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卷共四个大题,满分70分,与物理共用120分钟)
| 题号 | 一 | 二 | 三 | 四 | 总分 |
| 得分 |
| 得分 | 评卷人 |
|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 答案 |
A.氧气 .氮气 .二氧化碳 .氢气
2.下列变化中只包含物理变化的是
A.煤炭燃烧 .钢铁生锈 .食物腐烂 .酒精挥发
3.下列叙述的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自然界的空气
B.建造奥运场馆“鸟巢”中使用的钢
C.舞台上制造云雾的干冰
D.用来炼铁的赤铁矿
4.我县提倡农村修建沼气池,即节能又清洁,沼气的主要成分是
A.H2 .CH4 .C.CO2
5.下列用途利用了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A.铝丝做导线 .干冰人工降雨 C.氧气供人呼吸 .水作冷却剂
6.铁生锈的原因
A.仅需要氧气 .仅需要水 .氧气或水 .氧气和水
7.用化学的视觉观察生活,下列观点错误的是
A.废旧金属的回收也是保护金属资源的途径之一
B.空气中氧气的存在有利有弊
C.物质性质是决定用途的唯一因素
D.空气中如果不含CO2,地球上就没有生命
8.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
A.化学反应更多的是给人类带来灾难
B.化学反应常常伴随热量的变化
C.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改变
D.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性质不改变
9.去年我国的三聚氰胺牛奶事件引起了全国轰动,三聚氰胺的化学式为C3H6N6,下列关于三聚氰胺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三聚氰胺有毒
B.三聚氰胺含有三种元素
C.三聚氰胺中碳元素质量分数约为28.6℅
D.三聚氰胺中氢元素与氮元素的质量比是1:1
10.下列实验方案不可行的是
A.用闻气味的方法区别氧气和二氧化碳
B.用观察颜色的方法区别铁片和铜片
C.用燃着的火柴区别氧气和氢气
D.用肥皂水区别硬水和蒸馏水
11.下图中的三个实验都是课本用来说明分子的有关性质的,你认为正确的说法是
A.实验1只为了说明分子有质量
B.实验2只为了说明分子间有间隔
C.实验3只为了说明氨气能够使酚酞变红
D.三个实验都是为了说明分子在不停运动
12.生活中有多种灭火的方法,以下采取的方法只与降低温度有关的是
A.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 .森林着火挖出一条隔离带
C.柴堆着火用水扑灭 .图书室着火用液态CO2灭火
13. 下列符号里的“3”,表示分子个数的是
A.3H2 .3H+ .3.O3
14.下列四位同学对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A.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
B.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
C.镁在空气中燃烧得到白色固体
D.碳在空气中燃烧得到无色气体
15.根据金属活动顺序判断,下列反应不能发生的是
A .Zn+2HCl==ZnCl2+H2↑
B.Cu+H2SO4==CuSO4+H2↑
C.Cu+2AgNO3==Cu(NO3)2+2Ag
| 得分 | 评卷人 |
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6个小题,共22分)
16.(3分)请在下列空格中完成化学中常见的“三”。(3分)
⑴构成物质的粒子有三种:分子、 、原子。
⑵重要的化石燃料有三种:天然气、 、 煤。
⑶水污染主要有三个源头:工业污染、农业污染、 。
17.(3分) 承担神舟七号飞船发射任务的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使用液态四氧化二氮(N2O4)和偏二甲肼(C2H8N2)作为推进剂。
⑴N2O4中的氮元素的化合价是 价。四氧化二氮常温下就能转化成二氧化氮(NO2),NO2与N2O4比较,不同点是 。
A.氮元素的化合价 .分子中原子的个数
C.物质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 .组成元素
⑵四氧化二氮与偏二甲肼的反应为:C2H8N2+2N2O4=2CO2↑+3R↑+4H2O↑ ,R的化学式为 。
18.(4分)水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它每天都在我们身边,学习化学以后,相信你对“水”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⑴水中通以直流电时,正极上产生 气,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⑵本县东溪镇中学某学习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一则节约用水的广告语:“关注点点滴滴“,你认为它意在提醒大家注意 。
A.要珍惜每滴水 .不能喝生水
C.关紧水龙头 .关心水的用途
19.(3分)实验课上,老师带来一瓶无色的气体,与大家一起探究。
(1)首先通过观察气体的颜色提出假设:
李平同学说可能是 H2,赵林同学说可能是SO2 ,向欣同学说可能是O2 ,张红同学说可能是CH4 ,老师的评价是 说的对。
(2)赵林同学用右图的方式来否认自己的假设,其错误操作是 。
(3)老师用燃着的火柴放在瓶口,气体燃烧起来,于是李平和张红各自都认为自己的假设是正确的,为了验证他们谁的假设成立,你应该要求老师再提供一种试剂,该试剂如果参与了反应,其反应的方程式表示为 。
20.(6分)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并在右边括号内指出反应的基本类型(化合、分解或置换反应)
(1)红磷在空气中燃烧
( )
(2)铁丝在硫酸铜溶液中变红
( )
(3)加热高锰酸钾固体
( )
21.(3分)我县是高氟(F)地区,特别是邻近的打通、石壕一带,经常使用原煤取暖、烘
烤食物,造成许多人有氟斑牙,氟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1)氟原子第一层有 个电子。它容易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 得分 | 评卷人 |
三、实验题(本大题包括2个小题,共12分)
22.(5分)实验桌上摆放有下列仪器,请用仪器的名称填写下列空白。
⑴仪器e叫做 。
⑵取用100mL盐酸,要用到的仪器有 和 。
⑶小红同学用以上仪器按照右图的方式练习过滤操作,错误的操作是① ,② 。
23.(7分)下图所示的装置是实验室常用来制取和收集气体的装置。
⑴如果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反应的方程式为: ,应该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如果要得到一瓶干燥的氧气,最好用装置收集 。
⑵陈江同学打算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他选择了装置B和D连接,当稀盐酸和大理石都加入装置B一段时间后,他用燃着的火柴在D的瓶口试验,火柴仍然燃烧,你认为原因可能是下列 。
①CO2能助燃
②CO2已经从长颈漏斗上口进入空气中
③CO2已经从装置D的下口进入空气中
④大理石和稀盐酸没有发生反应
⑶陈江又换成用装置C和F来制取和收集CO2,F中出现的现象是 ,F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 得分 | 评卷人 |
24.(6分)工业上可以用高温煅烧石灰石的方法制取CO2,其反应的方程式为:
高温
CaCO3 =====CaO+CO2 ↑。
现将50g 含CaCO3质量分数为80%的石灰石样品(杂质不发生化学反应也不含钙),高温煅烧到不产生气体为止。
⑴产生CO2的质量。
⑵生成氧化钙的质量。
⑶所得固体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
参
一.选择题
1.B 2.D 3.C 4.B 5.C 6.D 7.C 8.A 9.D 10.A 11.D 12.C 13.A 14.B 15.B
二.填空题
16. ⑴离子 ⑵石油 ⑶生活污水 (每空1分)
17.⑴+4 B ⑵ N2 (每空1分)
18.⑴氧气 2H2O 2H2↑+O2↑
⑵A C(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
19.⑴四个同学都
⑵直接把鼻孔凑到容器口闻气体气味。
⑶CO2+Ca(OH)2====CaCO3↓+H2O每空1分)(第⑶小题,其它合理答案也可以)
20.⑴4P + 5O2 2P2O5 (化合反应)
⑵ Fe + CuSO4 == FeSO4 + Cu(置换反应)
⑶2KMnO4 K2MnO4 + MnO2 + O2↑(分解反应)(每小题2分)
21.⑴ 得到 ⑵MgF2
22.⑴集气瓶(或广口瓶) ⑵ 漏斗 胶头滴管
⑶ ①没有用玻璃棒引流。 ②漏斗底部没有靠在烧杯内壁。(每空1分)
23.⑴2KClO3 2KCl + 3O2 ↑ A E ⑵ ② ③
⑶CO2+H2O==H2CO3 石蕊溶液变红 (每空1分)
高温
24.解:设产生CO2的质量为x。生成氧化钙的质量为y
CaCO3 ====CaO+CO2 ↑
100 56 44
50g×80% y x
100: 56=50g×8 44=50g×80%: x
x= 17.6g 22.4g
所得固体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50g×80%)×(40÷100) ÷(50g-17.6g)=49.4%
(每问2分)
答:(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