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物理竞赛中常用的解题方法(一)
一、等效法
把复杂的物理现象、物理过程转化为简单的物理规律、物理过程来研究和处理的思维方法叫等效法。应用等效法研究问题时,要注意并非指事物的各个方面效果都相同,而是强调某一方面的效果。例如:力学中合力和分力的等效代替、运动学中的合运动和分运动的等效代替、电学中电路的等效等。
1、某空心球,球体积为V,球腔的容积为球体积的一半。当它漂浮在水面上时,有一半露出水面。如果在球腔内注满水,那么( C )
A.球仍漂浮在水面上,但露出水面的部分将减少
B.球仍漂浮在水面上,露出水面的部分仍为球体积的一半
C.球可以停留在水中任何深度的位置
D.球将下沉,直至容器底。
2、有一水果店,所用的秤是吊盘式杆秤,如图所示,量程为10kg。现有一较大的西瓜,超过此秤的量程。店员甲找到另一秤砣,与此秤砣完全相同,把它与原秤砣结在一起作为秤陀进行称量。平衡时,双秤陀位于6.5kg刻度处。他将此读数乘以2得13kg作为此西瓜的质量,卖给顾客。店员乙对这种称量结果表示怀疑。为了检验,他取另一西瓜,用单秤陀正常称量得8kg,用店员甲的双秤陀法称量,得读数为3kg,乘以2后得6kg。这证明了店员甲的办法是不可靠的。试问:店员甲卖给顾客的那个西瓜的实际质量是多大?
15kg
3、 如图所示是一种水闸,闸门的底部与铰轴O 相连,厚度不计的闸门高为H、宽为a。AB为一根不计质量的杆,A端通过铰链与闸门相连,B端通过铰链做与地面相连。杆AB与地面成60°角,A端距离地面高h。已知水的密度为ρ,试求杆AB对闸门的作用力。
1/3ρgah2
二、整体法
一种把具有多个物体的变化过程组合作为一个整体加以研究的思维方法叫整体法。整体法是从整体或全过程把涉及的几个物体、几个过程、几个未知量等当作一个整体来处理。它是一种把具有多个物体的变化过程组合作为一个整体加以研究的整体思维形式,把物理问题变繁为简、变难为易。
4、两只灯泡A和B额定电压都是110V,A的额定功率为60W,B的额定功率为100W,为了把它们接在220V电路上都能正常发光,并要电路中消耗的电功率最小,应采用如图所示的哪种接法。( C )
AB图错,先排除
5、塔式起重机的结构如图所示,设机架重4×105N ,平衡块重 2×105N ,轨道间的距离为4m。当平衡块距离中心线lm时,右侧轨道对轮子的作用力是左侧轨道对轮子作用力的2倍。现起重机挂钩在距离中心线10m处吊起重为105N的重物时,把平衡块调节到距离中心线6m处,此时右侧轨道对轮子的作用力为( D )
A.1.5×105N B.2.5×105N
例6
C.3.5×105N D.4.5×105N
6、如图所示,将质量为m1和m2的物体分别置于质量为M的物体两侧,均处于静止状态,m1>m2,α<β。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C )
A.M对地面有摩擦力,方向向左
B.M对地面有摩擦力,方向向右
C.M对地面没有摩擦力
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
三、假设法
对于待求解的问题,在与原题所给条件不相违的前提下,人为地加上或减去某些条件,以使原题方便求解的思维方法叫假设法。所谓假设法,就是根据所研究的具体问题,从题设条件各种可能的情况中,作出某种假设,然后从这一假设出发,运用物理概念和规律进行推理或计算,从而寻找问题的正确答案。利用假设法处理某些物理问题,往往能突破思维障碍,找出新的解题途径。
7、一个电热杯有两组电热丝,单独使用时,烧开同样的水分别需时t1和t2,保持电源电压不变,不计其他热损失,则在下列两种情况下,烧开同样的水所需的时间t为( AB )
A.当串联使用时, B.当并联使用时,
C.当串联使用时, D.当并联使用时,
8、如图所示完全相同的两根弹簧,下面挂两个质量相同、形状不同的实心铁块,其中甲是立方体,乙是球体。现将两个铁块完全浸没在某盐水溶液中,该溶液的密度随深度增加而均匀增加。待两铁块静止后,甲、乙两铁块受到的弹簧的拉力相比,有( A )
A.甲比较大
B.乙比较大
C.一样大
D.无法确定
9、如图所示,一个半径为r、质量为m的半球,放在容器内,半球的底面与容器底部紧密接触,容器内装有密度为ρ的液体,液面高为H,已知球体的体积公式是V= 4πr3/3,球表面积公式是S球=4πr2,圆面积公式是S圆=πr2,则液体对半球表面向下的压力为_____ρgπr2H-1/3 gπr3_____________。
四、逆推法
运用逆向思维将问题倒过来思考的思维方法叫逆推法。从要解答的疑问入手,反其常规,将问题倒过来思考的思维方法。在物理解题过程中,利用逆向思维方法,常能化难为易、化繁为简,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10、 如图所示,汽车自车站A沿平直公路以速度10m/s行驶。在距车站100m、距公路60米的B点处的甲,当汽车从 A 点出发时向公路跑去试图追上汽车车的最小速度?
6m/s
11、 一束会聚光线射到凸透镜上,折射后交于主轴上的A点,A点离透镜距离为a,若将透镜取走,则光束的顶点落在原主轴上的B点,A、B相距为b,如图所示,试求此透镜的焦距。
a(a+b)/b
12、如图所示,A为正方体物块,边长为4cm,砝码质量为280g,此时物体A刚好有2cm露出液面。若把砝码质量减去40g,则物体A刚好全部浸入液体中,则物体A的密度为____5____ g/cm3(取10N/kg)。
物体质量320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