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2021年北京燕山初三一模语文(word版含答案)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9 17:19:47
文档

2021年北京燕山初三一模语文(word版含答案)

2021北京燕山初三一模语文2021年04月一、基础运用班级语文专题学习活动中,老师组织大家开展读报活动。阅读材料,完成后面各题。持续擦亮古都金名片——北京市规自委举办第二届“名城保护·大家谈”活动3月20日,由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主办的“北京印迹”平台第二届“名城保护·大家谈”活动在北京市规划展览馆举办。活动以新修订的《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施行为背景,聚焦《条例》修订要点、历史文化名城保护重点、责任规划师参与推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等热点话题,聚集“两区三
推荐度:
导读2021北京燕山初三一模语文2021年04月一、基础运用班级语文专题学习活动中,老师组织大家开展读报活动。阅读材料,完成后面各题。持续擦亮古都金名片——北京市规自委举办第二届“名城保护·大家谈”活动3月20日,由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主办的“北京印迹”平台第二届“名城保护·大家谈”活动在北京市规划展览馆举办。活动以新修订的《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施行为背景,聚焦《条例》修订要点、历史文化名城保护重点、责任规划师参与推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等热点话题,聚集“两区三
2021北京燕山初三一模

语    文

2021年04月

一、基础 运用

班级语文专题学习活动中,老师组织大家开展读报活动。阅读材料,完成后面各题。

持续擦亮古都金名片

——北京市规自委举办第二届“名城保护·大家谈”活动

3月20日,由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主办的“北京印迹”平台第二届“名城保护·大家谈”活动在北京市规划展览馆举办。活动以新修订的《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施行为背景,聚焦《条例》修订要点、历史文化名城保护重点、责任规划师参与推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等热点话题,聚集“两区三带”保护、研究工作的代表人物,深入探讨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面向全社会宣贯解读《条例》精神,推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理念深入人心。

本次活动包括“大家谈”“青年说”“少年志”三个部分,围绕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的贯彻执行,围绕老城、三山五园、三个文化带等保护重点展开研讨,让  【甲】  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老中青三代人士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发展,为全国文化中心建设营造良好的氛围。

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党组副、一级巡视员刘轩在致辞中说,市规自委将在五大方面采取措施,落实好《条例》新要求:在名城保护机制方面,将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委员会纳入首都规划建设委员会工作体系;在空间规划管理方面,结合《条例》中关于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和传统村落的保护要求,进一步加强有关规划的编制和审查工作;在配套管理方面,制定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管理办法,进一步优化调整建设项目的审批职能,同时全力配合中轴线申遗工作;在保护利用实施工作指导方面,将加快编制“两轴”沿线重点地区详细规划,出台街区更新实施意见,推动一批文物腾退,推广“共生院”模式,持续推进三山五园地区疏解整治提升工作,营造融入历史元素的“小而美”的高品质公共空间;在社会宣传引导和公众参与方面,进一步发挥好“北京印迹”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整体宣介平台和责任规划师的作用, 【乙】  名城保护与公众之间的桥梁。

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张维主任寄语本次活动。他说,保护北京历史文化名城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在新版《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正式施行之际,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将与社会各界一起,共同承担起保护历史文化的光荣职责和使命,凝聚各方共识、汇聚各方力量,推动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再上新台阶!希望“北京印迹”平台能够坚持  【丙】  文化的初心,不断探索、开拓创新,为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工作持续贡献力量,擦亮北京历史文化遗产金名片。

1.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判断完全正确的是(2分)

A(yú)    氛围(fēn)    模式(mó)

B(yǔ)    氛围(fèn)    模式(mú)

C(yú)    氛围(fèn)    模式(mú)

D(yǔ)    氛围(fēn)    模式(mó)

2. 【甲】【乙】【丙】三处结合语境选填词语比较恰当的是(2分)

A【甲】支持 关注 参与    【乙】构建    【丙】传播和传承

B【甲】关注 支持 参与    【乙】搭建    【丙】传承和传播

C【甲】参与 关注 支持    【乙】构建    【丙】传承和传播

D【甲】关注 支持 参与    【乙】搭建    【丙】传播和传承

3. 下面图片是本次活动的宣传海报。爱好书法的几名同学对“名城保护大家谈”的字体产生了分歧。你认为正确的判断应该是(2分)

A 篆书  草书    B 行书  隶书    C 行书  篆书    D 草书  楷书

4. 结合下面材料,完成(1)--(3)题。

名城保护·大家谈——

权威专家解析新版《条例》和保护工作要点

主旨报告“名城保护·大家谈”环节,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委员会专家、北京城市规划学会理事长邱跃,故宫博物院原院长、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委员会专家单霁翔,清华大学教授、三山五园研究中心首席专家郭黛姮,《中国水利史典》专家委员会副主任蔡蕃,分别围绕“推进法制建设 保护历史名城——重新制定的《北京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解读”“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需要你我共同参与”“‘三山五园’为什么是国家金名片”“从北京城河湖演变史看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作主旨报告。

整体保护·青年说——

青年专家学者齐聚,探讨新时期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实践和未来探索方向

自由论坛“整体保护·青年说”环节,齐聚不同研究方向的青年专家学者,探讨新版《条例》指导下,新时期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实践和未来探索方向。

首都规划建设委员会办公室首都功能核心区规划处主任科员陈晶、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首都功能规划研究所主任工程师李楠、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历史文化名城规划研究所主任工程师赵幸、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规划师张晓光,四位青年专家学者围绕讨论议题“《条例》实施背景下,重点区域的保护重点和探索方向”,结合自身研究成果与探索实践,展开了深入的交流与探讨。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万金红,北京建工建筑设计研究院汤羽扬教授工作室建筑师刘昭袆,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城市科学系副教授刘剑刚,三位青年专家学者围绕讨论议题“《条例》实施背景下,三条文化带的保护重点和探索方向”,结合自身研究成果和探索实践展开了广泛交流与探讨。

三山五园保护·少年志——

集合遗产地、教育主管部门和在校学生,全面展示历史文化保护的教育探索和实践“三山五园保护·少年志”环节,旨在向青少年儿童传播和科普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相关知识和理念,以增强社会整体对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责任感。

香山公园副园长康玲从香山慈幼院讲起,向大家娓娓道来静宜园的劫后新生。清华附中老师介绍了清华附中“走进圆明园”创新课;颐和园副园长秦雷介绍了颐和园青少年研学规划;现场还展示了海淀、东城等区在2020年疫情期间开展的关于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三山五园相关“云课堂”教学。此外,101中学高一学生顾兰蕙作为少年代表,作了题为《圆明园福海的保护与开发》的演讲,获得专家老师们的鼓励与赞扬。

在活动的最后,北京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学生进行了《少年中国说》朗诵,领导专家为中小学生颁发“三山五园小守护者”证书,希望此次活动在他们心中播下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种子,并能随他们一起成长,不断生根发芽,并长为参天大树。

(材料来源:光明网2021-03-22)

(1)“名城保护·大家谈”活动环节,主持人在主旨报告正式开讲前,诙谐幽默地说了句“下面,就名城保护这一话题我们掌声欢迎大家告诉大家!”根据你的理解说说这里的“大家告诉大家”是什么意思?(2分)

答:_____________

(2)“整体保护·青年说”部分的第三段划线句子中,有标点使用不规范的地方。找出来并提出修改意见。(2分)

答:_____________

(3)老师布置了一项“我是北京名城保护小使者”的主题任务,要求同学们以微信的形式向身边的同龄人宣传北京名城保护的意义。请你拟写一段微信文字完成任务。(2分)

答:_____________

5. 默写。(6分)

(1)_____________,在河之洲。窈窕淑女,_____________。  (《诗经·关雎》)(2分)

(2)斯是陋室,_____________。   (刘禹锡《陋室铭》)(1分)

(3)_____________ ,在乎山水之间也。(欧阳修《醉翁亭记》)(1分)

(4)塞下秋来风景异,_____________。  (范仲淹《渔家傲》)(1分)

(5)八百里分麾下炙,_____________。  (辛弃疾《破阵子》)(1分)

二、名著阅读

6.宋代大儒朱熹谈到读书的时候这样说过:“一个人,读书前是什么样,读书后还是什么样,便是未读。”结合你阅读名著的读书经历,说说体会。(字数150字左右)(5分)

答:_____________

三、古诗文阅读

(一)阅读古诗,完成后面7--9题。(7分)

望   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7. 发挥联想想象,用简洁生动的语言描绘“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一句所展现的画面。(2分)

答:_____________

8. 最能体现诗人希望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的诗句是(2分)

A.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B.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C.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D.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9. 这首《望岳》诗,全诗没有一个“望”字,却句句写望,而且层次清晰。试作简要分析。(3分)

答:_____________

(二)阅读《左传》文言文段节选,完成后面10-13题。(9分)

【甲】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选自《左传》)

【乙】

宋公及楚人战于泓⑴。宋人既成列⑵,楚人未既⑶济。司马⑷曰:“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公曰:“不可。”既济而未成列,又以告。公曰:“未可。”既陈⑸而后击之,宋师败绩。公伤股,门官⑹歼焉。 国人皆咎公。公曰:“君子不重⑺伤,不禽二毛⑻。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也。寡人虽亡国之馀⑼,不鼓不成列。”

(选自《左传》)

                       

【注释】⑴宋公:宋襄公。泓:泓水,河名。 ⑵成列:指摆好阵势。 ⑶既:尽,全部。 ⑷司马:官名,指子鱼。 ⑸陈:同“阵”,指摆好阵势。 ⑹门官:国君的卫士。 ⑺重:重复,再次。⑻二毛:头发斑白的人。⑼亡国之馀:亡国者的后代。

10.句中加点字意思完全一致的是(2分)

A衣食所安     寝食难安     安步当车

B望其旗靡     所向披靡     从风而靡

C一鼓作气     欢欣鼓舞     擂鼓助威

D忠之属也     忠心耿耿     志虑忠纯

11.翻译句子并依据上下文作进一步理解,全都正确的是(2分)

甲.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翻译:吃肉的人出身卑微,不能谋划长远。

理解:这些人太多的计算个人的利弊得失,不能从国家百姓的角度长远考虑。

乙.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翻译: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一件件察清楚,也一定依据实情进行评判。

理解:鲁庄公力所能及的从实际情况出发审理案件,表明百姓在庄公心里占有一定地位。

12.理解文段内容,然后摘录原文句子回答。(3分)

⑴[甲]文中,曹刿“请见”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他认为“可以一战”的理由是: _____________。

⑵[乙]文中,子鱼认为发动进攻的有利时机是_____________。

13. 从选段文字看,长勺之战和泓水之战为什么会产生不同的结局?(2分)

答: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一)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14—16题。(7分)

山庄有芳邻

吉平山庄并不在大山深处,而是建在湘中市的城南。这里原属城郊,有一大片高高低低的丘陵,模糊地叫作庆云山。有山,自然有沟谷,有湖水,有溪流,有树木。这些年来,房地产开发商瞄准了这块风水宝地,紧挨着城市,且又有山林之美,谁不想到这里来?于是,这里齐刷刷地有了好些名之为山庄的住宅区,吉平山庄就是此中的一个。

山庄里的路,分为大路和小径两种。大路一律是混凝土浇注的,在各栋楼的正面经过,当然也挽系着一些供人们消闲的场所,车走人行,各得其便。小径当然是幽静的小路,铺着鹅卵石或青石板,一般来说与大路相隔或远或近的距离,在楼的背后抛出,绕过阴凉的溪泉,再蜿蜒在深深浅浅的沟谷里。沟谷里的小径,两边是低矮的灌木或疯长的草,鸟也叫,虫也鸣,笼罩着很原生态的氛围。车必须走大路,人呢,也喜欢走大路,安全、平稳、干净,彼此碰面可以寒喧、聊天。人的天性,总是畏惧寂寞和冷清的。

季钧渐渐地发现,在早晨和黄昏散步的人中,有一个白须白发的老人,却喜欢孤零零地走在那条小径上。季钧散步走的是大路,或远或近看到的多是一个侧影。老人的头总是低着,像在寻找什么,右手握拳,只伸出食指,不停地比画来比画去,很陶醉的样子。他在比画什么呢,不知道。老人姓甚名谁,年齿几何,季钧一概茫然。

季钧今年四十出头,供职于本市的书画院,任本市书法家协会副,是个名声很响的书法家。他得过许多大奖,出版过好几本个人书法专集,为不少风景胜地写过匾额、楹联。很多人都说他该坐市书法家协会“一把手”的交椅了,尽管竞争者不是没有,但他认为自己“扶正”应该十拿九稳。眼看换届选举的时间日益迫近,他的心情就像眼下的仲春天气,酥酥的,暖暖的。

为了躲避每日来索书、买字、求教、套近乎的人,季钧从市中心的住宅区搬到吉平山庄来。当然,书画院和社会上组织的公益活动,他是会踊跃参加的。汶川大地震后,吉平山庄的业主委员会,也组织了捐款捐物的活动。季钧捐了五万元,排名第一。在他的名字之后,是一个叫“郝任天”的业主,捐了两万元。

季钧偶尔听到人们议论这个“郝任天”,是铁路上退休的工人,就是散步老走小路的那个老人。季钧记住了这个老人的名字和住址,他家客厅的窗口正对着老人家几个房间的窗口,而且两栋楼之间只隔着一块不大的草坪。

一年四季,每天季钧都是五点来钟起床,读书读帖一个小时后,出门散步。有一个早晨,大概是四点来钟,起大风了,他记起昨夜忘记把客厅的窗子关严,便蓦地起床,到客厅去关窗子。当他走到窗子前,掀开窗帘,眼光便被对面一个窗口的明亮灯光吸引住了,从侧影看那正是郝任天。白须白发的郝任天立在一张大书案前,手中拎着一支大毛笔,正全神贯注地在一张大土纸上练字,从手势和笔势的圆熟上,看得出老人如此练字已年深日久。书案上,摆着一方很大的砚池,砚池边搁着一块墨,说明老人用的不是从商店买的墨汁,而是在砚中磨墨,香气定是溢满了整个屋子。

在这一刻,季钧的脑海里闪现出市书法家协会会员的名单,但这个名单里绝对没有“郝任天”;市里举办的各种书法大赛上,也绝对没有收到过他的作品。

老人这么早起练字,勤勉是无疑的,写的字到底成色如何呢?季钧怀着一种要破解什么绝密的亢奋心情,总会在散步时绕到不远处的垃圾围子去瞅一瞅。郝任天每天练那么多字,不可能把每张都留下来,总会要丢弃一些吧。

在离第二栋、第三栋楼不远的山庄围墙边,有一个供丢放垃圾的砖石围子。在一个夕照闪烁的傍晚,季钧在垃圾围子里拾到了一叠废字纸。他在不远处的草地上坐下来,摊开褐黄色的土纸,细细地欣赏,先是喜,继而惊,再而陷入沉思。凭心而论,老人的字写得太好了,而且与他的书写路数很相近。从字的行气、间架、结体、意趣上,看得出老人长期研习“二王”和黄庭坚的功力,但又分明受了近代书法家马一浮的影响。马一浮将古人简帛书的韵致化入行书,老人则更进了一步,简帛书的随意和灵动,与老人的心态全融会在字里行间,脱却眼下书法家难以避免的焦虑、浮躁和急功近利,从中可以拈出一种亘古的“静穆”。拿老人的字和自己的字相比,季钧自叹弗如!

第二天早晨,天微微发亮,对面的灯熄了,季钧知道老人该出门散步了。又过了一阵,他也出门了,从相反的方向切入小径,然后缓缓地朝前走去。

天上出现淡红的霞彩了。前面有了缓缓的脚步声,季钧想:那只可能是郝任天。他先是见到白发、白须,再见到一袭青色的对襟上衣,而后见到一双青灰色的布鞋。老人低着头,右手凌空伸指而画,是在“练”字哩。

季钧退到路边,待老人走近了,彬彬有礼地说:“郝老,你早哇!”郝任天抬起头来,面容清癯,神情蔼然。在相互介绍认识后,他们并排走在弯弯曲曲的小径上,虽是萍水相逢,却似多年故交。他们就这样走走谈谈,谈谈走走,良久,在小路沙地边的一条石凳上坐下。

太阳在薄雾中升了起来,红红的,如一颗巨大的樱桃。

“郝老,你的字写得这样好,参加过书法大赛吗?”

“没有,家里世代是铁路工人,我只是爱好这个,觉得写字是一种快乐和一种熏陶,身也健,心也静,我就满足了。”

“你参加过哪一级书法家协会?”

“我哪一级协会都没参加。”

“我介绍你参加市书法家协会,好吗?”

郝任天把头摇得拨浪鼓似的,肯定地说:“不!不劳你费神了。”

季钧觉得很遗憾。老人几十年临池不息,对这些已经看得很淡了。正是这种淡泊,使得他的书法进入一个奇瑰的境界。

“郝老,你的字就从不示人?”

“当然不是。每年的春节前,我会抽出时间,带上红纸、砚、墨、笔,回到老家村子里,义务为乡亲们书写春联,一写就是一百多副,联语不同,字体也各有变化,他们都夸我写得好哩,那不就是个人的书法展览?一年一届,办了几十届了。哈哈,哈哈!”

薄薄的雾散开了,阳光灿烂,洒下满地金辉。

郝任天站起来,向季钧拱了拱手,然后径直走了。那背影转过一丛树木,不见了。季钧又呆呆地坐了好一阵儿,才快步走回家去。

几天后,季钧被通知去参加一个重要的会议,既有各方面的领导,也有本市有名望的书法家代表,济济一堂。议题是讨论下一届书协的人选,除季钧之外,还有另一位年长他十余岁的老书法家。这两个人选,各有各的支持者,因此市里不得不予以重视,怕因此而弄得不欢而散。大家没想到的是,当主持人讲过话之后,季钧抢先发言了。他诚恳地说出自己的种种不足,力举那一位老书法家任,而且相信在正式开会选举时,一定会全票通过!大家在短暂的沉默之后,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季钧轻松地舒了一口长气。

早晨和傍晚,吉平山庄的通幽曲径上,人们从此便常常见到一老一少两个并排而行的身影。

(作者:聂鑫森  文字有删改)

14.从执念书协职务到退出书协人选推荐,季钧的思想前后发生了变化。阅读全文,概括文中促使他发生变化的几件事。(3分)

答:_____________

15.临近结尾部分的划线句子:“季钧又呆呆地坐了好一阵,才快步走回家去。”此时此刻的季钧内心有什么样的心理活动?(2分)

答:_____________

16.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对题目“山庄有芳邻”里“芳邻”的理解。(2分)

答: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文字材料,完成后面17—19题。(6分)

北京中轴线的历史与未来

作为文化遗产申报项目名称的“北京中轴线”,即我们常说的北京传统中轴线。它北起钟鼓楼,向南经过万宁桥、景山、故宫、天安门广场、正阳门,至永定门,贯穿北京老城南北,全长约7.8公里。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活的载体,东方文明古都规划建设的最高成就,北京中轴线自元大都建都七百五十余年来,一直统领着城市功能与空间格局。

在历代城市建设者的不断保护传承下,北京形成了气势恢宏、纲维有序的城市特色风貌。在2017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中,北京中轴线是贯穿市域的主轴;在2020年最新公布的核心区控规中,中轴线亦被确立为核心区整体秩序的统领、带动老城整体保护的重要抓手。作为北京乃至中国历史文化遗产的金名片,其规划理念与物质载体应不断被保护与延续。

(一)历史沿革

北京中轴线的发展演变与北京老城同步。

北京中轴线奠定于元代。元至元四年(1267年)元大都始建,于当时积水潭(今什刹海)的东岸选择确立了城市的中心点(基本位于今天鼓楼的位置),在其上修筑了中心台,成为元代中轴线的起点。这条最初的轴线自中心台,南经万宁桥至宫城,再经皇城,最后至南端丽正门(今英雄纪念碑附近),形成了约3.75公里的城市中轴线。

明永乐四年(1406年)至明嘉靖四十三年(15年),以明代北京城始建至外城(永定门瓮城)建设完成,北京中轴线延续至今整体格局基本形成。

明代迁都北京后,北京城较元大都整体南移,但城市中轴线的主体格局与位置被严格保留。明代早期先建宫城,再建内城,又建庙社、郊祀、坛场、门阙等,内城中轴线北起钟鼓楼,经皇城万岁山、紫禁城、承天门、千步廊、大明门,至内城南门正阳门,全长达 4.75 公里。

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北京外城开始修建,将山川、天地两座坛庙纳入城中,形成了“凸”字形的城廓格局,中轴线南端点再次向南延伸至永定门,形成了贯穿紫禁城、北起钟鼓楼、南至永定门、全长7.8公里的城市轴线,串联了永定门、天桥、正阳门、棋盘街、千步廊、紫禁城、景山、地安门、万宁桥、鼓楼和钟楼等重要建筑,轴线两侧还分布着社稷坛、太庙、天地坛、山川坛等坛庙建筑。

明后期与清代继承与延续了北京中轴线整体空间格局,明嘉靖四十三年(15年)至1914年间仅对中轴线上的建筑群进行了局部改造与调整(如景山五亭与寿皇殿的修建)。总体来说,明清时期对城市的改造使中轴线具有对全城的统帅性与完整性,而轴线上的建筑、景观的规模、气势、规整程度均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准。

以1914年社稷坛作为公园面向公众开放为标志,北京中轴线开启公众化转变历程。1914至1977年,中轴线上及其两侧的皇家建筑经历了一系列功能调整,原有宫殿、苑囿、坛庙建筑陆续开放,用作博物馆或公园。1977年天安门广场及相关历史建筑群完成扩建,形成以中轴线对称、规模空前且开敞的矩形民众广场,成为了北京城市规划建设的里程碑。

1978年至今,北京中轴线的整体历史格局通过一系列城市总体规划、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专项保护规划等不同层级的城市规划得到保护与延续,中轴传统空间序列得以回归。

(二)价值内涵

北京中轴线作为北京老城严谨对称空间格局的核心,蕴含着元、明、清及现代中国首都城市在城市规划方面的独特匠心。

北京中轴线具有单一方向性,以宫城为基点,居北面南,以整体空间格局充分展现中国从古至今城市规划建设对于礼仪与秩序的尊崇。其严谨的规划布局完整地展现了《周礼•考工记》所描绘的中国古代理想王城范式,“前朝后市、左祖右社”,宫苑居中、居前(居南),民廛居后(居北),太庙与社稷坛两组礼仪祭祀建筑分布于轴线两侧。

北京中轴线以“中”对称的布局与设计方法体现“择中而居”的理念,将帝王“不重不威”的政治主张、儒家所主张的“居中不偏”的伦理思想与“美善交汇”的传统审美取向相融合,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政治、伦理和美学价值。北京中轴线更被赋予了特殊的象征意义,象征着控制整个国家山水格局的宏观轴线,成为国家礼仪秩序的物质缩影。

北京中轴线选址独具匠心,将轴线的建筑景观与历史水系密切联系,体现出古代战国时期典籍《管子》“因天材,就地利”的都城规划原则,更体现出中国古人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独特认识。而作为一组规模空前、气势恢宏的城市轴线建筑群,北京中轴线又以模数化比例关系构成富于韵律的平面布局、建筑形制设计严格的等级性、对称建筑的规划格局与建筑形态的同构与变化、建筑色彩的强烈对比、对景与框景等视觉景观设计手法的运用,塑造出具有强烈层次性与秩序性的建筑景观形态。

北京中轴线以一系列历史道路串联起多元的城市空间:居于核心位置的朝堂宫苑(景山、故宫)和国家纪念性建筑(天安门广场及相关历史建筑群),左右两侧的坛庙建筑(太庙、社稷坛、天坛、先农坛),位于重要节点和端点的报时设施(钟楼、鼓楼)与城门建筑(天安门、正阳门及箭楼、永定门历史地标)。它将庄严的国家性场所与居民生活的日常空间巧妙地组织起来,为延续至今的国家礼仪文化传统,及业已消逝的城市管理方式提供了有力的物质见证。

北京中轴线曾经是、并且仍将是随着北京城的发展而不断延续与变化的。历史中尽管受到政权更替及社会经济发展、城市建设的影响,中轴线上及其两侧建筑群所在的部分历史区域经历了变迁与改造,但中轴线作为一个整体的城市空间序列始终保持有真实性与完整性,并对北京城市发展发挥着持续的影响力,是北京城市规划设计的重要依据,在各个时代始终得到尊重和保护。北京中轴线既是中国古代社会生活方式的历史见证,又是中国传统文化与价值观的活的载体。

(三)面向未来

北京中轴线目前正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相关规划工作全方面同步开展,不仅正在编制申遗文本、保护管理规划,还开展了专项立法、城市设计导则、综合整治计划、三年行动计划等提升中轴线保护管理水平、指导申遗保护整治实施项目的重要工作。

随着新中国的建立和城市建设理念的转变,为封建皇权服务的功能定位不再适用于新时期的城市中轴线,但中轴线这一城市建设核心理念仍然贯彻于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之中。至今,中轴线已生长成为市域城市布局的主轴,这条7.8公里长的中轴线,将向北延伸至燕山山脉,向南延伸至北京新机场和永定河水系,形成更为精彩壮丽的城市整体景观。

750余年来,北京中轴线见证着中华文化亘古纵横、汤汤不息。申遗在即,相信在规划指引下,北京将以科学的态度和坚定的决心有序实施中轴线遗产的保护与整治工作,将中华文明的坚守、传承呈现给全世界。

(材料来源:北京规划自然资源2021-02-04)

17.阅读材料(一),补足表格空白处内容。(3分)

五个历史时期
元代1中轴始建
2整体格局基本完成
清代3
至现代4公众化转变过程
当代5
18.阅读材料二,简要概括北京中轴线的文化内涵。(2分)

答:_____________

19.综合以上材料信息,在横线处为句子选填恰当的短语。(2分)

一线贯穿南北,           ,美善交汇,光耀今古;

多元串起空间,           ,面向世界,传播文明。

A 纲维有序    B 居中不偏

(三)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20—22题。(7分)

态  度

①一条蚯蚓,遁地三尺,穿越黑暗,缘于它锲而不舍的挖掘;一只大鹏,俯瞰五岳,睥睨江河,缘于它始终不渝的飞翔。一条山路,尽管崎岖而险恶,但不畏艰险的人终会直抵高山之巅;一条大道,尽管平坦而宽阔,但瞻前顾后的人也会半途折戟沉沙……这一切,都缘于态度。

②端正学习态度,可以使一个学子在学业上柳暗花明;调整工作态度,可以让一个劳动者在职场中游刃有余。正确的人生态度,是用来成就人生的。它可以使一个人懂得清醒地审视自己,理智地面对人生,不好高骛远,不随波逐流,不为名利所惑,不为困境所溺,乐观积极,昂扬向上,从而在浮躁的尘世面前从容不迫,在喧嚣的生活背后淡定自如。

③人在一生中,总会为自己设定一个人生目标,而态度则会使这个目标更加坚定。一个拥有积极态度的人,往往专心并执著于自己的目标,为之殚精竭虑,为之废寝忘食,心无旁骛,义无反顾。他们的人生态度常常明朗、坚定、睿智、乐观,像洒向草地的阳光,像掠过江面的劲风,在灿烂中摇曳着生机,在刚劲中透露着力量,充满无限活力。抱有消极人生态度的人则不然,他们往往对自己所追求的目标热情不高,投入不够,慵懒、倦怠,左顾右盼,三心二意,像秋日的落叶一般飘零,像墙上的衰草一般枯败、沉郁,没有活力,没有希望。

④不同的人生态度,也是自我品质的一种反映。拥有乐观人生态度的,一定是一个坚强的人;拥有豁达人生态度的,一定是一个大度的人;拥有平实人生态度的,一定是一个谦逊的人;拥有严谨人生态度的,一定是一个一丝不苟的人。处处为他人着想的,一定是一个富有爱心的人;时时兼济苍生的,一定是一个心怀天下的人。

⑤如果说,品质是从生命的个体上旁逸斜出的一条绿色藤蔓的话,                  。这些花朵,在绚烂地绽放之后,最终为你结出最美的人生果实来。

⑥如果你在生活中活得困顿迷茫,在人生的路上走得并不顺心遂愿,就该想着适当地调整一下自己的人生态度了,或许,你会因此发现人生最美的风景。

(材料来源于马德文章  文字有删改)

20.作者认为“正确的人生态度”是什么?(2分)

A.懂得清醒地审视自己,理智地面对人生。

B.为自己设定一个人生目标。

C.不同的人生态度,是自我品质的一种反映。

D.正确的人生态度使人发现人生最美的风景。

21.仔细阅读第③段,用简洁的语言分析其论证方法及作用。(3分)

答:_____________

22.依据上下文,在第五段横线处补写恰当的句子。(2分)

答:_____________

五、写作

23.任选其一,完成作文。(40分)

题目一:以“我们共同走过”为题,完成作文。

题目二:以“我静静地坐在窗前”为开头,自拟题目,发挥想象,按要求完成作文。

要求:作文内容积极向上;字数在600字以上;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学校。

2021北京燕山初三一模语文

一、基础与运用

1.  A;  评分:2分。 

2.  B;  评分:2分。

3.  C;  评分:2分。

4.(1)权威专家向在座的听众作主旨报告,解析名城保护相关内容。  评分:2分。

(2)前两句句末,研究员万金红和建筑师刘昭祎后面的“逗号”换成“顿号”。  评分:2分。

(3)示例:北京的历史文化遗产是北京无比宝贵的物质财富,是北京城历史和文化的见证。做好名城保护工作,就是做好文化的传承和传播。名城保护,我们责无旁贷。  评分:2分。 

5. (1)关关雎鸠;君子好逑。  评分:各1分,共2分;  

(2)惟吾德馨;  评分:1分;  

(3)醉翁之意不在酒;  评分:1分;  

(4)衡阳雁去无留意;  评分:1分;

(5)五十弦翻塞外声。  评分:1分。

二、名著阅读

6.示例:略。   评分:6分;针对朱熹的话的理解2分,结合读书谈感受3分,语言表达1分。

三、古诗文阅读

(一)

7. 示例:大自然仿佛是对泰山情有独钟,把神奇、秀丽的俊美景色都汇聚于泰山一山,巍峨雄险、神奇瑰丽的神奇壮观赋予泰山五岳独尊的美誉。泰山好像也不负造物主的恩宠,高峻的山势像一把硕大无朋的刀把阳光切断,形成山南山北的一昏一暗两种不同的自然景象。  评分:2分。

8.  D;  评分:2分。

9. 参考:全诗扣住题目中的“望”字,随空间和角度的转移写出泰山景色的变化。首联远望,把泰山放在齐鲁大地浩渺宏远的大背景下凸显泰山的一枝独秀。颈联近望,宏观整体勾勒出山势的高峻。颔联凝望,借层云与归鸟的细节描写,表达感情的激荡和眼界的空阔。尾联更是由实而虚,化用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的句子,写想象中的俯视,表现不畏艰险勇于攀登的精神。   评分:3分。

(二)

10.  B;   评分:2分。

11.  乙;  评分:2分。

12. (1)①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评分:1分;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乃“忠之属也”。    评分:1分。

(2)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济时;楚人既济未成列时。   评分:1分。

13. 根本原因在于,最高决策者对正确的建议是否能够接受并付诸实际行动。鲁庄公听取了曹刿的建议,抓住有利战机作战取得了长勺之战的胜利;宋襄公没有听取司马子鱼的建议错失战机,导致泓水之战的失败。   评分:2分。

四、现代文阅读

(一)记叙文阅读

14. 参考:一开始,季钧对自己的书法水平及自己在书法界的影响自信满满,觉得副职务势在必得。无意中得知郝任天捐款两万元的低调举动,看见郝任天早上练字,特意从垃圾堆废纸里发现郝任天书艺的出神入化,特别是,两个人见面闲聊时知道了郝任天几十年乐此不疲为乡亲们写春联、拒绝自己介绍加入书协的淡泊名利,最终使季钧改变了自己的初衷。    评分:3分。

15. 参考:季钧通过和郝任天的闲聊,在了解了郝任天淡泊名利、为乡亲们写春联等情况以后,想到自己热衷书协副职务,想到自己对取得的一点点成绩的沾沾自喜,自诩高人一头,对比之下感到自惭形秽,相形见绌,进而下定决心向郝任天学习。    评分:2分。

16.参考:芳邻指的是郝任天和季钧两个人, “芳”字写的是两个人的人格品质。郝任天的淡泊名利,不汲汲于富贵功名,几十年坚持不辍为乡亲们写春联,让人敬佩。季钧反躬自省,见贤思齐,也让人挑指赞扬。  评分:2分。

(二)非连文本阅读

17.(1)明代; (2)局部改造与调整; (3)向传统空间序列开始回归。  评分:3分,各1分。

18.中轴线以整体空间格局展现了中国从古至今城市规划建设对于礼仪和秩序的尊崇,是对中国传统政治、伦理和美学价值的集中体现,是中国古代社会生活方式的历史见证,是传统文化和价值观的活的载体。   评分:2分。

19.① B,② A;   评分:2分。

(三)议论文阅读

20.A;   评分:2分。

21. 参考:对比论证和比喻论证。在提出人的态度对人生目标的影响关系之后,接着把拥有积极态度的人生和拥有消极态度的人生的两种行为表现差异进行对比,展开论述时又同时运用了比喻论证的手法,突出积极态度的重要性。   评分:3分。

22. 示例:“不同的人生态度则是绽放在这些藤蔓上色彩各异的花朵。” 评分:2分。

五、写作

23. 评分标准略。评分:40分。

坚持希望

一天,一个瞎子和一个瘸子结伴去寻找那种仙果,他们一直走呀走,途中他们翻山越岭。历经千辛万苦,头发开始斑白。有一天,那瘸子对瞎子说:“天哪!这样下去哪有尽头?我不干了,受不了了。“老兄,我相信不远了,会找到的,只要心中存有希望,会找到的。”瞎子却说。可瘸子执意要留在途中的山寨中,瞎子便一个人上路了。

    由于瞎子看不见,不知道该走向何处,他碰到人便问,人们也好心地指引他,他身上捉襟见肘,遍体鳞伤,可他心中的希望未曾改变。

    终于有一天,他到达了那座山,他全力以赴向上爬,快到山顶的时候,他感觉自己浑身充满了力量,像年轻了几十岁,他向身旁摸索,便摸到了果子一样的东西,放在嘴里咬一口,天哪!他复明了,什么都看见了,绿绿的树木,花儿鲜艳,小溪清澈。果子长满了山坡,他朝溪水俯身看去,自己竞变成了一个英俊年轻的小伙子!

准备离去的时候,他没有忘记替同行而来的瘸子带上两个仙果,到山寨的时候,他看到瘸子拄着拐棍,变成了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头,瘸子认不出他了,因为他已是一个年轻的小伙子。可当他们相认后,瘸子吃下那果子,却丝毫未起任何变化,他们终于知道,只有自己的行动,才能换来成功和幸福。所谓成功,我们要心存希望,要勇往直前,要坚持,要有毅力,那么,成功早晚属于你。

一饭千金

帮助汉高祖打平天下的大将韩信,在未得志时,境况很是困苦。那时候,他时常往城下钓鱼,希望碰着好运气,便可以解决生活。但是,这究竟不是可靠的办法,因此,时常要饿着肚子。幸而在他时常钓鱼的地方,有很多漂母(清洗丝棉絮或旧衣布的老婆婆)在河边作工的,其中有一个漂母,很同情韩信的遭遇,便不断的救济他,给他饭吃。韩信在艰难困苦中,得到那位以勤劳克苦仅能以双手勉强糊口的漂母的恩惠,很是感激她,便对她说,将来必定要重重的报答她。那漂母听了韩信的话,很是不高兴,表示并不希望韩信将来报答她的。后来,韩信替汉王立了不少功劳,被封为楚王,他想起从前曾受过漂母的恩惠,便命从人送酒菜给她吃,更送给她黄金一千两来答谢她。

这句成语就是出于这个故事的。它的意思是说:受人的恩惠,切莫忘记,虽然所受的恩惠很是微小,但在困难时,即使一点点帮助也是很可贵的;到我们有能力时,应该重重地报答施惠的人才是合理。

【感恩小结】

感恩,是结草衔环,是滴水之恩涌泉相报。

   感恩,是一种美德,是一种境界。

  感恩,是值得你用一生去等待的一次宝贵机遇。

  感恩,是值得你用一生去完成的一次世纪壮举。

  感恩,是值得你用一生去珍视的一次爱的教育。

  感恩,不是为求得心理平衡的喧闹的片刻答谢,而是发自内心的无言的永恒回报。

     感恩,让生活充满阳光,让世界充满温馨……

文档

2021年北京燕山初三一模语文(word版含答案)

2021北京燕山初三一模语文2021年04月一、基础运用班级语文专题学习活动中,老师组织大家开展读报活动。阅读材料,完成后面各题。持续擦亮古都金名片——北京市规自委举办第二届“名城保护·大家谈”活动3月20日,由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主办的“北京印迹”平台第二届“名城保护·大家谈”活动在北京市规划展览馆举办。活动以新修订的《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施行为背景,聚焦《条例》修订要点、历史文化名城保护重点、责任规划师参与推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等热点话题,聚集“两区三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