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年发生了法国大,其影响非同凡响,它不是一次一般的政治或民族的战争,而是被定性为资产阶级大,标志着以“现代社会”取代“旧制度”的一个决定性的历史变革,具有历史的、文化的象征意义。与此相伴随的是一场新古典主义文化潮流,服装也有明显的表现。新古典主义服装文化不像前面的巴洛克和洛可可两种风格,它不是视觉样式层面的问题,而是一种精神理念层面的问题,这是正确解读的关键
法国大吹响了这一新时代的号角,象征着自由、平等、博爱的三色旗及其思想从法国向全欧洲、全世界扩展开来,另一方面,18世纪中叶兴起于英国的产业在19世纪开花结果,整个19世纪作为现代文明的黎明时期,从各个方面为20世纪新的生活样式的到来做着精神和物资上的准备。
在经历了法国大之后,人们突然没游乐18世纪的典雅,轻松的心态,空想主义色彩浓郁,而服饰这种心态表现的淋漓尽致19世纪的服装风格,它既有时期的简练和素朴,也有浪漫主义的诗意和婉丽。
19世纪是一个社会政治经济飞速发展的阶段,人们文明程度不断提高,开始懂得自己在服饰中真正的需要,开始逐渐接受极其简朴的审美思维方式,同时仍然留恋着古典的自然优的主旋律。
19世纪的时装业有两个值得关注的变化:工业的进步和更高级裁剪技术的出现,使原本由宫廷贵妇引导流行的时代一去不复返,时装样本和舞台剧中的女演员成为新的时尚代言人,女装流行面料有薄棉布,织物较密的白麻布、薄纱、条纹毛织物和蝉翼纱,给人轻飘逸的感觉,强调细腰和夸张的裙摆、马鬓编成的裙撑首次出现,为了显示细腰,肩部设计不断扩张,袖口也极度夸张,甚至右袖根部用金属丝做撑垫,这种新3典样式的特点是造型极为简练、朴素,与装饰繁多、矫揉造作的洛可可风格形成强烈的对比,这是一种用白色细棉布制成的宽松的纣裙式连衣裙——修米兹多莱斯。服装史上把这一时期称为薄衣时代,这种古典样式另一个造型上的特点就是把腰节线提高到乳房底下,胸部内侧做成兼有乳罩作用的护肤层,这种高腰身也是后来帝政样式的一大特点。袖子很短,袖形多为帕夫袖或奥尼亚式希顿一样的感觉,露出手臂,时兴戴长及肘部以上的长手套。裙子很长,柔和、优美的衣襞一直垂到底上。其裙长没有一定的标准,行路的裙子一般长达三米,社交场合的裙子长达米。这时流行的面料是来自英国的细棉布。督时代,服饰一方面继续保持古典风格,一方面追求优雅,朝着华美、奢侈的方向发展。
19世纪30——40年代,正是“七月王朝”时期,处于法国路易菲力普时代,女子服饰向浪漫主义风格迈进日益完善的紧身胸衣增大裙撑围度,再度使裙子变成大钟形,上衣领口线开的更加低,把双肩露在外面,领口边缘用各种花边和褶裥装饰,袖子膨大至极呈横宽造型,仿佛与显裙呼应,形成30年代左右最流行的造型。40年代在度受到英国田园风格的影响,袖体回收出现宝塔式袖子,强调女子上体娇小,下体膨大的形象。
与此同时,妇女们喜用各种颜色的披肩来装饰自己,1798年,随着印度棉布的流行,人们又时兴使用印度产的开士米做的长披肩。这时还流行一种叫做“斯潘塞”的短外套。这种外套来自对同一时期男子短外套的模仿,那时,男子常在夫拉克的短外套,因最初的穿用者是英国的斯潘塞伯爵而得名,女服的斯潘塞衣长仅达高腰位置,长袖。
人们不仅在服装样式上追求古典样式,连发型和鞋也是古典风格的。19世纪的服饰,开始使用特殊的面料,设计也比较新潮、大胆,从中可以窥见现代服饰的剪影,手套是女子们不可缺少的服饰品,黑色蕾丝和金属做的珠子相配,充满香艳风情,女人发簪越来越高,她们用长长的饰针固定,上面装饰羽毛,锻带等,帽子与发型相呼应,宽檐高帽上装饰蕾丝和人造花。那时女子热衷运动,早上骑马,下午打网球或高尔夫球,这便是当时的网球装和高尔夫球装。19世纪30年代,女士风行像男子那样骑马兜风,骑马开始出现,女子在宽敞的长裙里穿用旧棉布做的紧身马裤和长统靴,戴高统礼帽和鹿皮手套。
19世纪的男装,变得更加的女性化,背心、外套和长裤时最常见的组合,为了突显身材,男士们开始使用紧身胸衣,1793年,与共和国份子的服装相对抗,王党中的时髦男子穿上黑色阿比,脖子上的白色克拉巴特一直缠到下颌处,恐怖政治过后,王宫司令部的男子示威性的穿着灰色的夫拉克,系绿色的克拉巴特,下穿紧身的克尤罗特和短靴,手持文明杖,到督政时代,身穿巨额大翻驳领的紧收腰身的双排扣大衣,紧身的半截裤克尤罗特用吊带裤吊着,在膝下用华丽的缎带系扎,脚蹬翻口皮鞋。
在法国,这时男装总的流行趋势是减少刺绣和装饰,面料为朴素的毛织物,并出现了前襟自腰节开始向后斜着裁下去的夫拉克,这时的夫拉开克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在前腰节水平向两侧裁断,后边呈燕尾式,即现代燕尾服的前身;另一种是前襟从高腰身出就斜着向后裁下来的大衣,是现代晨礼服的前身,这两种样式一直延续到19世纪。
战争改变了原有的社会价值体系,也将19世纪浪漫主义风潮打破。随着中产阶级的崛起,他们全新的生活理念,使服装设计师开始试着用一种艺术的眼光看待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