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并联电容器无功补偿的配置方法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9 17:25:27
文档

并联电容器无功补偿的配置方法

并联电容器无功补偿的配置方法(一)宁夏电力局马永宁前言 采用力电容器并联补偿电网的无功负荷,由于具有单位投资少、电能损耗小、维护简单、搬迁方便等优点,在电力系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但是,目前采用的配置原则,大多用限定功率因数法或由经验决定。这种方法虽然简单易行,但经济效果却不是最合理的。本文将从并联电容器无功补偿装置(以后简称补偿装置)的改善电压和降低线损这两个主要作用出发,通过理论分析来决定补偿容量的配置和补偿地点的选择,以求得最大经济效益。这样做,虽然增加了计算工作量,但其经济效益是相当可观
推荐度:
导读并联电容器无功补偿的配置方法(一)宁夏电力局马永宁前言 采用力电容器并联补偿电网的无功负荷,由于具有单位投资少、电能损耗小、维护简单、搬迁方便等优点,在电力系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但是,目前采用的配置原则,大多用限定功率因数法或由经验决定。这种方法虽然简单易行,但经济效果却不是最合理的。本文将从并联电容器无功补偿装置(以后简称补偿装置)的改善电压和降低线损这两个主要作用出发,通过理论分析来决定补偿容量的配置和补偿地点的选择,以求得最大经济效益。这样做,虽然增加了计算工作量,但其经济效益是相当可观
并联电容器无功补偿的配置方法(一)

宁夏电力局  马  永  宁

前言

  

    采用力电容器并联补偿电网的无功负荷,由于具有单位投资少、电能损耗小、维护简单、搬迁方便等优点,在电力系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但是,目前采用的配置原则,大多用限定功率因数法或由经验决定。这种方法虽然简单易行,但经济效果却不是最合理的。

本文将从并联电容器无功补偿装置(以后简称补偿装置)的改善电压和降低线损这两个主要作用出发,通过理论分析来决定补偿容量的配置和补偿地点的选择,以求得最大经济效益。这样做,虽然增加了计算工作量,但其经济效益是相当可观的。

    本文着重解决三个问题:一是区域性补偿容量如何确定;二是补偿容量如何在配电母线和配电线路上分配;三是在配电线路上如何选择补偿地点。

第一章  区域性补偿容量的确定

1.1  概    述

    决定一个供电区域的补偿容量,是进行无功补偿规划和安排年度计划的重要依据。这里所说的“供电区域”是指一个35KV及以上的变电站供电的配电网。

    本章将介绍两种计算方法:一种是我国目前常用的经济功率因数法;另一种是陈德裕同志于1977年提出的经济传输无功负荷法。前者计算简单、结果明确,但是因为忽略因素较多,经济效益差,适合于作为规划设计的粗略估算;后者虽然计算繁琐,但配置合理,经济效益高,应作为安排年度无功补偿计划的依据。

    上列两种计算方法,都是从经济效益出发来计算无功补偿容量的,没有考虑电压水平的要求。因为,解决电压水平问题,除无功补偿外,主要应从改善电网结构来解决,此外还可以选择变压器分接电压、带负荷调压变压器、串联补偿等手段解决电压水平习题。

5  1·2  用经济功率因数法计算区域补偿容量

    本方法是根据供电区域至电源的电气距离和发电成本不同,采用不同的功率因数要求。电气距离分为三类七级,第一类负荷为发电厂直配负荷,按距离又分为五级;第二类负荷为经过一次升压和一次降压的负荷;第三类负荷为经过一次升压和两次降压的负荷。如图1·1所示为各类负荷示意图。各类负荷在不同发电成本时的经济功率因数如表1·1(见32页)所列。   

补偿容量则按下式计算:

式中:P——有功负荷;

     cos 1——现有负荷的实际功率因数;

     cos 2——按表1·1查得的经济功率因数。

各类负荷的经济功率因数 

  1·3  经济传输无功负荷计算原理

    在电网中增装无功补偿后,能抵销一部分无功负荷,使电源送来的无功负荷减少,线损功率也随之减少。每增加单位补偿容量能减少的线损功率称为无功补偿的“经济当量”。由于线损功率减少而节约的价值,减去无功补偿本身所增加的运行费用之后,其剩余价值如果正好能在规定的年限内抵偿无功补偿的初投资,则这个相应的经济当量称为“临界经济当量”。

电网中不同点的经济当量是不同的,某一点的经济当量则是随着该点的无功负荷增长而增加。因此,经济当量为临时经济当量时的无功负荷,便称为该点的经济传输无功负荷,或简称经济负荷。把超过经济负荷的那部分无功负荷补偿掉,在经济上是合算的;而如果实际无功负荷低于经济负荷,则没有必要进行无功补偿。因此,计算无功补偿配置容量便成为计算经济负荷。

一、基本原理

图1·2表示由一个电厂经一条线路向一个负荷供电的最简电网,线损功率如下式 

式中:P和Q为通过线路的有功和无功功率,R为线路电阻,U为线路电压。

线损功率对无功负荷的微增率(即该负荷点的无功经济当量)为:

|

  

式中:C 2为无功补偿单位容量投资值, 为年折旧率, 为投资的回收率, 为单的电能损耗。 

   

    这里Q为用年平均无功负荷表示的经济传输无功负荷。如果用一个直流网络图示式 (1.9),则如图1·3所示,  图中:    E=    为直流电源“电势”, 则相当于流过电阻R的“电流”。

图1·3  图1·2的等值计算电路

但是,实际电网的接线是很复杂的,下面将分别叙述各种电网结构时的经济负荷的计算方法。从上面所述的计算原理可知,由于有功负荷不能“补偿”,线路的电抗不会产生有功损耗,因此在下述的计算中可予忽略。

二、具有两个及以上分支的电网。

    图1·4所示有几个分支的电网,为计算第i分支的无功负荷的经济当量如下式;

式中:QS=Q—Qi为除i支路外其余支路的无功功负荷。

    将(1·10)式变换一下,令mi=mo,则Qi即为该支路的经济传输无功负荷。

式(1·11)可用图1·5来表示,因此图1·5可作为带分支电网计算经济负荷的图解法。

三、具有两个及以上的电源。

    图1·6表示两个电源的电网。如果电源的无功出力是无限的则无功负荷在两个分支的分配,应遵循线损最小的原则,不难求得:无功负荷应与其电阻成反比分配。

同理,三个以上电源时,亦可用类似的方法图解。

   

四、县有恒定的无功负荷分支线。

在实际电网中,某些分支的无功负荷,比计算的经济负荷还要小;对用户专用线只要求其保证一定的功率因数。因此,这些分支称为不补偿分支。如图1·8所示。

负荷Q2的经济当量为:

式(1·16)可用1·9的等值电路图解,其中不补偿负荷Q1可看作恒流负荷,Q2即为所求之经济负荷。

五、具有恒定的无功电源。

实际电网中,已经设置的无功补偿装置,可以用来抵销无功负荷,也可作为恒定的无功电源对待;有时,根据无功负荷经济分配需要某个电厂供应的无功出力,超过发电厂的可能出力时,则该电厂的无功出力可作为恒定的无功电源对待。

如图1·10中,QF为发电机最大无功出力,QB为已装无功补偿容量。根据无功电力平衡关系,显然有:

式(1·20)可用图1·11的等值电路来图解。图中,QF和QB是恒流电源(注意QB的方向与图1·9中的恒流负荷是相反的)。

1·4经济传输无功负荷的计算方法

实际电网的结构是很复杂的,变电站和输电线路少则几十座(条),多则几百座(条)。因此,要精确计算经济传输无功负荷是一件很繁杂的工作。但是,我们的计算目的是确定区域补偿容量,精度要求不高。因此,可作必要的简化。例如,如果忽略发电机和升压变压器的电阻,则可把电源的每一条直配线当作一个电网来单独计算。也就是把电网切成若干块,每块的结构便简单多了。计算程序和方法如下,

一、画出等值计算电路。

    根据电网结构按选定的计算电压等级画出网络结构图,对于发电机、双卷变压器、电抗器、线路可用一个电阻表示;对于三卷变压器用三个接成丫的电阻表示。

    按上节所述的方法.,将网络图化为等值计算电路。将所有电源侧和所有负荷侧各自联结起来接到“电势源”上。

    二、计算电路中各元件参数。   

    1电势源:    E=             (1.21)

式中:mo为临界经济当量按式(1·8)计算;U为所选择的计算电压。

    2.恒定无功出力,有下列三种。  

(1)已有无功补偿装置:

   

式中:QB 为无功补偿装置容量,TS 为年运行时间 。  

(2)发电机或调相机当无功出力不能满足需要而作恒流出力对待时。

式中:Q e为发电机或调相机的额定无功出力,TS为年运行时间。

(3)在精确计算中还须把110KV及以上线路充电功率作为恒流出力来考虑,分配于线路两端各占一半。对于110KV线路每公里可近似按33千乏计算;对于220KV单导线线路按l 30千乏/公里计算,双导线按175千乏/公里计算。

3.恒定无功负荷。

对于不补偿分支负荷,按其年平均无功负荷(或年无功电量除以8760)作为恒流负荷;在精确计算中,还须把线路、变压器、电抗器的无功损耗当作恒流负荷来对待,但在一般计算中可将它与线路充电功率一笔勾销。

4.元件电阻。    。

   

式中:RS为线路实际电阻值,Us为线路所属电压等级,U为计算电压等级。

式中:PK为变压器额定铜损,Pe为变压器额定容量。   

(3)三卷变压器,先计算各侧线卷额定铜损再按式(1·25)计算各侧电阻。

(4)发电机或调相机(一般计算中可以忽略),如已知定子直流电阻可按式(1·24)计

  算:如已知定子额定铜损则按式(1·25)计算。

     (5)电抗器(一般计算中可以忽略)

    式中:PK为电抗每相额定损耗,Ie为电抗器额定电流。

    三、解电路。

    计算电路是“直流”电路。因此,有关直流电路计算方法,如回路电路法,节点电压法,重叠原理,网络变换法则等均可适用。计算方法可以手算,也可用直流计算台模拟计算或用数字计算机计算。计算出各负荷分支的无功电力即为“经济传输无功负荷”;各发电厂的无功出力即为发电厂的合理无功出力。

    四、核算。

    将计算的经济无功负荷与实际无功负荷对比:如前者小于后者,其差值即为经济补偿容量;如前者大于后者,则不必补偿,若相差较多时,要将该分支负荷当作恒流负荷重算。

将计算的发电厂合理无功出力与实际可能出力对比:如前者大于后者铰多时,要将该电厂的可能出力作为恒流出力重算。  

    如果计算结果,各区域总需补偿容量超过财力物力的可能性较多时,为了使为限的无功补偿装置发挥更大经济效益,可以提高临界经济当量mo值(即提高电势源值),重新计算。

1·5  经济传统无功负荷的计算实例

图1·12画出了某个实际的电网结构,L1~L11表示送电线路,T1~T9表示变电站的主要变压器,Z1~Z6表示专线用户,G1为凭经验估算的不需补偿的负荷,B1是已有的集中补偿装置,F1~F8为待补偿的负荷点。线路的参数如表1·2所列,变压器参数如表1·3和表1·4 所列,各专线用户及不补偿负荷如表1·5所列,已有补偿装置参数如青1·6所列。

    计算电压取110KV,电压计算时以标称值为准,忽略其与实际值之误差;忽略发电机与升压变的有功损耗,因此,电源的直配出线可自成一个计算单元;先假设电源无功出力足够大,因此,线路L1没有无功传输;忽略线路的充电功率和线路、变压器的无功损耗,以简化计算。

临界经济当量计算如下:设发电成本Cl=0.03元/度,无功补偿的单位投资C2=30元/千乏,无功设备年大修折旧率αl=5%,投资回收按五年计,年回收率α2=20%,电容器的单位能耗β=0.003千瓦/千乏(β一般为等于电容器的介质损失tgδ),根据式(1.8)可算出临界经济当量mo=0.03l 5千瓦/千乏。因此,按式(1·21)可算出电势源为190.6千伏2。

1·3所述的原理,图1·12所示电网的计算电路如图1·13所示。这是比较简单的直流电路,可用重叠原理求解,解得结果已标在图1·13上(单位为兆乏),各负荷点的经济无功负荷如表1·7所列,实际无功负荷减去经济无功负荷即为该点经济补偿容量。各电源的经济无功出力如表1·8所列。

   

注意表1·7其中负荷F6、F7的实际值均低于经济负荷,尤其是F7,相差甚大,因此,应将F6和F7按固定负荷(与Gl一样)对待重新计算,本文因限于篇幅,不予赘述了。此外,还要核算电源的无功出力能否满足表1·8的要求,如果某一电源不能满足而且相差甚多,应将该电源的可能出力(年平均值)作为恒流出力对待重新计算;如果两个电源均不能满足,则按两个恒流出力对待,此时电势源便不存在了。

    这里计算出的经济补偿容量,是指在变电站配电母线上补偿时刚好是经济合理的。如果补偿点选在线路上或负荷处,则经济效果更好,精确的计算是将配电线路的计算电阻串入到图1·13的各负荷F1~F8回路中,这样使经济无功负荷减少,即补偿容量增加。但是,配电网的结构更为复杂,因此,作为区域补偿容量的估算,可以忽略配网的影响。

文档

并联电容器无功补偿的配置方法

并联电容器无功补偿的配置方法(一)宁夏电力局马永宁前言 采用力电容器并联补偿电网的无功负荷,由于具有单位投资少、电能损耗小、维护简单、搬迁方便等优点,在电力系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但是,目前采用的配置原则,大多用限定功率因数法或由经验决定。这种方法虽然简单易行,但经济效果却不是最合理的。本文将从并联电容器无功补偿装置(以后简称补偿装置)的改善电压和降低线损这两个主要作用出发,通过理论分析来决定补偿容量的配置和补偿地点的选择,以求得最大经济效益。这样做,虽然增加了计算工作量,但其经济效益是相当可观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