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长度的测量
第1课时长度和时间的测量长度的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最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长度的主单位是米符号m表示,长度的单位还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微米、纳米
2.误差
测量值和真实值的差异叫误差。减小误差的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精密的仪器。误差只能减小而不能避免
▲提示:区分误差和错误:错误是主观造成的,可以避免,测量结果不正确;误差是客观导致的,测量结果虽有偏差,但正确
3.刻度尺的正确使用
(1)使用前要注意观察它的零刻度线、分度值和量程;
(2)用刻度尺测量时尺要沿着所测长度,不使用磨损的零刻度线;
(3)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4)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第2课时机械运动
1.机械运动和参照物
(1)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随时间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在研究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或者说被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参照物。
(2)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因此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3)最简单的机械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不变,沿着直线运动。
2、速度
用来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是速度。
它等于物体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单位是米/秒(m/s),计算公式:v=s/t;常用单位还有千米/小时(km/h)
▲提示:1m/s=3.6km/h
第2讲声现象
1、声音
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物体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发声的物体叫声源
2.声音的传播
声音是靠介质传播的,气体、液体、固体都是传声的介质,真空不能传播声音。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播的
3.声速
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一般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比在液体中快,而在液体中传播又比在气体中快
4.回声
回声到达人耳与原声到达人耳的时间间隔在0.1s以上时,人能够把原声与回声区分开,就听到了回声,否则回声与原声混合在一起而使原声加强。
5.声音的三个特性
声音分为乐音和噪声。乐音有三个特性:音调、响度、音色
(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
(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与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3)音色:与发声体的材料、结构、振动方式等因有关。人们通常通过音色来辨别不同的发声体。
▲提示:用音色辨别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或不同人说话的声音
6.减弱噪声的途径
(1)在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在人耳处减弱
7.声波的类型
可听声:频率在20~20000Hz的声波;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
8.超声波
特点: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声能较集中。
具体应用:
(1)声呐探测海洋深度、鱼群、礁石等。
(2)B超观察内脏器官及胎儿,帮助医生诊断。
(3)超声探伤仪一探查金属内部是否有裂纹。
(4)超声测速仪测量物体的速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