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实验三 薄层色谱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9 17:17:48
文档

实验三 薄层色谱

实验三薄层色谱一.实验目的要求1.学习薄层色谱分离原理及方法。2.学习薄层色谱的基本操作技术。3.掌握手工涂布、薄板活化、点样、展开、显色等基本操作。二.实验原理薄层色谱属于固—液吸附色谱。样品在涂在玻璃板上的吸附剂(固定相)和溶剂(移动相,又称展开剂)之间进行分离。由于各种化合物的吸附能力各不相同,在展开剂上移时,它们进行不同程度的解吸,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比移值(Rf值):是表示色谱图上斑点位置的一个数值,他可用下式计算:Rf=a/b。图3—1色谱中斑点位置鉴定图3—2直立式展开式中:a—
推荐度:
导读实验三薄层色谱一.实验目的要求1.学习薄层色谱分离原理及方法。2.学习薄层色谱的基本操作技术。3.掌握手工涂布、薄板活化、点样、展开、显色等基本操作。二.实验原理薄层色谱属于固—液吸附色谱。样品在涂在玻璃板上的吸附剂(固定相)和溶剂(移动相,又称展开剂)之间进行分离。由于各种化合物的吸附能力各不相同,在展开剂上移时,它们进行不同程度的解吸,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比移值(Rf值):是表示色谱图上斑点位置的一个数值,他可用下式计算:Rf=a/b。图3—1色谱中斑点位置鉴定图3—2直立式展开式中:a—
实验三薄层色谱

一.实验目的要求

1.学习薄层色谱分离原理及方法。

2.学习薄层色谱的基本操作技术。

3.掌握手工涂布、薄板活化、点样、展开、显色等基本操作。

二.实验原理

薄层色谱属于固—液吸附色谱。样品在涂在玻璃板上的吸附剂(固定相)和溶剂(移动相,又称展开剂)之间进行分离。由于各种化合物的吸附能力各不相同,在展开剂上移时,它们进行不同程度的解吸,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

比移值(Rf值):是表示色谱图上斑点位置的一个数值,他可用下式计算:Rf=a/b。

图3—1 色谱中斑点位置鉴定图3—2直立式展开

式中:a—溶质的最高浓度中心至样点中心的距离;

b—溶剂前沿至样点中心的距离。

良好的分离,Rf值应在0.15~0.75之间,否则应该调换展开剂重新展开。

三.实验步骤

1.吸附剂

薄层色谱的吸附剂最常用的是硅胶和氧化铝,其颗粒大小一般为260目以上。颗粒太大,展开时速度快,分离效果不好;反之,颗粒太小,溶剂移动太慢,斑点不集中,效果也不理想。吸附剂的活性与其含水量有关,含水量越低,活性越高。化合物的吸附能力与分子极性有关,分子越强,吸附能力越大。

国产硅胶:硅胶G、硅胶H&硅胶F254,后者使用之后可在紫外灯下观察,有机化合物在亮的荧光板上盛暗色斑点。硅胶常用于湿法铺层。

本实验用硅胶G

2.展开剂选择

薄层色谱展开剂的选择,主要根据样品中各组分的极性、溶剂对于样品中各组分溶解度等因素来考虑。展开剂的极性越大,对化合物的洗脱力也越大。

选择展开剂时,除参照资料提供的溶剂极性来选择外,更多地采用试验的方法,在一块薄层板上进行试验:

①若所选展开剂使混合物中所有的组分点都移到了溶剂前沿,此溶剂的极性过强;

②若所选展开剂几乎不能使混合物中的组分点移动,留在了原点上,此溶剂的极性过弱。

当一种溶剂不能很好地展开各组分时,常选择用混合溶剂作为展开剂。先用一种极性较小的溶剂为基础溶剂展开混合物,若展开不好,用极性较大的溶剂与前一溶剂混合,调整极性,再次试验,直到选出合适的展开剂组合。合适的混合展开剂常需多次仔细选择才能确定。

本实验用的展开剂为:丁醇:乙醇:水=9:3:1(体积比)

3.实验操作步骤⑴制板 取20cm×10cmde 玻璃板的玻璃板(经常使用显微镜上的载玻片),依次用水和乙醇洗净,晾干。取5g薄层色谱用的硅胶G,加5%CMC溶液约10mL调成糊。调制时慢慢搅拌,勿使产生气泡。将糊倒在玻璃板上,摇动摊平,室温晾干(或用冷风吹干),置于105~110℃烘箱内进行活化30min。活化好的板放在干燥器内冷却、保存备用。

⑵点样 圆珠笔芯在点滴板上摩擦,然后用乙醇将残留在点滴板上的油溶解,用毛细管蘸取试样溶液,在薄层板上点样。在样点上轻轻画出一条平行于玻璃板底边的细线。薄层色谱板载样量有限,勿使点样量过多。

⑶展开 吹干样点,竖直放入盛有展开剂的有盖展开瓶中。展开剂要接触到吸附剂下沿,但切勿接触到样点。盖上盖子,展开。待展开剂上行到一定高度(本实验的展开高度为

4.5cm),展开时间约35min。取出薄层板,再画出展开剂的前沿线。

⑷显色,计算R f值 挥发干展开剂,选择合适的显色方法显色(本实验不显色)。量出展开剂和各组分的移动距离,计算各组分的相对移动值

四.注意事项

1.制版前必须洗净玻璃板,擦干。

2.吸附剂调制成流线状,而且应现调现用,硅胶G糊易凝结,不宜久放。

3.手工涂布应尽量涂匀,不能涂太厚。

文档

实验三 薄层色谱

实验三薄层色谱一.实验目的要求1.学习薄层色谱分离原理及方法。2.学习薄层色谱的基本操作技术。3.掌握手工涂布、薄板活化、点样、展开、显色等基本操作。二.实验原理薄层色谱属于固—液吸附色谱。样品在涂在玻璃板上的吸附剂(固定相)和溶剂(移动相,又称展开剂)之间进行分离。由于各种化合物的吸附能力各不相同,在展开剂上移时,它们进行不同程度的解吸,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比移值(Rf值):是表示色谱图上斑点位置的一个数值,他可用下式计算:Rf=a/b。图3—1色谱中斑点位置鉴定图3—2直立式展开式中:a—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