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连理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2011年8月份《计算机原理》课程考试
模 拟 试 卷
考试形式:闭卷 试卷类型:(B)
☆注意事项: 1、本考卷满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所有试题必须答到试卷答题纸上,答到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试卷答题纸一并交回。
学习中心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第一代计算机的主要器件是( A )。
A.电子管
B.小规模集成电路
C.大规模集成电路
D.晶体管
2、微型计算机的发展是以( B )技术为标志。
A.操作系统
B.微处理器
C.磁盘
D.软件
3、“只读存储器”的英文缩写是( A )。
A.ROM
B.RAM
C.PLA
D.REM
4、若十进制数据为8,则二进制数是( C )。
A.0110
B.0111
C.1000
D.1001
5、32个汉字的机内码需要( D )字节。
A.8
B.16
C.32
D.
6、存储器是计算机系统的记忆设备,它主要用来( C )。
A.存放数据
B.存放程序
C.存放数据和程序
D.存放微程序
7、指令系统采用不同寻址方式的目的主要是( D )。
A.可直接访问外存
B.提供扩展操作码并降低指令译码难度
C.实现存储程序和程序控制
D.缩短指令长度,扩大寻址空间,提高编程灵活性
8、人们根据特定需要预先为计算机编制的指令序列称为( D )。
A.软件
B.文件
C.集合
D.程序
9、构成控制信号序列的最小单位的是( B )。
A.微程序
B.微命令
C.微指令
D.控制存储器
10、一个节拍脉冲持续的时间长短是( C )。
A.指令周期
C.时钟周期
B.机器周期
D.以上都不对
11、微程序存放在( A )中。
A.控制存储器
C.指令寄存器
B.RAM
D.内存储器
12、下面选项中不是图像输入设备的是( C )。
A.摄像机
B.数字相机
C.光笔
D.扫描仪
13、软磁盘、硬磁盘、光盘属于( B )。
A.远程通信设备
B.外存储器设备
C.内存储器设备
D.高速缓冲存储器
14、字节多路通道可适用于( D )。
A.单台低速或中速的外围设备
C.单台高速的外围设备
B.多台高速的外围设备
D.多台低速和中速的外围设备
15、DMA数据的传送是以( C )为单位进行的。
A.字节
B.字
C.数据块
D.位
二、判断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用机器语言编写的程序不可以由计算机直接执行,必须经过编译(解释)才能执行。 ( B )
A.正确
B.错误
2、中断方式一般适用于随机出现的服务。 ( A )
A.正确
B.错误
3、在中断响应中,保护断点是由用户编程完成。 ( B )
A.正确
B.错误
4、一个通道可以连接多个外部设备控制器,一个外部设备控制器也可以管理多台外部设备。( B )
A.正确
B.错误
5、cache的功能由软件和硬件共同实现。 ( B )
A.正确
B.错误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0空,每空2分,共20分)
1、程序控制方式包括 程序中断 方式和 查询 方式。
2、按照工作原理,打印机可分为 击打式 和 非击打式 两大类,激光打印机和喷墨打印机均属于后者。
3、目前的CPU包括 控制器 、 运算器 、cache和总线。
4、任何指令周期的第一步必定是 取消 周期。
5、存储器按存取方式分类,可分为 随机 存储器和 顺序 存储器。
6、通常指令编码的第一个字段是 操作码 。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简述CPU的基本功能。
答:指令控制、操作控制、时间控制、数据加工。
2、简述指令的分类。
答:数据处理、数据存储、数据传送、程序控制。
3、什么是指令周期?什么是机器周期?什么是时钟周期?三者有什么关系?
答:指令周期是指取出并执行一条指令的时间,指令周期常常用若干个CPU周期数来表示;CPU周期也称为机器周期;而一个CPU周期又包含若干个时钟周期。
4、什么是系统总线?
答:系统总线是构成计算机系统的骨架,是多个系统部件之间进行数据传送的公共通路。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请分别写出x=-122的原码、补码、反码。(采用二进制数表示,最高位为符号位)
答:原码=11111010; 补码=10000110; 反码=10000101
2、某半导体存储器容量8K×8位,可选用的RAM芯片容量为2K×4位,回答以下两个问题。
(1)该存储系统要采用什么形式的扩展方式?
采用字位扩展方式。
(2)总共需要多少个RAM芯片?
芯片数量为(8K/2K)×(8位/4位)=4×2=8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