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拉压浆安全专项
施工方案
北京城建道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北沿江高速公路马巢段姥桥枢纽二期项目经理部
2014年03月15日目录
一、工程概况 (1)
二、编制依据 (1)
三、危险源的识别与监控 (1)
(一)预应力张拉施工事故的主要类型 (1)
(二)引发事故的主要原因 (2)
(三)危险源的监控 (2)
四、安全保证措施 (2)
(一)建立安全保证组织体系 (2)
(二)安全责任制 (3)
(三)实行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制度 (4)
(四)安全教育与培训 (4)
五、安全控制措施 (5)
(一)一般控制措施 (5)
(二)具体控制措施 (6)
六、应急响应 (7)一、工程概况
姥桥枢纽互通立交位于马鞍山市和县姥桥镇、历阳镇境内,是本项目与滁马高速公路衔接的枢纽互通立交,是本项目的重要节点,交叉等级为一级,是沟通安徽高速路网的重要通道。
二期工程包括:A匝道AK0+226.997-AK1+776.748,B匝道BK0+000-BK0+974.465,C匝道CK0+137.047-CK0+650.669,D匝道DK0+139.872-DK1+222.929范围内相关工程量。其中AK0+304.85--AK0+844.85、AK1+024.85-AK1+114.85,长度为720m,BKO+942.905-BK1+002.905长度为120m,DK0+555.188-DK0+663.788、DK0+832.388-DK1+162.388长度为517.2m,范围内现浇箱梁及上部附属设施,软基处理段落总计235.7m。二期工程水泥稳定碎石总量为3539方,沥青混凝土总量为2002.5方,以及交通安全标示牌和标志标线。
二、编制依据
1、《工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
2、《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076-95);
3、《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设计桥涵规范》(JTGD062-2004);
4、《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T5224)。
5、《预应力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GB/T14370)。
三、危险源的识别与监控
(一)预应力张拉施工事故的主要类型
1、锚具(或夹具)组装件破坏;
2、预应力筋断裂或滑脱;
3、张拉设备故障;
4、不当操作事故(闪失、碰撞等);
5、施工机具伤人;6、现场火灾与触电。
(二)引发事故的主要原因
1、预应力筋与锚具(或夹具)组装件的锚固性能差;
2、预应力筋的质量不合格;
3、张拉机具失效;
4、在不安全的天气条件(六级以上大风、雷雨和雪天)下继续施工;
5、作业面的外侧边缘与外电架空线路的边线之间没有保持安全操作距离;
6、机具使用前没有进行检修,或操作不当。
(三)危险源的监控
1、对预应力筋的质量进行检查,对使用的机械、工具、用具进行检查与监控;
2、张拉设备的工作性能进行监控;
3、对预应力结构混凝土的强度,模板支撑体系的拆除时间进行明确的规定和监控;
4、加强安全管理,对施工环境和条件进行监控。
四、安全保证措施
安全对工程施工至关重要,我部会坚决做好劳动保护工作,做好安全管理,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
(一)建立安全保证组织体系
建立和完善以项目经理为首,有组织有领导的开展安全管理活动,各班组配兼职安全员,做到安全管理有条理性和无盲区。
图1 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图
(二)安全责任制
1、建立项目正、生产经理,张拉、压浆各施工班组长和班组安全员在内,同各业务范围工作标准挂钩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和检查监督制度;
2、项目正、副经理对张拉、压浆施工人员劳动保护、安全生产负总责。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方针、、法令、法规。在抓好生产的同时,管好安全生产工作。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生产的同时,相应纳入安全生产工作,负责对职工进行安全生产教育;
3、各班组长对所负责班组劳动保护、安全生产负总责。组织实施安全生产措施,进行安全技术交底,检查各班组的安全生产情况,督促工人遵章守纪。负责分析处理一般性事故的工作,发生重伤以上事故立即上报。
4、各部门安全职责
(1)工程技术部门负责按安全技术规程、规范、标准编制施工工艺、技术文件、提出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
项目经理;尤红伟
项目生产副经理:陈敏项目总工:李运广
工程部:仲海扑 质检管理组:林景阳、刘权 安全员:王阳 施工队专职安全员
安全负责人:穆兰林
(3)医务部门负责对职工的定期健康检查和治疗工作,提出预防疾病的措施。
(4)机料管理部门负责制订机械设备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和安全管理制度,加强检查、维修、保养,确保机械安全运转,对承重结构的材料,如钢丝绳、支架构件等要确保质量合格,及时做好报废更新工作。
(5)保卫部门负责做好施工现场、仓库、宿舍的防火、防毒、防盗、防台等安全保卫工作。
(三)实行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制度
1、开工初,项目经理部与各班组逐级签订安全生产管理目标责任书,并按规定进行检查总结、考核。
2、进行定期、不定期安全检查
3、项目经理部每月对张拉、压浆班组组织一次安全检查,各班组由班组长(安全员)每日进行班前、班后检查,班中督促。
4、不定期组织旬、季节性劳动保护检查工作,重点是做好夏季的防暑降温,冬季的防寒防冻,汛期的防洪抗台的各项措施的落实情况。
5、检查中发现的隐患通过发出安全生产隐患整改通知书,整改通知回执,整改完毕验核记录程序,做到发现的隐患逐个得到整改。
(四)安全教育与培训
1、项目经理部对张拉、压力施工工人经常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使广大员工真正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必要性,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自觉地遵守各项安全生产法令和规章制度。
2、参加施工的所有人员必须进行上岗前的安全教育。
3、特殊工种人员除进行一般安全教育外,还必须进行本工种专业安全技术培训,经考核合格持证后,方可操作,并按有关规定做好证书的复审、复训
管理工作。
五、安全控制措施
(一)一般控制措施
1、新施工人员接受入场前安全教育,并经过考核后方可上岗;
2、施工人员应按规定劳保着装,并佩戴好必要的安全防护用具,严禁穿拖鞋、高跟鞋、赤脚工作,严禁酒后进入施工现场;
3、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严禁非特种作业人员从事特种作业;
4、施工人员应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及相关安全管理规定,正确选择和使用工器具,服从安全人员的管理;
5、安全人员应坚持现场巡视,发现隐患必须及时制止和处理;
6、施工人员发现隐患后,应积极进行整改,无法解决的应及时向上级报告;
7、施工设备、工器具等应定期检查、维护和保养;
8、施工作业前应编制《预应力施工作业指导书》,做好施工人员的安全技术交底工作,并按要求做好记录;
9、高空作业必须系好安全带、安全绳,并遵循高挂低用的原则,其固定位置应安全可靠;
10、临空作业时应在其上下方设安全警戒线并配置专职警戒人员负责监护,禁止无关人员进入安全警戒区;
11、施工现场电气线路及设施的安装、拆迁、维护等,必须由专职电工操作。夜间施工必须保证有足够的照明,工作行灯必须采用36付以下安全电压,并绝缘良好;
12、起重、运输设备等操作人员,作业前应认真对设备的安全性能进行检查,确保设备安全运行
13、转运及吊装作业前,应对起重或绑扎用具及设施进行认真检查,确保其安全性能符合要求,并正确选择和使用;
14、起重钢筋或钢绞线或其他作业时应设专人指挥,指挥人员要佩戴袖标,且指挥明确,做到信号统一,参加施工的人员必须听从指挥;15、坚持“三工”活动和班前“危险预知”活动并做好记录;
16、现场必须配置能够满足需要的消防器材及安全警示标志;
17、无可靠的防护措施,严禁交叉作业。
(二)具体控制措施
1、施工前,对施工人员进行工作内容、技术要求、质量安全措施交底;
2、由专职安全员对现场进行检查,对预应力施工的工作平台上的障碍物和部分上留存的危机作业安全的物品予以彻底清除排除;
3、下料
(1)钢绞线采取定长下料,在专用的生产线上事先计算确定的尺寸进行钢绞线切割;
(2)钢绞线切割须专人操作,砂轮切割使用前必须检查是否运转正常、并空转数圈后方才能进行切割作业;
(3)操作人员必须戴防护眼镜,使用时,操作人员应站在砂轮机的侧面,以防止砂轮崩裂伤人,禁止戴手套作业;
(4)严禁拆除切割机防护罩以防止砂轮片破碎伤人,严禁使用潮湿的砂轮片;
4、编束、穿束
(1)钢绞线下料卷盘,编束散盘时作业人员必须抓紧钢绞线、集中注意力,防止钢绞线反弹伤人;
(2)穿束前选择适合的路径并清除所有障碍物;抬束过程中所有作业人员必须听从指挥,统一口令,不得嘻嘻打闹,抬束过程中抬束人员不得中途擅自离岗;
5、张拉
(1)安装工作锚时,要清除夹具内的砂粒和杂质,并保持孔内的钢绞线平直、顺滑,以防止钢绞线打绞断丝,夹片飞出伤人;
(2)张拉前必须确定砼强度及内锚段浆材达到设计要求,未达到设计要求严禁张拉;
(3)张拉千斤顶吊装过程中,要仔细检查起吊手段的可靠性,如钢丝绳、小车、葫芦的固定等,防止千斤顶在吊装过程中发生意外倾倒;
(4)每束锚索张拉前必须有专人检查所有的设备工作状态,特别是检查油泵安全阀是否调整至规定值;
(5)张拉作业前应设置安全区域范围,并用围绳圈定施工安全范围,无关人员禁止入内;
(6)张拉前,需对张拉设备进行配套标定,并严格按照标定成果制定张拉程序及相应张拉级别的压力油表、伸长量对照表,张拉设备标定超过6个月或经维修,长途运输后必须重新标定,避免出现安全事故;
(7)张拉过程中千斤顶的升、降压速度应缓慢、均匀,切忌突然加压或卸载;
(8)张拉作业必须做好防护工作。为了防止钢绞线意外飞出伤人,使用钢质防护罩罩往外露的钢绞线,并在钢绞线端向用挡板进行防护;
(9)张拉作业时,操作人员必须站在千斤顶两侧面进行操作,正端面45度范围内严禁人员停留或通过;
(10)油泵必须设定专人操作,操作前对压力表、管路和线路进行检查,对千斤顶进行排气试运行,复核张拉程序及张拉参数,确认无误后方可进行张拉;
(11)在张拉施工的全过程中,严禁任何人员敲击锚具和碰撞张拉设备。
6、封锚
(1)封锚需对外露钢筋或钢绞线进行切除,开机前必须对切割机进行认真检查,确认无误方能开机,待运转正常后方能作业;
(2)切除外露钢绞线作业时,工作人员须清理作业范围内的易燃物品,并作好防护隔离;
(3)操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必须佩戴防护目镜、防尘口罩等劳动保护用品;
(4)砼浇筑前对搅拌机进行检查并试运行后方可作业。
六、应急响应
施工过程中施工现场或驻地发生无法预料的需要紧急抢救处理的危险时,应迅速逐级上报,次序为现场、办公室、抢险领导小组、上级主管部门。由综合部收集、记录、整理紧急情况信息并向小组及时传递,由小组组长或副组长主持紧急情况处理会议,协调、派遣和统一指挥所有车辆、设备、人员、物资等实施紧急抢救和向上级汇报。事故处理根据事故大小情况来确定,如果事故特别小,根据上级指示可由施工单位自行直接进行处理。如果事故较大或施工单位处理不了则由施工单位向建设单位主管部门进行请示,请求启动建设单位的救援预案,建设单位的救援预案仍不能进行处理,则由建设单位的质安室向建委或部门请示启动上一级救援预案。
(1)紧急情况发生后,现场要做好警戒和疏散工作,保护现场,及时抢救伤员和财产,并由在现场的项目部最高级别负责人指挥,在3分钟内电话通报到值班室,主要说明紧急情况性质、地点、发生时间、有无伤亡、是否需要派救护车或警力支援到现场实施抢救,如需可直接拨打120、110等求救电话。
(2)值班人员在接到紧急情况报告后必须在2分钟内将情况报告到紧急情况领导小组组长和副组长。小组组长组织讨论后在最短的时间内发出如何进行现场处置的指令。分派人员车辆等到现场进行抢救、警戒、疏散和保护现场等。由综合部在30分钟内以小组名义打电话向上一级有关部门报告。
(3)遇到紧急情况,全体职工应特事特办、急事急办,主动积极地投身到紧急情况的处理中去。各种设备、车辆、器材、物资等应统一调遣,各类人员必须坚决无条件服从组长或副组长的命令和安排,不得拖延、推诿、阻碍紧急情况的处理。
图2 应急事故发生处理流程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