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填空类:
1.微观经济学是建立在一定的假设条件之上的,其具体内容为 市场出清,完全理性,充分信息
2.需求的必要条件是 购买欲望__和_支付能力___。
3.两种互补商品之间价格与需求量成 反__方向变动,两种替代商品之间价格与需求量成 同__方向变动。
4.需求曲线向右方移动,这意味着相同价格水平下需求量 增加 。
5.恩格尔定律是指随着收入增加,用于 食物 中的支出在整个货币收入中所占的比重会越来越 少 。
6.工会迫使资本家提高工资的主要方法是 、 、 。
7.收益中既包括了 营业性净利润 ,又包括了投资性净利润 。
8. 西方经济学认为:工资、地租、利息和利润是劳动 、 和 的价格,是使用这些生产要素的 。
9.洛伦茨(斯)曲线是用来衡量 收入分配 平均程度的曲线,在此曲线基础上得到的定量化分析指标是 。
10. 一般地,生活必需品的弹性系数E的取值为 0 11.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 单个 ,解决的问题是 整个国民经济 ,其中心理论是 。 12.如果某种商品的边际效用为零,则意味着这种商品的总效用达到 最大 。 13.序数效用论认为效用作为一种心理现象无法计量也不能加总求和,只能表示满足程度的高低顺序,因此效用只能用 序数 来表示。 14.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利润最大化的原则是 边际利润 等于 边际成本 。 二、选择类 1.在价格不变的基础上,消费者收入增加需求曲线则会( )。 A.增加 B,减少 C.向右上方平行移动 D向左下上方平行移动 2.为了扶持某一行业的生产而规定的该行业产品的价格是( ) A.价格上限 B.均衡价格 c.价格下限 D.市场价格 3.在一般情况下,厂商得到的价格若低于以下哪种成本将停止营业( )。 A.平均成本 B. 平均可变成本 C. 边际成本 D. 平均固定成本 4.已知商品X的价格为1.5元,商品Y的价格为1元。如果消费者从这两种商品得到最大5.效用的时候商品Y的边际效用是30,那么商品X的边际效用应该是( )。 A.20 B.30 C.45 D.60 6.同一条曲线,价格与需求量的组合从A点移动到B点,这是( ) A .需求的变动 B.价格的变动 C.需求量的变动 D.需求和价格变动 7.某商品的需求函数为Q=12000-25P,在需求量Q为2000件时的价格弹性是( ) A.25 B.10 C.5 D.1 8.在一般情况下,消费者收入增加需求量则会( ) A.增加 B.减少 C.同比例增加 D.同比例减少 9.等成本线平行向外移动表明:( ) A.产量增加了 B.成本增加了 C.生产要素的价格按不同比例提高了 D.收入增加了 10.为了扶持农业,对农产品实行价格下限,但为了维持这个高于均衡价格的支持价格,就必须:( ) A.实行农产品配给制 B.收购过剩的农产品 C.增加对农产品的税收 D.对农产品价格放开 11. 根据基尼系数的大小,比较下列三个国家哪一个国家的分配最为平均:( ) A.甲国的基尼系数为0.1 B.乙国的基尼系数为0.15 C.丙国的基尼系数为0.2 D.丁国的基尼系数为0.4 12.寡头垄断厂商的产品是(C ) A.同质的 B.有差异的 C.既可以是同质的也可以是有差异的 D.以上都不对 13. 土地的供给曲线是一条:( ) A.向右上方倾斜的线 B.与横轴平行的线 C.与横轴垂直的线 D.向右下方倾斜的线 14. 随着工资水平的提高:( ) A.劳动的供给量会一直增加 B.劳动的供给量先增加,但工资提高到一定水平后,劳动的供给不仅不会增加反而会减少 C.劳动的供线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就不会增加也不会减少了 D.劳动的供给量减少 三、 判断类 1.一种商品在其既定的需求曲线上,需求弹性肯定是相同的。错 2.商品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可以从其本身用途的多样性结果来解释。对 3.如果一个人选择继续升学而不是参加工作,他的机会成本是他在学习期间的学费。错 4.如果边际效用递减,则总效用下降。错 5.在一条等产量线的上部,其代表的产量大于该等产量线的下部所代表的产量。错 6.汽车的价格下降,会使汽油的需求曲线向左下方移动。 7.如果对小麦的需求缺乏弹性,粮食丰收将减少农民的收入。 8.商品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可以从其本身用途的多样性结果来解释。对 9.生产者均衡是表明对每一种生产要素而言,厂商支付的最后一单位货币所获得的边际产量必须相等。 10.短期成本中的短期是指厂商可以改变固定投入的时期。 四、 计算类 ) 1.设某水泥厂的需求函数为Q=400-2P,问: (1)该厂计划每日销售水泥180吨,价格应为多少? (2)每吨水泥售价150美元,每日能销售多少? (3)价格提高到多少时,销售量为0? (4)当水泥价格P=120美元时的价格点弹性。 解:(1)Q=400-2P 180=400-2P P=110美元 (2)Q=400-2P=400-2*150=100吨 (3) Q=400-2P=0 P=200美元 (4)P=120 Q=400-2*120=160 2.某种商品原先的价格为10元,后降至8元,原先的需求量为150件,降价后的需求量为180件,该商品的需求弹性系数为多少?属于哪一种需求弹性 。 解: 属于需求缺乏弹性 3.消费者收入为120元,用于购买X和Y两种商品,X商品的价格PX =20元,Y商品的价格Py =10元: (1)计算出该消费者所购买的X和Y两种数量组合,各种组合的X商品和Y商品各是多少? (2)作出一条消费可能线。 (3)所购买的X商品为4,Y商品为6时,应该是哪一点?在不在消费预算(可能)线上?它说明了什么? (4)所购买的X商品为3时,Y商品为3时,应该是哪一点?在不在消费预算(可能)线上?它说明了什么? 解: 1) 3)20X+10Y=20*4+10*6=140120 点(4,6)在AB线以外 超支现象 4) 20X+10Y=20*3+10*3=90120 点(3,3) 在AB线以内 节余现象 4.某企业总的固定成本为1000万元,平均总成本50万元,平均可变成本为10万元,求企业现在的产量。 解:TC=FC+VC 50Q=1000+10Q Q=25单位 五、名词解释类 1.需求弹性 2.恩格尔定律 3.基尼系数 4. 等产量线 5.技术系数 6.价格下限 六、论述题类 7.简述基数论和序数论在消费者均衡上的异同· 8. 试论述利益最大化的原则
2)20X+10Y=120组合 X Y 1 0 12 2 1 10 3 2 8 4 3 6 5 4 4 6 5 2 7 6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