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50易经详解-鼎卦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9 17:30:45
文档

50易经详解-鼎卦

火风鼎【原文】鼎:元吉,亨。【译文】鼎卦。最为吉祥,通达。【解读】1、鼎卦是下巽上离,亦即“火风鼎”。《序卦》说:“革物者莫若鼎,故受之以鼎。”最能变革事物的是鼎。鼎在古代为炊煮之具,使生食变为熟食,没有比此更彻底的变革了,所以接着要谈鼎卦。《杂卦》说:“革,去故也,鼎,取新也。”可见先革后鼎,才是真正的去旧更新。鼎卦与革卦是正覆关系。2、鼎卦要开创新局,自然“元吉”而且“亨”。由来源看,它是遁卦(第三十三卦,天山遁)变成,亦即遁卦六二与九五换位,成为鼎卦(火风鼎)。通常卦变的方式与正覆卦可以
推荐度:
导读火风鼎【原文】鼎:元吉,亨。【译文】鼎卦。最为吉祥,通达。【解读】1、鼎卦是下巽上离,亦即“火风鼎”。《序卦》说:“革物者莫若鼎,故受之以鼎。”最能变革事物的是鼎。鼎在古代为炊煮之具,使生食变为熟食,没有比此更彻底的变革了,所以接着要谈鼎卦。《杂卦》说:“革,去故也,鼎,取新也。”可见先革后鼎,才是真正的去旧更新。鼎卦与革卦是正覆关系。2、鼎卦要开创新局,自然“元吉”而且“亨”。由来源看,它是遁卦(第三十三卦,天山遁)变成,亦即遁卦六二与九五换位,成为鼎卦(火风鼎)。通常卦变的方式与正覆卦可以
火风鼎

【原文】鼎:元吉,亨。

【译文】鼎卦。最为吉祥,通达。

【解读】

1、鼎卦是下巽上离,亦即“火风鼎”。《序卦》说:“革物者莫若鼎,故受之以鼎。”最能变革事物的是鼎。鼎在古代为炊煮之具,使生食变为熟食,没有比此更彻底的变革了,所以接着要谈鼎卦。《杂卦》说:“革,去故也,鼎,取新也。”可见先革后鼎,才是真正的去旧更新。鼎卦与革卦是正覆关系。

2、鼎卦要开创新局,自然“元吉”而且“亨”。由来源看,它是遁卦(第三十三卦,天山遁)变成,亦即遁卦六二与九五换位,成为鼎卦(火风鼎)。通常卦变的方式与正覆卦可以联系起来。譬如,革卦由大壮卦变成,鼎卦就由遁卦变成,革卦与鼎卦为正覆关系,大壮卦(雷天大壮)与遁卦亦为正覆关系。其他各卦之变化,亦可依例观察。

【原文】 《彖》曰:鼎,象也。以木巽火,亨饪也。圣人亨以享上帝,而大亨以养圣贤。巽而耳目聪明,柔进而上行,得中而应乎刚,是以元亨。

【译文】《彖传》说:鼎卦,是由鼎的形象来取卦名的。把木柴放进火内,是要烹煮食物。圣人烹煮食物来祭献上帝,进而大量烹煮食物来养育圣贤。随顺而耳聪目明,柔顺者往上前进,取得中位并与刚强者相应合,因此最为通达。 

【解读】

1、鼎卦之名,取象于真实的鼎。初六为鼎足(原本为三,但从正面只见其二),九二、九三、九四为鼎腹,六五为鼎耳(左右各一),上九为鼎铉(穿过鼎耳之杠子,可压住鼎盖并可用来搬移鼎)。

2、鼎卦下巽上离,离为火,巽为木,为入,亦即“以木人火” , 由此可以烹饪。亨、烹、享在古代为同一字。圣人为古代圣王,烹煮食物有两大目的:一是祭献上帝,表达崇拜及感恩之情;二是养育圣贤,亦即使圣贤可以专心为民谋福。

3、巽为随顺,离为目,为明,引申为耳聪目明。由“柔进而上行,得中而应乎刚”一语,可知鼎卦由遁卦(天山遁)变来,亦即六二(柔)往上取得九五之位而成为六五(得中),并使原来的九五成为九二(应乎刚),形成了鼎卦(火风鼎)。这些条件构成了“元亨”。

【原文】 《象》曰:木上有火,鼎;君子以正位凝命。

【译文】 《象传》说:木上有火在烧,这就是鼎卦。君子由此领悟,要端正职位完成使命。

【解读】

1、鼎卦下巽上离,离为火,巽为木,所以说“木上有火”。至于鼎卦与具体的鼎孰先孰后的问题,是“观象制器”还是“取象于器”,程颐说:“圣人制器,不待见卦而后知象,以众人之不能知象也,故设卦以示之。卦器之先后不害于义也。或疑鼎非自然之象,乃人为也。日:固人为也,然烹饪可以成物形制,如是则可用,此非人为,自然也。在井亦然,器虽在卦先,而所取者乃卦之象,卦复用器以为义也。”这段话探讨卦象与器物的关系,值得仔细辨明。

2、君子见鼎之端正厚重,所领悟的是“正位”,端正所处的职位,尽忠职守,以及“凝命”,“凝”为聚止、完成,以严肃而认真的态度完成自己的使命。

【原文】 初六:鼎颠趾,利出否,得妾以其子,无咎。

《象》曰:鼎颠趾,未悖也。利出否,以从贵也。

【译文】

初六:鼎足颠倒,适宜走出闭塞。因为儿子而娶得妾,没有灾难。

《象传》说:鼎足颠倒,但并未违背常理。适宜走出闭塞,是为了要追随贵人。 

【解读】

1、初六在鼎的底部,是为足趾;它上有九四正应,自然要以阴从阳,往上走而造成“鼎颠趾”。对初六而言,是走出困境,对整个鼎而言,则可清洁内部污垢,是为“利出否”。

2、鼎卦由遁卦(天山遁)变来,初六原在下卦艮中,艮为少男.现在变为鼎卦(火风鼎),初六的正应为九四,九四在互兑(九三、九四、六五)中,兑为妾,这就形成了“得妾以其子”。

3、“鼎颠趾”看似严重翻覆,但是初六上应九四,以阴从阳,是“未悖也”。“利出否”则是为了“以从贵也”。合而观之,古人在使用鼎烹煮食物时,第一步是清洁内部。这种做法自然“无咎”。至于“得妾以其子”,孔颖达说:“正室虽亡,妾犹不得为室主。妾为室主,亦犹鼎之颠趾而有咎过。妾若有贤子,则母以子贵,以之继室,则得无咎。故曰‘得妾以其子,无咎’也。”这或许反映了古人的生活实况,可供参考。

【原文】 九二:鼎有实,我仇有疾,不我能即,吉。

《象》曰:鼎有实,慎所之也。我仇有疾,终无尤也。

【译文】

九二:鼎中有实在物料,我的对头患了病,没有办法接近我,吉祥。

《象传》说:鼎中有实在物料,是因为谨慎安排去处。我的对头患了病,所以最终没有责怪。

【解读】 

1、九二阳爻居中位,阳刚为实,所以说“鼎有实”。“仇”为仇人、对头或匹配,在此指六五。在遁卦变为鼎卦时,六二与九五换位,以至于形成九二与六五的新局面。六五之“疾”在于以阴交居刚位,中而不正。对九二而言,六五与它隔了两个阳爻,不易接近,何况,九二还在下卦巽中,巽为不果,为多白眼,如此也使六五“不我能即”,也就是“不能即我”,“即”为接近。

2、九二是由遁卦九五所变成,由上卦中位来到下卦中位,未离乎中,是“慎所之也”。六五虽有疾,但其位为九二所让,并且仍有阴阳正应,所以“终无尤也”,结果是“吉”。

【原文】九三:鼎耳革,其行塞,雉膏不食,方雨亏悔,终吉。

《象》曰:鼎耳革,失其义也。

【译文】

九三:鼎耳被革除,行动受到困阻,吃不到山鸡的美味。正在下雨,既吃亏有懊恼,最后吉祥。

《象传》说:鼎耳被革除,是因为失去它作为鼎耳的意义。 

【解读】

1、在鼎卦(火风鼎)中,从初六到六五形成一个大坎卦,坎为耳,九三在大坎中间,故有耳象。但是在鼎卦中,正牌的鼎耳为六五,九三因而“失其义也”,成了“鼎耳革”。坎又为陷,为险,使得九三“其行塞”。

 2、九三在下卦面临上卦离,离为雉(zhi,野鸡),所以“雉膏不食”。“雉膏(gao,肥肉)”为鼎中烹煮的山鸡肉。九三在互兑(九三、九四、六五)中,兑为泽,引申为雨,是为“方雨”,兑又为毁折,为亏损,使九三生“悔”意。然而,鼎卦四个阳爻中,只有九三位正,并且居下卦终位,所以说“终吉”。 

【原文】九四:鼎折足,覆公餗(古代指食物,su),其形渥,凶。

《象》曰:覆公餗,信如何也。

【译文】

九四:鼎足折断,打翻了王公的粥,自己身上也沾染上了,有凶祸。

《象传》说:打翻了王公的粥,结果是怎么样呢?

【解读】

1、九四与初六正应,犹如以初六为足.九四又在互兑(九三、九四、六五)中,兑为毁折,故情况变成:初六承担不了重任而毁折,是为“鼎折足”。

2、鼎翻覆的是“公餗”,“公”为王公,因为四为诸侯位;“餗”为八珍之膳,珍贵的粥品。九四在互兑中,兑为泽,所以“渥”,“渥(wo,沾湿)”为沾濡,为汤汁所湿。一路发展下来,可见其“凶”。

3、《系辞下》谈到此丈。孔子说:“德薄而位尊,知小而谋大,力小而任重,鲜不及矣。《易》日:‘鼎折足,覆公餗,其形渥,凶。’言不胜其任也。”九四条件不足而勉强任事,很少有不拖累到自己的。他应该先想一想:“信如何也?”

【原文】六五:鼎黄耳金铉,利贞。

《象》曰:鼎黄耳,中以为实也。

【译文】 

六五:鼎有黄色的耳与金制的铉,适宜正固。

《象传》说:鼎有黄色的耳,是因为居中而踏实。

【解读】

1、六五处在上卦中位,是鼎耳的位置。它在上卦离的中位,离得坤之中爻,坤为土,又居中位,所以其色为黄。

2、鼎卦由遁卦(天山遁)变来,遁卦上卦为乾,乾为金,鼎卦上九未变,其位为铉(xuan,举鼎的器具如钩),所以称为“金铉”。“黄耳金铉”为贵重之象,所以“利贞”。至于“中以为实”,则是指六五居中,又有九二正应。

【原文】 上九:鼎玉铉,大吉,无不利。 

《象》曰:玉铉在上,刚柔节也。

【译文】

上九:鼎有玉制的铁,非常吉祥,无所不利。

《象传》说:玉制的铉在上位,是因为刚与柔调节合宜。

【解读】

1、上九的位置是鼎铉。由于遁卦上卦原为乾,乾为玉,变为鼎卦而上九未动,所以得“玉铉”之象。

2、以金与玉而言,金属刚硬而玉质柔润。上九以阳爻居柔位,已经有所调和,再以玉铉观之,更是得宜无比。所以形成了“大吉,无不利”。

文档

50易经详解-鼎卦

火风鼎【原文】鼎:元吉,亨。【译文】鼎卦。最为吉祥,通达。【解读】1、鼎卦是下巽上离,亦即“火风鼎”。《序卦》说:“革物者莫若鼎,故受之以鼎。”最能变革事物的是鼎。鼎在古代为炊煮之具,使生食变为熟食,没有比此更彻底的变革了,所以接着要谈鼎卦。《杂卦》说:“革,去故也,鼎,取新也。”可见先革后鼎,才是真正的去旧更新。鼎卦与革卦是正覆关系。2、鼎卦要开创新局,自然“元吉”而且“亨”。由来源看,它是遁卦(第三十三卦,天山遁)变成,亦即遁卦六二与九五换位,成为鼎卦(火风鼎)。通常卦变的方式与正覆卦可以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