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课程说明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设计》课程标准
课程编码[14060021] 承担单位[师范学院]
制定[] 制定日期[2022年11月15日]
审核[专业指导委员会] 审核日期[]
批准[师范学院院长] 批准日期[]
(1)课程性质:本门课程是三年制小学教育专业必修课中的技能训练课程
(2)课程任务:《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设计》是小学教育类专业的专业主干课程,属于必修课中技能训练课程。2000年,国家教育部颁布《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列为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2001年6月,教育部颁布《基础教育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提出:“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并作为必修课”。这两个文件的颁布,意味这小学教师队伍中急需培养从事该课程教学的专业教师。《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设计》的开设,就是顺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新教师培养的现实需要,以高等院校小学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教学特点为依据,较为系统地介绍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同时通过三个篇章的理论以及大量案例的安排,从教学法的方面指导学生在教育实践中如何实施课程。
(3)课程的衔接:前导课程有教育学、心理学
二、学习目标
知识和技能目标:
1、具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理论知识。
2、具备应用多种方法和途径,获取并学习与课程相关的文献资料的能力。
3、初步具备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的基本能力。
过程和方法目标:
通过课程理论和实践两部分教学的融合,学生应具备提出问题的能力,整体规划课程的能力,运用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对课程作评价的能力,同时了解教育科学研究的一些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构建更契合时发展和教育改革需要的教育理念。
2、鼓励学生大胆进行教育改革的尝试,为我国基础教育创新做出自己的贡献
3、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的职业素养,培养学生关爱儿童生命成长的人文情怀。
三、课程设计
按照“以课程模块为本位,案例和职业实践为主线,以课程项目为辅助”的总体设计要求,打破传统的以知识为核心的学科课程设计思路,紧紧围绕学生未来的职业实践需求,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让学生在职业活动的基础之上,掌握基本理论,学会课程实施的方法,增强学科内容与未来职业的相关性,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该学科的课程分为三大模块:基础理论篇、活动设计篇、课程实施篇,案例穿插在每一节内容之中,案例来源于跟踪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现状,鲜活而生动,具有很强的实践指导性。职业实践有两项:其一,全体学生利用小学实习任务,分派到市区不同的小学,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设情况的调查;其二,按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和实施的完整过程,完成一次综合实践活动,这也是本课程的课程项目。
学习领域的内容与学时分配
第一模块:基础理论篇
1.参考学时:20学时
2.学习目标:
了解并理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理论,包括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产生的基础以及国内外课程发展的情况,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特性、价值和理念,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
3.工作任务:
(1)《月儿圆圆话中秋》目标具体化的设计
(2)调查:呼市地区部分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情况。
4.具体内容:
| 章节或单元 | 序号 | 教学内容 | 应达到的知识、能力、情感目标要求 | 教学建议 | 学时 | |
| 重点 | 难点 | |||||
| 第一章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概述 | 1 |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产生的基础 | 理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产生的理论和社会背景; | 理解综合实践 活动课程产生 的历史必然 性。 | 区别课外活动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 2 |
| 2 |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产生 | 初步熟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产生过程 | 1 | |||
| 3 | 国外及我国地区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 了解国内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概况。 | 1 | |||
| 第二章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特性、价值及理念 | 1 |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特性及价值 | 理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特性和价值。 | 理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特性及理念 |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念在活动中的体现 | 2 |
| 2 |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理念 | 掌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念 | 2 | |||
| 第三章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目标 | 1 | 课程目标及分类 | 了解布鲁姆、加涅的课程目标分类 | 熟悉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具体目标 | 针对活动 内容设计 具体的教 学目标 | 1 |
| 2 | 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目标 | 熟悉综合实践活动的总体目标与学段目标的具体要求, | 1 | |||
| 3 |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的具体化 | 初步具备设计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体目标的意识和能力。 | 3 | |||
| 第四章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 | 1 | 研究性学习 | 熟悉研究性学习的基本内容及其目标要求; | 熟悉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四大领域的内容与要求 | 各领域内容的具体开发及融合 | 2 |
| 2 | 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 | 熟悉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 2 | |||
| 3 | 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 | 熟悉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 1 | |||
| 4 |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体内容的开发 | 初步具备开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具体内容的意识和能力 | 2 | |||
1.参考学时:28学时
2.学习目标:
理解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设计的原则
会进行主题活动设计
学会书写和评价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设计方案
3.工作任务:
按照综合实践活动设计的规范方法,设计一个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4.具体内容:
| 章节或单元 | 序号 | 教学内容 | 应达到的知识、能力、情感目标要求 | 重点 | 难点 | 学时 |
| 第五章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设计的原则 | 1 | 影响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设计的主要因素 | 了解并能结合实例分析影响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设计的主要因素 |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设计的要求与原则 | 根据设计要求及原则分析综合实践活动案例 | 2 |
| 2 |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设计的基本要求 | 初步掌握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设计的基本要求 | 2 | |||
| 3 |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设计的基本原则 | 掌握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设计的基本原则 | 2 | |||
| 第六章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设计的过程 | 1 |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设计的准备 | 学习如何做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设计的准备工作 | 掌握方案的设计方法并撰写活动方案 | 设计体现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理念、符合活动设计原则的活动方案。 | 2 |
| 2 |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设计的一般过程 | 理解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设计的一般过程 | 2 | |||
| 3 |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方案的生成 | 掌握方案的设计方法 | 4 | |||
| 4 |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方案的撰写及呈现方式 | 会撰写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设计方案,并能用恰当的方式呈现 | 4 | |||
| 第七章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设计的方法 | 1 | 综合实践活动总体规划及方法 | 理解综合实践活动总体规划的含义、内容及方法;;理解综合实践主题活动设计的整合思路和方法。 | 主题活动的设计 | 实践活动 的总体规 划与 思路整合 | 2 |
| 2 |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系列主题活动的设计 | 学会系列主题活动方案的设计 | 1 | |||
| 3 |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单一主题活动的设计 | 学会单一主题活动方案的设计 | 3 | |||
| 第八章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方案的优化 | 1 |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方案的评价 | 理解综合实践活动方案评价的依据、内容及方法 | 能恰当评价活动方案并进行优化 | 活动方案的优化 | 2 |
| 2 |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方案的优化 | 能对综合实践活动方案进行优化处理 | 1 | |||
| 2 |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中的师生关系 | 正确理解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 | 1 |
1.参考学时:16学时
2.学习目标:
了解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特点、主题、任务、过程以及实践中发现的问题
掌握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中教师指导策略
会进行课程资源开发
能对课程实施做科学的评价
3.工作任务:继续完成上面提到的主题活动,并从实施角度进行评价和优化
4.具体内容:
| 章节或单元 | 序号 | 教学内容 | 应达到的知识、能力、情感目标要求 | 教学建议 | 学时 | |
| 重点 | 难点 | |||||
| 第九章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 | 1 |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特点 | 了解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特点、主体、任务与过程;。 | 培养实施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能力 | 掌握综合 实践活动 课程实施 中各步骤 的作用 | 1 |
| 2 |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主体、任务及过程 | 了解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主体、任务与过程 | 1 | |||
| 3 |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中的问题 | 正确对待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问题;具备初步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能力 | 2 | |||
| 第十章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中的指导教师 | 1 | 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师的应有素质 | 认识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中教师的应有素质;; | 正确理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中教师的作用,并据此能选择合适的指导策略。 | 活动实施 中师生关 系的把握 | 1 |
| 2 |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中的师生关系 | 正确理解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 | 1 | |||
| 3 |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中教师的指导策略 | 掌握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的指导策略,具备初步指导小学生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能力。 | 2 | |||
| 4 |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指导教师的专业成长 | 了解课程对于教师成长的意义 | 1 | |||
| 第十一章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 1 |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 | 了解课程资源的内涵与分类,认识课程资源的重要价值 | 初步掌握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要求与基本方法 | 开发体现当地实际,又符合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理念的课程资源 | 1 |
| 2 |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开发 | 理解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的基本原则和要求 | 1 | |||
| 3 |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利用 | 具备初步开发与利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能力 | 2 | |||
| 第十二章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评价 | 1 |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的基本理念及原则 | 理解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的基本理念 | 掌握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的基本内容与方法 | 对学生发展水平的评价 | 1 |
| 2 |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的内容 | 理解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的基本内容 | 1 | |||
| 3 |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的方法 | 掌握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的基本方法;具备初步评价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能力。 | 1 | |||
1、教材的使用:建议采用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设计》,顾建军主编,属于高等院校小学教育专业国家级规划教材。该教材的特点是教育理念科学新颖,语言优美深刻,教材注意采用循序渐进的结构讲清基本理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注意联系学生生活和学习实际,阐述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知识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注意应用大量的案例和素材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创造性地设计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的能力;注意通过实践内化和深化学生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基本知识的认识和基本方法的掌握;文中精选的阅读材料和章末的信息链接则给学生展示了拓展学习和个性化发展的广阔天地。是此类教材中难得的精品教材。
2、实施的主要策略是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课程模块为本位,案例和职业实践为主线,以课程项目为辅助”的教学设计思路,着重体现理论知识在未来职业教学中的应用,注重过程和方法的训练,要充分利用多媒体和网络教学资源,向学生展示实践过程中优秀的课程成果,以及与课程相关的资源。
3、教学过程中,建议学生认真阅读教材文本,细致体会教材的思想,并通过案例感受教育本身的人文情怀和生命碰撞过程的价值体现。
四、课程考核
教学评价应采取课堂实时评价和目标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加强评价结果的反馈,更好地改善学生的学习,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在反馈中要充分尊重学生,以鼓励、肯定为主,但也应该中肯地指出学生的问题。
推行教学评价考核的多元性,通过课堂提问考核、作业考核、任务考核等多种考核方式,逐步形成公正、合理、科学的考评体系,并对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做出全面的评价。
学期教学评价=课堂提问30%+作业考核30%+任务考核40%
五、课程资源
1、教材资源。
2、多媒体资源。
3、小学实习期间的时间资源
六、编写依据
1、对学生的调查
2、学院的课程模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