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交通学院期末考试 基础工程 课程试卷答案和评分标准 (B)卷 2010——2011学年 第 一 学期 第 1页 共 3页
| 题号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总分 | 审核 | 
| 得分 | 
| 得分 | |
| 阅卷人 | 
1、地基可分为天然地基_和人工地基。
2、明挖基坑时,排除地下水的方法有表面排水法 和井点法降低地下水位两种。
3、一般沉井主要有_井壁__、_刃脚、_隔墙、井孔、_凹槽、射水管、封底和盖板等组成。
4、钻孔灌注桩的施工中,常用的清孔方法有:_抽浆清孔_、_掏渣清孔_和换浆清孔_。
5、护筒的作用:固定桩位,并作钻孔导向 ;保护孔口防止坍塌;隔离孔内外表层水并保持孔内水位 高出施工水位以稳固孔壁。
6、湿陷性黄土分为自重湿陷性黄土和 非自重湿陷性黄土 两类。
7、挤密砂(碎石)桩对松散砂土地基的加固机理主要有_挤密作用、排水减压和砂土地基预振作用。
| 得分 | |
| 阅卷人 | 
1、刚性基础必须要满足刚性角的。( √ )
2、沉井基础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70%时即可抽撤垫木。( × )
3、桩附近地面大面积堆载的情况会使桩周产生负摩阻力。(√ )
4、按照桩的承载性状,桩可以分为挤土桩,部分挤土桩和非挤土桩。( × )
5、群桩承载力等于各单桩承载力之和。( × )
| 6、当桩侧土层压缩变形大,桩底土层坚硬,中性点位置会上移。( × ) | 7、当有负摩阻力产生时,桩身轴力在中性点处为零。( ×  ) 8、地基系数随深度变化的比例系数m的单位是kN/m4。( √ ) 9、挤密砂(碎石)桩法对松散的砂土以及松软的粘性土地基加固机理是完全一致的。( × ) 10、桩基承台发生冲剪破坏的原因是承台底配筋率不够。( × ) 得分  | |
| 阅卷人 | 
1、简述确定基础埋置深度需要考虑的因素。
答:(1)地基地质条件(1分);(2)河流冲刷深度(1分);(3)当地冻结深度(1分);(4)上部结构形式(1分);(5)当地的地形条件(1.5分);(6)保证持力层稳定所需的最小埋置深度(1.5分)。
2、简述沉井基础的适用场合。
答:上部荷载较大,而表层地基土的承载力不足,做扩大基础开挖工作量大,以及支撑困难,但在一定深度下有好的持力层,采用沉井基础与其他深基础相比较,经济上较为合理时。(3分)
在山区河流中,虽然土质较好,但冲刷大,或河中有较大卵石不便桩基础施工时。(2分)岩层表面较平坦且覆盖层薄,但河水较深,采用扩大基础施工围堰有困难时。(2分)
3、简述桩基础的计算和验算项目。
答:拟定桩基础设计方案后,应对桩基础的强度、变形和稳定性进行必要的验算。(1分)
(1)单根基桩的验算,包括单桩轴向承载力验算,横向承载力验算,单桩水平位移及墩台顶水平位移验算;(2分)
(2)群桩基础承载力和沉降量的验算;(2分)
| (3)承台强度验算。(2分) | 
4、简述钻孔灌注桩的施工工序。
答:施工顺序为:
(1)准备工作,包括准备场地、埋设护筒、制备泥浆及安装钻机和钻架等(3分);
(2)钻孔(1分);
(3)清孔及装吊钢筋骨架(1分);
(4)灌注水下混凝土,目前我国多采用直升导管法灌注水下混凝土(2分)。
5、简述地基处理的目的及常用方法。
答:地基处理的目的是针对软弱地基上建造建筑物可能产生的问题,采用人工方法改善地基土的工程性质,达到满足上部结构对地基稳定和变形的要求。(2分)
常用方法:置换法(1分);排水固结法(1分);振密挤密法(1分);加筋法(1分);化学固化法(1分)。
| 得分 | |
| 阅卷人 | 
某桥墩采用扩大基础,纵桥向宽为2.4m,横桥向宽为9m,厚度1.5m,襟边0.4m,其余资料如图所示,其中作用于基底截面形心处的荷载见表1:
基本荷载表 表1
| 荷载种类 | 竖向力(kN) | 水平力(kN) | 弯矩(kN.m) | 
| 恒载(不含水浮力) | 2500 | 0 | |
| 双孔活载(汽车+人群) | 540 | 50 | |
| 单孔活载(汽车+人群) | 300 | 100 | |
| 制动力 | 90 | 900 | |
| 设计洪水位浮力 | 1000 | 0 | 
要求:
1)判定该基础是刚性扩大基础还是柔性扩大基础(刚性角40°);
2)按表1中所给数据完成表2要求的荷载组合;
3)验算地基承载力;
4)验算抗滑稳定性(抗滑稳定系数容许值为1.3,摩擦系数0.3)。(20分)
荷载计算表 表2
| 荷载组合 | 竖向力(kN) | 水平力(kN) | 弯矩(kN·m) | 
| 恒载+双孔活载(汽车+人群) | 3040/2040 | 0 | 50 | 
| 恒载+双孔活载(汽车+人群)+制动力 | 3040/2040 | 90 | 950 | 
| 恒载+单孔活载(汽车+人群) | 2800/1800 | 0 | 100 | 
| 恒载+单孔活载(汽车+人群)+制动力 | 2800/1800 | 90 | 1000 | 
交通学院期末考试 基础工程 课程试卷答案和评分标准 (B)卷 2010——2011 学年 第 一 学期 第 2页 共 3页
………………………密……………………封……………………线……………
解:1)(3分),所以该基础为刚性扩大基础。(1分)
2)答案见表2。(共2分)
3)恒载+双孔活载(汽车+人群)+制动力控制设计时:
基底压应力:(3分)
恒载+单孔活载(汽车+人群)+制动力控制设计时:
基底压应力:(3分)
(3分),所以地基承载力满足要求(1分)。
4)抗滑性验算(计入浮力)
| 抗滑稳定系数:(3分),所以抗滑满足要求(1分)。 | 得分 | |
| 阅卷人 | 
五、推导题(共15分)
根据所给图示,试推导摩擦桩桩顶刚度系数ρ1的公式。(15分)
解:在桩顶轴向力P的作用下,桩顶轴向位移(1分)
摩擦桩桩侧摩阻力沿入土深度按三角形分布,桩身周长为U,桩底平面A0摩阻力,(2分)
则位于地面以下z处桩身轴力:,(2分)
则桩身的弹性压缩变形为:
(3分)
桩底地基土的沉降量为:
(2分)
所以:(3分)
| 令bi=1,可得(2分) | 
………………………密……………………封……………………线……………………
交通学院期末考试 基础工程 课程试卷答案和评分标准(B)卷 2010——2011 学年第 一 学期 第 3 页 共 3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