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文件名称 | 激光束焊作业标准书 | 版本:A/0 | |||
| 文件编号 | XX/QC-2010-001-143 | 页码:1/1 | |||
| 批 准 | 审 核 | 编 制 | |||
提出焊接技术要求,规定检查方法,确定焊接允收标准。
2.适用范围:
适用于齿轮电子束(激光)进行结合齿和齿轮的焊接情况。
3.焊接技术要求:
3.1 外观要求
3.1.1焊缝应规则,连续,不允许有缺焊现象。
3.1.2允许有外露气孔和气泡,但不允许连续分布,在气孔和气泡都存在的情况下,在圆周方向上气孔和气泡等缺陷的总长度(含4个卡槽尺寸)不允许大于焊缝总长的33%
3.2尺寸要求:
3.2.1焊接尺寸要求(如图1)
焊接深度L:3.0-3.5mm 图1
焊接宽度B:2.0-2.5mm
3.2.2对于需要磨削加工端面的齿轮,焊缝突起高度要低于齿轮的磨削加工后的端面(如图2) H>0.2mm
图2
4.电子束(激光)焊接金相检验
4.1取样方法:
以通过焊接齿轮总成几何轴线的两个相互平行的平面进行剖切,然后按照实验室金相检验的常规程序进行抛光,并用合适的试剂进行金相腐蚀。
4.2金相目镜的检测:
常规检查焊深,焊宽,推荐使用放大镜为10倍或20倍以上的目镜进行低倍图像检验,对于焊接组织的缺陷检查时使用50倍金相显微镜检验。
生产过程中每日首件的焊深,焊宽,组织,也必须进行显微镜图象检查,以便监控生产设备是否稳定合理。
5.电子束(激光)焊接探伤:
采用超声波技术进行焊接部位的100%无损探伤。
5.1探伤标准:
图3
5.1.1探伤深度要求:热前L=2.75mm 热后L=2.5mm
5.1.2 探伤伤长要求:焊接圆周伤长不大于33%(含4个卡槽尺寸)为合格(即:累计缺陷值≤116)
6.焊接缺陷接收标准
6.1裂纹及空洞(50倍下观察)
图4 图5
在L>2mm处有裂纹,可以接收。 通过显微镜图像观察在L<1mm有细裂纹,可以接收。
图6 图7
中部贯通裂纹,不可接收。 顶部裂纹,延伸至融合区,不可接收。
6.2焊偏
如下图8情况可以接收,此进L满足第3.2节焊深要求。
图8
6.3探伤不合格
在探伤深度要求为热前2.75mm,热后2.5mm,伤长大于33%(含4个卡槽尺寸)不可接收
6.4外观缺陷
6.4.1不允许有焊缝不连续,焊渣,表面下陷,咬边等缺陷。
6.4.2四槽圆周方向的8处不可有焊渣等凸起物(如图9)
6.4.3焊接点以外不能许有焊接高点。
4槽侧面(8处)
图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