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命题:海城高中 江朋 校对人 :江朋
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O—16 N—14 S—32 Na—23 K—39 Fe—56 Cu— Ag--108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意)
1.目前,我国城市环境污染中的大气污染物主要是 ( )
A.NH3、NO、CO2、雾 B.CO2、N2、Cl2、酸雨
C.SO2、NO2、CO、烟尘 D.HCl、SO2、N2、沙尘暴
2.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次氯酸的电子式: B.CH4Si的结构式:
C.HCN分子的结构式:H-C≡N D.丙烷分子的比例模型:
3.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将苯加入浓溴水中,溴水褪色,是因为发生了取代反应
B.除去乙酸乙酯中的少量乙酸,可用氢氧化钠溶液充分反应后再分液
C.水煤气、焦炉气、沼气、汽油等都是混合物,而高分子化合物PVC是纯净物
D.采用银作催化剂由乙烯制备环氧乙烷,其原子利用率为100﹪,符合化学原子经济性要求
4.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单糖是不能发生水解的最简单的糖类
B 分子式符合Cn(H2O)m通式的物质,都是糖类物质
C 淀粉、纤维素都是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D 淀粉和纤维素都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两化合物中三元素的质量比相同
5.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X(g)+3Y(g) 2Z(g),若X、Y、Z起始浓度分别为c1、c2、c3(均不为0),平衡时,X、Y、Z浓度分别为0.1 mol/L、0.3 mol/L、0.08 mol/L,则下列判断不合理的是
A.c1∶c2=1∶3 B.平衡时,Y和Z的生成速率之比为3∶2
C.X、Y的转化率不相等 D.c1的取值范围0 A.以NaCl溶液为电解液时,负极反应为:Al+3OH--3e-===Al(OH)3↓ B.以NaCl溶液或NaOH溶液为电解液时,正极反应是一样的 C.以NaOH溶液为电解液时,电池在工作过程中电解液的pH保持不变 D.电池工作时,电子通过外电路从正极流向负极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发生A2+ 2D-=2A-+ D2反应,则氧化性D2>A2 B.若X原子的质子数是a,中子数是b,则该核素可表示为 X C.若相同温度和浓度的两种钠盐溶液的碱性NaA<NaB,则酸性HA>HB D.若主族元素的简单离子R2- 和M+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则原子序数R>M 8.下列分子式表示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的是 A.C5H12 B.CH2Cl2 C.C12H22O11 D.(C6H10O5)n 9.用30g乙酸与46g乙醇反应,如果实际产率是理论产率的67%,则可得到的乙酸乙酯的质量是 A.29.5g B.44g C.74.8g D.88g 1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电解法精炼铜时,电解质溶液中铜离子浓度一定不变 B、甲醇和氧气以及KOH溶液构成的新型燃料电池中,其正极上发生的反应为: CH3OH-6e- +8OH- =CO32-+6H2O C、在铁上镀铜时,金属铜作阴极 D、溶液、胶体和悬浊液三种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微粒直径的大小 11.下面是两种兴奋剂的结构简式: 兴奋剂X 兴奋剂Y 关于它们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1mol X与足量的NaOH溶液在常温常压下反应,最多消耗3mol NaOH B.1mol X与足量的氢气反应,最多消耗2mol H2 C.Y与足量的浓溴水反应,能产生白色沉淀 D.Y遇到FeCl3溶液时显紫色,但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12.用示意图或图示的方法能够直观形象地将化学知识传授给学生,下列示意图或图示正确的是 ( ) 13.下列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 ①热稳定性:H2O>HF>H2S ②原子半径:Na>Mg>O ③酸性:H3PO4>H2SO4>HClO4 ④结合质子(H+)能力:OH->CH3COO->Cl-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14.下列有关物质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只含有共价键的物质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B.由电子定向移动而导电的物质是金属晶体 C.有键能很大的共价键存在的物质熔沸点一定很高 D.在离子化合物中不可能存在非极性共价键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最外层有4个电子的原子都是非金属原子 B.同一主族的两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差不可能是44 C.COCl2分子和CCl4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8电子结构 D.同主族金属的原子半径越大熔点越高 16、在一定温度下的定容密闭容器中,当下列物理量不再改变时,不能表明反应: A(s)+2B(g)C(g)+D(g)已达平衡的是:( ) A、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 B、混合气体的密度 C、A物质的质量 D、气体的总物质的量 17、10℃时,某化学反应A→C的反应速率vA=0.1mol·L-1·S-1,若温度每升高10℃,反应速率增加到原来的2倍,若要使vA=1.6 mol·L-1·S-1,则反应温度应控制在( ) A、30℃ B、40℃ C、50℃ D、60℃ 18、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的是 ( ) ①氯化铁溶液加热蒸干最终得不到氯化铁固体; ②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 ③实验室可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氯气; ④常温下,将1mL pH=3的醋酸溶液加水稀释至100mL,测得其pH<5; ⑤钠与氯化钾共融制备钾Na(1)+KC1(1)K(g)+NaC1(1); ⑥二氧化氮与四氧化二氮的平衡体系,加压缩小体积后颜色加深 A.①②③ B.②⑥ C.③④⑤ D.②⑤⑥ 19、用来表示可逆反应:2A(g)+B(g)2C(g) △H<0 的正确图象是下图中的( ) A B C D 20、美国科学家成功开发便携式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它以丙烷气体为燃料,每填充一次燃料,大约可连续24小时输出50W的电力。一极通人空气,另一极通人丙烷气体,电解质是固态氧化物,在熔融状态下能传导O2-,下列对该燃料电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电路中每流过5mol电子,肯定有5.6 L丙烷被完全氧化 B、该电池的总反应是:C3H8+5O2→3CO2+4H2O C、在熔融电解质中,O2-由正极移向负极 D、通丙烷的电极为电池负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C3H8-20e-+10O2-=3CO2 +4H2O 二、必答题 21、(15分)某学生利用以下装置探究纯净干燥的氯气与氨气之间的反应。 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下列所给试剂,选择制取氨气的装置是(填对应字母) ;写出制备氯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 二氧化锰、碱石灰、浓盐酸、浓氨水、烧碱、生石灰 (2)已知,E装置是用于使纯净干燥的氯气与氨气发生反应的装置,试说明该装置的设计意图: 。 (3)根据实验目的,所选装置的连接顺序为(填装置的接口字母): ( )接( ) ,( )接( f ),( g )接( ) ,( )接( ) ,( )接( ) ;其中,G装置的作用是 。 (4)氯气和氨气在常温下相混合就会发生反应生成氯化铵和氮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其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 (5)请你评价此套装置有何缺点 。 22、(15分)“低碳循环”引起各国的高度重视,而如何降低大气中CO2的含量及有效地开发利用CO2,引起了全世界的普遍重视。所以“低碳经济”正成为科学家研究的主要课题 (1)用电弧法合成的储氢纳米碳管常伴有大量的碳纳米颗粒(杂质),这种颗粒可用如下氧化法提纯,请完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系数按顺序填在答题卷上) ___ C+ ___ KMnO4+ ____ H2SO4→____CO2↑+ ____MnSO4 + ____K2SO4+ ____H2O (2)将不同量的CO(g)和H2O(g)分别通入到体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 CO(g)+H2O(g) CO2(g)+H2(g),得到如下三组数据: ②该反应为 (填“吸”或“放”)热反应,实验2条件下平衡常数K= 。 (3)已知在常温常压下: ① 2CH3OH(l) + 3O2(g) = 2CO2(g) + 4H2O(g) ΔH = -1275.6 kJ/mol ② 2CO (g)+ O2(g) = 2CO2(g) ΔH = -566.0 kJ/mol ③ H2O(g) = H2O(l) ΔH = -44.0 kJ/mol 写出甲醇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和液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 ⑷某实验小组依据甲醇燃烧的反应原理, 设计如右图所示的电池装置。 1该电池正极的电极反应为 。 ② 工作一段时间后,测得溶液的 pH减小,该电池总反应的化学方 程式为 。 (5)CO2在自然界循环时可与CaCO3反应,CaCO3是一种难溶物质,其Ksp=2.8×10—9。CaCl2溶液与Na2CO3溶液混合可形成CaCO3沉淀,现将等体积的CaCl2溶液与Na2CO3溶液混合,若Na2CO3溶液的浓度为2×10—4mo1/L ,则生成沉淀所需CaCl2溶液的最小浓度为 。 三、选答题(从下列两组题中任选一组做答) Ⅰ、选修3物质结构 23、(15分) 决定物质性质的重要因素是物质结构。请回答下列问题。 (1)(2分)CH3+、·CH3、CH3-都是重要的有机反应中间体,有关它们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它们均由甲烷去掉一个氢原子所得 B.它们的空间构型相同,碳原子均可以采取sp2杂化 C.CH3-与NH3、H3O+互为等电子体,几何构型均为三角锥形 D.CH3+中的碳原子采取sp3杂化,所有原子均共面 (2)(3分)在极性分子中,正电荷重心同负电荷重心间的距离称偶极长,通常用d表示。极性分子的极性强弱同偶极长和正(或负)电荷重心的电量(q)有关,一般用偶极矩(μ)来衡量。分子的偶极矩定义为偶极长和偶极上一端电荷电量的乘积,即μ=d·q。试回答以下问题: ①HCl、CS2、H2S、SO2四种分子中μ=0的是 ; ②实验测得:μPF3=1.03、μBCl3=0。由此可知,PF3分子是 构型,BCl3分子是 构型。 (3)(2分)对物质的磁性研究表明:金属阳离子含未成对电子越多,则磁性越大,磁记录性能越好。离子型氧化物V2O5和CrO2中,适合作录音带磁粉原料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4)(3分)利用光电子能谱证实:在洁净铁(可用于合成氨 反应的催化剂)的表面上存在氮原子,右图为氮原子在 铁的晶面上的单层附着局部示意图(图中小黑色球代表 氮原子,灰色球代表铁原子)。则在单层晶面上N/Fe原 子数之比为________________。 (5)(2分)金属晶体的结构可用等径圆球的密堆积来描述,在等径圆球的最密堆积的各种形式中,立方最密堆积和六方最密堆积最为重要,请指出下图中哪个为立方最密堆积 (填“A”或“B”) 图A 图B 24、(15分) 现有七种元素,其中A、B、C、D、E为短周期主族元素,F、G为第四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请根据下列相关信息,回答问题。 I1=738kJ/mol I2 = 1451 kJ/mol I3 = 7733kJ/mol I4 = 10540kJ/mol (2)B基态原子中能量最高的电子,其电子云在空间有 个方向,原子轨道呈 形. (3)某同学根据上述信息,推断C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为, 该同学所画的电子排布图违背了 . (4)G位于 族 区,价电子排布式为 . (5)DE3 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为 ,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推测其空间构型为 . (6)F元素的晶胞如右图所示,若设该晶胞的密度 为a g/cm3,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F原子的摩尔质量 为M,则F原子的半径为 cm Ⅱ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 25、(15分) 已知:① 一个碳原子上连有两个羟基时,易发生下列转化: ② 同一个碳原子上连有两个双键的结构不稳定。 根据下图回答: (1)E中含有的官能团的名称是 C跟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A的结构简式为 ,A不能发生的反应是(填写序号字母) 。 a.取代反应 b.消去反应 c.酯化反应 d.还原反应 (3)已知B的相对分子量为188,其燃烧产物中n(CO2):n(H2O)=2:1。B的分子式为 。 (4)F具有如下特点:①能跟FeCl3发生显色反应;②核磁共振氢谱中显示五种吸收峰;③苯环上的一氯代物只有两种;④除苯环外,不含有其它环状结构。写出符合上述条件,具有稳定结构的任意两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 。 26、(15分) 已知某种有机物A的质谱图和红外光谱图如下: 图2:红外光谱图 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以上谱图推断:有机物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分子式为 , 该有机物与氢氧化钠溶液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为: 。 (2)链烃B的相对分子质量比A小4,含2个甲基,并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写出B所有可能的结构简式(包括顺反异构): 。 (3)链烃C是B的同系物,且其对乙烯的相对密度为3,C的核磁共振氢谱显示:C中只含有一种氢原子。则C在一定条件下发生聚合反应的方程式为: 。
①实验1中以v (CO2) 表示的反应速率为 (取小数二位,下同)。实验组 温度℃ 起始量/mol 平衡量/mol 达到平衡所需时间/min CO H2O H2 CO 1 650 4 2 1.6 2.4 6 2 900 2 1 0.4 1.6 3 3 900 a b c d t
(1)已知BA5 为离子化合物,写出其电子式 .A元素的核外电子数和电子层数相等,也是宇宙中最丰富的元素 B元素原子的核外p电子数比s电子数少1 C原子的第一至第四电离能分别是: D原子核外所有p轨道全满或半满 E元素的主族序数与周期数的差为4 F是前四周期中电负性最小的元素 G在周期表的第七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