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高考地理-人口(练)-专题练习有答案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9 17:18:49
文档

高考地理-人口(练)-专题练习有答案

高考地理专题练习人口(练)1.练高考(2016•上海卷)(十)人口地理研究对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经济决策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9.水资源和耕地资源是制约一个地区人口容量的重要因素。根据下表数据,若不考虑其他条件,我国四省中,人口容量最小的省份可能是()甲省乙省丙省丁省水资源总量(亿立方米)778.5914.3283.41799.4耕地面积(万公顷)588.31528.18814.07414.95A.甲省B.乙省C.丙省D.丁省20.工业强国都是技师技工的人才资源强国。技师技工一般是通过中等专业训练
推荐度:
导读高考地理专题练习人口(练)1.练高考(2016•上海卷)(十)人口地理研究对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经济决策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9.水资源和耕地资源是制约一个地区人口容量的重要因素。根据下表数据,若不考虑其他条件,我国四省中,人口容量最小的省份可能是()甲省乙省丙省丁省水资源总量(亿立方米)778.5914.3283.41799.4耕地面积(万公顷)588.31528.18814.07414.95A.甲省B.乙省C.丙省D.丁省20.工业强国都是技师技工的人才资源强国。技师技工一般是通过中等专业训练
高考地理专题练习

人口(练)

1.练高考

(2016•上海卷)(十)人口地理研究对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经济决策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9.水资源和耕地资源是制约一个地区人口容量的重要因素。根据下表数据,若不考虑其他条件,我国四省中,人口容量最小的省份可能是(    )

甲省乙省丙省丁省
水资源总量(亿立方米)778.5914.3283.41799.4
耕地面积(万公顷)588.31528.18814.07414.95
A.甲省            B.乙省            C.丙省            D.丁省

20.工业强国都是技师技工的人才资源强国。技师技工一般是通过中等专业训练和实践经验的积累成长起来的。图为2013年中、美、日、德四国劳动就业人口中完成高等教育和中等技术教育的人口比例。由图中数据可以推测,与其他三国相比,我国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迈进的不利条件主要有(    )

A.劳动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偏低    B.技师技工数量偏低

C.制造业从业人口数量偏低        D.研发人员数量偏低

(2016•江苏卷)2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3分)

材料一

“候鸟式”养老是当今兴起的一种新型养老模式。不少北方老年人选择冬季到南方的城市居住、旅游,北方天暖后再回到原地居住。

材料二

近年来老钢铁工业城市攀枝花已成为我国冬季养老的热点城市之一。来此过冬养老人结合数近10万,攀枝花正在实现由“钢城”向“阳光花城”的转型。

材料三

图16为四川省攀枝花市区位示意图,表1为攀枝花气温、降水资料。

月份123456789101112全年
月均温/℃

13.616.82124.425.826.325.224.722.420.216.112.820.8
降水量4.23.51011.745.4133.4207.1210140.961.220.51.5849.4
(2)攀枝花成为“候鸟式”养老目的地的有利气候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外,其他地理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分)

(3)大量外来人口对“阳光花城”兴起有哪些积极影响?___________。(4分)

(2016•海南卷)2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改革开放后,由于外来人口大量涌入,北京、上海、广州3个城市的人口规模持续快速增大。图4是2010年3个城市外来人口分省统计情况。

(1)归纳北京、上海、广州3个城市外来人口来源的共性特点。(6分)

(2)分析河南、四川、湖北3省在北京、上海、广州外来人口中均占较大比例的原因。(8分)

(3)诸如北京、上海、广州这样的超大城市是否应外来人口?请表明你的态度,并说明理由。(6分)

(2015•山东卷)近年来,我国有些农村出现了“有院无人住,有地无人种”的空心化现象。完成下列各题。

1.这种空心化现象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城市自然环境好                B.农村人均居住面积小

C.城乡收入差距大                D.农村人口自然增长率低

2.“有院无人住,有地无人种”带来(    )

A.土地资源浪费                    B.农业发展水平提高

(2015•上海卷)(十)人口状况对一个地区的社会和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下图为上海市人口机械增长率与自然增长率变化图。

21.图示上海市人口增长率最高的年份是(    )

A.2003年        B.2008年        C.2010年        D.2012年

22.图中反映上海市人口总量的变动态势是(    )

A.基本稳定        B.逐年增加        C.先增后减        D.整体趋减

23.“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人口新政给上海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长远影响可能是(    )

①增加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压力    ②导致人口增长率大幅度上升

③缓解劳动人口比重减少趋势    ④改善男女性别比例失衡状况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014·福建卷)人口抚养比是指非劳动人口与劳动年龄(15~岁)人口数之比。图3示意1980~2030年我国少儿抚养比和老年抚养比的变化趋势。读图回答5~6题。

5.前后我国老年抚养比变化明显,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

A.性别比例        B.医疗水平        C.教育程度        D.年龄结构

6.随着我国人口抚养比的变化,2025年后可能出现(    )

A.人口迁移加剧                                    B.劳动力渐不足

C.人口分布不均                                    D.社会负担减轻

(2014·海南卷)14.图6表示我国某县2000年、2010年外出半年以上人口数量及其外出区域构成。读图6,完成14~15题。

14.与2000年相比,2010年该县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    )

A.人均生产规模扩大        B.劳动力价格降低        C.占总人口比例提高        D.人均产值减少

15.该县可能位于我国(    )

A.珠江三角洲地区        B.京津地区                C.长江三角洲地区        D.川渝地区

(2014·新课标I卷)下图显示某国移民人数及其占总人口比例的变化。读下图,完成10~11题。

10.下图所示的①、②、③、④四幅图中,符合该国人口增长特点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1.该国人口增长数量最多的时段为(    )

A.1910~1930年    B.1930~1950年    C.1950~1970年    D.1970~1990年

(2014·上海卷)(三)我国人口迁移类型多种多样,对迁移人口的妥善安置,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7.从人口迁移类型看,下列情况属于生态移民的是(    )

A.三峡库区居民外迁                B.三江源牧民迁入城镇

C.农村人口进城务工                D.地震区灾民搬至异地

8.三峡库区部分移民东迁沿海某地后,迁入地采取了“杂居”安置方式。其深远意义是(    )

A.改善移民原有的生活习惯        B.增进移民与当地居民的接触

C.促进不同地域文化的融合        D.便于移民的统一管理与服务

9.三江源移民大多被安置到距离原居住地不远的城镇,这主要考虑到

①自然环境的适应性       ②迁入迁出地交通的便捷性

③风俗习惯的相似性       ④保持牧民的原有生产方式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014·广东卷)6.近年来,随着我国内地的企业不断增加,原在沿海工作的务工人员出现大量返乡就业的现象。这种现象总体上不利于(    )

A.推进家乡城镇化进程            B.促进家乡经济发展

C.增加春运长途客运量            D.促进区域文化交流

2.练模拟

(宁夏育才中学高三第四次月考)据有关资料显示,2014年末我国全年出生人口1687万人,死亡人口977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21‰。下图为我国部分省区出现“人口零增长”的时间(含预计)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8.上海和贵州出现“人口零增长”的时间明显不同,其直接原因主要是(    )

A.贵州人口死亡率很高

B.贵州人口大量迁出

C.上海人口出生率很低

D.上海常住人口的平均年龄小

9.如果按常住人口统计,上海人口的增长率与贵州差别并不大,这说明两省区(    )

A.人口自然增长特点相同            B.人口迁移特点相同

C.人口容量相同                    D.机械增长特点明显不同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高三12月月考)1月20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14年中国16周岁以上至60周岁以下的劳动年龄人口为91 583万人,比2013年末减少371万人。下图1为发达国家历年总劳动年龄人口图,图2为中国历年总劳动年龄人口。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3.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劳动年龄人口变化速度及主要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快经济发展速度很快            B.慢医疗卫生事业发展

C.快计划生育实施            D.慢城市化速度非常快

4.针对劳动力年龄人口状况,中国应(    )

A.大力鼓励生育                    B.吸引人口的迁入

C.调整产业结构                    D.遏制人口老龄化

(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我国各地陆续放开“单独二孩”,元月1日起又放开“二孩”。图2示意我国1960~2045年每五年劳动人口增长率变化(含预测)。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图2

4.据图推测我国2015~2045年间(    )

A.人口出现负增长                B.大量国际人口迁入

C.劳动力人口负增长                D.劳动力严重不足

5.据网上调查,“单独二孩”、“二孩”放开后,不少人还是选择不生育,其主要的原因是(    )

A.宣传不到位                B.国民文化素质提高,摒弃了传统生育观

C.人们思想守旧                    D.经济压力大,育人成本高

6.预测我国连续两年放宽人口生育30年后可能带来的影响(    )

A.转变人口增长模式                B.弥补了劳动力不足

C.改变人口老龄化状况            D.扭转男女性别比

(黑龙江、吉林两省八校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下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省级行政区的两个地区人口统计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6.据材料推断导致甲、乙两地区人口数量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气候条件        B.耕地面积        C.地形条件        D.水源丰歉

17.乙地区人口数量下降的原因最可能是(    )

A.计划生育措施有力,出生率下降

B.人口老龄化严重,死亡率升高

C.人口的净迁出率大于自然增长率

D.生育观念的改变,出生率下降

(重庆市第十一中学高三12月月考)读下表,分析回答下列各题。

甲、乙两地人口抽样调查表(每10 000人中各年龄段人数及死亡率的统计)

年龄0~14

15~59岁

60岁以上总计
人口数2 000

6 500

1 500

10 000

死亡率(%)0.60.62.5
人口数3 500

6 000

50010 000

死亡率(%)0.80.72.20.81
3.甲组人口死亡率是(    )

A.0.775%        B.0.95%        C.3.7%            D.0.885%

4.下列说法与表格内容相符的是(    )

A.甲组人口表示发展中国家,乙组人口表示发达国家

B.各年龄段死亡率是甲组小于乙组,因此死亡总人口数也是甲组小于乙组

C.所有发展中国家人口死亡率都高于发达国家

D.甲组人口死亡率偏高一些,主要原因是甲组老年人口比例高

(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校高三上期第三次月考)读下图某大国人口自然增长变化曲线图(含预测),回答下列各题。

16.该国人口数量达到顶峰的时间约为(    )

A.1950年        B.1990年        C.2010年        D.2050年

17.关于该国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国可能是日本

B.①③两条线在1980年凸起可能与国家有关

C.预测2050年该国国防兵力很充足

D.该国平均寿命持续下降

3.练热点

1月5日《、关于实施全面两孩改革完善计划生育服务管理的决定》公布,该主要针对我国少子化现状(按照人口统计学,0~14岁人口占15%~18%为严重少子化,我国2010年该比例达到16.6%)。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我国少子化带来的直接后果是(    )

A.劳动人口减少

B.就业压力增大

C.经济结构转型

D.养老压力减小

2.全面实施两孩后,大部分家庭并没有积极跟从,主要原因是(    )

A.国家人口的束缚

B.养育成本高,女性职场压力大

C.生育能力大幅度减弱

D.受我国传统思想的影响

春运是地球上最大规模的人类迁徙。下图示意我国春运首日十大人口迁出和迁入城市对比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3.影响春运期间人口大规模流动的主要因素是(    )

A.气候                B.交通                C.政治                D.社会文化

4.京沪人口迁出和迁入都进入了前三名,形成一个对流高峰,其主要原因是(    )

A.京沪的外来定居人口和流动人口都很多    B.京沪高校多,外地大学生多

C.春节期间到京沪旅游的人数增多            D.京沪与其他省份人才交流频繁

人口可大体分为少儿人口(0~14岁)、劳动力人口(15~岁)、老年人口(65岁及以上)三类。人口抚养比是指非劳动力人口数与劳动力人口数之间的比率。下图示意根据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统计的彝族和汉族人口年龄构成及抚养比情况。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5.从图中数据中可以看出(    )

A.汉族和彝族人口年龄结构基本相同        B.彝族人口出生率低于汉族

C.彝族人口抚养负担较汉族重                D.汉族老龄化问题趋于严重

6.针对图中汉族人口存在的问题可采取的措施是(    )

A.停止计划生育,不再生育数量

B.建立完善的老年人口保障制度,充分开发和利用老年人口资源

C.减缓人口城镇化进程,优化人口城乡结构

D.大力发展重化工业,促进人口资源的有效配置

下图为我国“单独二胎”、“全面二胎”提出实施后我国三项常住人口统计及预算数据,其中抚养比是指总体人口中非劳动年龄人口与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7.据上图分析,2013~2020年,下列有关我国的说法不一定正确的是(    )

A.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                    B.劳动年龄人口比重一直下降

C.出生率会略有所上升                    D.人口总抚养比增长先慢后快

8.实施“单独二胎”“全面二胎”后十年内,我国(    )

A.总人口规模提前达到峰值                B.劳动年龄人口的抚养压力减轻

C.应积极推进养老产业发展                D.“用工荒”问题会得到部分缓解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促进人口迁移,下图为2000~2010年间我国省际人口迁移重心变化,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9.十年间,我国人口迁移重心均位于武汉市周边,主要是因为其(    )

A.地理位置居中        B.人口基数稳定        C.经济实力雄厚        D.交通网络发达

10.据图推断,图示时段(    )

A.西部地区人口迁出速度加快                B.中部地区人口迁移规模稳定

C.珠三角转为人口净迁出地区                D.长三角对外来人口引力增强

“人口倒挂”是指外来人口数量超过本地居民数量(户籍人口数)的现象。下图中,上海市Q区成为主要外来人员迁入地之一,且迁入人员以低学历青壮年为主。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1.上海市的人口倒挂区(    )

A.主要为高档住宅集中区            B.加工业和制造业发展迅速

C.主要为高科技产业园区            D.劳动力成本比中心城区高

12.上海市出现人口倒挂现象,表明该市(    )

A.人口老龄化问题突出            B.环境承载力逐渐缩小

C.人口自然增长率升高            D.城市化进程开始加快

下图示意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和中国1950年~2050年(预测)老龄化人口(≥65岁)比重变化。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3.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中国分别对应图中的曲线序号是(    )

A.②①③                B.①②③                C.①③②                D.②③①

14.图中中国老龄化进程中,有一段时期的老龄化人口比重增长较快,其原因很可能是(    )

A.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B.我国医疗水平的进步,死亡率降低

C.上世纪70年代末计划生育的实施            D.上世纪50、60年代人口的快速增长

15.为缓解日趋严重的老龄化问题,国家实施了“全面二孩”。该的实施对我国现阶段的影响有(    )

A.青壮年负担加重                                B.劳动力数量增多,价格降低

C.教育、卫生压力减轻                            D.加重就业压力

高考地理专题练习

人口(练)

答  案

1.练高考

(2016•上海卷)(十)19.C   20.A

(2016•江苏卷)(2)冬季气温较高;晴天多,光照充足;交通便利;环境优美;旅游资源丰富

(3)促进房地产、旅游、养老服务等产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带动当地的消费,促进经济发展;

促进生态环境改善;促进多元文化交流

(2016•海南卷)

(1)(地理位置)临近省份;人口大省(河南、四川、湖北等);中东部省份比例高。(6分)

(2)3省与3个城市的距离差别不大;(2分)3省兼具南北文化属性,适应性强;(3分)皆为人口大省,剩余劳动力多。(3分)

(3)应该:外来人口增加了城市负担(基础设施、社会服务设施、就业等);(3分)加重了大城市病(住房紧张、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等)。(3分)

不该:外来人口(生产者与消费者的角色)促进了城市经济发展;(3分)促进了不同地域和城乡间的文化交流。(3分)(所述理由需支持所持态度,否则不得分。其他合理答案酌情评分,本小题满分不超过6分。)

(2015•山东卷)1.C   2.A

(2015•上海卷)(十)21.B   22.B   23.C

(2014·福建卷)5.D   6.B

(2014·海南卷)14.A   15.D

(2014·新课标I卷)10.A   11.C

(2014·上海卷)(三)7.B   8.C   9.C

(2014·广东卷)6.C

2.练模拟

(宁夏育才中学高三第四次月考)8.C   9.D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高三12月月考)3.C   4.C

(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4.C   5.D   6.B

(黑龙江、吉林两省八校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16.C   17.C

(重庆市第十一中学高三12月月考)3.D   4.D

(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校高三上期第三次月考)16.C   17.B

3.练热点

1~5 ABDAC  6~10 BCCAD  11~15 BACDA

高考地理专题练习

人口(练)

解  析

1.练高考

(2016•上海卷)(十)19.C  20.A

考点:考查人口容量及人口素质对社会发展影响。            

美;这一地区旅游资源丰富。

(3)人口迁入,就合这一地区带来了市场,对房地产、旅游有促作用,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老年人迁入对养老服务等产业发展有促进作用。从其他地区迁移人口,带来了外来的文化,对文化交流也有一定的作用。

考点:人口迁移

(2016•海南卷)

【解析】

试题分析:

(1)对比三个城市外来人口来源省份的特点以及与各市地理位置的关系,可知共同特点是主要是临近三市的省份;人口大省外来人口比例高,中东部省份比例高。

(2)河南、四川、湖北3省在北京、上海、广州外来人口中均占较大比例的原因主要与到城市的距离、文化习俗适应、剩余劳动力的数量有关。

(3)此问为开放性问题,与否都可以,只有回答的理由能够充分支持自己的观点就行。

考点:人口流动和城市化。

(2015•山东卷)1.C   2.A

(2015•上海卷)(十)21.B  22.B  23.C

考点:人口增长。

(2014·福建卷)5.D   6.B

考点:影响老年抚养比的因素;老年抚养比变化带来的问题。      

(2014·海南卷)14.A   15.D 

考点:读图分析某县人口外出带来的影响并推测某县所属地区。

(2014·新课标I卷)10.A    11.C 

第2种解析为:图中横坐标代表年份,左边纵坐标代表移民人数、用实现对应,右边纵坐标达标移民占总人口比重,用虚线对应。1910年移民人数约为10百万,移民占总人口比例为14%,计算出总人口约为71百万,1930年移民人数约为15百万,移民占总人口比例为12%,计算出总人口约为125百万,1950年移民人数约为10百万,移民占总人口比例为7%,计算出总人口约为142百万,1970年移民人数约为10百万,移民占总人口比例为5%,计算出总人口约为200百万,1990年移民人数约为20百万,移民占总人口比例为8%,计算出总人口约为250百万,2010年移民人数约为40百万,移民占总人口比例为13%,计算出总人口约为300百万,可直接得出第10题答案为①,人口数量为3亿,可知是美国。

11.根据前面分析,在①图中人口总数增长最快的时段是曲线坡度最大的时段,约在1950-1970年。从迁移人口数分析,1950-1970年,迁移人口数变化不大,但是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最小,说明此时段人口数量增长最多,C对。人口自然增长=人口总增长—人口迁移(机械)增长,1910-30年总增长为125-71=54,人口自然增长为54—15=39百万;1930-50年总增长为142-125=17,人口自然增长为17-10=7百万;1950-70年总增长为200-142=58,人口自然增长为58-10=48百万;1970-90年总增长为250-200=50,人口自然增长为50-20=30百万。

考点:读图分析能力,人口迁移数量与迁移人口数量所占的总人口比重的变化关系。

(2014·上海卷)(三)7.B  8.C  9.C

8.三峡移民和当地居民有不同的文化背景,他们“杂居”在一起,可以相互借鉴学习;而移民原有的生活习惯只是受到影响,但难以改变;“杂居”就是与当地居民接触,这不是意义的体现;移民分散在当地居民中,不便于对移民的统一管理与服务。故选C.

9.就近迁入城镇,自然环境变化不大,便于移民适应自然;距离近,风俗习惯差别不大,便于移民适应风俗;而移民的迁入是长期行为,所以交通不是主要考虑因素;城镇和农村的生活方式不同,其原有的生活方式,难以改变。故选C.

考点:人口的迁移

(2014·广东卷)6.C

考点:该题考查人口迁移及其影响。                  

2.练模拟

(宁夏育才中学高三第四次月考)8.C   9.D

【解析】

试题分析:

8.这里的“人口零增长”实际上指的是人口自然零增长,即人口出生率与死亡率相等。我国各地人口死亡率差异不大,上海市由于人口出生率迅速降低,所以率先进入“人口零增长”, 故C项正确。

9.常住人口与户籍人口的差异主要有人口迁移造成,虽然上海自然增长率低,但由于经济原因上海大量接受移民迁入,贵州则是大量的劳务输出,所以人口机械特点的不同使得上海人口自然低增长得到补偿,使得人口总增长水平与贵州相当,本题D项正确。

【考点定位】影响人口增长的因素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高三12月月考)3.C      4.C

4 。针对劳动力变少的情况,不能迅速放开生育,A答案错误;吸引人口迁入不符合我国的国情,遏制人口老龄化违背社会发展规律;中国目前重点是要从自身入手,调整产业结构,加大创新力度,才能摆脱对劳动力的依赖。

【考点定位】人口数量的变化。

(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4.C   5.D   6.B

5.信息化社会,通过各种途径大力宣传。A项错误。中国传统生育观是多子多福,摒弃了传统生育观应该是少生或不生。B项错误。人们思想守旧,传承传统的生育观多生。C项错误。中国人的经济压力大,育人从小到大需要投入太多的精力与金钱。D项正确。故选D.

6.我国从实行这种,连续两年放宽人口生育30年后,这部分人已是青壮年,弥补了劳动力不足。B项正确。实行二孩,并不是每个人都有生育意愿,不会使出生率有太大的变化。A项错误。随着社会的发展,老龄化现象会日益突出。C项错误。性别比是由生理特点决定的。D项错误。故选B.

【考点定位】人口数量变化、人口结构变化

(黑龙江、吉林两省八校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16.C   17.C

17.乙地区为山地丘陵地区,人居自然条件较差。甲地区地势平坦,人居自然条件优越。因此,乙地区人口外迁量较大,人口净迁率远大于白然增长率,从而导致乙地区人口数量下降,C对。两地的计划生育相同,A错。人口老龄化严重、生育观念改变不是该地人口数量下降的主 要原因,B.D错。

【考点定位】区域人口数量差异的原因,人口数量下降的原因。

(重庆市第十一中学高三12月月考)3.D  4.D

【考点定位】人口死亡率计算方法,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人口死亡率差异及原因。      

(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校高三上期第三次月考)16.C   17.B

【考点定位】人口自然增长特点,变化原因。

3.练热点

1.A       2.B            

【解析】

试题分析:

1.少子化带来的直接后果是劳动人口减少,随着劳动人口减少,养老压力增大,劳动力减少会间接促使经济结构转型,对未来社会的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产生影响,但不会造成就业压力增大。 

2.该时期国家已经允许生育两孩,大部分家庭并没有积极跟从的主要原因是孩子养育成本高、女性职场压力大,并非生育能力减弱,我国传统思想是多子多福,所以B正确。 

考点:人口的数量变化 

3.D     4.A

考点:人口迁移的原因。         

5.C   6.B

考点:该题主要考查读图分析能力以及区域人口问题及措施。

7.C       8.C                    

考点:人口的数量变化          

9.A      10.D

考点:人口的空间变化             

11.B     12.A                     

考点:人口的数量变化

13.C  14.D   15.A

【解析】

试题分析:

13.读图可知,发达国家老龄化最严重,且出现时间早,应为曲线①。发展中国家人口老龄化比重低,增长较慢,应为曲线②。我国实行计划生育,造成目前老龄化比重大,人口老龄化增长速度快,应为曲线③。故选C.

【考点定位】人口老龄化、人口调整的影响          

文档

高考地理-人口(练)-专题练习有答案

高考地理专题练习人口(练)1.练高考(2016•上海卷)(十)人口地理研究对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经济决策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9.水资源和耕地资源是制约一个地区人口容量的重要因素。根据下表数据,若不考虑其他条件,我国四省中,人口容量最小的省份可能是()甲省乙省丙省丁省水资源总量(亿立方米)778.5914.3283.41799.4耕地面积(万公顷)588.31528.18814.07414.95A.甲省B.乙省C.丙省D.丁省20.工业强国都是技师技工的人才资源强国。技师技工一般是通过中等专业训练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