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个坡面在顺坡方向降水、入渗强度、坡面质地一致的情况下,不同坡段侵蚀量也不相同,右图表示侵蚀量在坡面上的变化。读图回答第1~2题。
1.由图可知坡面哪个坡段侵蚀最严重
A.坡 B.坡面中段
C.坡麓 D.沟底
2.从图中信息所示角度考虑,黄土高原小流域治理最重要的措施是
A.保塬,平整土地 B.护坡,封坡育林种草
C.固沟,沟底轮作套种 D.宣传,建立预警机制
下图表示辽宁西北部某地土地利用的变化,将该区域分为25个方格,每个方格中的两个数字按左右顺序分别代袁1985年和2011年土地利用类型,完成3~4题。
3.图示区域土地利用变化会导致
A.土地次生盐渍化加剧
B.空气湿度明显增加
C.干旱、洪涝频率减小
D.水生生物物种增加
4.目前有利于促进图示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举措是
A.推广蔗基鱼塘 B.推广水稻种植
C.发展节水灌溉农业 D.发展大牧场放牧业
龙首渠修建于汉武帝时期,该工程从洛水上游开渠引水,灌溉临晋(今陕西大荔县)以东的四万多公顷土地。读图回答5~6题。
5.两千年前的先民们发明了井渠施工法,在商颜山今称铁镰山(高约120多米,黄土覆盖的古原)西段开凿了中国最古老的引水隧洞,主要目的是
①减少水分蒸发②获得更多的雨水补给③实现自流引水④分段施工,降低工程难度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如今的商颜山塬崖壁立、沟壑纵横,形成这种地貌景观的原因是
A.断裂谷地 B.风力沉积作用
C.向斜谷地 D.流水侵蚀作用
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甲处有一自南向北的河流,西岸冲刷较重。某日北京时间18:50时,该地旗杆影子缩为一个点。读图回答7~8题。
7.有关该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A.位于非洲地中海沿岸 B.位于南半球、西半球
C.盛行风为东北风 D.可能为热带荒漠景观
8.图示地区中
A.甲处构造为典型的储油构造 B.乙处钻探到的岩层最复杂
C.丙处钻井可能发现变质岩 D.丁处地下铁矿体形成时间比断层晚
26.(20分)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中等值线表示我国东北局部地区某年降雪初始日期分布状况
(1)描述图中区域降雪初始日期总体变化趋势,并简述其主要原因。(4分)
(2)甲河径流量比较丰富,水流比较平稳,但与长江流域对比航运价值却不大,简要说明理由。(5分)
材料二 资源枯竭型城市是指矿产资源开发进入衰退或枯竭期,其累计采出量已达到可采储量的70%以上的城市。这些城市多是中国在工业化初期迅速形成的,随着当地资源的日益枯竭,这些城市面临一系列社会经济问题,如何进行可持续发展正成为这些城市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3)两工业区的集聚程度都相当高,请评价工业集聚的利弊。(5分)
(4)东北工业区是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集中的地区,你能为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发展提出哪些合理化建议?(6分)
27.(15分)近40年来,祁连山冰雪融水迅速减少,局部地区的雪线正以年均2~6.5米的速度升高。读“我国某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R河主要水文特征。(5分)
(2)说出河西走廊有色金属工业密集,但酸雨少的原因。(4分)
(3)分析说明祁连山冰雪融水迅速减少对河西走廊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6分)
33.(10分)【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
某地区位于川东三峡库区的腹心地段,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地形多为褶皱山地,地下常有软硬相间的岩层。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该地区滑坡危险性最严重的自然、人类活动致灾因子。(4分)
(2)说明该地区滑坡发生次数与坡度的关系,分析减少滑坡灾害的措施。(6分)
蒙阴一中考前训练(五)参
1.B 2.B 3 A 4.C 5.D 6.D 7.D 8.C
26,(20分)(1)由东南(南)向西北(北)越来越早。纬度越高气温越低(太阳辐射随纬度升高而递减)。(4分)
(2)甲河流域纬度较高,冬季气温低,河流结冰期长;人口较少;经济发展水平不高.运输量较小。(5分)
(3)利:加强信息交流和协作;降低运费和能耗;充分利用基础设施.节约生产成本。(3分)
弊:加剧地区的环境污染。(2分)
(4)①发展科技,提高资源利用率和深加工程度。②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投资少、消耗低、污染小、效益高的产业,发展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实现多种经营。③治理环境污染,保护城市生态。(6分)
27.(1 5分)(1)流量小;水位季节变化大,汛期出现在夏季,冬季常断流;有结冰期;流速较慢;含沙量较小;可能会有凌汛。(答对其中五点即可得5分)
(2)深处内陆,降水少;空气中的凝结核呈碱性。(4分)
(3)河西走廊深居内陆,降水稀少,祁连山冰雪融水是河西走廊的主要水源;祁连山冰雪融水减少,使河西走廊的水资源减少、地下水位下降;植被退化,土地沙化,生态环境恶化。(6分)
33.(10分)(1)自然因子:坡度。(2分)人为因子:土地利用。(2分)
(2)关系:坡度为20°~35°时,最有利于滑坡的发生;(2分)
措施:坡度20°以上的丘陵山地应避免开垦耕种(或实行退耕还林,保护地表植被);应避免在脆弱地带进行交通、工矿工程施工;在滑坡易发地段,建设护坡工程,做好灾害防护。(4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