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2022学年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复习测试题附答案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9 17:27:19
文档

2022学年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复习测试题附答案

第12课新文化运动一、选择题1.下图是欣欣历史学习笔记内容,她记录的是新文化运动的()经过辛亥,先进的知识分子认识到,失败的根源在于国民脑中缺乏民主共和意识,必须从文化思想上冲击旧思想和意识,通过普及共和思想来实现真正的共和政体。A.背景B.过程C.内容D.意义2.辛亥虽然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制度,但旧的观念、旧的礼教依然左右着人们的思想和行动。为解决这一问题,中国先进知识分子()A.提出三民主义纲领,发动了广州黄花岗等武装B.颁布《中华临时约法》,规定中华
推荐度:
导读第12课新文化运动一、选择题1.下图是欣欣历史学习笔记内容,她记录的是新文化运动的()经过辛亥,先进的知识分子认识到,失败的根源在于国民脑中缺乏民主共和意识,必须从文化思想上冲击旧思想和意识,通过普及共和思想来实现真正的共和政体。A.背景B.过程C.内容D.意义2.辛亥虽然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制度,但旧的观念、旧的礼教依然左右着人们的思想和行动。为解决这一问题,中国先进知识分子()A.提出三民主义纲领,发动了广州黄花岗等武装B.颁布《中华临时约法》,规定中华
第12课 新文化运动

一、选择题

1.下图是欣欣历史学习笔记内容,她记录的是新文化运动的(  )

经过辛亥,先进的知识分子认识到,失败的根源在于国民脑中缺乏民主共和意识,必须从文化思想上冲击旧思想和意识,通过普及共和思想来实现真正的共和政体。

A.背景         B.过程        C.内容          D.意义

2.辛亥虽然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制度,但旧的观念、旧的礼教依然左右着人们的思想和行动。为解决这一问题,中国先进知识分子(  )

A.提出三民主义纲领,发动了广州黄花岗等武装

B.颁布《中华临时约法》,规定中华主权属于全体国民

C.发动“二次”和护国运动,反对袁世凯的统治

D.高举民主和科学旗帜,掀起思想运动——新文化运动

3.下图中几位人物的共同身份是(  )

A.中国同盟会会员                      B.新文化运动主将

C.辛亥的领导者                    D.党员

4.中国知识分子在这次运动中,受到一次西方民主和科学思想的洗礼,这就为新思潮的传播开辟了道路,也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事业的发展。这次运动的主要阵地是(  )

①《中外纪闻》 ②《新青年》 ③北京大学 ④《每周评论》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5.1916年5月,李大钊在《民彝与政治》一文中疾呼:“民与君不两立,自由与不并存,是故君主生则国民死,活则自由亡。”材料表明李大钊主张(  )

A.提倡科学,反对迷信                  B.提倡人性,反对神学

C.提倡民主,反对                  D.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6.在中国古文中没有第三人称的女性代词。提倡白话文以后,刘半农勇于破旧立新,以一句话为例,创造了“她”字——她说:“他来了,诚然很好;不过我们总要等她。”“她”字的创造反映了(  )

A.洋务运动创办新式学堂                B.戊戌变法改革科举制度

C.辛亥传播民主共和                D.新文化运动倡导文学

7.陈独秀明确表示,不主张完全否定孔子,并完全承认孔子的历史地位,只是反对以“孔子之道”统一当代中国人。胡适晚年一再指出,他从不贬低孔子和儒学的正当地位。这反映新文化运动(  )

A.打着孔子旗号托古改制                B.观点对立导致思想混乱

C.批判传统但不否定传统                D.继承传统并且发扬儒学

8.胡适在1923年给友人的信中写道:“25年来,只有三个杂志可代表三个时代,可以说创造了三个新时代:一是《时务报》,二是《新民丛报》,三是《新青年》。”其中,《新青年》所创造的“新时代”指的是(  )

A.君主立宪时代                        B.民主科学时代

C.民主共和时代                        D.尊孔复古时代

9.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描述:“他们不再热衷于讨论民主与君主孰是孰非,而是转而探索民主社会在欧美为何可能,而在中国为何屡屡失败……”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  )

A.坚定了洋务派向西方学习的决心        

B.使民主思想广泛传播

C.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        

D.结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0.一战期间,陈独秀等人在上海出版的一份以青年为对象的刊物,发刊词有这样两句话:“笃古不变之族,日就衰亡;日新求进之民,方兴未已。”作者“求变”主要针对(  )

A.思想观念                                  B.军事技术

C.经济组织                                  D.教育制度

11.“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以下表格梳理了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为实现民族复兴梦进行的四次重大探索,请按提示在表格的①和②空白处选择最符合题意的选项(  )

梦想重大探索代表人物主要影响
自强求富梦洋务运动李鸿章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变法强国梦戊戌变法思想启蒙作用,加速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民主共和梦辛亥孙中山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民主科学梦陈独秀促进了思想的大
A.严复 工业                            B.陈独秀 辛亥

C.胡适 五四运动                            D.康有为 新文化运动

12.识读如图读书笔记内容。与其相关史实吻合的主题是(  )

(1)开近代探索之先         (2)圆变法图强之梦

(3)建民主共和之国         (4)启思想之门

A.近代思想                              B.近代侵略与反抗

C.近代化的探索                              D.近代与民主

13.抓住历史事件相关联的因素,有助于梳理知识,加深对历史事件的理解。以下关联正确的是(  )

①洋务运动——自强求富——沉重打击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②戊戌变法——变法图强——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③辛亥——三民主义——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④新文化运动——民主科学——鼓励广大青年冲破封建思想的罗网

A.①②③            B.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4.“不进行一场彻底的思想变革,就不可能有良好的和社会。”在此背景下(  )

A.义和团运动兴起                         B.辛亥兴起

C.新文化运动兴起                         D.戊戌变法兴起

15.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是(  )

A.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                 B.陈独秀发表《文学论》一文

C.李大钊发表《青春》一文                 D.《青年杂志》改名为《新青年》

16.陈独秀说:“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洁、旧理论、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文中“德先生”和“赛先生”分别是指(  )

A.平等、自由                             B.自由、民主

C.民主、科学                             D.科学、平等

17.新文化运动中,鲁迅把反封建的内容同新文学形式结合起来的代表作品是(  )

A.《文学改良刍议》                        B.《敬告青年》

C.《文学论》                          D.《狂人日记》

18.某学者指出:“一曰,须言之有物;二曰,不摹仿古人……八曰,不避俗语。”该材料反映了新文化运动的哪项内容(  )

A.提倡民主                               B.提倡科学

C.提倡新道德                             D.提倡新文学

19.史学界认为:新文化运动是戊戌变法和辛亥的继续,主要是就其(  )

A.是一场文化运动来说的                   B.作为反复辟运动来说的

C.要求民主与科学来说的                   D.作为反封建运动来说的

二、非选择题

20.(19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吾国之维新也,复古也,共和也,帝制也,皆党与在野党之所主张抗斗,而国民若观对岸之火,熟视而无所动心。

袁世凯在思想文化领域掀起尊孔复古逆流,改造国民思想亟待进行。欲使共和名副其实,必须改变人的思想,要改变思想,须办杂志…… 

——陈独秀

材料二 欲建设西洋式之新国家,组织西洋式之新社会,以求适合今世之生存,则根本问题,不可不首先输入西洋式国家之基础,所谓平等之新信仰,对于与此新社会、新国家、新信仰不可相容之孔教,不可不有彻底之觉悟,猛勇之决心。不塞不流,不止不行。

——《与孔教》

材料三 在新文化运动的推动下,一批受过新思想熏陶的青年男女,开始反对包办婚姻,主张婚姻自主;恋爱自由、婚姻自主成为一种时尚。社会上出现了许多抗婚、逃婚、离婚等现象。婚礼也由中式开始变成效仿西方的新式婚礼。

——《上海妇女志》

材料四 正因为二千年吃人的礼教法制都挂着孔丘的招牌,故这块孔丘的招牌——无论是老店,是冒牌——不能不拿下来,捶碎,烧去!

——胡适《吴虞文录序》

材料五 认识老中国,建设新中国。思想上只从模仿外国出发,而脱离自家历史背景和社会现实基础是不行的。

——梁漱溟

(1)材料一中陈独秀首先认识到什么?他为此提出了怎样的新观点?实现的途径是什么?(6分)

(2)根据材料二请你判断,新文化运动把斗争矛头指向什么?为什么?(4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谈谈新文化运动的积极影响。(3分)

(4)根据材料四、材料五,请你判断新文化运动提出“孔家店”的口号合理吗?说明你的理由。据上述材料,对此我们应该持有怎样的态度?(6分)

1——19  ADBDCDCBCADCBCACDDD

20.

(1)陈独秀认识到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都没有调动国民的积极参与。(2分)陈独秀主张改造国民思想。(2分)创办杂志。(2分)

(2)指向以孔子学说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2分)儒家传统道德是维护君主的理论基础和精神支柱,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学已经成为封建文化的象征。(2分)

(3)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弘扬民主科学思想;促进思想,为五四运动作了思想准备;有利于文化的普及繁荣。(答出三点即可,3分)

(4)合理之处:对于反对袁世凯及促进思想,有进步意义。不合理之处:全盘否定传统文化。(4分) 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地继承和发展。(2分)

第13课 五四运动

1.《晨报》某记者当天正好路过天安门,做了如下报道:“至天安门,见有大队学生,个个手持白旗,颁布传单,上书‘复我青岛,不复青岛毋宁死’‘头可断,青岛不可失’‘勿作五分钟爱国心’‘取消二十一款条约’‘取消中日协定’,种种激昂字样记不胜记(亦有用英文法文书者)。”当天的日期可能是    (  )

A.1919年5月4日                    B.1919年6月5日    

C.1921年7月1日                    D.1921年7月23日

2.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运动。下列口号最能体现其性质的

是    (  )

A.“废除二十一条”                    B.“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C.“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D.“外争主权,内除”

3.观察下图,从图中的信息中可以归纳出    (  )

A.巴黎和会外交失败引发五四运动    

B.五四运动取得了初步的胜利

C.五四运动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上海    

D.青年学生是五四运动的主力

4.《告商工界同胞书》中指出:“学生罢课半月,不惟不理,且对待日益严厉。乃商界罢市不及一日,而北京被逮之学生获释;工界罢工不及五日,而曹、章、陆去。”这段材料主要说明    (  )

A.学生是五四运动的先锋力量    

B.工人阶级是五四运动的主导力量

C.“三罢”斗争是五四运动的主要形式    

D.社会各阶层是五四运动的领导力量

5.五四运动在中国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这是因

为    (  )

A.它是一次空前的思想运动

B.它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C.它拉开了新民主主义的序幕    

D.它完成了民主的任务

6.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走向新民主主义的转折点,主要是因为    (  )

A.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B.青年学生发挥了先锋作用

C.先进知识分子的推动    

D.广大人民的彻底觉悟

7.五四运动被定性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其中“彻底”是强调    (  )

A.直接目标的实现                        B.领导阶级的变化     

C.不妥协的精神                    D.社会性质的变化

8. 吴玉章回忆五四运动时说:“以往搞的人,眼睛总是看着上层的军官、政客、议员……如今在五四群众运动的对比下,上层的社会力量显得何等的微不足道。”这说明五四运动    (  )

A.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B.是新民主主义的开端

C.主力由学生转变为工人                D.是一次彻底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9. “五四运动改变了过去只有觉悟的者而缺少觉醒的人民大众的状况,实现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自鸦片战争以来第一次全面觉醒。”这一论断揭示出五四运动    (  )

A.显示了无产阶级的力量                B.促进了民众的思想启蒙

C.废除了列强的在华                D.指明了中国的方向

10.“外交失败,皆由少数卖所为。……山东问题,关系我国命脉。鲁亡国亡。乞电巴黎专使力争。宁可退出和会,否则誓死不认。”(5月13日《南京上新河全体国民要求严惩拒签和约电》这一电文可以佐证(   )

①一战后凡尔赛体系的不合理性      ②五四运动取得了初步胜利

③五四运动是一场反帝爱国运动      ④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像巴黎和会把德国在中国山东的转给日本这样的民族耻辱,在中国近代史上比比皆是。但唯独1919年的这一次,激发了一场意想不到的人动。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国人经历了难以承受的从大喜到大悲的心理落差。

材料二 在《青年运动的方向》一文中说:“五四运动所反对的是,是勾结帝国主义出卖民族利益的,是压迫人民的……假使不要反对的话……五四运动就是错的。”

材料三 胡适在1922年回忆说:“在1919年的五四运动之前,中国的新派期刊仅《新青年》《新潮》等不超过10种,而在五四运动之后的半年中,中国出现了大约400种新的白话文期刊,大约350种周报,而且,皆以‘传播新思想,改造旧社会’为己任。各种思潮和主张背后的支点,都是救国强国的信念……那些后来成为著名党人的青年人,无不是在对各种各样的强国思路和手段的比较选择中确立起自己的信念的。”

(1)依据材料一,指出导致1919年一场“意想不到的人动”发生的原因。(1分)用史实佐证“这样的民族耻辱,在中国近代史上比比皆是”的说法。(1分)

(2)材料二中的“”指的是哪一个?(1分)依据材料二,指出五四运动的性质。(1分)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五四运动的重大意义。(2分)并指出五四运动在中国史上的地位。(1分)

(4)作为一名新时代的中学生,你应该发扬五四运动的哪些精神?(2分)

答案

1.A 2.D 3.B 4.B 5.C  6.A 7.C 8.A 9.B 10.A

11.(1)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

(2)北洋。性质: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运动。

(3)意义: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党成立作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为新的力量、文化、斗争登上历史舞台创造了条件。地位: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走向新民主主义的转折点。

(4)爱国主义精神;思想、不断创新的精神;勇于探索、追求真理的精神;不畏强暴、忧国忧民、不屈不挠、乐于奉献、勇于抗争的精神;等等。

第14课 中国党诞生

1.“北方吹来十月的风,惊醒我们苦弟兄,无产阶级快起来,联合农民去进攻。”材料中“北方吹来的风”是指(  )

A.西方先进的技术                        B.民主思想    

C.维新变法思想                        D.马克思主义思想

2.1920年8月,第一个党早期组织在上海建立。11月,上海党组织创办了党的第一个刊物,名字就叫作《党》。随后,北京、武汉、长沙、济南等地也相继建立了党早期组织。由此可见,中国党的诞生(  )

A.具备了广泛的阶级基础                

B.得益于党早期组织的广泛建立

C.使中国的面貌焕然一新            

D.是五四运动蓬勃发展的产物

3.右图为中国党早期组织创办的刊物。这表明,中国党从一开始就    (  )

A.认识到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

B.成为队伍庞大的政党

C.确定最低纲领是建设主义

D.在全国各地建立了党组织

4.2021年是中国党建党100周年,百年前、董必武、李达等13位代表,代表全国50多个党员出席中国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次会议的召开    (  )

A.肯定了的正确军事主张    

B.确定了中国党的中心工作

C.制定了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    

D.形成了党对绝对领导的思想

5.右图是小明制作的“中国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知识卡,卡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

党的名称:中国党

奋斗目标:建立新中国

中心工作: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

领导机构:局

A.党的名称    

B.中心工作    

C.奋斗目标    

D.领导机构

6.陈独秀说:“一大时党的要求——无产阶级专政悬在半空,到二大时就脚踏实地了,找到了与中国实际的联系并决定了党要走的道路。”陈独秀所说的“脚踏实地”指的是二大    (  )

A.制定了党的最终奋斗目标

B.宣传马克思主义

C.制定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纲领    

D.决定开展工人运动

7.从1922年初到1923年春,全国掀起了第一次工人运动的高潮,共举行大小罢工100多次,参加人数达30万以上。推动以上情形出现的因素是    (  )

A.中国劳动组合部的设立    

B.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实现

C.陈独秀的号召    

D.帝国主义的侵略

8.京汉铁路工人罢工将第一次全国工人运动高潮推向了顶峰。它的失败带来的最深刻的教训是    (  )

A.必须反对帝国主义                      B.工人运动的道路在中国走不通

C.必须坚持中国党的领导                D.必须团结一切可能的同盟者

9.浙江是中国红船的起航地。1921年,一大的代表们在嘉兴南湖红船上(   )

A.确定武装反抗统治的总方针

B.第一次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

C.确立在党的领导核心地位

D.通过了中国党历史上第一个党纲

10.下列选项中属于中国党成立的历史背景的是(   )

①十月的影响          ②中国工人阶级队伍发展壮大  

③北伐战争的胜利          ④中国党早期组织的建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1艰难探索道路,道路决定命运。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现在日本在万国和会上要求并吞青岛,管理山东一切权利,就要成功了!他们的外交大胜利了!我们的外交大失败了!……我们学界今天排队……务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主权,内除。中国存亡,就在此一举了!

——摘编自《五四运动史》

材料二 1920年夏至1921年春,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和中国工人运动的蓬勃兴起,作为两者结合产物的中国党早期组织,在上海、北京、长沙、武汉、济南、广州等地以及赴日、旅欧留学生中相继成立。

材料三 (一大)接着讨论并通过《中国党第一个决议》,对今后党的工作作出安排部署,鉴于党的力量还弱小,决定以主要精力建立工会组织,指导工人运动和做好宣传工作,强调与第三国际建立紧密关系。

材料四 ……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中国从此有了代表整个中华民族利益的新型的无产阶级政党。自从有了……中国的面貌焕然一新。

(1)根据材料一,指出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1分)请写出五四运动在中国历程中的标志性意义。(1分)

(2)根据材料二,分析指出中国党成立的历史条件。(3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中国党成立初期的中心工作。(2分)

(4)根据材料四指出,“开天辟地的大事”是什么?(2分)

答案

1.D  2.B 3.A 4.B 5.C 6.C 7.A 8.D  9.D  10.B

11.(1)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的开端。

(2)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中国工人运动的蓬勃兴起;各地党早期组织的成立。

(3)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

(4)中国党的建立。

文档

2022学年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复习测试题附答案

第12课新文化运动一、选择题1.下图是欣欣历史学习笔记内容,她记录的是新文化运动的()经过辛亥,先进的知识分子认识到,失败的根源在于国民脑中缺乏民主共和意识,必须从文化思想上冲击旧思想和意识,通过普及共和思想来实现真正的共和政体。A.背景B.过程C.内容D.意义2.辛亥虽然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制度,但旧的观念、旧的礼教依然左右着人们的思想和行动。为解决这一问题,中国先进知识分子()A.提出三民主义纲领,发动了广州黄花岗等武装B.颁布《中华临时约法》,规定中华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