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BP神经网络PID控制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9 17:23:57
文档

BP神经网络PID控制

BP神经网络PID控制BP神经网络的原理不再赘述,采用BP神经控制对PID进行参数整定的原理框图如下:BP神经网络可以根据系统运行的状态,对PID参数Kp,Ki和Kd进行调节,使系统达到最优的控制状态。经典的增量式数字PID的控制算法为:采用三层BP神经网络结构。输入层神经元个数可根据被控系统的复杂程度选取。可从如下参数中选取,系统输入,系统输出,系统误差,和误差变量,可在系统误差e的基础之上再加上其他参数输入,使BP神经网络能够适应更为复杂的系统的PID参数整定。隐层神经元的个数视被控系统的
推荐度:
导读BP神经网络PID控制BP神经网络的原理不再赘述,采用BP神经控制对PID进行参数整定的原理框图如下:BP神经网络可以根据系统运行的状态,对PID参数Kp,Ki和Kd进行调节,使系统达到最优的控制状态。经典的增量式数字PID的控制算法为:采用三层BP神经网络结构。输入层神经元个数可根据被控系统的复杂程度选取。可从如下参数中选取,系统输入,系统输出,系统误差,和误差变量,可在系统误差e的基础之上再加上其他参数输入,使BP神经网络能够适应更为复杂的系统的PID参数整定。隐层神经元的个数视被控系统的
BP神经网络PID控制

BP神经网络的原理不再赘述,采用BP神经控制对PID进行参数整定的原理框图如下:

 BP神经网络可以根据系统运行的状态,对PID参数Kp,Ki和Kd进行调节,使系统达到最优的控制状态。经典的增量式数字PID的控制算法为:

采用三层BP神经网络结构。

输入层神经元个数可根据被控系统的复杂程度选取。可从如下参数中选取,系统输入,系统输出,系统误差,和误差变量,可在系统误差e的基础之上再加上其他参数输入,使BP神经网络能够适应更为复杂的系统的PID参数整定。

隐层神经元的个数视被控系统的复杂程度进行调整,一本系统复杂时,就需选用更多的隐层神经元。

输出层的神经元个数为3个,输出分别为Kp,Ki和Kd。

隐层神经元函数一般选取正负对称的sigmoid函数:

由于Kp,Ki和Kd必须为正,则输出层神经元函数的输出值一般可以选取正的sigmoid函数:

系统性能指标取: 

采用梯度下降法对BP神经网络的参数进行调整:

设输入层的个数为N,输出向量为,隐层个数为H,输入阵为,为H×N维向量,输出层的个数为3,输入阵设为。

设隐层的输入向量为,为列向量,第j个隐层神经元的输入:

,()

第j个神经元的输出为;

输出层的输入,输出为

按照梯度下降法修正网络权系数,按E(k)的负方向调整系统,并且加一个是搜索加快的收敛全局极小的惯性量:

,其中为学习速率,为平滑因子;

(,)

其中为的第o行和第j列。由于未知,通常由符号函数来代替,所带来的误差可以通过调整来补偿;

若对应的梯度为,则,,

则最终

同理,可得隐层的权值变量调整为:

其中;

基于BP 神经网络的PID 控制算法可归纳如下:

1). 事先选定BP 神经网络NN 的结构,即选定输入层节点数M 和隐含层节点数Q,并给出权系数的初值选定学习速率η 和平滑因子α , k = 1;

2). 采样得到r(k) 和y(k) ,计算e(k) = z(k) = r(k) − y(k) ;

3). 对r(i), y(i),u(i −1),e(i)进行归一化处理,作为NN 的输入;

4). 前向计算NN 的各层神经元的输入和输出,NN 输出层的输出即为PID 控制器的三个可调参数;

5). 计算PID 控制器的控制输出u(k) ,参与控制和计算;;

6). 计算修正输出层的权系数;

7). 计算修正隐含层的权系数;

8). 置k = k +1,返回到“2)”。

仿真实例:

设控制系统的传递函数为,采用增量式PID控制算法,神经网络学习速率η=0.05,平滑因子α=0.04;设初始时的[Kp,Ki,Kd]=[11 0.02 9],进过BP神经网络整定后的[Kp,Ki,Kd]= [11.094 0.11525 9.0146],如下图所示,红线为未经整定的PID参数对系统的控制的阶跃响应曲线,蓝线是经过BP神经网络整定PID参数后,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曲线,可以发现,经过BP神经网络整定后的PID控制,明显优于初始时的PID控制,在响应速度上大大提高,且几乎没有超调。

但是,单一经过BP网络对PID参数进行整定,有实验可知,有时候虽然会很大程度上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但是也会使系统产生震荡,造成系统的不稳定。

文档

BP神经网络PID控制

BP神经网络PID控制BP神经网络的原理不再赘述,采用BP神经控制对PID进行参数整定的原理框图如下:BP神经网络可以根据系统运行的状态,对PID参数Kp,Ki和Kd进行调节,使系统达到最优的控制状态。经典的增量式数字PID的控制算法为:采用三层BP神经网络结构。输入层神经元个数可根据被控系统的复杂程度选取。可从如下参数中选取,系统输入,系统输出,系统误差,和误差变量,可在系统误差e的基础之上再加上其他参数输入,使BP神经网络能够适应更为复杂的系统的PID参数整定。隐层神经元的个数视被控系统的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