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第五章 透镜及其作用重点知识总结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9 17:17:11
文档

第五章 透镜及其作用重点知识总结

第五章透镜及其作用第1节透镜一、概念1.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2.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注意】①凸透镜并不一定是两侧都向外凸出,但至少有一个镜面向外凸出,且从整体看,它一定是中间厚,边缘薄的。②凹透镜也不一定是两侧都向内凹的,但至少要有一个镜面向内凹,且从整体看,它一定是中间薄,边缘厚的。△如图所示:1、2、3为凸透镜;4、5、6为凸透镜二、透镜对光线的作用1.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会聚”指光线通过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比入射光线向更靠近主光轴的方向偏折,即有一种向主光轴
推荐度:
导读第五章透镜及其作用第1节透镜一、概念1.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2.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注意】①凸透镜并不一定是两侧都向外凸出,但至少有一个镜面向外凸出,且从整体看,它一定是中间厚,边缘薄的。②凹透镜也不一定是两侧都向内凹的,但至少要有一个镜面向内凹,且从整体看,它一定是中间薄,边缘厚的。△如图所示:1、2、3为凸透镜;4、5、6为凸透镜二、透镜对光线的作用1.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会聚”指光线通过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比入射光线向更靠近主光轴的方向偏折,即有一种向主光轴
第五章透镜及其作用

第1节透镜

一、概念

1.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

2.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

【注意】①凸透镜并不一定是两侧都向外凸出,但至少有一个镜面向外凸出,且从整体看,它一定是中间厚,边缘薄的。

②凹透镜也不一定是两侧都向内凹的,但至少要有一个镜面向内凹,且从整体看,它一定是中间薄,边缘厚的。

△如图所示:

 1、2、3为凸透镜;4、5、6为凸透镜

二、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1.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会聚”指光线通过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比入射光线向更靠近主光轴的方向偏折,即有一种向主光轴靠拢的趋势。

2.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发散”指折射光线相对于对应的入射光线散的更开,有一种远离主光轴的趋势。

【注意】不能将汇聚作用认为就是将光线会聚于一点。

3.判断会聚和发散的方法:用虚线正向延长入射光线,若入射光线的延长线在折射光线外侧,则会聚;反之,则发散。

4.三条特殊光线

  ①凸透镜

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过焦点F,如光线①。

通过焦点的光经过凸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如光线②。

通过光心的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方向不变,如光线③。

  ②凹透镜

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凹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虚焦点。

如光线①。

向着另一侧虚焦点入射的光线经过凹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如光线③。

通过光心的光线经过凹透镜后传播方向不变。如光线②。

第2节  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一、几个概念

1.物距:物体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用字母U表示。

2.像距:物体通过凸透镜所成的像到光心的距离,也即成最清晰的像时光屏到光心的距离,用字母V表示。

3.焦距:焦点到透镜光心的距离。用字母f表示。

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应注意的两个问题

  1.调节烛焰中心、透镜中心、光屏中心在同一高度上。

  2.观察像时应以最清晰、最明亮时为准。

三、凸透镜成像时的规律

物距u

像的性质像的位置像距v

应用
正、倒大、小虚、实与物同侧或一侧
u>2f

倒立缩小实像异侧f<v<2f

照相机
u=2f

倒立等大实像异侧v=2f

测焦距f=

f<u<2f

倒立放大实像异侧v>2f

幻灯机
u=f

不成像————探照灯
u<f

正立放大虚像同侧——放大镜
1.记忆口诀

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

实像异侧倒立,虚像同侧正立。

1焦点:成实像还是成虚像的分界点。

物体在焦点内(u<f)时成虚像;物体在焦点外(u>f)时成实像;物体在焦点上(u=f)不成像。

2二倍焦距点:成放大实像还是缩小实像的分界点。

物体在二倍焦距内(f2f)成缩小实像;物体在二倍焦距处(可以用来测焦距)(u=2f)成等大实像。

③实像都是倒立的,且物体和像在凸透镜异侧;

虚像都是正立的,且物体和像在凸透镜同侧。

④对于实像,物距减小,像距变大,像变大;物距增大,像距减小,像变小。

对于虚像,物体向透镜移动,像也向透镜移动,且像变小。

△无论成实像还是虚像,都是物体越靠近焦点,像离焦点越远,但所成的像越大。

2.判断像是放大还是缩小,除了用物距和焦距比较外,还可以用像距和物距比较。

如果像距大于物距,即v>u,所成的像是放大的;反之,即v【注意】①在凸透镜成像规律中有两个一致性:像随物体移动方向的一致性;像的大小随像距大小变化的一致性。

△②透镜一部分被遮挡,仍能生成完整的的像,只不过像变暗。透镜破裂去掉一半后也能成完整的像,相当于遮挡了一部分,像大小、位置不变,只是变暗些。

第3节  眼睛和眼镜

一、眼睛的原理与照相机的成像原理相同、异同点如下表:

照相机眼睛
不同点镜头焦距是不变的眼睛是一种精巧的变焦距系统
相同点①原理相同。都是利用物体在凸透镜的二倍焦距之外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的原理来工作。

②结构类似。照相机的镜头与眼睛的晶状体和角膜类似,相当于实验中的凸透镜;照相机的胶卷与眼睛的视网膜类似,相当于光屏

二、近视眼、远视眼及其矫正:

1.在判断近视眼和远视眼时,可根据以下思路进行

2.产生原因及矫正

  ①近视眼: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或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长,使像成在视网膜前面,因此利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的特点,在眼睛前面放一个凸透镜,使像成在视网膜上。

  ②远视眼: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弱,或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短,使像成在视网膜后面,因此利用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的特点,在眼睛前面放一个凸透镜,使像成在视网膜上。

第4节  凸透镜的应用

一、照相机

成像特点: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二、投影仪

成像特点:f三、放大镜

成像特点:u四、显微镜和望远镜

1.显微镜:物镜相当于一个投影仪镜头,能成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目镜相当于一个放大镜,能成一个正立、放大的虚像。

2.望远镜:物镜相当于一个照相机的镜头,能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目镜相当于一个放大镜,能成一个正立、放大的虚像。

3.显微镜和望远镜的物镜与目镜的成像特点图示如下:

文档

第五章 透镜及其作用重点知识总结

第五章透镜及其作用第1节透镜一、概念1.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2.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注意】①凸透镜并不一定是两侧都向外凸出,但至少有一个镜面向外凸出,且从整体看,它一定是中间厚,边缘薄的。②凹透镜也不一定是两侧都向内凹的,但至少要有一个镜面向内凹,且从整体看,它一定是中间薄,边缘厚的。△如图所示:1、2、3为凸透镜;4、5、6为凸透镜二、透镜对光线的作用1.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会聚”指光线通过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比入射光线向更靠近主光轴的方向偏折,即有一种向主光轴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