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设计表
| 学科 信息技术 授课年级 五年 学校 小学 教师姓名 姜丽 | |||||||
| 章节名称 | 第2单元 计算机简单操作 第三课走进计算机 | 计划学时 | 1课时 | ||||
| 学习内容分析 | 本课是小学五年级综合实践教材第二单元第三课内容,本课内容是让学生了解windows系统,并学会启动和关闭计算机。 | ||||||
| 学习者分析 | 学习者是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对于所学内容能够快速掌握 | ||||||
| 教学目标 | 课程标准:建立计算机的感性认识。 | ||||||
| 知识与技能:认识windows桌面、鼠标及了解鼠标指针的不同形态 | |||||||
| 过程与方法:通过动手实践,会启动和关闭计算机,能熟练运用鼠标进行操作。 | |||||||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操作能力。 | |||||||
| 教学重点及解决措施 | 认识windows桌面及运用鼠标进行操作。 | ||||||
| 教学难点及解决措施 | 正确运用鼠标进行操作,措施是多操作,多练习 | ||||||
| 教学设计思路 | 因为学习者是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已有过两年学习计算机的经历,所以在接受上应该较容易,所以我把认识windows桌面和运用鼠标进行操作作为重点,由于我们一周只有一节信息技术课,所以要想让学生熟练掌握鼠标应用比较难,所以我用20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进行鼠标操作练习,使用学生能正确地使用鼠标进行操作。 | ||||||
| 依据的理论 | 建构主义理论 | ||||||
| 信息技术应用分析 | |||||||
| 知识点 | 学习水平 | 媒体内容与形式 | 使用方式 | 使用效果 | |||
| 计算机的启动 | 良好 | 演示操作 | 按动按钮 | 良好 | ||||
| 认识windows桌面 | 良好 | 教师讲解 | 尝试使用 | 良好 | ||||
| 认识鼠标及鼠标操作 | 较好 | 演示操作 | 练习使用 | 较好 | ||||
| 教学过程(可续页) | ||||||||
| 教学环节 | 教学内容 | 所用时间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
| 1、激婧导入 |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对计算机已经有所了解,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计算机,深入了解它并学习一些基本操作。 | 1分钟 | 教师激情导入新课 | 注意倾听 | 增强学生的探求欲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 |||
| 2.学习新知 | (1)计算机的启动(2)认识windows桌面(认识图标、任务栏及开始按钮)(3)认识鼠标及鼠标操作。 | 20分钟 | 教师示范启动计算机,利用课件显示桌面上常见的图标,教师介绍图标所表示的意义,用课件显示鼠标图片,介绍鼠标的组成,教师示范鼠标的五种基本操作方式并介绍鼠标指针的不同形态。 | 注意倾听老师讲课,注意看老师如何操作。 | 让学生在了解新知的过程中学会鼠标的基本操作 | |||
| 3、学生练习操作 | 1、学生尝试着自己学会鼠标的右键操作。2、将桌面上“我的电脑”图标从左上角拖放到右下角。3学生自由进行鼠标操作练习,判断鼠标所处的不同状态 | 10分钟 | 巡视指导 | 进行操作 | 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 | |||
| 4、说一说 | 1、在学校里我们可以用计算机做哪些事情?2、你认为在使用计算机时应该特别注意什么? | 5分钟 | 教师提出问题并与学生共同总结使用计算机的注意事项。 | 学生讨论并回答老师的问题,共同总结使用计算机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 提高学生自我总结和自我保护能力 | |||
| 5、评一评 | 总结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及学生的表现并提出希望 | 3分钟 | 总结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及学生的表现并提出希望 | 学生自评或他人评 | 体现学生的自我价值 | |||
| 6、关闭计算机 | 教师示范关闭计算机 | 1分钟 | 教师示范 | 学生尝试关闭计算机 | 提高学生操作能力 | |||
| 教 学 反 思 | 本节课学生掌握了如何开关机,部分学生能运用鼠标进行操作,但部分学生运用鼠标进行操作掌握不熟练,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多加练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