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治试卷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总分:100分。时间:90分钟。
第I卷 选择题 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在各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把你认为正确的选项填在Ⅱ卷答题卡内,每小题2分,共50分)
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它第一次实现了( )
①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 ②唯物辩证法的自然观与唯物辩证法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
③世界观和方的统一 ④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性的统一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列宁说,物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这是指( )
①物质是看得见、摸得着的 ②物质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
③物质具有可知性 ④有了物质,就有了意识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3.对待财富的态度——从“不敢富”到“求富”;对待人的态度——从“见人就批”到“以人为本”;对待自然的态度——从“人定胜天”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30年改革开放深刻地改变了中国人民的思想观念,这反映的唯物论道理是( )
A.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B.物质决定意识
C.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D.意识有巨大的能动作用
4.被推翻的法国路易十六曾经哀叹:是伏尔泰和卢梭毁灭了法国。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 )
A.哲学可以通过对社会弊端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人的思想,指导社会变革
B.哲学对社会变革具有决定作用
C.启蒙运动使欧洲文化发展达到了顶峰,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
D.哲学为社会发展奠定物质基础
5.从哲学上看,漫画《鸡贵有自知之明》中的观点:“我不叫,太阳就不出来”与某名牌手表的广告词“时间因你而存在” ( )
A.都是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
B.都是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C.前者是主观唯心主义,后者是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D.都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6. “花开花落各有时。”传说武则天曾下令百花一夜之间同时开放,惟独牡丹不开,被贬洛阳。“花开花落各有时”表明( )
A.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B.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
C.矛盾具有普遍性 D.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
7.有一首英语儿歌这样唱道:“告诉我为什么星辰闪耀,告诉我为什么常春藤缠绕……因为上帝创造星辰闪耀,因为上帝创造常春藤缠绕……”美国一位著名科普作家这样改动了歌词:“核聚变让星辰闪耀,向性运动让常春藤缠绕……”这一改动反映了( )
①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区别 ②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的区别
③科学精神与宗教精神的区别 ④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区别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8. 20世纪科学技术的发展,使19世纪法国作家埃勒∙凡尔纳在其小说中描述的很多科学幻想成为现实,如电视机、直升飞机、潜水艇和人类登月等,很多发明家承认他们从凡尔纳的科学幻想中受到启发,甚至有人说:“现代科学只不过是将凡尔纳的预言付诸实践的过程而已”,作为人类意识花朵的科学幻想的付诸实践,表明 ( )
①意识不仅反映世界,而且能够通过实践改造世界 ②意识怎样幻想世界,世界就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③意识因其创造性,而具有直接现实性 ④意识因其能动性,而可以成为实践的先导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9. 漫画《只要闭上眼睛,世界上就没有什么悬崖》中的观点( )
①属于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②认为意识决定物质
③强调物质决定意识 ④歪曲了世界的本来面目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①③.
10.“一条锁链,最脆弱的一环决定其强度;一只木桶,最短的一片决定其容量;一个人,素质最差的一面决定其发展。”这段话主要是强调( )
A.要重视意识的能动作用 B.要看到整体的统率和决定地位
C.要重视局部对整体的制约作用 D.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11. 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的大学问家、百科全书式的人物。历代人读他的著作,都会为他的博学而感叹不已。但他也犯过无知的错误。据说他认为男人的牙齿比女人的多。对这个问题,只要他数数夫人和自己的牙齿便一清二楚。可是他对自己的看法深信不疑,认为根本没有必要去数牙齿。因此,他一生都未发现这个错误。亚里士多德之所以一生都没有发现自己的错误,从哲学上讲是因为( )
①没有用实践去检验自己的认识正确与否 ②没有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③没有认识到矛盾具有特殊性 ④人的认识能力在一定时期是有限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2.德国哲学家康德说:“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这一观点( )
A.是唯物主义观点,承认了规律的客观性 B.是唯心主义观点,把人们发现规律等同于制定规律
C.是唯物主义观点,看到了人类的巨大力量 D.是唯心主义观点,认为人能认识和利用规律
13.唐代诗人顾况写道:“冬青树上挂凌霄,岁晏花凋树不凋。凡物各自有根本,种禾终不生豆苗。”这首诗蕴含的哲理有( )
①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是内因 ②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条件 ③规律是物质运动过程中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联系 ④特殊的矛盾构成了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4.“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下列说法中与这首古诗体现的哲理相一致的是( )
A.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B.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C.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D.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15.漫画《事出有因》启示我们办事情要( )
①充分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
②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③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④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6.某地对干部作风建设有一个形象的比喻,说是当干部要有“三盆水”:一盆水洗头,更新观念,与时俱进;一盆水洗手,干净干事,勤政廉洁;一盆水洗脚,深入群众,调查研究。强调干部要“洗头”,是因为( )
①主观必须符合客观 ②客观实际是变化发展的
③人的认识必须符合终极真理 ④人的认识是不断发展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7. 关于“学习”有两种观点:其一,“人之岁月精神有限,诵说中度一日,习行中错一日,纸墨上多一分,身世上少一分。”其二,“教人必欲使其读尽天下书,将道全看在书上,将学全看在读上。”这两种观点没有处理好( )
A.物质与意识的关系 B.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C.真理与价值的关系 D.量变与质变的关系
18. 我国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中没有描写用飞机大炮打仗,《红楼梦》没有描写贾宝玉、林黛玉坐小汽车。可见( )
A.由于人们的立场不同,对同一事物会有不同的认识
B.文学家讲究艺术形式,其作品内容容易脱离社会生活实际
C.意识的内容来源于客观事物
D.人的思想意识总是变化发展的
19.读漫画《宝宝快跳》,从辩证唯物论角度看,父母的要求是( )
A.形而上学,孤立地看问题 B.主观主义,不从实际出发
C.急于求成,不注意量的积累 D.强调客观,忽视主观能动作用
20.电视台一则公益广告中有这样一句广告词:“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
A.认为意识决定物质,是正确的 B.认为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是正确的
C.夸大了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是错误的 D.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是正确的
21.《采桑子·重阳》是同志抒发无产阶级人生观和战争观的壮丽诗篇。作者写道:“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风劲,不是春光,胜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作者感到“战地黄花分外香”和“不是春光”却“胜似春光”,这表明( )
A.一个人的生活目的、生活态度会影响到他对客观事物的认识
B.秋色比春光还要美好
C.错误的思想意识也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D.作者没有感受到战争的灾难和残酷
《论语》是孔子在二千多年前对为人处世经验的总结。于丹教授的《<论语>心得》,把孔夫子的思考和当代人的生存际遇相衔接,把高不可攀、深不可测的处世哲理,融解在一个又一个当代世俗生活故事之中,因此深受平民百姓的欢迎。
22.俗话说:人生不得意事常。于丹教授认为化解遗憾第一个前提是先认可这个遗憾的存在,说,好了,这就是一种安排,我已经知道有这个遗憾了。这是因为( )
A.遗憾的存在是种预先作出的安排 B.人面对遗憾的存在是为力的
C.知道遗憾的存在就定能化解遗憾 D.遗憾的存在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
23.于丹教授认为,心灵的力量是无穷的,如果你用不同的心态来对待生活中的缺憾和苦难,你就会拥有完全不同的人生!这说明( )
A. 不同的意识对人生的作用不同 B.意识直接作用于每个人的人生
C.意识能改变缺憾和苦难的事实 D.意识的作用不会受任何的制约
24.“100-1=0”被一些管理学家奉为定律,意在提醒人们防止因1%的错误导致100%的失败。“100-1=0”蕴涵的哲理是( )
①部分决定整体,整体的性质决定于部分的性质
②整体决定部分,部分的作用取决于其在整体中的地位
③整体与部分相互制约,关键部分的功能关系整体的成败
④整体与部分相互联系,部分的作用有时大于整体的作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5.3月16日以来部分地方群众受谣言影响,引发集中购买食盐现象,一些不法经销商乘机哄抬价格,弁取暴利。为保障居民生活稳定,国家要求坚决打击造谣惑众、恶意囤积、哄抬物价、扰乱市场等不法行为,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
A.谣言自会不攻而破 B.联系的普遍性和多样性
C. 整体与部分的联系 D.要么肯定一切,要么否定一切
政治答题卷
一、选择题答题卡(每小题2分,共50分)
|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 答案 | |||||||||||||
| 题号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
| 答案 |
26.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位新调任的法国炮兵团长每次视察炮兵演习的时候,总发现有一名士兵自始至终一动不动地站在大炮旁边,团长以前不是炮兵,就问旁边的军官,军官也回答不出来为什么,只是说一直就是这样,而教科书上历来都是这么规定的。团长对此颇为怀疑,经过查找资料了解了:从前,大炮都是用马车牵引的,需要一名士兵专门站在大炮边拉马,使因发射后坐力而移动的大炮复位。现在,大炮完全改成了机械化操作,教科书却没有做出相应的修改,结果就出现了一直都有一名士兵站在大炮边的滑稽现象。最后团长上书法国国防部,修改了这一错误。
上述历史故事,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哲学启示?(12分)
27. 在古代社会,自然是人类的主宰,人们把自然神化,对自然顶礼膜拜,认为山有山神,河有河神,天旱求龙王降雨,遇事求神灵保佑。近代以来,随着自然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工业的发展,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机器轰鸣田野,卫星遨游太空,人们认为自然是人类征服的对象,人类可以主宰自然。但是,随着人类活动规模的扩大,土地荒漠化、臭氧层空洞、洪水肆虐、物种减少……正严重威胁着人类自身的生存。人们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认识到自然是人类的朋友,人和自然应该和谐相处,强调保护环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1)运用所学哲学知识说明人与自然为什么要和谐相处?(7分)
(2)运用所学哲学知识说明人与自然怎样才能做到和谐相处?(7分)
28. 期中考试结束后,甲同学政治考了78分,乙同学考了68分。结果,政治老师却在班上表扬了乙同学,批评了甲同学。原来,甲同学虽然考了78分,但属于下降趋势;乙同学虽然只考了68分,但与其以往相比,却是有了进步和提高。
请你运用所学过的哲学道理加以分析。(12分)
29.我国目前以GDP为主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还没有能够反映出经济发展对资源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核算司表示,我国将逐步建立绝色GDP核算体系。绿色GDP核算是在现有的GDP核算基础上.扣除了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损失,因而更全面地反映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关系。
我国启动绿色GDP核算体系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12分)
高二政治答案
一、选择题 (每小题2分,共50分)
|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 答案 | B | D | B | A | B | B | A | C | C | C | B | B | C |
| 题号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
| 答案 | A | B | B | B | C | B | C | A | D | A | C | B |
26.①马拉炮的时代已经被机械化所取代,但教科书还完全停留在过去。这启示我们,书本知识和权威并非完全正确,在实践中必须树立创新意识,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对待书本知识和权威不仅要尊重,而且要不断立足实践,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6分)
②老炮兵对传统与错误教科书的迷信,导致问题长期没有被发现,新团长对不合理现象的质疑,使得问题最终得到了解决。这启示我们,要树立辩证法的批判精神和怀疑精神,对待习以为常的现象和做法要敢于怀疑,不断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样才能使我们的学习和事业取得成功。(6分)
27.(1)①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它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3分)②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有规律的,具有不可违抗性。(3分)
(2)①物质决定意识,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当前环境污染严重,气候恶化,严重影响了人类的生存。所以人类要与自然和谐相处,尊重自然,保护自然。(3分)②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能促进事物的发展,所以要树立正确的意识,要坚持科学发展观,树立科学的生态价值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3 分)③要把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做到按客观规律办事,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如果无视生态保护去发展经济,最终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并需要支付更多的经济发展成本。(2 分)
28. 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从不断变化着的实际出发。该政治老师是从甲、乙两位同学政治成绩的变化分别对两位同学提出批评和表扬的。(4分)②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所以要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要把事物放在前后相继的历史联系中来把握。该政治老师就是分别从两位同学成绩的先后变化来进行不同的评判。(4分)③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要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既要看到事物的现在,有要看到事物的过去和未来。该政治老师既看到了两位同学的现在,也分别看到了他们的过去和未来,所以给予不同的评价。(4分)
29. ①体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按规律办事的唯物论要求。启动绿色GDP核算体系符合我国的国情和经济发展的规律。(4分)②体现了联系和全面地看问题的观点。绿色GDP核算体系既反映了经济发展的成果,又反映了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程度。(4分)③体现了在实践中认识和发展真理。绿色GDP核算体系的启动,是对我国国民经济核算认识的深化和发展。(4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