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48分)
1.(4分)最新报道:科学家首次用X 射线激光技术观察到CO 与O 在催化剂表面形成化学键的过程。反应过程的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O 和O 生成CO2是吸热反应
B.在该过程中,CO 断键形成C 和O
C.CO 和O 生成了具有极性共价键的CO2
D.状态Ⅰ→状态Ⅲ表示CO 与O2反应的过程
2.(4分)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锂离子电池领域做出巨大贡献的三位科学家。某锂离子电池C6Li为负极,Li1﹣x MO2为正极,锂盐有机溶液作电解质溶液,电池反应为C6Li+Li1﹣x MO2LiMO2+C6Li1﹣x.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电池充电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LiMO2﹣xe﹣═xLi++Li1﹣x MO2
B.该锂离子电池可用乙醇作有机溶剂
C.电池放电时,Li+从正极流向负极
D.电池放电时,负极的电极反应为C6Li1﹣x+xe﹣+xLi+═C6Li
3.(4分)对可逆反应4NH3(g)+5O2(g)⇌4NO(g)+6H2O(g),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达到化学平衡时,4v正(O2)=5v逆(NO)
B.若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1 NO的同时,消耗n mo1 NH3,则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C.达到化学平衡时,若增加容器体积,则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增大
D.化学反应速率关系是:2v正(NH3)=3v逆(H2O)
4.(4分)已知:NH3•H2O(aq)与H2SO4(aq)反应生成1mol (NH4)2SO4的△H=﹣24.2kJ•mol﹣1;强酸、强碱的稀溶液反应的中和热△H=﹣57.3kJ•mol﹣1.则NH3•H2O在水溶液中电离的△H等于()A.+45.2 kJ•mol﹣1B.﹣45.2 kJ•mol﹣1
C.+69.4 kJ•mol﹣1D.﹣69.4 kJ•mol﹣1
5.(4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H2NCOONH4(s)⇌2NH3(g)+CO2(g),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再改变时说明反应已达平衡
B.汽车尾气催化净化时的反应:2NO(g)+2CO(g)⇌N2(g)+2CO2(g)△H<0,平衡常数为K1;若反应在绝热容器中进行,平衡常数为K2;则K1 <K2
C.某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nA(g)+mB(g)⇌pC(g)+qD(g)△H>0已达平衡,则降温时的值增大
D.2NO2(g)⇌N2O4(g)在常温下即可进行,说明正反应是放热反应
6.(4分)深埋在潮湿土壤中的铁管道,在硫酸盐还原菌作用下,能被硫酸根腐蚀,其电化学腐蚀原理如图示,下列与此原理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正极反应为:SO42﹣+5H2O+8e﹣=HS﹣+9OH﹣
B.输送暖气的管道不易发生此类腐蚀
C.这种情况下,Fe腐蚀的最终产物为Fe2O3•xH2O
D.管道上刷富锌油漆可以延缓管道的腐蚀
7.(4分)当电解质中某离子的浓度越大时,其氧化性或还原性越强,利用这一性质,有人设计出如图所示“浓差电池”(其电动势取决于物质的浓度差,是由一种物质从高浓度向低浓度转移而产生的)。其中,甲池为3mol/L 的AgNO3溶液,乙池为1mol/L的AgNO3溶液A、B均为Ag电极。实验开始先断开K1,闭合K2,发现电流计指针发生偏转。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断开K1、闭合K2,一段时间后电流计指针归零,此时两池银离子浓度相等
B.断开K1、闭合K2,当转移0.1mole﹣时,乙池溶液质量增加17.0g
C.当电流计指针归零后,断开K2、闭合K1,一段时间后B电极的质量增加
D.当电流计指针归零后,断开K2、闭合K1,乙池溶液浓度增大
8.(4分)一定温度下,向10mL 0.40mol•L﹣1H2O2溶液中加入适量FeCl3溶液,不同时刻测得生成O2的体积(已折算为标准状况)如表所示
t/min0246
V(O2)/mL09.917.222.4
资料显示,反应分两步进行:①2Fe3++H2O2═2Fe2++O2↑,②H2O2+2Fe2++2H+═2H2O+2Fe3+。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Fe3+的作用是增大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
B.反应①是吸热反应、反应②是放热反应
C.0~6min的平均反应速率:v(H2O2)=3.33×10﹣2mol•L﹣1•min﹣1
D.反应2H2O2(aq)═2H2O(l)+O2(g)的△H=E2<0
9.(4分)观察下列几个装置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装置中阳极上析出红色固体
B.装置的待镀铁制品应与电源正极相连
C.装置闭合开关后,外电路电子由a极流向b极
D.装置的阳离子交换膜允许阳离子、阴离子、水分子自由通过
10.(4分)南京大学研究发现TiO2﹣x晶体中存在的晶体缺陷有利于提高导电性和提供镁离子储位,可用作新型镁电池负极材料,该电池的充放电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放电时,a为电池负极
B.充电时,Mg2+向b电极移动C.放电时,a极的电极式为:nMg2++V2O5+2ne﹣═Mg n V2O5
D.充电时,b极的电极式为:Mg n TiO2﹣x﹣2ne﹣═nMg2++TiO2﹣x
11.(4分)一种三室微生物燃料电池污水净化系统原理如图所示,图中有机废水中有机物可用C6H10O5表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b电极为该电池的负极
B.b电极附近溶液的pH减小
C.a电极反应式:C6H10O5﹣24e﹣+7H2O═6CO2↑+24H+
D.中间室:Na+移向左室,Cl﹣移向右室
12.(4分)在2L密闭容器中充入气体A和B,发生A(g)+B(g)⇌C(g)+2D(g)△H,所得实验数据如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实验编号温度/℃起始时物质的量/mol平衡时物质的量/mol
n(A)n(B)n(C)
①3000.400.100.090
②5000.400.100.080
③5000.200.05a
A.△H>0
B.500℃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0.16mol•L﹣1
C.③中达到平衡时,A的转化率大于20%
D.5min末测得①中n(C)=0.050mol,则0到5min内v(D)=0.02mol•L﹣1•min﹣1
二、填空题(共3小题,满分52分)
13.(17分)(1)图中甲装置为CH3OCH3碱性燃料电池,其电极均为Pt电极。装置乙中,C、D电极为Pb电极,其表面均覆盖着PbSO4,其电解液为稀H2SO4溶液。
①写出甲装置中B极的电极反应式。
②写出乙装置中D极的电极反应式。
③当有46g二甲醚参加反应时,电路中通过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mol。
(2)钢铁锈蚀图示如图1所示,用箭头画出图1中电子的运动方向。
(3)电化学法处理CN﹣
如图2装置模拟电化学法处理CN﹣,电极X为铁,向甲中石墨表面通入空气,则:甲池中石墨为极,若乙池中石墨(Ⅰ)极产生无毒无害的物质,其电极反应式为。
14.(17分)工业炼铁过程中涉及到的主要反应有:
①C(s)+O2(g)═CO2(g)△H1═﹣393kJ/mol
②C(s)+CO2(g)═2CO(g)△H2═172kJ/mol
③Fe2O3(s)+3CO(g)═2Fe(s)+3CO2(g)△H3
④2Fe2O3(s)+3C(s)═4Fe(s)+3CO2(g)△H4═460kJ/mol
回答下列问题:
(1)△H3=kJ/mol。
(2)T1时,向容积为10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3mol Fe2O3和3mol CO发生反应③,5min时达到平衡,平衡时测得混合气体中CO2的体积分数为80%,则0〜5min内反应的平均速率v(CO2)=mol•L﹣1•min﹣1,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为,下列选项中能够说明该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的是(填标号)。
A.固体的物质的量不再变化
B.体系的压强保持不变
C.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保持不变
D.单位时间内消耗CO和生成CO2的物质的量相等
(3)一定条件下进行反应③,正向反应速率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t2时刻改变了一个外界条件,可能是。
15.(18分)当发动机工作时,反应产生的NO尾气是主要污染物之一,NO的脱除方法和转化机理是当前研究的热点。请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2NO(g)+O2(g)═2NO2(g)△H1=﹣113kJ/mol
6NO2(g)+O3(g)═3N2O5(g)△H2=﹣227kJ/mol
4NO2(g)+O2(g)═2N2O5(g)△H3=﹣57kJ/mol
则2O3(g)═3O2(g)是反应(填“放热”或“吸热”),以上O3氧化脱除氮氧化物的总反应是NO(g)+O3(g)═NO2(g)+O2(g)△H4=kJ/mol,最后将NO2与剂反应转化为无污染的气体而脱除。
(2)已知:2NO(g)+O2(g)⇌2NO2(g)的反应历程分两步:
步骤反应活化能正反应速率方程逆反应速率方程
Ⅰ2NO(g)⇌N2O2(g)(快)E a1v1正=K1•c2(NO)v1逆=K2•c(N2O2)
ⅡN2O2(g)+O2(g)⇌2NO2
(g)(慢)E a2v2正=K3•c(N2O2)•c
(O2)
v2逆=K4•c2(NO2)
①表中k1、k2、k3、k4是只随温度变化的常数,温度升高将使其数值(填“增大”或“减小”)。
②反应Ⅰ瞬间建立平衡,因此决定2NO(g)+O2(g)⇌2NO2(g)反应速率快慢的是反应Ⅱ,则反应Ⅰ与反应Ⅱ的活化能的大小关系为Ea1Ea2(填“>”、“<”或“=”)。
(3)将一定量的NO2放入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下列反应:2NO2(g)⇌2NO(g)+O2(g),测得其平衡转化率α(NO2)随温度变化如图所示,从b点到a点降温平衡将向(填“左”、“右”或“不”)移动。图中a 点对应温度下,NO2的起始压强为160kPa,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 p=(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
2020-2021学年山东省青岛二中高二(上)月考化学试卷(10月份)
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48分)
1.【答案】C
解:A.由图可知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为放热反应,故A错误;
B.由图可知不存在CO的断键过程,故B错误;
C.CO与O在催化剂表面形成CO2,所以状态Ⅰ→状态Ⅲ表示CO与O反应的过程,故C正确;
D.状态Ⅰ→状态Ⅲ表示CO与O反应的过程,而不是与氧气反应,故D错误;
故选:C。
2.【答案】A
解:A、电池充电时,总反应为LiMO2+C6Li1﹣x=C6Li+Li1﹣x MO2,阳极上LiMO2失电子生成Li1﹣x MO2,则电极反应式为LiMO2﹣xe﹣═xLi++Li1﹣x MO2,故A正确;
B、金属锂是活泼金属,能与乙醇反应而发生自放电现象,所以该锂离子电池不能用乙醇作有机溶剂,故B错误;
C、原电池工作时,阳离子从负极移向正极,即Li+从负极流向正极,故C错误;
D、锂离子电池中C6Li为负极,放电时C6Li失电子生成C6Li1﹣x和Li+,负极的电极反应为C6Li﹣xe﹣=C6Li1﹣
x+xLi+,故D错误;
故选:A。
3.【答案】A
解:A.达到平衡状态时,不同物质的正逆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其计量数之比,则达到平衡状态时4v正(O2)=5v
(NO),故A正确;
逆
B.无论是否达到平衡状态都存在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1 NO的同时,消耗n mo1 NH3,所以不能据此判断平衡状态,故B错误;
C.达到平衡状态时,增加容器体积,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小,物质的量浓度与化学反应速率成正比,所以正逆反应速率都减小,故C错误;
D.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不同物质的正逆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其计量数之比,如果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存在3v正(NH3)=2v逆(H2O),故D错误;
故选:A。
4.【答案】A
解:NH3•H2O(aq)与H2SO4(aq)反应生成1mol正盐的△H=﹣24.2kJ/mol,则:2NH3•H2O(aq)+H2SO4(aq)=(NH4)2SO4(aq)+2H2O (l)△H=﹣24.2kJ/mol
即:2NH3•H2O(aq)+2H+=2NH4+(aq)+2H2O(l)△H=﹣24.2kJ/mol,
整理可得:NH3•H2O(aq)+H+=NH4+(aq)+H2O(l)△H=﹣12.1kJ/moL (1)
H+(aq)+OH﹣(aq)=H2O (l)△H=﹣57.3kJ/mol (2)
(1)﹣(2)可得:NH3•H2O(aq)=NH4+(aq)+OH﹣(aq),△H=+45.2kJ/mol,
所以NH3•H2O在水溶液中电离的△H为+45.2kJ/mol,
故选:A。
5.【答案】B
解:A.反应H2NCOONH4(s)⇌2NH3(g)+CO2(g)前后气体系数和变化,是气体压强变化的反应,随着反应进行,压强增大,当混合气体压强不变时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A正确;
B.该反应的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反应过程中绝热条件下相当于给容器加热,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化学平衡常数减小,所以化学平衡常数K1>K2,故B错误;
C.降低温度平衡逆向移动,导致c(B)增大、c(C)减小,则升温时的增大,故C正确;
D.该反应的正反应△S<0,常温下能自发进行,说明△G=△H﹣T△S<0,则△H<0,正反应为放热反应,故D正确;
故选:B。
6.【答案】C
解:A、正极是硫酸根离子发生还原反应,生成硫氢根离子,所以电极反应式为:SO42﹣+5H2O+8e﹣=HS﹣+9OH ﹣,故A正确;
B、钢铁制造的暖气管道外常涂有一层沥青,使钢铁与空气和水隔离,不能形成电化学腐蚀,故B正确;
C、因存在还原菌所以铁最终是亚铁,而不是Fe2O3•xH2O,故C错误;
D、管道上刷富锌油漆,锌比铁活泼,所以腐蚀锌保护铁,所以管道上刷富锌油漆可以延缓管道的腐蚀,故D正
确;
故选:C。
7.【答案】C解:A.实验开始断开K1,闭合K2,为浓差电池,当两池银离子浓度相等时,反应停止,电流计指针将归零,故A正确;
B.断开K1,闭合K2,为浓差电池,A为正极,B为负极,NO3﹣向B极移动,负极反应为Ag﹣e﹣=Ag+,即转移0.1mole﹣时,乙池生成0.1molAgNO3,质量为17.0g,故B正确;
C.当电流计指针归零后,断开K2、闭合K1,为电解池,B电极为阳极,反应式为Ag﹣e﹣=Ag+,所以一段时间后B电极的质量减少,故C错误;
D.当电流计指针归零后,断开K2、闭合K1,为电解池,B电极是阳极,阳极金属银被氧化产生银离子,NO3﹣向阳极移动,则乙池银浓度增大,故D正确;
故选:C。
8.【答案】D
解:A.由①、②可知铁离子在反应中起催化作用,所以Fe3+的作用是增大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故A正确;
B.由反应过程与能量的图可知,反应①的反应物能量低于生成物的能量,反应②的反应物能量高于生成物的能
量,所以反应①是吸热反应、反应②是放热反应,故B正确;
C.0~6min时间内,生成氧气为=0.001mol,由2H2O22H2O+O2↑,可知△c(H2O2)
==0.2mol/L,所以v(H2O2)=≈0.033mol/(L•min),故C正确;
D.由图可知反应物H2O2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H2O(l)和O2(g)的总能量,所以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即反应
2H2O2(aq)═2H2O(l)+O2(g)的△H≠E2,故D错误;
故选:D。
9.【答案】C
解:A.装置①中阳极是电极失电子或溶液中的阴离子失电子,所以不会有红色物质析出,Cu应该在阴极上析出,故A错误;
B.电镀时,待镀金属作阴极,镀层金属做阳极,所以待镀铁制品应做阴极,与电源负极相连,故B错误;
C.氢氧燃料电池中,通入氢气的一极为负极,通入氧气的为正极,电子从负极流向正极,即由a极流向b极,故
C正确;
D.阳离子交换膜只允许阳离子通过,阴离子交换膜只允许阴离子通过,避免阳极生成的氯气和阴极生成的氢氧根
离子反应,故D错误。
故选:C。
10.【答案】BC
解:A.放电时,b为负极,a为正极,故A错误;
B.b与外接电源的负极相连为阴极,阳离子向阴极移动,即Mg2+向b电极移动,故B正确;
C.a为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nMg2++V2O5+2ne﹣═Mg n V2O5,故C正确;
D.放电时,b为负极,负极上Mg n TiO2﹣x失电子,负极的电极反应为Mg n TiO2﹣x﹣2ne﹣═nMg2++TiO2﹣x,则充电时b电极的反应为nMg2++TiO2﹣x+2ne﹣═Mg n TiO2﹣x,故D错误。
故选:BC。
11.【答案】C
解:该原电池中,根离子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则右边装置中电极b是正极,电极反应式为2NO3﹣+10e﹣+12H+=N2↑+6H2O,左边装置电极a是负极,负极上有机物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有机物在厌氧菌作用下生成二氧化碳,电极反应式为C6H10O5﹣24e﹣+7H2O═6CO2↑+24H+,
A.该原电池中,根离子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则右边装置中电极b是正极,故A错误;
B.右边装置中电极b是正极,电极反应式为2NO3﹣+10e﹣+6H2O=N2↑+12OH﹣,生成氢氧根离子导致溶液碱性增大,溶液的pH增大,故B错误;
C.左边装置电极a是负极,负极上有机物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有机物在厌氧菌作用下生成二氧化碳,电极反应式为C6H10O5﹣24e﹣+7H2O═6CO2↑+24H+,故C正确;
D.放电时,电解质溶液中阳离子Na+移向正极右室,阴离子Cl﹣移向负极室左室,故D错误;
故选:C。
12.【答案】B
解:A.①②中只有温度不同,升高温度平衡C的含量降低,说明平衡逆向移动,则正反应为放热反应,△H<0,故A错误;
B.可逆反应A(g)+B(g)⇌C(g)+2D(g)
开始(mol/L)0.20 0.05 0 0
反应(mol/L)0.040 0.040 0.040 0.080
平衡(mol/L)0.160 0.01 0.040 0.080
化学平衡常数K==mol/L=0.16mol/L,故B正确;
C.②③温度相同,②中开始时压强是③的2倍,减小压强平衡正向移动导致A的转化率增大,②中达到平衡
时A的转化率=×100%=20%,则③中A的转化率大于20%,故C错误;
D.5min末测得①中n(C)=0.050mol,5min内v(C)=mol•L﹣1•min﹣1=0.005mol•L﹣1•min﹣1,则0
到5min内v(D)=2v(C)=2×0.005mol•L﹣1•min﹣1=0.01mol•L﹣1•min﹣1,故D错误;
故选:B。
二、填空题(共3小题,满分52分)
13.【答案】(1)①O2+2H2O+4e﹣=4OH﹣;
②PbSO4+2e﹣=Pb+SO42﹣;
③12mol;
(2);
(3)正;2CN﹣+12OH﹣﹣10e﹣=2CO32﹣+N2+6H2O。
解:(1)①二甲醚燃料碱性电池中,加入燃料的电极是负极,即A为负极,B为正极,正极上通入氧气,则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
故答案为:O2+2H2O+4e﹣=4OH﹣;
②D与负极相连为阴极,阴极上PbSO4得电子生成Pb,电极反应为:PbSO4+2e﹣=Pb+SO42﹣,
故答案为:PbSO4+2e﹣=Pb+SO42﹣;
③46g二甲醚的物质的量为=1mol,由电极反应CH3OCH3+16OH﹣﹣12e﹣=2CO32﹣+11H2O可知,电
路中通过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2mol,
故答案为:12mol;(2)钢铁的腐蚀,铁作负极失去电子给正极的C,电子转移方向为:,
故答案为:;
(3)向甲中石墨表面通入空气,则石墨是正极,电极X为铁是负极,发生吸氧腐蚀,石墨(I)为阳极,石墨(Ⅱ)为阴极,石墨(Ⅰ)失电子生成氮气与碳酸根离子,其电极反应为:2CN﹣+12OH﹣﹣10e﹣=2CO32﹣+N2+6H2O,故答案为:正;2CN﹣+12OH﹣﹣10e﹣=2CO32﹣+N2+6H2O。
14.【答案】(1)﹣28;
(2)0.048;;a、c;
(3)在恒压条件下减少一氧化碳气体的量。
解:(1)所求反应为:Fe2O3(s)+3CO(g)═2Fe(s)+3CO2(g),所求反应可由×(④﹣②×3)得到,由盖斯定律可知该反应的焓变为△H3=×(△H4﹣3△H2)=﹣28kJ/mol,
故答案为:﹣28;
(2)T1时,向容积为10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3 mol Fe2O3和3 mol CO发生反应③,5 min时达到平衡,设消耗氧化铁物质的量x,平衡时测得混合气体中CO2的体积分数为80%,
mol Fe2O3(s)+3CO(g)═2Fe(s)+3CO2(g)
起始量 3 3 0 0
变化量x 3x 2x 3x
平衡量3﹣3x 3x
=80%,x=0.8mol,则0〜5 min内反应的平均速率v(CO2)==0.048mol/(L•min),平衡常数K===,
a.固体的物质的量不再变化,固体发生反应和反应生成的量相同,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a正确;
b.反应前后气体物质的量始终不变,体系的压强始终保持不变,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b错误;
c.反应前后气体质量变化,气体物质的量不变,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保持不变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c正确;
d.单位时间内消耗CO和生成CO2的物质的量相等,只能说明反应正向进行,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d错误;
故答案为:0.048;;a、c;
(3)正反应速率迅速减小,然后逐渐增大,达到新平衡时和原平衡状态相同,说明改变的条件可能是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减少一氧化碳气体的量,
故答案为:在恒压条件下减少一氧化碳气体的量。
15.【答案】(1)放热;﹣198;还原;
(2)①增大;
②<;
(3)左;108.
解:(1)①2NO(g)+O2(g)=2NO2(g)△H1=﹣113kJ/mol
②6NO2(g)+O3(g)=3N2O5(g)△H2=﹣227 kJ/mol
③4NO2(g)+O2(g)=2N2O5(g)△H3=﹣57 kJ/mol
根据盖斯定律②×2﹣③×3得到④2O3(g)=3O2(g)的△H=2×(﹣227 kJ/mol)﹣3×(﹣57 kJ/mol)=﹣283kJ/mol,反应放热;
(①+④)得到反应是NO(g)+O3(g)=NO2(g)+O2(g)的△H4=[(﹣113kJ/mol)+(﹣283kJ/mol)]=﹣198kJ/mol;NO2转化为无污染的N2而脱除,N的化合价降低,所以需要加入还原剂,
故答案为:放热;﹣198;还原;
(2)①浓度一定时,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正逆反应速率均加快,所以k1、k2、k3、k4均增大,
故答案为:增大;②因为决定2NO(g)+O2(g)⇌2NO2(g)速率的是反应②,活化能越低,同条件下单位体积内活化能分子数越多,有效碰撞几率越大,速率越快,所以反应①的活化能E1远小于反应②的活化能E2,
故答案为:<;
(3)根据图知,从b点到a点降低温度二氧化氮转化率减小,则平衡向左移动;
设开始时n(NO2)=amol,达到平衡状态时二氧化氮转化率为0.6,则消耗n(NO2)=0.6amol,
可逆反应2NO2(g)⇌2NO(g)+O2(g),
开始(mol)a 0 0
反应(mol)0.6a 0.6a 0.3a
平衡(mol)0.4a 0.6a 0.3a
平衡时混合气体总物质的量=(0.4+0.6+0.3)amol=1.3amol,恒温恒容条件下气体压强之比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则平衡时混合气体总压强=×160kPa=208kPa,
P(NO2)=×208kPa=kPa、P(NO)=×208kPa=96kPa、P(O2)=×208kPa=48kPa,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 p===108,
故答案为:左;1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