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全国中小学美术教师基本功比赛理论知识测试试卷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9 17:16:57
文档

全国中小学美术教师基本功比赛理论知识测试试卷

第五届中小学美术教师基本功比赛理论常识测试试卷及答案一、简要概述题。(任选一题回答,10分)1、教体艺[2007]16号文《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小学艺术教育活动的意见》中,对中小学艺术教育提出了十点意见,请简要概述。答:教体艺[2007]16号文《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小学艺术教育活动的意见》提出的十点意见:1、中小学艺术教育活动要以育人为宗旨,坚持先进文化导向,体现“向真、向善、向美、向上”的校园文化特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帮助学生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陶冶情操,提高感受美、鉴赏美
推荐度:
导读第五届中小学美术教师基本功比赛理论常识测试试卷及答案一、简要概述题。(任选一题回答,10分)1、教体艺[2007]16号文《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小学艺术教育活动的意见》中,对中小学艺术教育提出了十点意见,请简要概述。答:教体艺[2007]16号文《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小学艺术教育活动的意见》提出的十点意见:1、中小学艺术教育活动要以育人为宗旨,坚持先进文化导向,体现“向真、向善、向美、向上”的校园文化特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帮助学生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陶冶情操,提高感受美、鉴赏美
第五届中小学美术教师基本功比赛理论常识测试试卷及答案一、简要概述题。(任选一题回答,10分)

1、教体艺[2007]16号文《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小学艺术教育活动的意见》中,对中小学艺术教育提出了十点意见,请简要概述。

答:教体艺[2007]16号文《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小学艺术教育活动的意见》提出的十点意见:

1、中小学艺术教育活动要以育人为宗旨,坚持先进文化导向,体现“向真、向善、向美、向上”的校园文化特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帮助学生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陶冶情操,提高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中小学艺术教育活动的内容要贴近校园生活,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

3、中小学艺术教育活动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坚持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原则。

4、要把中小学艺术教育活动列入学校教育教学的整体计划之中,保证每周有固定的艺术活动时间。

5、要切实加强艺术教育活动指导教师的培训工作,努力建设一支有敬业精神、有较强业务能力的骨干教师队伍。

6、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保证必要的经费投入,为开展艺术教育活动提供物质条件保证。

7、组织大型、集中的学生艺术活动,必须明确安全责任,制订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建立安全责任追究制度,确保中小学生人身安全。

8、严禁任何部门和中小学校组织学生参与商业性艺术活动或商业性庆典活动;不得组织学生参加企业、媒体或其他社会团体举办的有收费营利行为的艺术竞赛等活动。

9、学校不得组织学生参加社会艺术水平考级活动,各类社会艺术水平考级的等级不得作为学生升学、奖励的依据。

10、严禁中小学生进入“未成年人不宜”的娱乐活动场所。

2、教育部制订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对我国现行的中小学课程和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5个“过于”和1个“过分”,请简要概述。

答:教育部制订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对我国现行的中小学课程和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5个“过于”和1个“过分”是:

1、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2、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4、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5、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6、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二、填空。(10分)

1、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应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

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和(评价)的建议。

2、教育部第13号令《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中明确指出:艺术教育是学校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和内容,是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包括:艺术类(课程)教学,(课外、校外)艺术教育活动,(校园文化)艺术环境建设。

3、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指的是(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

三、选择题。(10分)

1.以画“梵像”著称,其风格,据记载“其体稠叠而衣服紧窄”,犹如从水中出来的画家是( A ) A.曹仲达 B.卫协 C.顾恺之 D.杨子华

2.“说唱俑”、“马踏飞燕”是( B )雕塑艺术中的杰出代表。

A.唐代 B.汉代 C.秦代 D.战国

3.初唐画家阎立本的代表作品是( D )

A.《送子天王图》 B.《观音图》 C.《搜山图》 D.《步辇图》

4、“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提出者是( C )

林风眠 D.齐白石 C.高奇峰 B.吴昌硕A.

5、( A )是中世纪建筑艺术的颠峰,其代表作在法国有巴黎圣母院教堂,圣德尼教

堂,夏特尔教堂,在意大利有著名的米兰大教堂。

A.哥特式建筑 B.罗马式建筑 C.希腊式建筑 D.拜占庭式建筑6、盛唐时期仕女画家张萱的传世作品有《捣练图》卷,还有代表作品是( C )

A.《女史箴图》 B.《观音图》 C.《虢国夫人游春图》 D.《宫中图》

7、壁画《格尔尼卡》的作者是( B )

A.卢梭 B.毕加索 C.达芬奇 D.塞尚

8、首次提出山水画“三远”的论著是( B )

A.图画见闻志 B.林泉高致 C.画继 D.山水纯全集

9、描绘宫中嫔妃生活哀怨的作品是( C )

A.虢国夫人游春图 B.捣练图 C.挥扇仕女图 D.簪花仕女图

10、“昭陵六骏”浮雕中具有情节性的作品是( A )

A.飒露紫 B.拳毛騧 C.白蹄乌 D.特勒骠

四、简答题。(任选一题回答,10分)

1、中、小学美术课程的性质、目标、价值。

答:中、小学美术课程的性质: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全体学生必修的艺术课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中、小学美术课程的价值: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程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审美能力

2、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

3、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4、形成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技术意识

5、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

中、小学美术课程的目标: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了解基本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2、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中小学美术教学大纲提到的“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1.教师要认真贯彻本教学人纲的精神,处理好思想品德教育、审美教育、能力培养和双基训练的关系。在传授双某,培养能力过程中,加强思想品德教育。要充分发挥美术教学情感陶冶的功能,努力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2.要贯彻启发式原则,采取多种教学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生动活泼地学习,大胆地进行艺术表现和创造。

3.教师应加强示范,并充分利用展示图片、美术作品及放映幻灯、影片、录像片等教学手段和现代教育技术进行直观教学。

4.要关心美术教学的改革和发展,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实验,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5.学业考核以平时成绩为主,考核可采取多种方式。

五、名词解释。(15分)

1、立体主义:立体主义是西方现代美术流派之一,1907年产生于法国。该派要求从画家的主观意念中,打破物象的自然形态,再进行重新的组合、装配。代表人物有毕加索、勃拉克等。

2、美术创作:美术创作是指通过感受、体验和构思,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采用一定的技法制作美术作品,以表达思想和情感。

3、审美:审美是指对具体事物和艺术作品中美的因素和形象进行非功利的直觉和观照,并在这一过程中获得愉悦的心理体验。

4、曹衣出水,吴带当风:“曹衣出水,吴带当风”主要是指古代人物画中衣服褶纹的两种不同的表现方式。一种笔法刚劲稠叠,所画人物衣衫紧贴身上,犹如刚从水中出来一般;一种笔法圆转飘逸,所绘人物衣带宛若迎风飘曳之状。而“曹衣出水,吴带当风”中所指的“曹”、“吴”又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一说曹为曹仲达,吴为吴道子;一说曹为曹不兴,吴为吴暕。曹不兴为三国时吴国吴兴人,又名弗兴。擅长画龙、马、虎及人物,画史有“误墨于素,因势成蝇”

的传说。吴暕为南朝宋代人,擅长画佛像罗汉,时享盛誉。而“曹衣出水,吴带当风”一般多指曹仲达和吴道子。曹仲达,北齐人,以画梵像著名,其画风在绘画史上有较大影响。素有曹家样之誉,其画衣衫褶纹被人们称作“曹衣出水”。

5、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中国艺术理论的重要命题,它是由水墨画的创始人之一、唐代画家张璪(约735~785)提出的绘画理论,它概括了艺术与现实的审美关系,为中国绘画奠定了基础。“师造化”须同时“得心源”,即有所思,有所寄意;“得心源”又是建立在师造化的基础上,二者协调,便会产生好的作品。董其昌以悟为主的“师法自然”师,最得张璪学说的精髓。“搜遍奇峰打草稿”的画家石涛却将妙悟置于其理论的核心位置上。

六、线条手绘图示。(15分)

1、徒手写美术字-美术教育:

2、静物构图-均衡:

3、四方连续:

4、成角透视:

5、渐变构成:

七、作品分析。(从时代背景、表现内容、艺术特色、整体评价方面分析美术作品。任选一题回答, 20分)

1、分析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

(1)宋初市民阶层的形成,出现了以市俗生活为中心内容的风俗画。

(2)通过郊野、汴河、街市三个段落,展现了北宋都城汴梁汴河两岸清明时节的街市景象。(3)构图采用散点透视。布局有序,内容丰富,主题突出。采用线描淡彩画法,并紧密结合对象的质感特征。

(4)体现了中国古代风俗画的最高成就,对研究宋代的城市生活以及民俗、服饰、建筑、工商、交通等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

2、分析王蒙的《青卞隐居图》。

(1)元朝的“世事多变”造成文人画家逃避现实、隐遁山林。

(2)描绘了浙江吴兴县西北18里许的卞山景象。

(3)立轴采用高远法构图,画出卞山自山麓至顶全貌,结构谨严,纵横离奇。画草庐数间,点出了文人隐逸的主题。画法先以淡墨勾石骨,再用焦墨皴擦,淡墨微染,层层加深,层次井然。画面密而不塞,实中有虚,有深远的空间感。

(4)运用前代画家之法,创造出线繁点密,苍茫深厚的新风格。被明代画家董其昌称为“天下第一。”

3、分析米勒的《拾穗》。

(1)1848-1840年是法国现实主义大放光彩的时代,人们渴望在艺术中看到自己生活的时代。(2)表现三位衣着俭朴的农妇,在收割过的田里寻找遗落的麦穗。

(3)主题鲜明,空间感强,色彩温暖而沉着,人物形象含蓄、概括,富有雕塑感。

(4)使普通劳动场面登堂入室,其艺术的深刻社会意义在于史诗所不能达到的质朴平凡。

八、从自己的工作经历中,总结提炼出对美术教育的综述或感悟(50字以下)。(10分)

全国中小学美术教师基本功比赛理论知识测试题及答案(一)

一、连线题:

1、请把相对应作品、作者用线连接起来:

步撵图(中国画?唐)闫立本

父亲(油画)罗中立

雪景寒林图(宋)范宽

韩熙载夜宴图顾闳中

蒙娜丽莎(油画?意大利)达?芬奇

垂死的奴隶(雕塑?意大利)米开朗基罗

春(油画?意大利)波提切利

芙蓉锦鸡图(宋)赵佶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宋).

溪山行旅图范宽

创世纪壁画米开朗基罗

掷铁饼者米隆

思想者罗丹

国王与王后亨利?摩尔

2、请把以下建筑和他们相应的建筑形式用线连接起来:

圣索非亚大教堂拜占庭建筑比萨大教堂罗马式建筑

巴黎圣母院哥特式建筑

米兰大建筑哥特式建筑

3、请把相应的流派、作者和作品用线连接起来:

野兽派马蒂斯舞

印象派莫奈印象?日出

后印象派塞尚苹果和柳橙

未来派杜桑下楼梯的裸女

抽象主义康定斯基即兴

二、填空题:

1、中国结——这一美好的名称,在我国传统文化中象征(团结)、(和谐)、(温暖)的人际关系。主要有平结(基本结)和盘长结(变化结)。

2、标志设计一般表现手法有(具象)、(抽象)、(文字)、(数字)、(漫画)、(综合)等类型。

3、中国画中的墨分五色是指?(焦墨、浓墨、重墨、淡墨、清墨)。

4、篆刻的主要表现形式有:(朱文)和(白文)(又称阳文和阴文)。

5、印象派的主要代表画家是:(莫奈、马奈、雷诺阿、德加、毕沙罗、西斯莱)等。(3个以上)

6、南齐谢赫的著作《古画品录》中的六,其内容是:(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

7、雕塑(雕)、(刻)、(塑)三种制作方法的总称,是用固体材料制作的占有三维空间的艺术品。按其形态,一般可分为(圆雕)和(浮雕)两大类。

8、泥塑常用的制作技法有:(捏)、(卷)、(贴)、(刻)、(接)、(雕)、(挖)等。

9、在中国建造体系中,园林建筑是综合性最强,艺术性最高的重要门类。大约可分为(帝王宫苑)、(私家园林)、(寺观园林)和(山林名胜)等四种类型。

10、色彩的三大要素是(色相)、(纯度)、(明度),它分为有彩系和无彩系两大系列。色彩的搭配方法有(同类色搭配)、(邻近色搭配)、(对比色搭配法)。

11、从文化类型的空间分布和传承来看,中国面具的主要类型有:(藏面具)(青藏高原地区)、(傩面具)(西南地区)、(百戏面具)(中原汉文化地区)、(彝族面具)(云贵地区)、(萨满面具)(北方骑牧民族)。

12、平面设计其设计的对象和范围限定在“二维”的空间维度之中。主要是(图形)、(文字)等形象和信息要素的综合设计,它包括所有二维层面上的设计活动,如(书籍装帧设计)、(包装设计)、(标志设计)、(企业设计)、(字体设计)以及其他出版物设计。

13、版画是一种间接型的绘画形式,是通过(制版)和(印刷)来完成,并具有复数性的平面作品。版画根据不同的版的形态可分为(凸版画)、(凹版画)、(平版画)和(孔版画)。根据不同的制版材料又可分为(木版画)、(纸版画)、(铜版画)、(石版画)、(石膏版画—)和(丝网版画)等。

14、标志的构成形式分类:(文字类)、(抽象类)、(具象类)。

15、中国画常用的墨法有:(泼墨法)、(破墨法)、(积墨法)等等。

16、平面构成的基本方式有(重复)、(近似)、(渐变)、(发射)、(特异)、(密集)、(对比)、(肌理)等。

17、中国画的形式美因素包括:(形象之美)、(笔墨之美)、(色彩之美)、(章法之美)。

18、我国四大名窟是(敦煌莫高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山西大同(云岗石窟),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

19、石窟艺术是以(雕塑)、(壁画)、(建筑)三位一体的表现形式,直观而形象地诠释佛教经典,弘扬教义的佛教艺术。

20、“元四家”是指:(倪瓒)、(黄公望)、(吴镇)、(王蒙)。

21、中国山水画中的三远指:(高远)、(深远)、(平远)。

等多种类型。(散点透视)、(成角透视)、平行透视)、透视包括(22.

23、美术是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通过造型等手段,创造出的具有一定空间和审美价值的视觉形象的艺术。

24、美术的主要功能有(教育功能)、(认识功能)、(审美功能)和(娱乐功能)。中国的传统美术,从强调形神兼备,逐渐发展到以抒发作者主观感受的写意为主,主要运用以线造型的手法,在绘画中表现色彩和时间、空间方面,具有自己独特的方法。以欧洲为主的西方传统美术,崇尚写实,主要运用以(明暗造型)的手法,具有欣赏人体美的艺术传统。

25、欣赏教学一定要结合具体作品进行分析,使学生了解美观与实用是工艺美术的重要特点。中国画从表现题材上分为(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从表现形式上分(工笔画)和(写意画)。总体上追求神韵和气韵的表现。造型不拘于外形的肖似,注重表现物象的内在神韵和画家情意。人物画主张(以形写神),突出人物的内心世界;山水画强调(情景交融)的意境创造;花鸟画则强调(生命力的表现)和(寄意情怀)。

三、选择题。(可多项选择)

1、“四君子画”( a )

a. 梅、兰、竹、菊

b.梅、兰、牡丹、玫瑰

c.茉莉、杜鹃、竹、菊

2、图案的基本规律(b.c)

a. 统一与变化

b. 统一中求变化

c. 平衡与对称

3、色调的种类(a.b.c.d.e)

a. 暖色调

b.冷色调

c. 对比色调

d. 调和色调

e.中性色调

f. 淡色调

4、凡高是(a)

a. 欧洲后印象主义画家

b. 欧洲印象主义画家

c. 欧洲抽象主义画家

5 、《清明上河图》的作者 A黄公望 B张择端 C马远 D范宽( B )

6、《愚公移山》的作者 A蒋兆和 B林凤眠 C徐悲鸿 D齐白石( C )

7、《开国大典》的作者 A卫天霖 B罗工柳 C王式廓 D董希文( D )

8、《格尔尼卡》的作者 A安格尔 B毕加索 C达维特 D达利( B )

四、名词解释:

1、水体艺术:用水作材料进行的艺术设计,在水体艺术作品中,水可以流动、喷发、跌落,形成独特的艺术魅力。通常水的不同形态有水(液态)、云(气态)、冰(固态)。

2、封面设计:书籍装帧设计的一部分,书籍装帧要对封面、书脊、封底进行整体的设计。

3、漫画:一种具有讽刺性或幽默性的绘画。画家从历史和现实生活中取材,通过夸张、比喻、象征、寓意等手法表现为幽默、诙谐的画面,借以讽刺、批评或歌颂某些人和事。(答出讽刺性、幽默性即可)

4、包豪斯:1919年在德国魏玛市成立,创始人是格罗皮乌斯,“包豪斯”是传播现代艺术教育新思想的学校,强调绘画、建筑、工艺三者的结合,它专门以培养新型的建筑和工业设计人才而闻名于西方。其主要建筑思想有:1、建筑功能因素突出;2、建筑的格局变化丰富;3、建筑的材料对比明显。

五、问答题:

1、简述民间艺术色彩搭配的特点。

民间艺术形式多样,题材广泛,并以其热烈、质朴、纯真、自由的特征显示着她的魅力,民间艺术的色彩搭配正是形成其艺术特征的重要方面。民间艺术的色彩常表现为饱满、艳丽、清新,多施以纯度较高的原色。在色彩处理上,由于经济条件所限,常用所能找到的材料和工具进行创造,并不拘泥于物象原有的基本色调,色彩搭配多采用强对比的手法,对生活中物象的色彩关系进行

大胆取舍、归纳,因此形成了民间艺术特有的色彩风格,既和谐统一,又辉艳浓郁。

2、简述陶器与瓷器的区别。

二者的联系在于:它们都是以泥土为原料,经人工制坯后放于窑炉中以烈火烧制而成。但由于坯料成分的不同、窑炉温度的高低不同等原因,生成的产品出现了陶与瓷的区别。陶器:坯体一般由普通泥制成,烧成温度较抵(一般在1000度以下),烧成品的器体胎质疏松、吸水率高,敲击时发出的声音不清脆。坯体外不施釉或施低温釉。瓷器:坯体由黏土(高岭土)制成。入窑炉中以高温烧成(一般在1200度以上)。烧成品胎质致密、吸水率低或不吸水。敲击时发出清脆的金属声。器体内外往往施高温玻璃釉。

3、版面的若干构成要素是什么?

答:是刊名、报头、栏目、题花、文章、插图等多种要素有机结合的综合体。

4、美术字字体结构设计的几个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字形匀称,大小统一。上紧下松,上大下小。有争有让,适当穿插。笔画统一,主次分明。

5、园林建筑的艺术审美特征?

以表现自然意趣为主旨,追求“虽由人作,宛自天成”的艺术效果;布局讲究虚实相生,注重诗画意境的创造;

利用叠石、围墙、漏窗、借景等艺术手法,将有限的面积化为无限丰富的空间意象,激发游人的想像和联想。

6、美术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具有造型性、可视性、静态性、物质性的一种空间艺术。

7、美术作品鉴赏的基本方法?

1、从题材的角度来介绍作品所反映的故事或事件。

2、从美术的角度分析作品的构图和人物的塑造有何特点,

3、从美术史和人物的塑造有何特点。

4、从美术史和文化的角度介绍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及美术史上的贡献。

8、谈一谈2008北京奥运吉祥物的设计意义。

吉祥物是一种特殊的具有象征性的图像,服务于特定的对象,如节日、运动会、企业等。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五个吉祥物“福娃”都是中国代表性动物,它们分别是:鱼贝贝、大熊猫晶晶、奥运火炬欢欢、藏羚羊迎迎、燕子妮妮下,谐音就是:北京欢迎您。5个充满浓厚中国色彩的吉祥物代表这中国的形象,它们不但可爱,而且寓意深刻,从颜色上,这五个吉祥物分别对应了绿、黑、黄、红、蓝,也就是奥运标志的五环。

全国中小学美术教师基本功比赛理论知识测试题及答案(二)

一、教育部制订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对我国现行的中小学课程和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5个“过于”和1个“过分”,请简要概述(10分)

二、填空:

1、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应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和(评价)的建议。

2.被称为“原始的维纳斯”的著名代表作,是在维也纳附近的(威伦道夫)出土的女性雕像。

3.埃及人相信“灵魂永生”,故(宗教)对埃及艺术产生了重要影响。

4.希腊雅典卫城建筑群中,主要建筑是(巴底农)神庙,而(伊克瑞翁)神庙则以有一组女神柱而著称。

5.提出人体比例为1:8(应该是7吧)的希腊雕刻家(波留克列特斯),其代表作是(荷矛者)。

6.拜占庭是教堂的典型代表是(圣索菲亚教堂)。

7.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美术最早表现希腊神话题材的画家是(波提切利),其代表作品是(春)和(维纳斯的诞生)

8.古罗马浮雕有(记事)和(写实)的特征,其最突出的代表作是(图拉真)纪念柱式浮雕。

9.欧洲油画技术的革新者是(尼德兰)的(让?凡?埃克)。

10.文艺复兴时期威尼斯画派最著名的两位画家是(乔尔乔纳)和(提香)。

11.欧洲巴洛克艺术在雕刻方面的代表是意大利的(贝尼尼),在绘画方面的代表是弗兰德思的(鲁本斯)。

12.17世纪西班牙画家穆立罗的作品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宗教题材画),另一类是(风俗)画。

13.在法国万事崇尚奢华的路易十五时代,画家(夏尔丹)那沉稳肃穆的景物画愈显得美丽动人。

14.写出法国新古典注意画家大卫的三幅代表作:(1)《荷加斯兄弟的宣誓》(2)《苏格拉底之死》(3)《布鲁图斯》。

15.代表浪漫派色彩成就的《萨达纳巴尔之死》,是德拉克罗瓦赴东方后所作。象征法国精神的是吕德的雕刻作品《马赛曲》。

16.法国画家米勒以其质朴平凡的笔调深刻的表现了田间劳动者的生活面貌,最有代表性的有《簸谷者》《扶锄者》《拾穗者》。

17.在法国印象派中,以画人物著称的画家有(马奈、德加、雷诺阿);以画风景画著称的画家有(莫奈、毕沙罗和西斯莱)。

18.在19世纪英国风景画派,具有浪漫主义表现手法的画家是(特纳),而另一位画家(康斯太勃尔)的作品,则被称为是现实主义风景画的典范。

19.西班牙立体主义美术的创立者是毕加索,其油画作品《亚威农少女》,被认为是传统美术与现代美术的分水岭。

20.(凯旋门)是古罗马的重要建筑,用来纪念战役的胜利。其中有两种形式。即(伊奥尼亚)式和(科林斯柱)式。

21.继承和发扬了乔托的艺术传统的是意大利画家(马萨乔)。

22.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美术在技法上的两大成就是(空间透视)和(人体解剖)。

23.德国文艺复兴时期最杰出的两位画家是(丢勒)和(小汉斯?霍尔拜因)。

24.十六世纪末十七世纪初,意大利产生了三大流派,即(佛罗伦萨画派、罗马画派、威尼斯画派)。

25.《阿尔卡迪牧人》的作者是法国画家(普桑)。

26.法国洛可可画家华多的一生的转折点以其作品《舟发西苔岛》为标志。

27.法国新古典主义的杰出代表有(大卫、普吕东、安格尔)等。

28.法国画家籍里柯创作的《梅杜萨之筏》,被视为浪漫主义的伟大誓言,而德拉克罗瓦的《自由引导人民》,则是这位画家的想象力达到顶峰的作品。.

、《画室》等。29.法国写实主义绘画的旗手是(库尔贝),其代表作品是《奥尔南的葬礼》和毕沙罗)。30.十九世纪英国的两位杰出的风景画家是谁和谁(莫奈,而注重表31.“印象主义”一词由莫奈所作的《日出印象》画的标题而来。该画派中善于描绘舞女题材的是(德加)现农民和农村景色的是(毕沙罗)。、。其历史画的“三部曲”是(《近卫军临刑前的早晨》32.在俄罗斯“巡回画派”中,以历史画创作著称的是(列宾))。、《女贵族莫洛佐娃》《缅希柯夫在别留佐夫村》:

三、简述中、小学美术课程的性质、目标、价值答:中、小学美术课程的性质: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全体

学生必修的艺术课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小学美术课程的价值: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程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审美能力 2、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 3、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4、形成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技术意识 5、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中、小学美术课程的目标: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了解基本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分)四、解词语。(15审美是指对具体事物和艺术作品中美的因素和形象进行非功利的直觉和观照,并在这一过程中获得愉悦的心理审美:体验。造型艺术中的形态、构造、构图、轮廓的特征所反应的形式的韵律美、形式美的视觉感受,我们称之为形式形式感:感。它反应在绘画、设计、雕塑、及书法等艺术中。纯度:指的是色彩的鲜艳程度,它取决于一处颜色的波长单一程度。“包豪斯”是传播现代艺术教育新思想的学校,强调绘画、1919年在德国魏玛市成立,创始人是格罗皮乌斯,包豪斯:、建筑功能因建筑、工艺三者的结合,它专门以培养新型的建筑和工业设计人才而闻名于西方。其主要建筑思想有:1 、建筑的材料对比明显。、建筑的格局变化丰富;素突出;23吴带当风:所谓“吴带当风”,是指吴道子所画人物的衣带临风飞扬,飘逸洒脱;所谓“满壁风动”,是说吴道子所画的壁画充满动感。简单地说,吴道子画的人物是运动的,是有速度的。

五、线条手绘图示。(15分)

徒手写美术字-艺术节:

中国画-深远:

静物构图-均衡:

四方连续:

成角透视:

六、论中国民间美术的基本特征和教育价值。(10分)

七、从时代背景、代表人物、创作理念、代表作品和艺术风格方面例举分析中外美术史上的一个流派。(20分)

八、从自己的工作经历中,总结提炼出对美术教育的综述或感悟(50字以下)。(10分)

全国中小学美术教师基本功理论比赛知识测试题及答案(三)

一、填空题(每格0.5分,共30分)

1、美术课程评价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改进教师教学,促进(美术课程)不断发展的重要环节,美术课程评价的依据是(《美术课程标准》)。

2、“综合·搜索”领域是指通过综合性的美术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搜索,研究,创造以及综合解决问题的美术学习领域,它分为三个层次:①(融美术各学习领域为一体)②(美术与其他学科相综合)③(美术与现实社会相联系),三个层次之间又有着不同程度的交叉或重叠。

(上第二段,(汴京郊外的景物)第一段为整幅作品可分为三段内容,的作品,(张择端)是北宋画家《清明上河图》、3.

土桥及大汴河两岸的繁忙景象),第三段为(汴京市区的街景),其中(上土桥及大汴河两岸的繁忙景象)为整幅作品的中心和高潮。作品采用的是(散点)透视。

4、元代最有代表性的四个山水画家分别是(黄公望)、(王蒙)、(倪瓒)、(吴镇)。

5、我国的四大石窟是指(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冈石窟)、(洛阳—龙门石窟)、(天水—麦积山石窟)。

6、中国画在表现形式上有(中堂)、(条幅)、(小品)、(卷轴)册页扇面等多种。

7、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三位画家是(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他们的代表性分别是(《最后的晚餐》)、(《西斯廷教堂天顶壁画》)、(《西斯廷圣母像》)。

8、中国的古典园林的苏州四大园林是指(拙政园)、(留园)、狮子林、网师网。古典园林特别善于利用具有浓厚民族风格的各种建筑物,如(亭)、(台)、(楼)、(阁)、(廊)、(榭)、轩、舫、桥等。

9、《加菜义民》是(法)国雕塑家(罗丹)的作品,他另外的代表作有(《吻》)。

11、新课程标准要求在美术教师中加强师生的双边关系,既重视(教师的教),也重视(学生的学)。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倡导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和平等关系)。

12、巴黎圣母院位于(法)国,是典型的(哥特式)建筑。悉尼歌剧院则是(澳大利亚)国家的建筑,它的造型如(贝壳)。

13、雕塑以其不同的表现形态可以分为(圆雕)雕与(浮雕)雕。(米开朗基罗)的作品《大卫》是一件(圆雕)雕作品。

二、连线题(每题1分,总计10分)

《冬猎》勃鲁盖尔

《西斯廷圣母》卢梭

《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拉斐尔

《冬猎》东山魁夷

《热带飓风与虎》勃鲁盖尔

《旱春之路》列宾

《簪花仕女图》韩干

《照夜日图》周昉

《芙蓉锦鸡图》赵佶

《黄河逆流》叶浅予

《浅塘渡牛图》马远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1.谈谈对“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的认识。

第一,从文化的多样性角度来考虑,它加深了学生对文化多样性的了解,培养学生对我国优秀美术传统的热爱,尊重并理解世界的多元文化。

第二,从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横向联系的角度来考虑,它可以促进学生通过美术学习取得对其他学科的学习和理解

第三,从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角度来考虑,它可帮助学生学会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看待历史上的一些问题。

总之,“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在国际上是基于多元文化理论的影响,基于对文化的多样性而提出来的。我国本次美术课程改革中提出这一新理念,是基于从根本上扭转把美术学科仅仅作一种单纯的技能技巧训练的观念,而是视为一种文化学习来看待的理念提出来的,其目的是使学生通过美术学科的学习同其他人文学科一样参与人类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培养学生对祖国优秀美术传统的热爱,对世界多元文化的宽容和尊重。

2.分析东汉《击鼓说唱俑》的艺术特色。

四川地区的汉俑独具特色,内容更为丰富,在出土的许多俑雕像中,最著名的就是这件《击鼓说唱俑》。说唱俑席地而坐,头部硕大,裹着头巾,前额布满皱纹,赤膊跣足,左臂环抱一个圆鼓,右手高扬鼓锤。这个说唱俑的表演仿佛已经进入了高潮,他得意忘形,神情激动,表情夸张,竟不自觉地手舞足蹈起来……这是多么令人激动的场面!虽然人们并不了解他说唱的具体内容,但一看到这位热情、乐观、充满生命活力和幽默感的艺人,都会发出会心的微笑,甚至可以想象到在这个说唱俑的面前,正有一群兴致勃勃的听众在倾听着他出色的表演!可见,汉代的雕塑家们是多么富有创造力和想象力。他们并非简单地模仿生活中的场景,而是采用了极其大胆夸张的手法,着重表现说唱者那种特殊的神气。作者采用虚拟方式,通过欣赏者的联想作用,创造出一个隐含的充满戏剧性的精彩场面。这种虚拟中的戏剧性场面,本身也体现出汉代艺术所特有的生动活泼的气势。这件作品同时也是研究汉代民俗和陶塑艺术的珍贵史料。

3.以《故宫》为代表说说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

、中国古建筑以木材、砖瓦为主要建筑材料,以木构架结构为主要的结构方式。1.

2、中国建筑的平面布局具有一种简明的组织规律

3、中国古代建筑造型优美

4、中国古代建筑的装饰丰富多彩

5、中国古代建筑特别注意跟周围自然环境的协调

4.说说中国龙的造型各个部分具有哪些动物的特点,并说说龙在历史演变中具有哪些象征意义。

尽管龙的形象在古人以言传口授的形式相传中融合、兼并其他动物的内容,人为扭曲变形,导致走失了原来的模样,但仍然具有扬子鳄的全部基本形态特征:1、披满鳞甲的身躯;2、长颚大口和位于头顶的翘鼻;3、锋芒毕现的锥型尖牙;4大而圆的突起眼睛;5粗壮的长尾;6、强健的四肢和五指利爪;7、有横条纹的腹部。

为了弥补扬子鳄秃头尖尾有损神灵形象的缺陷,古人发挥了充分的想象力,给它添加了角、须、尾鳍以及把背部纵向排列的突起角质棘刺也变换成锯齿状背鳍,并拉长躯体以渲染气势,充实装饰效果,于是扬子鳄就被塑造成了传说中描绘的张牙舞爪、能腾云驾雾的龙形象了。虽然经过艺术夸张后,幻化的龙与现实中的扬子鳄有了许多不同之处,但对比之下,仍可看到扬子鳄——长颚、尖牙、披鳞、利爪等主要特征。

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权势、高贵、尊荣的象征,又是幸运和成功的标志。

龙之所以具有这种文化象征意义,是与传说及神话中龙在天则腾云驾雾、下海则追波逐浪、在人间则呼风唤雨的无比神通有很大的关系,但更重要的,是因为龙几千年来往往成为中国奴隶、封建社会最高统治者的独家专利,是皇权的代名词,因此,皇帝自比为真龙天子,全们的身体叫龙体《穿的衣服叫龙袍,坐的椅子叫龙椅,乘的车、船叫龙辇、龙舟……总之,凡是与他们生活起居相关的事物均冠以龙字以示高高在上的。

四、教学设计(每题10分。共计20分)

1.请你写出人美版七册《多姿多彩的靠垫》一课的教学重、难点及解决重、难点的教学策略。2.说说在浙美版七册《想象中的机器人》一课中你打算如何启发学生的想象力。

五、技能题(每题10分。共计20分)

1.题目:画一幢校园或街头的建筑。

要求:结构合理、透视准确。

2.题目:请你设计一套桌子、椅子。.

文档

全国中小学美术教师基本功比赛理论知识测试试卷

第五届中小学美术教师基本功比赛理论常识测试试卷及答案一、简要概述题。(任选一题回答,10分)1、教体艺[2007]16号文《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小学艺术教育活动的意见》中,对中小学艺术教育提出了十点意见,请简要概述。答:教体艺[2007]16号文《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小学艺术教育活动的意见》提出的十点意见:1、中小学艺术教育活动要以育人为宗旨,坚持先进文化导向,体现“向真、向善、向美、向上”的校园文化特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帮助学生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陶冶情操,提高感受美、鉴赏美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