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写:夏茂胜 审核:廖肃清 日期:
班级: 姓名: 组别: 组号:
一、【学习目标】 ——明确目标,有的放矢
1、知识目标
⑴ 识记: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包括的两方面的内容。不可知论的基本内涵。
⑵ 理解:
①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②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⑶ 运用:懂得哲学基本问题与生活息息相关,学会自觉运用哲学基本问题的理论认识、分析社会生活现象。
2、能力目标
通过学习,初步具有自觉运用哲学基本问题理论认识、分析和把握社会生活现象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对世界的不同认识形成了不同的哲学,各种不同的哲学总是在相互辩难中发展,我们应该坚持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自觉反对和批判唯心主义。
【学习重点】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包括的两方面的内容
【学习难点】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二、【自学案】 ————把握基础,夯实基础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指_______和_______的关系问题,也就是______和_____的关系问题。
2、哲学基本问题的两个方面内容:
⑴ 思维和存在何者为_____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的唯一标准。
⑵ 思维和存在有没有 的问题,即______能否正确认识______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可知论和___________的标准。
3、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⑴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首先是人们在______和______活动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⑵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
①哲学要从总体上探讨____与_____的关系,必须首先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并对此作出明确回答。
②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______和______,决定着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
★知识拓展
1、误区:对哲学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纠错: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2、误区:唯物主义承认世界的可知性,唯心主义否认世界的可知性。
纠错: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是对_____和_____有无同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哲学史上,绝大多数哲学家,包括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哲学家,都承认世界是可知的。
3、误区:哲学的基本问题就是思维和存在谁是世界本原的问题。
纠错: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包括两方面的内容:思维和存在谁是世界的本原;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问题。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思维能不能正确反映存在
思维决定存在
唯物主义
可知论
不可知论
唯心主义
承认能正确反映存在
否认正确反映存在
存在决定思维
思维和存在谁决定谁
三、【探究案】————理解运用,探究提高
南北朝时期,齐朝宰相萧子良的府内,名流云集,高僧满座。他们迷信佛教,大谈因果报应,宣扬人死后精神不灭。普通范缜挺身而出,指出“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他认为,精神不过是人体的一种作用,从属于形体,形体存在则精神存在,形体死亡则精神消失。他把萧子良等一帮王公名流驳得哑口无言。
⑴ 形神关系的论战触及了哲学的什么关系?他们的分歧在哪里?
存在和思维的关系问题。分歧在于存在和思维何者为本原的问题。
⑵ “名流、高僧们宣扬人死后精神不灭。”属于哲学的什么观点?
属于唯心主义观点。
⑶ 范缜的“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又属于哲学的什么观点?
属于唯物主义观点。
四、【达标训练案】————勤学苦练,游刃有余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
A.世界观和方的关系问题 B.哲学与各门具体科学之间的关系问题
C.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关系问题 D.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2、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这两个方面是指( )
①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 ②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
③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④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关系问题
A、②③ B、 ③④ C、①② D、①②③
3、下列说法不能正确反映思维和存在关系的是( )
①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②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寂
③神灵天意决定着社会的变化 ④物是观念的集合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4、各种哲学由于对 问题的不同回答,分属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阵营。( )
A.意识和物质的关系 B.思维和存在的关系
C.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 D.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
5、休谟说:“人类认识不能超出感觉的范围,至于在感觉之外客观事物是否存在,这是无法知道的。”这句话属于( )
A.唯物主义 B.唯心主义 C.可知论 D.不可知论
6、哲学基本问题在人们的现实活动中表现为( )
A.人与人的关系 B.社会与自然的关系
C.人与世界的关系 D.主观与客观的关系
7、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个方面的不同回答是划分( )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 B.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C.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标准 D.反映论和先验论的标准
8、下列对于哲学的基本问题的描述,正确的是( )
①它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②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
③贯穿哲学发展的始终
④只要不学哲学就可以不回答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9、恩格斯指出:“凡是断定精神对自然界说来是本原的,从而归根到底承认某种创世说的人……组成唯心主义阵营。凡是认为自然界是本原的,则属于唯物主义的各种学派。”这说明( )
A.哲学的基本问题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B.对思维与存在何者为世界本原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C.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和二者有没有统一性两个方面的内容
D.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的两个基本派别
10、恩格斯说:“我们的思维能不能认识现实世界?我们能不能在我们关于现实世界的表象和概念中正确地反映现实?用哲学的语言来说,这个问题叫作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是指( )
A.思维决定存在还是存在决定思维的问题 B.思维和存在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问题
C.思维能否正确反应存在的问题 D.人们能不能改造世界的问题
11、在实际生活中,古今中外,人们都会面对和处理自己的计划与实际的关系。这说明 ( )
A.存在决定思维,思维是存在的反映
B.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的、必须回答的问题
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贯穿哲学发展的始终
D.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1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和必须回答的问题,这是因为( )
①对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的回答决定着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
②对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的回答决定着它们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
③哲学要从总体上探讨人与世界的关系,就必须首先弄清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④哲学的一切问题都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A.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五、【知识总结】————构建体系,由厚到薄
六、【学后反思】————冥思苦想,自我升华
预习中不明白的弄清楚了吗?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课后还应升华哪些知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