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脑脊液的一般检查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9 17:18:31
文档

脑脊液的一般检查

脑脊液的一般检查正常脑脊液外观无色、透明,比重为1.003~1.008(平均为1.005),pH为7.35~7.40,呈弱碱性,脑脊液pH较血pH稳定。脑脊液的酸碱状态主要受以下因素影响:①血液和脑脊液间在不同部位的CO2弥散量;②通过血脑屏障,H+和HCO3-的分布;③从脑神经细胞释放的酸性代谢产物的速度等。压力检查压力测定是脑脊液检查的必需项目。如上所述,压力测定一定要在病人完全放松的情况下进行,否则压力测定值会高。压力测定的方法有压力计法和流速法。压力计包括压力管和压力表两种。当腰穿和其
推荐度:
导读脑脊液的一般检查正常脑脊液外观无色、透明,比重为1.003~1.008(平均为1.005),pH为7.35~7.40,呈弱碱性,脑脊液pH较血pH稳定。脑脊液的酸碱状态主要受以下因素影响:①血液和脑脊液间在不同部位的CO2弥散量;②通过血脑屏障,H+和HCO3-的分布;③从脑神经细胞释放的酸性代谢产物的速度等。压力检查压力测定是脑脊液检查的必需项目。如上所述,压力测定一定要在病人完全放松的情况下进行,否则压力测定值会高。压力测定的方法有压力计法和流速法。压力计包括压力管和压力表两种。当腰穿和其
脑脊液的一般检查

 

正常脑脊液外观无色、透明,比重为1.003~1.008 (平均为1.005),p H 为7.35~7.40 ,呈弱碱性,脑脊液pH较血pH 稳定。脑脊液的酸碱状态主要受以下因素影响:

① 血液和脑脊液间在不同部位的CO2弥散量; 

② 通过血脑屏障,H+和HCO3-的分布;

③ 从脑神经细胞释放的酸性代谢产物的速度等。

压力检查

压力测定是脑脊液检查的必需项目。如上所述,压力测定一定要在病人完全放松的情况下进行,否则压力测定值会高。压力测定的方法有压力计法和流速法。压力计包括压力管和压力表两种。当腰穿和其他穿刺成功后, 接上压力管或压力表,即可见脑脊液压力逐渐上升。嘱病人充分放松,其上界可见一定幅度的脑脊液而不再上升,记录此时的压力,即位初压。

正常情况下,脑脊液压力值因不同的穿刺部位和不同体位测定时,脑脊液压力测定有所不同,见下表。

脑脊液压力的正常值

 

不同年龄的脑脊液压力有所区别,一般儿童脑脊液压力较成人低。上表给出的是成年人的正常值,对于腰穿的卧位压力,儿童为490~981Pa(50~100 mm H2O),婴儿为294~785Pa (30~80 mm H2O),新生儿为127~637Pa(13~65 mm H2O)。

脑脊液压力测定受下列因素影响:

① 呼吸。脑脊液压力随深呼吸而产生的波动为98~196Pa(10~20 mm H2O),以胸式呼吸的影响为主,吸气时脑脊液压力降低, 如呼吸性波动消失,提示椎管内有梗阻。

② 脉搏。脑脊液随脉搏而产生的波动为20~39Pa(2~4 mm H2O )。

③ 用力憋气。用力憋气时,可使脑脊液压力升高98~490Pa(10~50 mm H2O)。

脑脊液压力测定的临床意义如下。

1.颅内压增高

侧卧位腰穿脑脊液压力高于1961Pa (200 mm H2O )时为颅内压增高,导致颅内压增高有以下原因:脑组织水肿和肿胀;脑脊液循环通路梗阻;脑脊液分泌增加或吸收障碍造成的脑脊液增多;硬脑膜内体积增加;脑瘤组织增生;颅内静脉窦淤血或静脉窦血栓;颅内循环血液量增加动脉压急剧增高;颅脑外伤、颅内感染;静脉滴入大计量低张溶液;维生素A 过多使脑脊液分泌增加;慢性低血钙时血脑屏障通透性增加。

2.颅内压降低

侧卧位腰穿压力低于588 Pa(60 mm H2O)时称为颅内压降低,颅内压降低常见于以下几种原因:近期内反复多次腰穿,脑脊液大量丢失;持续脑室引流;脑脊液鼻漏;脉络丛分泌的反射性抑制;枕骨大孔下或椎管内梗阻;频繁的呕吐、腹泻、进食少或慢性消耗引起的脱水;颅内放射治疗;脊髓麻醉;颅内手术后;恶病质;全身性疾病使丘脑下部功能失调;腰穿之前使用脱水药;胰岛素休克。正常情况下,脑积液压力随着脉搏的波动而波动,这种波动随着脑脊液压力的变化而不同,当颅内压增高时波动明显,当颅内压降低时波动减弱。

如果脑脊液波动消失,常常提示:

① 椎管梗阻;

② 脑脊液蛋白增高,粘度增大;

③ 枕骨大孔疝形成。

 

颜色(color)

正常脑脊液为无色透明。

临床意义:

1.红色

主要由于穿刺损伤、蛛网膜下腔或脑室出血引起。

2.黄色

可因出血、梗阻、淤滞、黄疸等引起黄变症(xantho-chromia),有很重要的临床意义。

(1)陈旧性蛛网膜下腔或脑室出血,由于红细胞缺乏蛋白质和脂类对膜稳定性的保护,很易破坏、溶解,出血4~8h 即可出现黄色。停止出血后,这种黄色仍可持续3周左右。

(2)椎管梗阻如髓外肿瘤、格林巴利综合征,当脑脊液蛋白质量超过1.5g/L时,颜色变黄其黄色程度与蛋白质含量呈正比,且梗阻的部位越低,黄变越明显。

(3) 重症黄疸、黄疸型传染性肝炎、肝硬化、钩端螺旋体病、胆道梗阻、核黄疸、新生儿溶血性疾病时,由于脑脊液中胆红质增高,可呈黄染。如黄疸和血脑屏障通透性改变长期存在,甚至血清中低浓度的胆红质也可造成脑脊液的黄变症。

(4) 化脓性脑膜炎、重症结核性脑膜炎时,因脑脊液蛋白质含量明显增加而呈淡黄色或黄色。

(5) 当颅内静脉血液循环和脑脊液循环有淤滞时,由于红细胞从血管内渗出,因而产生脑脊液变黄。脑膜、大脑皮质和白质毛细血管淤滞时,也可呈黄变。

3.白色或灰白色

多因白细胞增多所致,常见于化脓性脑膜炎。

4.褐色或黑色

常见于脑膜黑色素瘤及黑色素肉瘤等。

5.绿色

见于绿脓杆菌性脑膜炎、急性肺炎链球菌性脑膜炎及甲型链球菌性脑膜炎等。

 

透明度(diaphaneity)

正常脑脊液为清晰透明。

临床意义:

1.病毒性脑炎、神经梅毒、轻型结核脑膜炎、脊髓灰白质炎等脑脊液也可呈透明外观。

2.脑脊液中的细胞如超过300×106/L时则变为混浊。

3.蛋白质含量增加或含有大量细菌、真菌等也可使其混浊。

4.结核性脑膜炎常呈毛玻璃样微混。

5.化脓性脑膜炎常呈明显脓样混浊。

 

薄膜或凝块(pellicle formation and clot)

一、观察方法

1.当脑脊液内蛋白质(包括纤维蛋白原) 增至10g/L以上时,可出现薄膜或沉淀。

2.化脓性脑膜炎往往在1~2h 内形成薄膜、凝块或沉淀。

3.结核性脑膜炎在12~24h 形成膜状物或纤细凝块,取此膜涂片查结核分枝杆菌,阳性检出率高。

4.神经梅毒可以出现小絮状凝块而不形成薄膜。

5.蛛网膜下腔阻塞时,其远端部位的脑脊液因蛋白质含量高常呈黄色胶胨状。

二、临床意义

凡可能有纤维蛋白析出的脑脊液标本,如临床上疑为结核性脑膜炎时,应保留标本,最好静置24小时,观察有无凝块或薄膜形成。

正常脑脊液放置24小时不形成薄膜,无凝块和沉淀。当脑脊液内蛋白质(包括纤维蛋白原)增至10g/L以上时,可出现薄膜或沉淀。化脓性脑膜炎往往在1~2小时内形成薄膜、凝块或沉淀。结核性脑膜炎在12~24小时形成膜状物或纤细凝块,取此膜涂片查结核杆菌,阳性检出率高。神经梅毒可以出现小絮状凝块而不形成薄膜。蛛网膜下腔阻塞时,其远端部位的脑脊液因蛋白质含量高常呈现黄色胶胨状。

文档

脑脊液的一般检查

脑脊液的一般检查正常脑脊液外观无色、透明,比重为1.003~1.008(平均为1.005),pH为7.35~7.40,呈弱碱性,脑脊液pH较血pH稳定。脑脊液的酸碱状态主要受以下因素影响:①血液和脑脊液间在不同部位的CO2弥散量;②通过血脑屏障,H+和HCO3-的分布;③从脑神经细胞释放的酸性代谢产物的速度等。压力检查压力测定是脑脊液检查的必需项目。如上所述,压力测定一定要在病人完全放松的情况下进行,否则压力测定值会高。压力测定的方法有压力计法和流速法。压力计包括压力管和压力表两种。当腰穿和其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