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12月09日21:31
来源:搜狐旅游
亚洲会议与展览协会会长,新加坡会议与展览公司董事长廖俊生:
早上好!今天上午我们主要谈谈会议酒店在中国的机遇、趋势等等。
下面我们先看一下全球性的酒店会议的情况。
我们首先可以看到维也纳是世界上举行国际会议最多的地方每年147个国际会议。很荣幸我们新加坡是在国际上第三位,每年的国际会议是127个。这个排名是由ICCA国际会议和大会组织的。
我们看一下亚洲地区的前几名情况。同样是ICCA排名的,在亚洲以国家为单位中国排第三,澳大利亚第一,这个是以国家为单位排的,新加坡是第四。比如说在中国,有很多的城市北京、上海、广州,按国家来算有很多的会议在中国举行的比在新加坡要多。作为单个的城市来说新加坡在世界上排名第三。在亚洲排在前面的国家和地区,包括澳洲、中国、日本一直到中国台北。看来亚洲地区的酒店会议经济是非常蓬勃的,每个地区和城市都积极将会议引到自己的国家和城市当中来。就过去以单个城市来算的话,新加坡在过去23年在亚太地区城市里面是开会最多的。有意思的是,韩国的首尔现在是非常活跃的跟新加坡已经靠得很近了。第三位现在是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北京越来越重要,很多国际公司希望在北京开会。第九位是上海。前十名里面有中国的两个城市——北京和上海。
我们再看的情况,现在的趋势是有更多的国际组织和公司对在中国开这些会议比较感兴趣。中国的酒店的基础设施,看来北京、上海甚至在广东一些地方有些是令人满意,但是西北、一些内陆地方是不够好的。不过,从组织的专业技术、技能看来,中国的酒店组织方面技能是不够的。但是国际上愿意来中国开会的兴趣现在是在上涨。
我们现在看一下在亚洲地区会议行业的情况,甚至再看大一点看到世界上去。
有如下趋势:
环境方面绿色项目中的趋势是较大的,人们希望开会的活动跟环境是友好的。
科技的应用也是进步比较快的。
还有笔记本电脑,现在很多的国际会议在会场上都允许使用笔记本电脑,之前往往是不允许的。
现在会议的申请书往往也是在网上进行的,这样一来给酒店准备的时间就比较短了,有时候比一个月还要短。
酒店提供的食物有可能就要预先传给开会方,预先要确定是健康食品。
因为很多公司开会的时候,团队建设也是他们会议的一部分内容,酒店恐怕需要提供相关的设施。
另外一个趋势是,少开了一些会,因为时间比较紧,所以很多公司开少一点会,但是参会的人员增加了。
现在开会的代表需要更多的体验,往往是观光旅游和社会活动等体验已经变成会议的一部分,比如在成都开会的时候看看熊猫保护区,这些体验性的项目都包含在会议里面了。
另外一个趋势是利用网络互动,在活动之前允许参加的人员之间的互相约会、见面或是其他的约见活动等等,这种也是一个趋势。
我们也举行会议,开会的主持方需要酒店做些什么东西呢?
首先,比如说一个会议有500、1000人参与的时候,客房、会议场中宽带的联系是必要的。
第二种情况是直播还有图象传播方面,有时候需要在不同国家之间通过Liveing召开各种会议。
第三是一个是开会的情况下进行投票,比如说上星期我们在新加坡开了600多人的会议,讲话人的在上面,下面开会的代表都有投票的设备,主持人讲完了问题之后代表们需要在30秒之内答复,结果在会议上直接显示出来。这些设备需要从专门的提供商那里获得,如果酒店现在还没有,他们要知道从哪里获得这些设备。
第四就是同声翻译的问题,因为很多国际会议可能在三个或是三个以上的国家之间举行,酒店需要提供翻译人员以及同声传译的设施,组织者需要寻找合格的翻译。
在中国酒店必须提供什么服务呢?
1、第一个是会议场合、会议室,比如说1000个人开的会议往往要在小一点儿的范围讨论,像这样1000个人的会议需要另外10个小一点儿的会议室让他们在小范围内讨论。比如说新加坡的的三泰酒店(音同)至少可以提供3000个人开会的场地,同时有30个小一点儿的会议室让50到200人参会。
2、第二个是食物、餐饮。比如说一些穆斯林代表来的话可能要吃清真食物,还有素食,有一些代表有可能需要吃素食。
3、一般的酒店都会有一个标准性的会议设备,如果主持方需要特别的设备,我们要知道到哪里租借来使用。
4、技术支持。比如刚刚的电脑出现了小问题,需要过硬的技术支持,现在多媒体用得比较多,我们需要专门的技术人才对大会提供支持。
中国酒店面临的机遇:
1、现在在中国大部分的会议都是在北京和上海举行,我在好几个协会知道欧美很多组织和企业希望更多地在中国组织会议。
2、设施好的酒店当然就会对国外的组织方比较有吸引力,因为开会的代表一般是能够消费的人,一个美元在会议上面,酒店的收入方面就会有两美元是在住宿,三美元收入是在食物方面的。
建议:
希望我讲的这些对大家有点儿用,我的看法是应该对大会与会议行业更多的支持,比如说“中国国际贸易促进会”,这个是比较支持的,吴先生的科技委员会也在促进国际会议在中国举行。在新加坡还有其他东南亚国家包括韩国、泰国、马来西亚,他们有特别的组织来推广国际会议,甚至财政支持。我知道中国的一些地方会给展览提供一些支持,但是不知道会议方面有没有(支持)?
引进国际会议,在我看来需要多一点企业机构方面的参与,他们应该参加更多的国际协会组织来增加中国在这一方面上的影响力,能够吸引更多的人和会议组织方来中国开会。
行业协会应该进行国际会议方面的培训,比如说我们亚洲会议与展览协会就在亚洲和中国进行一些相关培训。
总结:
总结一下我的看法就是,中国会议行业的前途是光明的,和私人投资者需要进行更多对基础设施进行投入(提供更好的设施)。和协会应该进行更多的培训,这方面的人才可以让会议组织的更好。
我认为会议往往由会议举办的目的地来吸引人,而展览大部分的因素是由市场决定的。展览方面,中国在亚洲几乎是首位,会议方面是落后一点,前途是好的,目前的状况比展览还是差一点。谢谢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