)3
24(12分)(1)A: Na B: Al C: Fe
(2)反应③2Al + 2OH-+2H2O ==2AlO2-+3H2 反应⑤ 2Fe2+ + Cl2 == 2Fe3+ + 2Cl-
(3)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KSCN溶液无明显现象,再滴加新制氯水,溶液变红。△
25(12分).(1)2NH4Cl + Ca((OH)2 CaCl2 + 2NH3 + 2H2O (2)向下排空气法 BC
(3)将胶头滴管中的水挤入烧瓶中,松开弹簧夹。
挤出的水溶解了烧瓶中的NH3,使瓶内压强减小,烧瓶内外形成了气压差。
(4) 用冰毛巾捂住烧瓶一段时间,再松开弹簧夹 。(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
26(8分). 解:2Na + 2H2O == 2NaOH + H2
46g 2mol 1mol
0.23g n(NaOH) n(H2)
n(NaOH) = 0.01mol
n(H2) = 0.005mol
(1) C(NaOH) = 0.01 mol /0.1L = 0.1mol/L
(2) V(H2) = 0.005mol × 22.4L/mol = 0.112L
即 112 ml
答: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