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时期需要熟练把握的标点符号一共有以下十一种。
| 名称 | 符号 | 用法 | 占格情形 | 举例 |
| 逗号 | , | 表示一句话中间的停顿。 | 占一格。点在格子左下方。 | 我爱妈妈,妈妈也爱我。 |
| 句号 | 。 | 表示陈述语气的语句完结后的停顿。 | 占一格。点在格子左下方。 | 春风给大地披上了绿色的外衣。 |
|
顿号 |
、 | 表示句子中并列词语之间较小的停顿。需要注意的是:句子中并列成分,比较小的停顿用顿号,而较长的停顿用逗号。两者之间的区别在于停顿的长短。 | 占一格。点在格的左下方。 | 我的文具盒里有铅笔、橡皮、格尺等许多文具。 |
| 问号 | ? | 表示疑问语气或反问语气的语句完结后的停顿。 | 占一格,点在格的左方。 | 你叫什么名字?(疑问)这不是伟大的奇迹吗?(反问) |
| 感叹号 | ! | 表示强烈感情的语句完结后的停顿。 | 占一格,点在格的左方。 | 小白兔多可爱呀!啊,我爱我的祖国! |
|
冒号 | : | 要紧用于句子中表示提示、总结之后的停顿。 | 占一格。点在格的左下方。 | 老师说:“周三下午3点放学。” 商店里什么都有:服装、布匹、文具、食品…… 叔叔:(书信开头的称呼) |
|
引号 | “” ‘’ | 表示文中的引用部分,就形式而言,分为双引号(用“”表示)和单引号(用‘ ’表示)两种。一样情形下,单独使用引号用双引号,而引用的话中还需要用引号时,别处用双引号,里面用单引号。 | 分别标在引用文字的前后,各占一格。分别点在格的右上角和左上角。 | 小白兔说:“我最喜爱吃胡萝卜。” 写文章要做到“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 |
| 省略号 | …… | 表示文中省略的部分或意思没有说完的部分。 | 占两格。每三个点占一格,点在格的。 | 哎!你那个人真是…… 他的爱好有游泳、听歌、看书…… |
| 书名号 | 《》 | 表示书籍、文章、报刊、歌曲、电影等的名称。 | 分别标在引用文字的前后,各占一格。 | 今天我学习了《小树谣》这篇课文。 |
| 分号 | ; | 表示分句与分句之间的停顿。 | 占一格。点在格的左下方。 | 这种作风,拿来律己,则害了自己;拿来教人,则害了别人。 |
| 破折号 | —— | 说明说明,意思的递进或转折,声音的中断或连续等。 | 占两格。点在格的。 | 我永久忘不了那一天——1952年10月22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