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陕师大2004级本科生《宏观经济学》考试试题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9 17:25:23
文档

陕师大2004级本科生《宏观经济学》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1.的财政收入通过哪一个因素对国民收入产生影响()A.财产税B.购买C.消费支出D.出口2.下列项目可以计入GDP的为()A.购买B.购买一辆用过的卡车C.购买普通股票D.购买一块地产3.如果两个国家合并成一个国家,GDP之和会()A.增加B.减少C.不变D.无法比较4.在统计中,社会保险税增加对以下哪个总量有影响()A.GDPB.NDPC.NID.PI5.利率和收入的组合点出现在IS曲线右上方、LM曲线的左上方区域,表示()A.im6.自发投资支出增加10亿美元,会
推荐度:
导读一、选择题1.的财政收入通过哪一个因素对国民收入产生影响()A.财产税B.购买C.消费支出D.出口2.下列项目可以计入GDP的为()A.购买B.购买一辆用过的卡车C.购买普通股票D.购买一块地产3.如果两个国家合并成一个国家,GDP之和会()A.增加B.减少C.不变D.无法比较4.在统计中,社会保险税增加对以下哪个总量有影响()A.GDPB.NDPC.NID.PI5.利率和收入的组合点出现在IS曲线右上方、LM曲线的左上方区域,表示()A.im6.自发投资支出增加10亿美元,会
一、选择题

1.的财政收入通过哪一个因素对国民收入产生影响()

A.财产税   B.购买   C.消费支出    D.出口

2.下列项目可以计入GDP的为()

  A.购买 B.购买一辆用过的卡车 C.购买普通股票 D.购买一块地产

3.如果两个国家合并成一个国家,GDP之和会()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无法比较

4.在统计中,社会保险税增加对以下哪个总量有影响()

   A.GDP   B.NDP    C.NI    D.PI

5.利率和收入的组合点出现在IS曲线右上方、LM曲线的左上方区域,表示()

A.im C.i>s,Ls,L>m

6.自发投资支出增加10亿美元,会使IS曲线()

A.右移10亿美元 

 B.左移10亿美元 

C.右移支出乘数乘以10亿美元

D.左移支出乘数乘以10亿美元

7.市场利率提高,银行的准备金会()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以上几种情况都可能

8.以下不属于构成自动稳定器的要素有()

     A.税收    B.转移支付    C.农产品价格支持制度   D.购买

9.银行在公开市场卖出债券是企图()

     A.收集一笔资金帮助弥补财政赤字

     B.减少商业银行在银行的存款

     C.减少流通中基础货币以紧缩货币供给

     D.通过买卖债券获取差价利益

10.以下经济增长模型中,哪个模型只要“人均储蓄正好等于资本的广化”就能实现稳态?()

      A.哈罗德模型   B.卡尔多模型  C.琼•罗宾逊模型  D.新古典模型

二、简答题

1.造成成本推动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简述凯恩斯区域和古典区域对宏观经济的指导意义。

三、辨析题

1.边际消费倾向和平均消费倾向总是大于零而小于1。

2.长期总供给曲线是一条垂直于横轴的直线是因为货币工资具有刚性。

四、计算题

1.假设国内总产值GDP为5000,个人可支配收入DPI为4100,预算赤字为200,消费为3800,贸易逆差为100,试计算:

(1)个人储蓄;(2)投资;(3)购买。

2.假设某经济消费函数,投资,购买性支出,转移支付,税收。试计算:

(1)均衡收入;(2)投资乘数、税收乘数、平衡预算乘数;

(3)假定该社会充分就业时的国民收入为1200,试问如何改变购买才能使第一问中的均衡国民收入达到充分就业水平?

1、如果国民生产总值为5000,个人可支配收入是4200,预算赤字是200,消费是3700,贸易赤字是150(单位:亿元),试计算:(1) 储蓄   (2) 支出   (3) 投资

2、若某国经济价格水平在2003年为110,2004年为115,2005年为120。请问

(1)2004年和2005年的通货膨胀率各是多少?

(2)如果2006年的通货膨胀率按前两年通货膨胀率的算术平均水平形成,且r=5%,那么当年的实际利率是多少?

五、论述题

1.试用新古典增长模型来分析中国经济的增长。

1.内生增长理论的“AK模型”及其意义。

                              下                          装                          订                      线                                              

                                                                                                                                                            

                                                                                                                                                            

                              上                             装                          订                   线                                                                                                                                                                     

2.以投资乘数为例,说明乘数原理的基本内容及启示。

国际商学院2004级本科生《宏观经济学》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A 2.A 3.C 4.D 5.A 6.C 7.A 8.D 9.C 10.D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1.造成成本推动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

成本推动通货膨胀是指在没有超额需求的情况下由于供给方面成本提高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持续和显著上升的状况。(2分)造成成本推动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工资推动通货膨胀,二是利润推动通货膨胀。

工资推动通货膨胀是由于不完全竞争的劳动市场造成的。由于强大的工会组织存在,工资是工会和雇主谈判的结果,并且工资的上涨率高于生产率的增长率,导致成本提高,造成一般价格水平的上涨。工资提高和价格上涨之间的关系又被称为工资—价格螺旋。(4分)

利润推动通货膨胀是由于垄断企业和寡头企业谋取过高利润造成的。垄断和寡头企业可以利用市场优势,操纵价格以追求高额利润,导致价格上涨速度超过成本增长速度。(4分)

所以,在总需求不变的情况下,工资推动通货膨胀和利润推动通货膨胀都可能成为成本推动通货膨胀的原因。

2.简述凯恩斯区域和古典区域成因。

答:

在LM曲线上的两端,有两个特殊区域。

在左下端的水平区域被称为是“凯恩斯区域”。(1分)这一区域是由于在市场利率很低时,会发生“凯恩斯流动偏好陷阱”,投机的货币需求为无限大,将LM曲线拉成水平状态。(4分)

在右上端的垂直区域被称为是“古典区域”。(1分)这一区域是由于在市场利率很高时,货币的投机需求为0,人们手中持有的货币仅是为了满足交易和谨慎需求,将LM曲线拉成垂直状态。(4分)

以上是两个特殊区域的简单成因。

三、辨析题(判断正确或是不正确,并说明理由。每题10分,共20分。)

1.边际消费倾向和平均消费倾向总是大于零而小于1。

答:

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4分)边际消费倾向按照凯恩斯的思想总是大于零而小于1的。但是,平均消费倾向不一定。因为,当人们的收入小于自发消费时,人们就会借债消费,此时的平均消费倾向就会大于1。所以,以上说法是不正确的。(6分)

2.长期总供给曲线是一条垂直于横轴的直线是因为货币工资具有刚性。

答: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4分)长期总供给曲线是由潜在就业和潜在产量决定的。在宏观经济学中,假定潜在就业是外生变量,是不变的,由此决定的潜在产量也是不变的。这就决定了长期供给曲线是垂直的直线。这与货币工资刚性无关。所以,以上说法是错误的。(6分)

四、计算题(每题10分,共20分。)

1.假设国内总产值GDP为5000,个人可支配收入DPI为4100,预算赤字为200,消费为3800,贸易逆差为100,试计算:

(1)个人储蓄;(2)投资;(3)购买。

解:

(1)(3分)

(2)(4分)

(3)(3分)

答:个人储蓄、投资和购买分别为300亿元、200亿元和1100亿元。

2.假设某经济消费函数,投资,购买性支出,转移支付,税收。试计算:

(1)均衡收入;(2)投资乘数、税收乘数、平衡预算乘数;

(3)假定该社会充分就业时的国民收入为1200,试问如何改变购买才能使第一问中的均衡国民收入达到充分就业水平?

解:

(1)(4分)

(2)(3分)

(3)(3分)

答:均衡收入为1000;投资乘数、税收乘数和平衡预算乘数分别为5、-4和1;需要购买增加40才能使第一问的均衡收入达到1200。

五、论述题(每题20分,共20分。)

试用新古典增长模型来分析中国经济的增长。

答:新古典增长模型的基本公式为,(3分)其中为人均资本,为人均产量,为储蓄率,为人口增长率,为折旧率。(2分)这个模型的核心方程式表明,人均资本的增加等于人均储蓄减去。中用于的储蓄是为了给新增加的工人配备人均资本;是表示储蓄中用于折旧或重置投资的部分;被称为资本的广化(3分)。人均资本超出的部分,用于增加人均资本,这被称为资本的深化(3分)。新古典增长模型说明,只要:

资本深化=人均储蓄—资本广化

经济就能够按照的增长率来实现经济均衡稳定的增长。(4分)

(以下讨论部分,应灵活给分,可以从各个方面讨论,只要从新古典模型出发,作出合理解释和分析,都给5分。)

文档

陕师大2004级本科生《宏观经济学》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1.的财政收入通过哪一个因素对国民收入产生影响()A.财产税B.购买C.消费支出D.出口2.下列项目可以计入GDP的为()A.购买B.购买一辆用过的卡车C.购买普通股票D.购买一块地产3.如果两个国家合并成一个国家,GDP之和会()A.增加B.减少C.不变D.无法比较4.在统计中,社会保险税增加对以下哪个总量有影响()A.GDPB.NDPC.NID.PI5.利率和收入的组合点出现在IS曲线右上方、LM曲线的左上方区域,表示()A.im6.自发投资支出增加10亿美元,会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