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各位老师好: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信息的编码》,来自《信息技术基础》中的第一章第二节。
一.说教材
1.本节课选自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信息技术基础》,该教材作为一本信息技术的基础性教科书,展示的是一幅关于最基本的信息的信息技术当前情况的鸟瞰式的写照以及它的历史背景介绍,让学生通过解决问题的活动潜移默化的学会解决问题的本领,而不是依靠讲授问题求解来获得这种本领。
2..教学目标:根据教材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具体情况,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①熟练的掌握二进制、八进制、十进制以及十六进制的使用。
②了解ASCⅡ码。
③通过对汉字编码的了解、实验,学会一种汉字输入方法。
(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理论知识的讲授,让学生了解基本知识。
②进行小组讨论学习,能够相互之间补充巩固。
③给出练习题,让学生能够熟练的在进制之间的转化以及中文输入。
3.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本节课的内容有很多是学生第一次接触,为了让学生能够很好的掌握并理解知识点,所以制定本节课的重点与难点如下:
重点:能够熟练的在二进制与十进制之间转化。
难点:了解内码的形式和作用。
二.说学生
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对于高中的学生来说,很多都是第一次接触,为了能够让同学很好的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形象生动的让学生了解本节课的知识内容,因此本节课的教学坏境设为计算机教室里。
三.说教法
为了能够让学生有效的掌握并理解本节课的知识,突出重点以及难点,本节课采用以下教学法:
1.讲授法
该方法是教授基础知识的重要方法,能够更有效,同时对解决学生的问题能够更快。
2.讨论法
通过讨论与辩论,学生可以互相学习、共同提高,也可以调节一下传授基础知识时的课堂气氛。
3.练习法
学生可以多次、多方面的应用已学知识,从而巩固知识、掌握技能和技巧。
四.说课过程
为了能充分体现出学生的主导地位,故我设计了“激发兴趣,讲授新课,练习实践”这三个教学环节:
1.激发兴趣
师:大家说一加一等于几。
学生议论纷纷,有说2的,有说3的。
师:这节课,老师就要教你们1加1为什么不等于2,想知道为什么吗?
生:想。
师:信息本身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它可以用一定的方式表现出来。通常人们把用来表示信息的符号组合叫做信息的代码。在信息科技中,特别是在计算机领域,“代码”两个字具有特指性,是指由“0”、“1”两个符号组成的数字代码。计算机采用的就是二进制。
这样的设计,能够让同学更有对知识的好奇心,从而能够积极主动的去学习。
2..讲授新课
本环节采用任务驱动式展开教学:
任务一:基础知识的掌握
通过PPT的演示,以及讲授,让学生有效的了解本节课的基本知识。完成后向学生提问关于基础知识的问题。
问:二进制的进位规则。
答:逢二进一。
任务二:讨论问题,巩固知识
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讨论新学的知识,在讨论过程中互帮互助,在讨论结束后向老师提出不能解决的问题,由老师来一一解答。在这个过程中为了体现学生的合作讨论又要体现学生的自主创新,所以设计以小组为单位,在学习过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讨论学习。
3.练习实践
老师准备一套二进制与十进制转化的练习,让学生练习,练习的过程中进行指导。边练习边指导不仅能够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问题,而且能够很有效的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五.布置作业
1.将10到20之前的数转化为二进制数。
2.练习一种输入法,并在下次实验课上检查。
六.总结评价
本节课,我本着“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原则,给予学生一些求知欲,让学生能够主动积极的去学习,最后让学生实践练习操作,这个过程中再给出指导,这样能够更好的让学生掌握知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