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顶管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本施工措施主要依据以下文件、图纸、施工及验收规范等资料进行编制:
1.1《石油及天然气管道穿越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SY/T4079-95
1.2《原油和天然气输送管道穿跨越工程设计规范 穿跨越工程》 SY/T0015.2-98
二、工程概况
2.1
2.2主要工程量
三、施工部署
3.1组织机构..
3.2施工部署
根据穿越工程特点及穿越工程量情况,计划安排2个焊接施工小组(由线路主焊接机组兼顾)、2个顶管施工组、1个防腐作业小组、1个土石方小组、1个光缆敷设小组施工。
焊接施工小组承担穿越段的管线焊接敷设任务,包括测量放线、布管、阻焊、下沟穿越等工作。
三穿机组负责砼套管顶进穿越工作。
光缆敷设小组负责穿越段的光缆敷设任务。
运输小组负责管子的运输。
弯管小组负责弯管的预制。
土石方小组负责顶管操作坑开挖、穿越主管牵引、管沟开挖及地貌恢复工作。
防腐小组负责穿越管线的防腐补口补伤工作。
请管试压小组负责穿越段的单独试压工作。
3.3总工期及阶段划分
本标段顶管穿越于2011年3月1日开工,2011年3月15日结束,总工期历时15天。
为确保工期目标的实现,将整个穿越施工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3月1日至3月5日为施工前期准备,具备全面开工条件。
重点完成跟相关部门协调、图纸会审、现场交底、施工方案编制、线路复测、穿越定位、报监理及业主审批穿越点及穿越长度;施工人员、设备就位,作业带扫线,修建临时房屋等工作。
第二阶段:3月6日至3月15日作为突出重点有序施工阶段。
在具体顶管施工前着重了解核实穿越点位置地下及地质情况:根据顶管进度情况提前预制穿越段主管管线及完成其他工序,做到有点有面,循序渐进。
重点保证施工进度的同时严格控制施工质量,严格控制顶管穿越高程及套管穿越水平度等工作。
四、主要施工机具、设备
4.1主要施工设备
| 序号 | 名称 | 规格型号 | 单位 | 数量 | 备注 |
| 序号 | 名称 | 规格型号 | 单位 | 数量 | 备注 |
| 1 | 生产指挥车 | 长城 | 台 | 1 | |
| 2 | 生产指挥车 | 皮卡 | 台 | 1 | |
| 3 | 卡车 | 台 | 1 | ||
| 4 | 吊车 | 16t | 台 | 1 | |
| 5 | 单斗挖掘机 | 卡特325D | 台 | 2 | |
| 6 | 半自动焊机 | D7-500 | 台 | 4 | |
| 7 | 电焊机 | ZX7-400 | 台 | 2 | |
| 8 | 内对口器 | Φ711 | 个 | 1 | |
| 9 | 外对口器 | Φ711 | 个 | 1 | |
| 10 | 风速仪 | 个 | 2 | ||
| 11 | 远红外测温仪 | 0-400℃ | 个 | 2 | |
| 12 | 干湿温度计 | 个 | 2 | ||
| 13 | 焊缝检验尺 | 个 | 2 | ||
| 14 | 推进式穿越机 | 台 | 2 | ||
| 15 | 发电机组 | 台 | 2 | ||
| 16 | 试压泵 | 台 | 1 | ||
| 17 | 离心泵 | 台 | 2 | ||
| 18 | 污水泥浆泵 | 台 | 2 |
| 19 | 注浆机 | 台 | 1 | ||
| 20 | 空压机 | 台 | 2 | ||
| 21 | 角式磨光机 | 台 | 6 | ||
| 22 | 倒链 | 5t | 个 | 2 | |
| 23 | 倒链架 | 个 | 2 | ||
| 24 | 焊条烘干机 | 台 | 1 | ||
| 25 | 焊条保温桶 | 个 | 6 | ||
| 26 | 火焰烤把 | 个 | 4 | ||
| 27 | 火焊工具 | 套 | 4 | ||
| 28 | 氧气瓶 | 个 | 4 | ||
| 29 | 乙炔瓶 | 个 | 4 | ||
| 30 | 液化石油气钢瓶 | 个 | 2 | ||
| 31 | 尼龙吊带 | 5t | 根 | 10 | |
| 32 | 尼龙吊带 | 10t | 根 | 10 |
| 序号 | 名称 | 规格型号 | 单位 | 数量 | 备注 |
| 1 | 钢丝绳 | 3/4″ | M | 60 | |
| 2 | 钢丝绳卡 | 3/4″ | 个 | 30 | |
| 3 | 角钢 | ∠50×50×5 | 个 | 150 | |
| 4 | 钢板 | kg | 200 | ||
| 5 | 砂轮片 | Φ100 | 箱 | 5 | |
| 6 | 钢丝轮 | Φ100 | 箱 | 2 | |
| 7 | 电缆 | VLV12-100/3×2.5 | m | 200 | |
| 8 | 灯线 | BLV-500/2×2.5 | m | 200 | |
| 9 | 碘钨灯 | 个 | 2 | ||
| 10 | 白棕绳 | 3/4″ | kg | 120 | |
| 11 | 橡胶板 | ㎡ | 10 | ||
| 12 | 帆布 | ㎡ | 600 | ||
| 13 | 草袋 | 个 | 500 | ||
| 14 | 枕木 | 200×200×3000 | 根 | 100 | |
| 15 | 沥青 | ||||
| 16 | 水泥砂浆 |
5.1准备措施
5.1.1顶管施工作业征地面积为35×20m,其中以中线为准一边20m,一边15m。
5.1.2经开挖确认土质后若土质为垃圾土(土、沙等垃圾组成)采用混凝土后背,若土质为一般土质采用方木靠背。
5.1.3针对雨水大、水位高易造成塌方的情况,采取对操作坑加固措施,确保施工安全。
5.2套管顶管施工
5.2.1施工工序:
施工准备→测量定位→操作坑开挖→设备就位→套管拉运→管连接钻进→主管预制、组焊、探伤→主管单独试压、补口、补伤→主管穿进→套管两端沥青麻刀封堵→两端连头及回填;
5.2.2钢筋混凝土套管穿越施工采用液压动力穿越机顶管穿越,推力500t;
5.2.3穿越机附设刚性良好的导轨及导向架,双层做板架。可对穿越机设备方向微调;
5.2.4导管前端加设组合体刚头,对砼管前段加以保护,导管尾端加设尾端钢头,上开通风人孔和出土孔,并对砼管末端加以保护;
5.2.5导管需用原预制于两端内径层位置的钢箍焊接连接,以防止推进过程中管口错位损坏;
5.2.6套管采用人工用钢丝绳滑轮下至工作井内。
5.2.7一般地段采用人工挖土,每挖掘推进一次长度以0.3-0.8m为宜,适用小型锹镐挖掘,挖掘时导管上部与土层间隙允许为10-15mm,下部120°范围内禁止挖超。若有石方时软岩采用风镐,硬岩采用爆破。
5.2.8导管前段钢头及导管外表处理光滑,涂机油以减小阻力。
5.2.9采用0.7kw小型鼓风机配合,将夹布胶管伸向作业面抽气通风,按10~15分钟计时,轮换作业,作业面采用安全电压36V;
5.2.10穿越机作业坑后挡板采用混凝土靠背,以保持推力及穿越设备的稳定性,严格控制首根套管的顶进方向,顶进过程中每顶进两根,用光电测量仪测量一次,以便调整顶进方向坡度。砼套管穿越见图:
5.3主管穿越施工
5.3.1对于主管的施工应进行预制,组装应在穿越一侧进行,主管道应大于套管长度4m以上,且应是整根管。
5.3.2主管的焊接采用手工下向焊工艺,准备穿进的主管焊口按要求进行100%UT和100%RT无损检测,主管穿进套管前进行施压(针对单出图的工作所作要求)、补口补伤。
5.3.3主管穿越前安装绝缘隔离保护支架,绝缘隔离保护支架的间距按要求进行(2m/块),绝缘隔离保护支架应安装牢固,绝缘位置正确。
5.3.4穿进前,在预制管段上每隔2m标记上方位点,以校正穿进过程中的扭转。并在穿越主管上安装穿越用的导向滑轮。
5.3.5在主管焊接完穿越前,在穿越点位置开挖与主管长度一致的管沟,作为穿越主管的操作坑。同时为了防止水流入套管内,应在套管两端底部挖一个深0.5m,长2m,宽1.5m左右(比套管口径大)的集水坑。在输送主管前应进行隐蔽工程的检查,套管内的污物应清扫干净。
5.3.6吊起管段前,校正吊带的上垂直方向,以保证起重设备提起管段时不发生扭转滚动。全部预制管段必须用起重设备提起悬空状态下穿进套管,吊点间距一9~12m为宜,送管时应在统一指挥下缓慢同步动作,主管不得与管沟底和沟壁产生摩擦。
5.3.7电绝缘检测合格后按设计要求进行套管两端的封堵。
六、质量控制与管理
6.1严格按照设计图纸施工,认真执行施工规范;
6.2积极接受现场监理的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6.3凡隐蔽工程部分,每一道工序结束下道工序开始之前,都须经现场监理检查认可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作业;
6.4对职工进行教育,提高职工的质量意识和责任心;
6.5制定质量奖惩制度,提高职工积极性;
6.6认真贯彻三检制度,实行班组自检、互检与专检相结合的检查制度,并做好各项检查的施工记录;
6.7顶管施工质量控制点:
| 项 目 | 允许偏差 | |
| 管线周线偏差 | L≤100m | 50mm |
| 标高偏差 | L≤100m | +30~-40mm |
| 项 目 | 允许变化范围(mm) |
| 地面隆起的最大极限 | +10 |
| 地面沉降的最大极限 | -10 |
七、HSE管理措施
7.1HSE管理机构
7.2顶管穿越安全措施
7.2.1教育职工树立安全第一的理念,坚决杜绝任何麻痹大意。侥幸凑合的心理,时时处处讲安全,为自己和他人的生命负责;
7.2.2在距穿越点50m处的公路两端设置警示牌,标注“前方施工,减速慢行”,向过往行人、车辆提示、警告,必要时派专人警戒值班。夜间设置警示灯。设备吊装、高压吹土作业时,周围10m内严禁有闲杂人员。靠近村镇施工时,操作坑四周应设置警示隔离带。
7.2.3施工现场必须文明施工,现场机械设备摆放必须符合安全规定,做到现场清洁、安全标志齐全、明显,原材料、成品、预制件、器材堆放整齐、合理,安全通道畅通。
7.2.4施工作业带现场做到无事故隐患,一旦发现隐患要有整改措施,并落实具体人员及时整改,重大隐患要及时向上级领导反映,并停止施工和作业。
7.2.5严格按照设计图纸、方案措施、基建程序施工,严格执行经济合同,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程序,保质保量安全文明施工。
7.2.6施工操作应在业主提供的场地内进行,如必须超越界定范围之外区域或通道进行施工,应与有关部门取得联系,进批准后方可进行施工。
7.2.7按施工平面布置图进行现场施工管理,施工现场的排水、道路畅通,恶劣气候条件要有安全技术措施。精心组织,合理布置,科学管理,建立良好的施工作业环境,杜绝环境污染。
7.2.8现场施工人员要持证上岗,穿戴劳保,禁止非施工人员进入现场,危险区域内设置明显标语和警示标牌,确保施工人员及他人安全,杜绝一切伤亡事故的发生。
7.2.9施工的设备、机械、机具摆放合理、整齐,不影响交通,同时,同时采取有力措施把噪音降到最低限度,必要情况下,采取搭设隔音棚措施,防止噪声影响。
7.2.10在施工作业区域内要文明施工,做到工完、料尽、场地清,对收集的边角料,焊条头等垃圾,按业主指定的地点进行集中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