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教育法学》第06章在线测试 |
| 《教育法学》第06章在线测试 | 剩余时间: | 59:02 |
答题须知:1、本卷满分20分。
2、答完题后,请一定要单击下面的“交卷”按钮交卷,否则无法记录本试卷的成绩。
| 3、在交卷之前,不要刷新本网页,否则你的答题结果将会被清空。 | |
|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 |
| 1、《高等教育法》全文共69条,其中有21条是专门规范高等学校的,其中还有不少条款也涉及到高等学校。可以说高等教育法是以高等学校为中心的,对高等学校的_________、学校层次类型和名称、设立学校的程序和审批权限、学校的任务、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学校内部的领导和管理都做了比较全面的规定。 | |
| A、管理原则 | B、设立原则 |
| C、管理规定 | D、设立目的 |
| 2、《高等教育法》的制定和实施,规范了我国高等教育的________、方针和任务,使之形成国家意志,更好地发挥指导高等教育发展的作用。 | |
| A、原则 | B、方针 |
| C、 | D、指导思想 |
| 3、学历标志着受教育者的受教育程度,意味着受教育者的学术水平和能力,它同我国目前的劳动人事制度紧密相联,获得国家承认的_______,即可以在任职和报酬上享有相应的待遇。 | |
| A、学历 | B、学业 |
| C、教育 | D、证书 |
| 4、根据高等学历教育的招生对象、_______、修业年限、学业标准的不同,《高等教育法》将我国的高等学历教育分为专科教育、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三个层次。 | |
| A、培养对象 | B、培养人才 |
| C、培养目标 | D、目标培养 |
| 5、设立高等学校是实施________的基础和前提,为保障高等教育与社会发展相适应,保证高等学校的办学条件和教育教学质量,必须规范高等学校的设立。 | |
| A、高等教育 | B、中等教育 |
| C、职业教育 | D、基础教育 |
| 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
| 1、在《高等教育法》颁布之前,相继出台了——————等教育行规,这些法规的颁布为制定《高等教育法》提供了借鉴。 |
| A、《高等教育管理职责暂行规定》 |
| B、《普通高等学校设置暂行条例》 |
| C、《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条例》 |
| D、《青少年保护条例》 |
| E、《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 |
| 2、整个高等教育活动,有——————,后三个主体都集中在高等学校,而突出高等学校是必要的。 |
| A、举办者 |
| B、管理者 |
| C、办学者 |
| D、教育者 |
| E、和受教育者五个主体 |
| 3、非全日制的高等教育是指受教育者在国家规定的修业年限内,部分时间在校学习,其他利用业余时间进行学习,实施非全日制高等教育的学校包括——————等。 |
| A、夜大学 |
| B、函授大学 |
| C、广播电视大学 |
| D、进修学院 |
| E、教育学院 |
| 4、一般而言,我国的高等教育是在高中教育基础上实施的,具体又分为————几个层次,所以要求受教育者必须具备相应的学业基础。二是受教育者必须通过国家规定的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才能接受高等学历教育。 |
| A、专科 |
| B、本科 |
| C、研究生教育 |
| D、本硕连读 |
| E、硕博连读 |
| 5、高校学生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准予毕业者,可取得毕业证书。具有学籍的学生学完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其中有一门以上课程补考后仍不及格,德育、体育合格,准予结业者,可取得结业证书。 |
| A、考试成绩及格 |
| B、德育 |
| C、体育合格 |
| D、素质教育合格 |
| E、专业合格 |
| 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 |
| 1、《高等教育法》对高等学校在招生方案确定、学科专业设置与调整、实施教学活动、开展科学研究、内部机构设置、人事设置权限等办学自主权方面做了较全面的规定,同时也意味着对的权力做出了,防止在高等教育管理上干预过多。 | |
| 正确 | 错误 |
| 2、高等教育活动,有举办者、管理者、办学者、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五个主体,后三个主体都集中在高等学校,而突出高等学校是必要的。在高等教育法要规范的社会关系中,最主要是要处理好学校、教师、学生三者之间的关系。 | |
| 正确 | 错误 |
| 3、《高等教育法》要求我国的高等教育要依法贯彻受教育者全面发展的方针,也体现了《高等教育法》重视素质教育的精神。 | |
| 正确 | 错误 |
| 4、高等学历教育是指受教育者经过国家教育考试,进入实施高等学历教育的高等学校或者其他高等教育机构,在规定期间内学完相应的课程,获得国家承认的学历证书的高等教育。 | |
| 正确 | 错误 |
| 5、高等非学历教育是指在其他高等教育机构接受教育,学习结束后也可以获得相应的毕业证书的高等教育。 | |
| 正确 | 错误 |
| 窗体底端 |
测试结果如下:
∙1.1 [单选] [对] 《高等教育法》全文共69条,其中有21条是专门规范高等学校的,其中还有不少条款也涉及到高等学校。可以说高等教育法是以高等学校为中心的,对高等学校的_________、学校层次类型和名称、设立学校的程序和审批权限、学校的任务、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学校内部的领导和管理都做了比较全面的规定。
∙1.2 [单选] [对] 《高等教育法》的制定和实施,规范了我国高等教育的________、方针和任务,使之形成国家意志,更好地发挥指导高等教育发展的作用。
∙1.3 [单选] [对] 学历标志着受教育者的受教育程度,意味着受教育者的学术水平和能力,它同我国目前的劳动人事制度紧密相联,获得国家承认的_______,即可以在任职和报酬上享有相应的待遇。
∙1.4 [单选] [对] 根据高等学历教育的招生对象、_______、修业年限、学业标准的不同,《高等教育法》将我国的高等学历教育分为专科教育、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三个层次。
∙1.5 [单选] [对] 设立高等学校是实施________的基础和前提,为保障高等教育与社会发展相适应,保证高等学校的办学条件和教育教学质量,必须规范高等学校的设立。
∙2.1 [多选] [对] 在《高等教育法》颁布之前,相继出台了——————等教育行规,这些法规的颁布为制定《高等教育法》提供了借鉴。
∙2.2 [多选] [对] 整个高等教育活动,有——————,后三个主体都集中在高等学校,而突出高等学校是必要的。
∙2.3 [多选] [对] 非全日制的高等教育是指受教育者在国家规定的修业年限内,部分时间在校学习,其他利用业余时间进行学习,实施非全日制高等教育的学校包括——————等。
∙2.4 [多选] [对] 一般而言,我国的高等教育是在高中教育基础上实施的,具体又分为————几个层次,所以要求受教育者必须具备相应的学业基础。二是受教育者必须通过国家规定的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才能接受高等学历教育。
∙2.5 [多选] [对] 高校学生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准予毕业者,可取得毕业证书。具有学籍的学生学完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其中有一门以上课程补考后仍不及格,德育、体育合格,准予结业者,可取得结业证书。
∙3.1 [判断] [对] 《高等教育法》对高等学校在招生方案确定、学科专业设置与调整、实施教学活动、开展科学研究、内部机构设置、人事设置权限等办学自主权方面做了较全面的规定,同时也意味着对的权力做出了,防止在高等教育管理上干预过多。
∙3.2 [判断] [对] 高等教育活动,有举办者、管理者、办学者、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五个主体,后三个主体都集中在高等学校,而突出高等学校是必要的。在高等教育法要规范的社会关系中,最主要是要处理好学校、教师、学生三者之间的关系。
∙3.3 [判断] [对] 《高等教育法》要求我国的高等教育要依法贯彻受教育者全面发展的方针,也体现了《高等教育法》重视素质教育的精神。
∙3.4 [判断] [对] 高等学历教育是指受教育者经过国家教育考试,进入实施高等学历教育的高等学校或者其他高等教育机构,在规定期间内学完相应的课程,获得国家承认的学历证书的高等教育。
∙3.5 [判断] [对] 高等非学历教育是指在其他高等教育机构接受教育,学习结束后也可以获得相应的毕业证书的高等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