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研究问题及背景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全球竞争环境的加剧,企业面临越来越大的挑战和机遇。为了适应这种变化,许多信息技术应运而生,而信息系统的应用则是企业信息化的核心,对企业信息化进程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但是,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信息系统建设的数量都在不断增加,但是成功率却较低,企业信息化的成效并没有人们预期的那样乐观。
信息系统运用的好坏、成功与否,极大地取决于用户、员工对信息系统的接受使用情况如何,因为用户、员工是信息系统的最终使用者,用户、员工对于企业了系统的接受使用程度越高,信息系统在企业中得到了越充分地利用,那么企业信息化投入所产生的效果也就会越好。因此,用户、员工愿意使用、使用地好就是企业信息系统实施成功的最主要原因之一。
因此,我的研究主题是通过行为学的相关方法,找出影响用户接受信息系统使用的主要因素,为企业信息系统的推广和使用提供支持。
二、研究意义
用户对信息系统的接受影响着信息系统的使用效果。为了企业实施信息化建设卓有成效,在信息化、信息系统方面的投资能够获得回报,就很有必要研究使用这些信息系统的用户的行为。如果能够透彻了解用户接受使用信息系统行为的根源,哪些因素可以导致用户使用信息系统,从深层次挖掘影响企业信息化实施效率的一个重要因素—用户行为因素,那么就可以为企业的信息化管理提供依据,企业或组织就可以有针对性地对这些影响因素施加影响,改善企业信息化投入产出效果,提高企业成功实施使用信息系统的几率。
三、理论基础
早在20世纪70年代,人们就已经开始对意图、行为进行研究,并且在以后的探索中,人们对于行为的研究逐渐成型而且不断发展。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关于预测和解释信息技术接受的研究已取得了不少成果,其中理性行为理论(TRA)、计划行为理论 (TPB)、技术接受模型(TAM)、期望证实模型 (EcM)、计算机自我功效理论 (CsE)、革新传播理论 (IDT)及任务技术匹配模型(TTF)等都是比较典型的研究成果。
无论是采用现有观点还是另外建立一种观点来解释用户对信息系统的使用行为,信息系统的最终成效依赖于个体的持续使用。有许多研究支持持续使用对于信息技术或信息系统成功的影响,那么找到那些影响使用者持续使用行为的显著因素,不管是对信息技术或信息系统的持续使用还是成功使用都是非常关键的。
四、研究问题假设
在企业信息系统使用环境中,用户接受能够直接对信息系统使用产生影响。本研究初步提出的研究假设模型,将这些影响因素划分为以下四种: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满意度和持续使用意图,并假设这些因素之间存在如下图的关系,在此基础之上通过问卷调查分析的方法进行验证。
五、研究方法设计
研究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研究,简要介绍本研究在选用问卷调查研究方法中涉及到的几个主要步骤和问题,包括问卷设计、样本选取等内容。
5.1、问卷设计
问卷提问项的主要依据是研究问题假设中提出的因素变量,要将变量转化为通俗易懂、被测试者能够清楚明白问卷所要表达意思的提问语句。其中,问卷提问项与变量是一一对应的,一个变量对应一个问卷提问项。
为了保证调研数据的精确和便于分析变量之间的影响关系,对于变量的测量采用7级量表的形式,依照完全不同意、不同意、略微不同意、不能确定、略微同意、同意、完全同意,按同意程度依次递增的形式,分别给予1、2、3、4、5、6、7的得分。
5.2、样本选取
本研究是针对企业信息系统用户接受行为因素的影响,所以样本对象应选择使用信息系统的公司,例如使用ERP、DSS等系统的公司。在样本数量的选择方面,应选择多家公司作为对比,且公司规模、业务性质等应相似,这样才能保证结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六、数据结果分析思路
数据结果分析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
(1)对问卷中被调查者的基本信息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可以使用SPSS软件对假设模型中涉及到的变量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包括平均值和标准差的计算等。
(2)对问卷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确定变量所反映的测度项目与上层结构变量之间的关系,筛选变量,以确定最终假设模型。可以采用主成份分析方法等。
(3)对问卷进行可靠性、有效性分析,以考查问卷测量的可靠性及问卷对所要调查的主题估计达到了什么程度。可以选用Cronbach’s alpha等指标进行分析。
(4)对问卷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考察变量间的结构关系,检验所设计的结构变量间的因果关系假设,以确定最终的企业信息系统接受假设模型。可以使用基于偏最小二乘法的方差分析方法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