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心理学史复习资料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9 17:16:50
文档

心理学史复习资料

绪论1.心理学史的范围与内容:西方心理学史、中国心理学史和苏俄心理学史;哲学心理学的主要特点:(1)没有的心理学家,心理学家由哲学家兼任;(2)基本不采用实验的方法,主要运用观察、猜想、推论和思辨的方法;(3)不研究具体的实证问题,主要探讨灵魂或心灵的本质、结构、范畴和功能等一系列比较抽象的基本理论问题。科学心理学的主要特点:(1)心理学家提出各种理论,各种流派并存;(2)采用以实验法为主导的各种方法,如观察法、调查法、测验法等;(3)研究具体的心理现象或行为,及其生理机制等基本问题。2.
推荐度:
导读绪论1.心理学史的范围与内容:西方心理学史、中国心理学史和苏俄心理学史;哲学心理学的主要特点:(1)没有的心理学家,心理学家由哲学家兼任;(2)基本不采用实验的方法,主要运用观察、猜想、推论和思辨的方法;(3)不研究具体的实证问题,主要探讨灵魂或心灵的本质、结构、范畴和功能等一系列比较抽象的基本理论问题。科学心理学的主要特点:(1)心理学家提出各种理论,各种流派并存;(2)采用以实验法为主导的各种方法,如观察法、调查法、测验法等;(3)研究具体的心理现象或行为,及其生理机制等基本问题。2.
绪论

1.心理学史的范围与内容:西方心理学史、中国心理学史和苏俄心理学史;

哲学心理学的主要特点:

(1)没有的心理学家,心理学家由哲学家兼任;

(2)基本不采用实验的方法,主要运用观察、猜想、推论和思辨的方法;

(3)不研究具体的实证问题,主要探讨灵魂或心灵的本质、结构、范畴和功能等一系列比较抽象的基本理论问题。

科学心理学的主要特点:

(1)心理学家提出各种理论,各种流派并存;

(2)采用以实验法为主导的各种方法,如观察法、调查法、测验法等;

(3)研究具体的心理现象或行为,及其生理机制等基本问题。

2.西方心理学史的研究内容:

(1)西方心理学思想史和科学心理学的创建

(2)五大理论流派(内容与构造心理学、机能心理学、行为主义心理学、格式塔心理学、精神分析心理学);

(2)两大思潮:人本主义运动和认知心理学思潮。

3.心理学史的编纂学原则:一、伟人说与时代精神说;二、现在主义与历史主义;三、内在历史观与外在历史观。

第二章冯特与实验心理学的建立

一、冯特的实验心理学

1.  由两部分构成:个体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和民族心理学(社会心理学);

2.  心理学的对象:心理学是一门研究直接经验的科学。经验包括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

3.  心理学研究方法:

(1)实验内省法:借助于实验进行内省的心理学方法,是一种科学的内省形式。具有局限性。

(2)民族心理学的方法:也称为心理产品分析法,是通过人类历史文化资料来研究社会心理学的一种特殊方法

4.  心理学的任务:研究心理复合体的元素及其构造的方式与规律。

5.  对冯特的评价

(一)  冯特的历史功绩

1)使心理学成为“科学的一个新领域”

2)创立心理学实验室和实验心理学

   3)培养了一支国际心理学专业队伍

   (二)  冯特的历史局限

   1)具有内省主义的倾向

2)具有元素主义的倾向。

第三章构造心理学与机能心理学的对立

一、铁钦纳的构造心理学

1.   研究对象:心理学是一门关于心理和意识经验的科学,一切科学研究的对象都是经验。

2.性质:心理学不属于应用科学,而是一门纯科学。

3.   心理学的任务:分析和说明心理过程构成的元素以及它们相互结合的方式和规律

4.   方法:系统内省法

5.评价

(一)主要贡献

1) 创建第一个从哲学中分化出来的心理学派

2) 为新兴的实验心理学提供有效的方法和资料

3) 培养了一大批心理学家

(二)主要缺陷

1)  研究过于狭隘并带有哲学思辨的痕迹

2)  具有鲜明的元素主义和内省主义的倾向

3)  反对应用心理学

二、铁钦纳的构造心理学与冯特心理学思想的关系

1. 铁钦纳的心理学主要是对冯特心理学的继承、发展和改造

2. 首先,他把冯特的元素主义推向极端,对心理元素作了最为详尽的划分,扩充了心理元素的性质。

3. 其次,他突破了冯特对内省法运用范围的,不但用内省法分析感知等基本的心理过程,而且用内省法研究记忆和思维等高级心理过程。

4. 再次,铁钦纳发展了冯特心理学的自然科学性质。

5. 最后,铁钦纳突出了冯特心理学的分析性。

三、詹姆斯的心理学思想与机能主义心理学的关系

1. 他反对元素主义和构造主义,将进化论的适应观引入心理学。

2. 他强调心理活动,变“静态”心理学为“动态”心理学。

3. 詹姆斯的实用主义为机能主义发展应用心理学提供了哲学基础。

四、霍尔的心理学思想

1.  首先,霍尔是美国心理学发展的重要组织者和创建者;其次,霍尔是美国发展心理学的创始人;再次,霍尔是教育心理学的先驱;此外,霍尔是精神分析在美国传播的有力支持者。

2.霍尔对心理学的研究主要表现在发展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方面。对儿童心理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3.  霍尔心理学的显著特征是强调心理学的应用和关注社会问题。

五、芝加哥大学的机能主义心理学学派代表美国机能心理学的典型形式,主要代表人物:杜威、安吉尔、卡尔

六、安吉尔指出机能主义心理学有三个特征

1. 机能主义心理学主要是确认和描述心理操作;

2. 心理状态不是孤立存在的;

3. 心理事件的作用。

七、机能心理学和构造心理学的区别

1. “心理操作心理学”与“心理元素心理学”的区别。

2.  机能心理学是关于意识基本效用的心理学。效用心理学与纯科学的区别。

3.  机能心理学是研究心物关系的心理学。

八、适应性行为(卡尔)

1.  卡尔将适应性行为视为行为的基本单位。一种适应性行为包括六个基本因素,即动机、动机性刺激、感觉情景、反应、刺激和联想。

2.  适应性行为可以在意识的两个层面上活动。自动层面的适应性活动不需要意识的参与,而认知层面的适应性活动则需要意识的控制。

九、哥伦比亚学派体现美国心理学机能主义的总体或一般倾向,代表人物:桑代克、武德沃斯。

十、桑代克的学习理论

1.  桑代克提出了尝试—错误说。学习是联结的形成与巩固,而联结是行为的基本单元。

2.  在动物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三条学习律:1)练习律;2)效果律;3)准备律。

3.  评价:桑代克首创动物学习实验;学习心理理论;心理量表的编制和使用;但是,桑代克的联结主义心理学的机械论倾向和本能决定论的生物学化也难以否认。

十一、机能主义心理学的特征及其与构造主义心理学的比较

哲学基础学科性质特征贡献局限性

机能主义心理学

詹姆斯的实用主义哲学

把心理学视为应用科学

重视个别差异,积极推动心理测量运动实践性、包容性和开放性提出了一种开放的动态的新心理观;开拓了一些新的心理学分支

具有折中主义倾向,理论和方法缺乏一致性和连贯性;具有生物主义倾向

构造主义心理学

马赫的经验批判主义

“纯科学”

重理论、轻应用,重分析、轻整合

创建第一个从哲学中分化出来的心理学派;为新兴的实验心理学提供有效的方法和资料;培养了一大批心理学家

(一)  研究过于狭隘并带有哲学思辨的痕迹

(二)  具有鲜明的元素主义和内省主义的倾向

(三)反对应用心理学

第四章行为主义

一、行为主义

1.  各时期代表人物

早期行为主义(经典行为主义):华生、梅耶、霍尔特

新行为主义(操作行为主义):托尔曼、赫尔、斯金纳

新的新行为主义(社会认知行为主义):班杜拉

二、华生的行为主义体系

1)研究对象:行为的元素,即身体的肌肉运动和腺体分泌

   2)四类反应:内隐的习惯反应、外显的习惯反应、外显的遗传反应、内隐的遗传反应

   3)研究方法:观察法、条件反射法(行为主义特有)、言语报告法、测验法、社会实验法

   4)在具体问题上的观点:①本能理论;②情绪理论;③思维的外周理论;④人格理论

评价

(一)贡献:

     1) 强化了心理学的自然科学特征

2) 扩大了心理学的研究领域

3) 促进了心理学的应用研究

(二)局限:

     1) 生物学化倾向严重

2) 缩小了心理学的研究范围

3) 犯了环境决定论的错误

第五章行为主义的发展

一、斯金纳的操作行为主义

1. 斯金纳的行为原理实质上就是其操作—强化理论。

(一)应答性行为与操作性行为

  1)应答性行为是由某种特定的刺激引起的行为。巴甫洛夫主要是研究这种行为。

2)操作性行为指个体操作其环境的行为。在人和动物中常见。

3)应答性行为比较被动,由刺激控制;操作性行为代表着有机体对环境的主动适应,由行为的结果所控制。人类的大多数行为都是操作性行为。斯金纳着重研究操作性条件作用。

(二)操作性条件作用的规律

1)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建立:依赖于两个因素,操作及其强化

2)操作性条件反射的消退:是由于强化的停止而导致的。

3)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分化:分化,指通过安排强化动物条件反应的某一个特征以使动物形成选择性反应的过程。

(三)强化的种类

1)积极强化物与消极强化物

•积极/正强化物,指与反应相依随的刺激能增强该反应,如水、食物、奖赏等;

•消极/负强化物,是指与反应相依随的刺激物从情境中被排除时,可增强该反应。

2)条件强化物与概括化的强化物

•原始强化物:对动物具有天然强化作用的刺激物,如食物、水;

•条件强化物:与原始强化物相伴随的中性刺激物,由于条件作用也具备了强化的性质;

•概括化的强化物:如果一个条件强化物与一个以上的原始强化物形成联系时,该条件强化物由于条件作用而具备了多方面的强化作用。

3)强化作用的模式:固定时距模式、变异时距模式、固定比率模式和变异比率模式

2. 斯金纳行为原理的应用

1)言语行为

2)行为原理在发展和教育领域的应用

3)社会控制计划

    4)教学机器与程序教学

二、班杜拉的社会认知行为主义

1. 观察学习理论

  1)观察学习理论的特点及类型

特点:第一,不一定有外显行为的表现;第二,不依赖于直接强化;第三,具有认知性;第四,观察学习不是简单模仿。

类型:直接的观察学习,抽象性观察学习,创造性观察学习。

  2)观察学习的心理过程

注意过程、保持过程、动作复现过程和动机过程

2.自我效能理论

1)自我效能理论是个体对成功完成某种活动所需要的能力的预测

2)影响自我效能形成的因素

行为的成败经验、替代性经验、言语劝导、情绪唤起、情景条件

第六章格式塔心理学

一、格式塔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直接经验和行为

二、研究方法:整体的观察法和实验现象学的方法

三、似动现象是一个依附在一定心理物理场中的崭新现象,是一个格式塔,一种突出的现象。

四、勒温的心理动力场理论

1. 心理环境:实际影响一个人发生某一行为的心理事实。

B=f(PE)

B代表行为,f指函数关系,P指具体的一个人,E指全部的环境。解释:行为是随着人与环境这两个因素的变化而变化的。

2. 心理动力场:由一个人的过去、现在的生活事件、经验和未来的思想愿望所构成的一个总和。

3. 心理生活空间(mental life space):表示在某一时刻影响行为的各种事实的总体。

B=f(PE)= f(LS)

第七章精神分析

一、弗洛伊德的古典精神分析

(一)精神分析的对象——潜意识论

弗洛伊德把无意识现象和内容作为精神分析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对象。

(二)精神分析的方法

1.自由联想法

2.梦的解析法

3.日常生活的心理分析法

(三)本能论

1.本能及其特征:本能是人的生命和生活中的基本要求、原始冲动和内在驱力,是一种决定心理过程方向的先天状态。

2.本能的种类

早期:性本能和自我本能。

晚期:生的本能和死的本能

生本能代表爱与建设的力量,其目的是生命的生长与增进。死本能则代表了恨与破坏的力量,目的是死亡或回复到无生命、无机物和生命的解体状态。

(四)人格论

1. 人格结构:本我、自我和超我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2. 人格发展

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是建立在性生理和性心理发展理论的基础之上的,因此也称为“心理性欲发展理论”。

1)口唇期(oral stage)(0—1岁)

2)肛门期(anal stage)(1—3岁)

3)性器期(phallic stage)(3—5岁)

4)潜伏期(latency stage)(5-12岁)

5)生殖期(genital stage)(12—20岁)

(五)焦虑与心理防御机制论

1. 焦虑论

1)焦虑的性质和根源

2)焦虑的种类

(1)现实性焦虑,是指由外界环境中真实的客观的危险引起的情绪体验。

(2)神经症焦虑,是指个体由于惧怕自己的本能冲动会导致受到惩罚时所产生的情绪体验。

(3)道德性焦虑,是指个体的行为违反了超我的价值观时,引起内疚感的情绪体验。

2. 自我防御机制

自我御机制有三个特点:

其一,防御机制的作用是避免和减轻消极的情绪状态,它不仅可以作用于焦虑,也可作用于心理冲突和内在挫折;

其二,大多数防御机制是通过对现实的歪曲起作用的,它可对各种事实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最后,大多数防御机制在起作用时,人们通常意识不到。

3.心理防御机制有八种:压抑、反向作用、投射、否认、移置、升华、自居作用、倒退

二、对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评价

弗洛伊德理论的贡献

1.开创了无意识心理的研究

2.开拓了心理学学科的建设

3.极大地影响了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

4.开辟了一条重视心理治疗的新途径

弗洛伊德理论的局限

1.非理性主义倾向

2.在方上的局限

3.学说的生物学化倾向

4.整个理论主观色彩浓厚

三、荣格的分析心理学

1.荣格认为,分析心理学实际上可以包括一切潜意识心理现象的学说。

2. 字词联想实验与情结理论

3. 人格结构理论

荣格的分析心理学是一种整体人格结构理论。

人格的总体称为“心灵”,心灵包含一切有意识和潜意识的思想、情感及行为。

心灵由三个层次组成:意识、个体潜意识、集体潜意识。

4.心理类型学

把人的态度分为内倾和外倾两种类型,认为有四种功能类型,即思维、情感、感觉和直觉。组合起来构成八种心理类型。

5.心理动力学

人格结构的正常活动,需要有一个能向它提供各种能量的动力系统,提出了人格动力学理论。

6.心理发展阶段理论

在《精神分析理论》(1913)文中,荣格把人生划为四个阶段:人生第一年、童年期到青春期、青春期到整个成年期、老年期。

后在《人生的阶段》(1930)一文中,他又做了修正:童年期、青年期、中年期、老年期。

四、对分析心理学的评价

(一)贡献

1.分析心理学扩展了心理学的研究领域

2.强调人格的整体性

3.荣格对人格类型的研究开创了个体差异研究的新领域

4.字词联想实验和情结理论对西方心理学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5.对心理治疗学家的影响

(二)局限

1、主观性

2、神秘主义色彩浓厚

3、夸大的潜意识的作用

第八章精神分析的发展

一、霍尼的神经病理学

1. 基本焦虑

基本罪恶—基本敌意—基本焦虑

2.神经症需要:1)对友爱和赞美的神经症需要;2)主宰生活伙伴;3)将自己生活在狭窄范围内;4)权力;5)利用他人、剥削他人;6)社会承认和声望;7);8)个人成就和野心;9)自足和自主;10)完美无缺

3.神经症人格:顺从型、攻击型和退缩型

4.神经症的自我:真实自我、理性化自我和现实自我

5.基本冲突

1)类型:一是各种神经症需要之间的冲突;二是对待他人的三种行为方式之间的冲突;三是理性化自我与真实自我以及和现实自我之间的冲突

2)可用策略:自谦、夸张、放弃

第九章皮亚杰学派

一、皮亚杰理论中的基本假设

1. 儿童认知发展的内在主动性

2. 儿童认知的发展是其心理结构的改进与转换

3. 儿童认知发展的建构性特点

二、影响认知发展的因素

成熟、经验、社会环境、平衡

第十章认知心理学

一、主张

1. 强调知识对认知和行为的决定作用

2. 强调认知结构和历程的整体性

3. 强调表征的标志性。表征,指信息在心理活动中的表现和记载方式,又称为心理表征

4. 强调揭示认知历程的内部心理机制

第十一章人本主义心理学

一、马斯洛的自我实现论思想

1.即马斯洛的人本主义心理学思想:主张把个体内在的意识体验或经验作为心理学的首要研究对象。

2.自我实现者的主要特征

准确和充分地知觉现实;自我接受与接受他人;自发、自然、坦率;以问题为中心,而非以自我为中心;超然的特性与离群独处的需要;自主性;对生活的反复欣赏能力;经常产生高峰体验;具有社会情感;仅与少数人建立深刻和密切的人际关系;民主的性格结构;具有明确的伦理观念;具有哲理和幽默感;具有创造性;抵制文化适应

 3.  自我实现的途径:

      1)充分地、无我地体验生活,全身心地投身于工作和事业;2)作出连续成长、前进的选择;3)承认自我存在,要让自我明显地表现出来;4)诚实、勇于承担责任;5)能从小处做起,倾听自己的爱好和选择;6)要经历勤奋的、付出精力的准备阶段;7)高峰体验是自我实现的短暂时刻;8)发现自己的天性,使之不断成长。

二、马斯洛的高峰体验理论

特点:1.产生的突然性2.程度的强烈性3.感受的完美性4.保持的短暂性5.存在的普遍性

文档

心理学史复习资料

绪论1.心理学史的范围与内容:西方心理学史、中国心理学史和苏俄心理学史;哲学心理学的主要特点:(1)没有的心理学家,心理学家由哲学家兼任;(2)基本不采用实验的方法,主要运用观察、猜想、推论和思辨的方法;(3)不研究具体的实证问题,主要探讨灵魂或心灵的本质、结构、范畴和功能等一系列比较抽象的基本理论问题。科学心理学的主要特点:(1)心理学家提出各种理论,各种流派并存;(2)采用以实验法为主导的各种方法,如观察法、调查法、测验法等;(3)研究具体的心理现象或行为,及其生理机制等基本问题。2.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