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额定电压450/750V及以下电线电缆
成品检验规范
技术文件
编号:
版本号:
发布日期:年月日
实施日期:年月日
受控状态:
编制:审核:批准:…………………………………………………………………………………………………………………………………………………
地址:电话:
1、目的
明确成品电缆检验的项目,确保产品满足顾客的需求。2、使用和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本公司额定电压450/750V 及以下塑料电线电缆的成品检验。3、电线电缆成品检验要求
表1成品电缆检验项目和检验标准
4、成盘电线电缆外观
成品电线电缆外观应光洁无油污、划伤、灰尘,排列整齐、平整、紧密。5、成品电线电缆的标志
成品电缆的表面应有制造厂名、型号规格、截面和电压的连续性标志。标志应字迹清楚、容易辨认、耐擦。
绝缘标志:一个完整的标志的末端与下一个标志的始端之间的距离应不超过275mm。护套标志:一个完整的标志的末端与下一个标志的始端之间的距离应不超过550mm。标志的耐擦性:用浸过水的脱脂棉或棉布,轻轻擦拭10次,然后用目力检查。6、绝缘尺寸的测量6.1测量装置
读数显微镜或放大倍数至少10倍的投影仪,两种装置读数均应至0.01mm。
序
号检验项目
要求
成品抽样
项目频率1外观、印字内容第4、5节√逐批3绝缘厚度第6节√逐批4护套厚度
第7节√逐批5成品电线电缆外径第8节√逐批6成品电缆椭圆度第9节√逐批7绝缘电阻试验
第10节√抽检:3月/次8绝缘、护套老化前机械性能第11节√抽检:3月/次
9
导体直流电阻
第12节√
逐批
从绝缘上抽出导体小心操作以免损坏绝缘。
每一个试验应由一绝缘薄片组成,应用适当的工具(锋利的刀片如美工刀片等)沿着与导体轴线相垂直的平面切取薄片。
如果绝缘上有压印标记凹痕,则会使该处厚度变薄,因此试件应取包含该标志的一段。
6.3测量的步骤
将试件置于装置的工作面上,切割面与光轴垂直。
a)当试件内侧为圆形时,应按图1径向测量6点。
b)当绝缘从圆形绞合导体上截取时,应按图4径向测量6点;
6.4绝缘的标称厚度见技术工艺要求。
7、护套厚度测量
7.1去除护套内,外所有元件(若有的话),应用适当的工具(锋利的刀片如美工刀片等)沿着与导体轴线相垂直的平面切取薄片。
7.2如果护套上有压印标记凹痕,则会使该处厚度变薄,因此试件应取包含该标志的一段。
7.3测量步骤a)当试件内侧为圆时,应按图1径向测量6点;
b)电缆扁平并排挤出时,应按照图6径向测量6点;
c)电缆非圆形内表面时,应按照图6径向测量6点;
8、外径尺寸测量
8.1测量步骤
a)电线电缆外径不超过25mm时,用测微计、投影仪或类似的仪器在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上分别测量;b)电缆外径超过25mm时使用测量带,游标卡尺测量(游标卡尺测量时,测量电缆两个相互垂直的方向);
9、成品电缆椭圆度
在圆形护套电缆的同一截面上测得的最大外径和最小外径之差(F值)应不超过平均外径的15%,测量两处,取最大差值。
10、绝缘电阻试验
10.1试样的制备
试样有效长度不下于5米,并注意不损伤绝缘表面。
浸水试验时,试样两端头露出水面的长度应不小于250mm,绝缘部分露出的长度不小于150mm。露出的绝缘表面应保持干燥和清净。
10.2试验计算公式
R
L =R
X
×L
R
L
每公里长度绝缘电阻,单位为兆欧千米(MΩ•Km)
R
X
试样绝缘电阻,单位为兆欧(MΩ)
L试样有效测量长度,单位为千米(Km)
11、绝缘、护套的老化前试验
从每个被试绝缘线芯试样上切去足够长的样段,供老花前机械性能试验用试样至少5个。
11.1试样制备
试样应削平,使标记线之间具有平行的表面。试样的厚度应不小于0.8mm,不大于2.0mm。如果不能获得0.8mm厚度,允许最小厚度为0.6mm。
如果试样为管状,将试样切成约100mm长的小段,抽出导体。
管状截面尺寸计算:
A=3.14×(D-δ)×δ
D:绝缘外径平均值mm
δ:绝缘厚度平均值mm
11.2护套试样制备按照11.1执行。
11.3试验的结果
老化前试样结果最少为4个有效值。
12、导体直流电阻的测量
12.1试样截取
从被试电缆上取试样一根长度不小于1.2m的试样,去除导体上的外表面,也可以只去除试样两端与测量系统相连部位覆盖物,露出导体。去除覆盖物应小心进行,以免损伤导体。
12.2试样表面的处理
试样接入测量系统前,应预先清洁其连接部位的导体表面,去除附着物、污秽和油垢。连接处表面的氧化层尽可能除尽。
12.3试验的要求
12.3.1测量导体电阻的房间应保持在20℃范围内。并且保持良好的保温时间。
12.3.2在满足试验系统灵敏度要求的情况下,应尽量选择最小的测试电流,以免引起过大的温升。
12.3.3标准温度下单位长度电阻值换算
R20=R
X K
t
·
1000
L
式中:
R
20
—20℃时每千米长度电阻值,单位为欧每千米(Ω/km);
R
X
—t℃时L长导体的实测电阻值,单位为欧(Ω);
L—试样测量长度,(m);K
t
—电阻温度校正系数。
12.3.4温度换算系数公式
K
t =
1
1+K(t-20)
K—金属导体换算系数
12.3.5单芯和多芯电缆最大电阻见表2。
表2单芯和多芯电缆最大电阻
标称截面mm2
20℃时导体最大电阻Ω/km
铜导体
铝导体不镀金属镀金属
0.369.2--
0.536.036.7
0.7524.524.8-
118.118.2-
1.51
2.112.218.1
2.57.417.5612.1
4 4.61 4.707.41
6 3.08 3.11 4.61
10 1.83 1.84 3.08
16 1.15 1.16 1.91
250.7270.734 1.20
350.5240.5290.868
500.3870.3910.1
700.2680.2700.443
950.1930.1950.320
13、电线电缆成品的抽样方法
13.1电线电缆成品的抽样应在每一批同一型号和规格电线电缆中的一根制造长度的电线电缆上进行,抽样数量按照表3。
抽样试样数量表3
电缆长度/km
抽样数多芯电线电缆单芯电线电缆
>2 >10≤10
≤20
>4
>20
≤20
≤40
1
2
>20≤30>40≤603
13.2复试
如果任一试样没有通过试验,应从同一批中再取两个附加试样就不合格项目重新试验。如果两个附加试样都合格,样品所取批次的电缆应认为符合本部分要求。如果加试样品中有一个试样不合格,则认为抽取该试样的这批电缆不符合本部分。
14、交货长度
允许长度短于10米的短段交货,其数量不超过交货总长度10%,且每件中的短段数量不超过5个。长度计算误差不超过±0.5%。
※PVC绝缘物理性能指标:
序号试验项目单位
PVC/C PVC/D PVC/E
1
1.1 1.1.1
1.1.2
1.2 1.
2.1
1.2.2 1.2.3
2
2.1 2.2
3
3.1 3.2
4
4.1
5
5.1抗张强度和断裂伸长率
交货状态原始性能
抗张强度原始值:
--最小中间值
断裂伸长率原始值:
--最小中间值
空气烘箱老化后的性能
老化条件:
--温度
--时间
老化后抗张强度
--最小中间值
--最大变化率
老化后断裂伸长率:
--最小中间值
--最大变化率
失重试验
老化条件:
--温度
--时间
失重:
--最大值
非污染试验
老化条件
--时间
老化后机械性能
老化后抗张强度
--最小中间值
--最大变化率
老化后断裂伸长率:
--最小中间值
--最大变化率
热冲击试验
试验条件:
--温度
--时间
高温压力试验
N/mm2
%
℃
h
N/mm2
%
%
%
℃
h
mg/cm2
℃
h
N/mm2
%
%
%
℃
h
12.5
125
80±2
7×24
12.5
±20
125
±20
80±2
7×24
2.0
80±2
7×24
12.5
±20
125
±20
150±2
1
10.0
150
80±2
7×24
10.0
±20
150
±20
80±2
7×24
2.0
80±2
7×24
10.0
±20
125
±20
150±2
1
15.0
150
135±2
7×24
15.0
±25
150
±25
115±2
10×24
2.0
100±2
10×24
15.0
±25
150
±25
150±2
15.2
6 6.1
6.2
7 7.1
7.2
8 8.1
8.2 9 9.1
9.2试验条件:
--刀口上施加的压力
--载荷下加热时间
--温度
试验结果:
--压痕深度,最大中间值
低温弯曲试验
试验条件:
--温度
--施加低温时间
试验结果
低温拉伸试验
试验条件
--温度
--施加低温时间
试验结果
--最小伸长率
低温冲击试验
试验条件
--温度
--施加低温时间
--落锤质量
试验结果
热稳定性试验
试验条件:
--温度
试验结果
--最下平均热稳定时间
℃
%
℃
h
℃
h
%
℃
℃
min
80±2
50
-15±2
-15±2
20
-15±2
--
--
70±2
50
-15±2
-15±2
20
-15±2
--
--
90±2
50
-15±2
200±0.5
180※PVC护套物理性能指标:
序号试验项目单位
PVC/ST4PVC/ST5PVC/ST9PVC/ST10
1 1.1 1.1. 1
1.1. 2
1.2 1.
2. 1
1.2. 2
1.2. 3
2 2.1
2.2
3 3.1
3.2
4 4.1抗张强度和断裂伸长率
交货状态原始性能
抗张强度原始值:
--最小中间值
断裂伸长率原始值:
--最小中间值
空气烘箱老化后的性能
老化条件:
--温度
--时间
老化后抗张强度
--最小中间值
--最大变化率
老化后断裂伸长率:
--最小中间值
--最大变化率
失重试验
老化条件:
--温度
--时间
失重:
--最大值
非污染试验
老化条件
--时间
老化后机械性能
老化后抗张强度
--最小中间值
--最大变化率
老化后断裂伸长率:
--最小中间值
--最大变化率
热冲击试验
试验条件:
--温度
--时间
高温压力试验
N/mm2
%
℃
h
N/mm2
%
%
%
℃
h
mg/cm
2
℃
h
N/mm2
%
%
%
℃
h
12.5
125
80±2
7×24
12.5
±20
125
±20
80±2
7×24
2.0
80±2
7×24
12.5
±20
125
±20
150±2
1
10.0
150
80±2
7×24
10.0
±20
150
±20
80±2
7×24
2.0
80±2
7×24
10.0
±20
125
±20
150±2
1
12.5
125
80±2
7×24
12.5
±20
125
±20
80±2
7×24
2.0
80±2
7×24
12.5
±20
125
±20
150±2
1
12.5
125
80±2
7×24
12.5
±20
125
±20
80±2
7×24
2.0
80±2
7×24
12.5
±20
125
±20
150±2
15 5.1
5.2
6 6.1
6.2
7 7.1
7.2
8 8.1
8.2 9 9.1
9.2试验条件:
--刀口上施加的压力
--载荷下加热时间
--温度
试验结果:
--压痕深度,最大中间值
低温弯曲试验
试验条件:
--温度
--施加低温时间
试验结果
低温拉伸试验
试验条件
--温度
--施加低温时间
试验结果
--最小伸长率
低温冲击试验
试验条件
--温度
--施加低温时间
--落锤质量
试验结果
热稳定性试验
试验条件:
--温度
试验结果
--最下平均热稳定时间
℃
%
℃
h
℃
h
%
℃
℃
min
80±2
50
-15±2
-15±2
20
-15±2
--
--
70±2
50
-15±2
-15±2
20
-15±2
--
--
80±2
50
-15±2
-15±2
20
-15±2
--
--
80±2
50
-15±2
-15±2
20
-15±2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