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末考试试卷(A卷)
课程名称 经济地理学 课程编号 84510012 任课教师 罗 静
| 题型 | 名词解释 | 图形分析 | 简答 | 综合分析 | 论述 | 总分 |
| 分值 | 20 | 20 | 20 | 20 | 20 | 100 |
| 得分 |
| 得分 | 评阅人 | 一、名词解释题(共5题,每题4分,共20分) |
1、中心边缘模型
,发展可以看作一种由基本创新群最终汇成大规模创新系统的不连续积累过程,而迅速发展的大城市系统,通常具备有利于创新活动的条件。创新往往是从大城市向外围地区进行扩散的。基于此他创建了核心-外围理论。核心区是具有较高创新变革能力的地域社会组织子系统,外围区则是根据与核心区所处的依附关系,而由核心区决定的地域社会子系统。核心区与外围区已共同组成完整的空间系统,其中核心区在空间系统中居支配地
2、地租土地在生产利用中自然产生的或应该产生的经济报酬,即总产值或总收益减去总要素成本或总成本后的剩余部分。
3、遍在原料 随处可得到的原料如阳光、氧气等
4、运输方式 旅客和货物运输所赖以完成的手段、方法与型式。
5、空间相互作用
| 得分 | 评阅人 | 二、图形分析题(共2题,每题10分,共20分) |
交通方式的变化、自给自足经济的消失
2、下图为社会区域分析方法的简要图示,请运用经济地理学的相关理论进行解释。
经济地位或社会等级
宗教信仰
第 1 页(共 3 页)
| 得分 | 评阅人 | 三、简答题(共4题,每题5分,共20分) |
2、简要介绍中心地理论中基于市场原则(K=3)下,中心地等级水平、中心地数、服务区数之间的数量关系。
3、1965年,Yeates提出了土地价值的实证模型——芝加哥模型,简要说明其主要内容。
4、简要介绍区位商的基本概念及其在经济地理分析中的作用。
分析某一产业是否具有优势
| 得分 | 评阅人 | 四、综合分析题(共2题,每题10分,共20分) |
| cities | suburbs | exurbs | Rural areas | |
| 1950 | 32.9 | 43.9 | ||
| 1960 | 32.3 | 30.6 | 1 | 37 |
| 1970 | 31.4 | 37.2 | 2 | 31.4 |
| 1980 | 30.0 | 41.8 | 3 | 25.2 |
| 1990 | 31.3 | 42.2 | 4 | 22.5 |
| 2000 | 29.0 | 46.0 | 7 | 18 |
2 近几年,中国高速铁路网络发展迅猛,成为重塑中国经济地理的重要力量。请依据经济地理学的相关理论,谈谈你的认识。
高铁的运量优势,产生巨大的“人气”和“汇聚效应”,加快了城市化进程。
高铁创造了城市发展新的增长点,推动中心城市与卫星城镇形成合理布局,增强中心城市对周边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强化相邻城市的“同城效应”
第 2 页(共 3 页)
| 得分 | 评阅人 | 五、论述题:(共1题,共20分) |
第 3 页(共 3 页)
